1、2025届武汉市黄陂区小升初易错点数学检测卷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5==________:4=75÷________ =________%。 2.一批苹果分装在33个筐内,如果每个筐多装,可省(_____)个筐. 3.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步行20分钟,再骑车15分钟可到达,先骑车17分钟,再步行14分钟也可以到达.他从甲地到乙地全程步行要(___)分钟. 4.小强的妈妈给奶奶汇了3000元钱,邮局规定要交1%的汇费,则应交汇费________元. 5.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6
2、.如果,那么与成________比例;如果,那么和成________比例。 7.剪一些长6cm、宽4cm的长方形纸片,至少需要( )张这样的纸片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8.把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9.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减去某一个数,新的分数约分后为,减去的数是______. 10.42和70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小于1.(_______) 12.耕两块同样大小的地,第一台拖拉机用了 小时,第二
3、台拖拉机用了 小时.那么第一台拖拉机的工作效率高. (_______) 13.在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_____) 1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一定是闰年。(________) 15.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几组数据是为了使统计图看起来美观,漂亮.(____) 16.所有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相等.(_________)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下面(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A.12 B.6 C.3 18.如图的三角形ABC中,.甲乙两个图形面积的比是( ) A.1:3
4、B.1:4 C.2:5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9.下面中各图形的面积相比较,( )。(单位: cm) A.全相等 B.全不相等 C.有两个相等 D.有三个相等 20.一个圆的半径是1分米,它的半圆周长是( )分米. A.3.14 B.4.14 C.5.14 21.如图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若把杠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则杠杆的左端( )。 A.上升 B.下降 C.不动 D.无法确定升或降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1)15.1-3.5+6.5= (2)8×÷8×
5、= (3)4203÷59≈ (4)2.5×32×1.25= (5)18××= (6)×5+×3= (7)3.6÷2×5= (8)+0.2= 2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79 15××17 ÷ 24.解方程或解比例. x-x= :x=: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一个立方体图形如下图所示,请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
6、共35分) 26.在浓度为15%的盐水中加入39千克水和1千克盐,浓度变为10%,这时,再加入多少千克盐,浓度变为20%? 27.13∶15和3∶5能组成比例。(______) 28.六年级1班和2班的同学去两河公园春游,但只有一辆校车,1班的学生坐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2班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1班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即返回接2班学生上车,并直接开往公园,两个班的学生的步行速度均为每小时5千米,汽车载学生的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空车行驶每小时60千米,问:要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公园,1班步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29.用一根长71分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
7、∶3∶1.如果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 30.有含盐率16%的盐水40千克,蒸发多少千克水后可将浓度提高到20%? 31.新城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质健康检测,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1)男生“不及格”的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女生“良好”的人数有104人,新城小学六年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男、女生“优秀”的人数比较,谁多?为什么? 32.张同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书捐给甘肃的一所希望小学.科技书每本9.73元,故事书每本6.27元,小同每种书各买20本.小同一共花多少元钱? 参考答案
8、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5;60;125 【解析】本题先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分数,再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改写成比和除法形式,,最后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详解】1.25==5:4=75÷60=125% 故填:(1)20;(2)5;(3)60;(4)125 2、3 【解析】略 3、65 【解析】略 4、1 【详解】100×1%=1(元). 故答案为1. 5、 10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最小的合数是4,求出4与2的差,看差里有几个就是再添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
9、位。 【详解】2的分数单位是, 4-2= 所以添上10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于最小的合数。 【点睛】 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合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最小的合数是4。 6、正 反 【解析】根据等量关系判断x和y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详解】因为,所以=8,所以x与y成正比例; 因为,所以xy=8,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7、6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长方形公倍数的知识点.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则是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大正方形的面积除以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那
