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三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 一、 填空题。 (20 分) 1.从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______)厘米,剩余纸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2.24×3=72,当因数3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是(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食指指甲盖的面积接近1(______). ②操场占地面积是3000(______). ③一块正方形的手帕的面积接近4(______).④小亮的身高132(______). 4.天安门城楼高34.7米,也就是(______)米(_____
2、分米。 5.用0、3、5、8可以组成(__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6.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________),周长是(________)。 7.王洁的身高是1.34米,就是(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方便面每包的价钱是2.58元,表示(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 8.5平方米=(_____)平方分米 800平方厘米=(_____)平方分米 5000千克=(_____)吨 3时=(_____)分 9.小明1992年2月29日生,到2017年2月29日刚好过
3、了(_______)个生日. 10.围一个正方形花坛,用了20米长的铁丝网,那么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________)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下面字母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A B.M C.S D.H 12.丁丁拿了26元8角钱,准备买一个篮球,到超市后,他发现篮球涨价了,现在每个卖1.6元,丁丁最少还要回家拿( )元钱才能买到这个篮球. A.1.8 B.55.4 C.2.2 13.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 )小时。 A.
4、7 B.9 C.8 14.甲、乙、丙、丁4个人参加乒乓球小组赛,每2人比赛一场,一共比赛( )场。 A.4 B.5 C.6 15.夏令营从7月26日开始,共活动八天,( )结束。 A.8月3日 B.8月2日 C.8月1日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下午4时15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6:15。(______) 17.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_______) 18.东北与西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________) 19.因为52×6+1=316,所
5、以316÷6的余数是1.(______) 20.一袋大米重约30千克。(________) 四、 计算题。 (28 分) 21.直接写得数。 0÷5= 2400÷6= 0.8+0.6= 14×50= 230×4= 7.5+1.5= 267÷3≈ 85×85= 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9.3+15.8= ※36×25= 10-5.7= 264÷6= 五、 作图题。 (8 分) 23.连一连。 19:00 21:35 4:10 14:30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6、 4 分, 共 24 分) 24.一枝铅笔0.70元,比一根钢笔便宜5.60元,买一枝铅笔和一枝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25.学校团体操比赛,96人排成3个队伍,每个队伍有4列,平均每列(________)人。 26.一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27.一个书包59.5元,一盏台灯48.7元,小明有100元,购买这两样物品钱够吗? 28.甲、乙两地相距84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已知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9.三年级同学去实践基地劳动。男生34人,女生29人。他们
7、7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几组?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 1、16 40 【解析】略 2、720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则积就扩大几倍。据此回答。 【详解】当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那么积就扩大100倍,72×100=7200。 故答案为:7200 【点睛】 本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规律就能轻松解决此题。 3、平方厘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厘米 【详解】略 4、34 7 【分析】34.7米转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是34,所以是34米,小数
8、部分0.7米转化为分米做单位的数是0.7×10=7(分米)。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34.7米=34米7分米 故答案为:34;7 【点睛】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单名数复名数之间的转换,解答时要注意进率。 5、9 【分析】0不能在最高位上,则: 十位上是3时,可组成30、35、38; 十位上是5时,可组成50、53、58; 十位上是8时,可组成80、85、83; 【详解】用0、3、5、8可以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点睛】 本题考查搭配问题,可以采用枚举法。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6、1平方分米 4分米 【分析】
9、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边长×4,据此解答。 【详解】面积:1×1=1(平方分米) 周长:1×4=4(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应用。 7、1 34 2 5 8 【分析】王洁的身高是1.34米,1米=100厘米,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的是米数,小数的百分位表示的是厘米数;方便面每包的价钱是2.58元,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的是元,小数的十分位表示的是角,小数的百分位表示的是分。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王洁的身高是1.34米,1表示的是1米,0.34表示的是34厘米;方便面每包的价钱是2.58元,2表示的是2元,0
10、5表示的是5角,0.08表示的是8分。 故答案为:1;34;2;5;8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初步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单位间的进率以及小数各部分的意义。 8、500 8 5 180 【解析】略 9、6 【解析】略 10、5 25 【分析】铁丝网的长度即为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据此求出正方形花坛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解答。 【详解】20÷4=5(米) 5×5=25(平方米) 则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面积是25平方米。 【点睛】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1、灵活运用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A、M、H都是轴对称图形,而S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12、A 【详解】略 13、B 【分析】晚上9时开