10、么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2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12×12=144平方厘米,4×6=24平方厘米,144÷24=6个. 8、159.48 【详解】削去部分体积=正方体体积-最大圆锥体积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最大圆锥体积=π×(棱长÷2)²×棱长 9、41 【解析】略 10、14 210 【解析】略 二、是非辨一辨。(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解析】略 12、× 【详解】略 13、× 【解析】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1”,则长方形的长是“4”,宽是“1”,阴影三角形的底是“3”,高是“1”. 【详解】(3×1÷2)÷(4×1)
11、=÷4 = 即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其余年份为平年。比如2100÷4=525,2100÷400=5……100,则2100是4的倍数,但2100年是平年。 【详解】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闰年的判定方法,可采用举反例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15、× 【详解】统计图的颜色是为了能更清楚的区分各组统计图. 16、√ 【详解】略 三、细心选一选。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每小题2分,共10分) 17、C 【解析】略 18、B 【详解】如图,连接BD,则三角形ADE与三角形EDB的面积相等; 三角形ADB的面积:三角形DCB的面积=2:3, 所以甲的面积:乙的面积=1:4;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等高不等底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9、D 【解析】略 20、C 【解析】试题分析:半圆的周长=整圆的周长÷2+直径,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3.14×1×2÷2+1×2 =3.14+2, =5.14(分米), 答:它的半圆周长是5.14分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注意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
13、的一半加圆的直径. 21、B 【分析】左右两端重量相等,假设钩码重量是1 ,钩码数量×距离乘积相等,则5×3=3×5,成反比例关系,将钩码数量代入式子,对比即可。 【详解】当左右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则左边剩4个,右边剩2个,4×3=12>2×5=10,所以左边比较重,左端下降。 故答案为:B 【点睛】 左右两端钩码数量不等还能保持平衡,发现钩码数量与距离成反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四、用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2、(1)18.1 (2) (3)70 (4)100 (5)4 (6)2 (7)9
14、 (8)0.325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即可,能简算的可以简算。 【详解】(1)15.1-3.5+6.5=18.1 (2)8×÷8×=8÷8××= (3)4203÷59≈70 (4)2.5×32×1.25=(2.5×4)×(1.25×8)=10×10=100 (5)18××=4 (6)×5+×3=×8=2 (7)3.6÷2×5=9 (8)+0.2=0.125+0.2=0.3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23、37;47;43 【分析】(1)把79拆
15、成(78+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2)利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先算第一个小括号里的分数加法,得到分子把它提取出括号外面,这时两个括号中的分数加法的和的一样的,一样的数相除的商等于1,据此可以达到简便。 【详解】(1)×79 =×(78+1) =×78+×1 =37; (2)15××17 =15××17+15××17 =17+30 =47; (3)÷ =÷ =43×÷ =43。 【点睛】 熟练运用简便的方法并细心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4、 【详解】略 五、操作与思考。(共5分) 25、见详解 【分析】通过所给立体图
16、形,可以用小正方体进行摆搭、观察或运用空间想象力,画出图形。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2.5 【解析】略 27、× 【分析】分别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较是否相等即可。 【详解】13∶15= 3∶5= ≠ 所以13∶15和3∶5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8、 【分析】由于两个班的同学都是一段路步行一段路乘车,而乘车的速度比步行快,中间又没有停留,因此要同时到达公园,两个班的同学步行的路程一定
17、要一样长,所以设全程为1,第一班步行走的路程为x,(二班步行的路程也应为x)则所用时间为,这段时间内车一直没有停,用时速50千米送到距离公园x千米处返回走的路程为1-x,用时速60千米所跑返回的路程为1-2x,由此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方程: ,解此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全程为1,一班步行的路程为x,(二班步行的路程也应为x),则可得方程: 60x=6(1-x)+5(1-2x) 60x=6-6x+5-10x 76x=11 x= 答:1班步行了全程的。 【点睛】 本题考查发车间隔问题,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班的同学步行的路程一样长。 29、108平方分米 【解
18、析】71÷4=18(分米) 4+3+1=9 18× =8(分米) 18× =6(分米) 18× =4(分米) (8×6+8×4+6×4)×1=108(平方分米) 30、8千克 【解析】40—40×16%÷20%=8(千克) 答:蒸发掉8千克的水。 31、(1)5% (2)1000人 (3)男生“优秀”人数多。 男生“优秀”人数:1000×48%×45%=216(人) 女生“优秀”人数:1000×52%×40%=208(人) 216>208 答:男生“优秀”人数多。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把六年级男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男生优秀人数占男生总
19、人数的百分比-男生良好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男生及格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男生“不及格”的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统计图可知,女生“良好”人数占六年级女生总数的20%,六年级女生人数占六年级全班人数的52%,先用女生“良好”人数÷20%=六年级女生总数,然后用六年级女生总数÷52%=六年级全班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用全班人数×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男生“优秀”人数占六年级男生人数的百分比=男生“优秀”的人数,同样的方法求出女生“优秀”的人数,然后对比即可。 【详解】(1)100%-20%-45%-30%=5% (2)104÷20%÷52%=1000(人) (3)男生“优秀”人数:1000×48%×45%=216(人) 女生“优秀”人数:1000×52%×40%=208(人) 216>208 答:男生“优秀”人数多。 32、320元 【详解】(9.73+6.27)×20 =16×20 =320(元) 答:小同一共花320元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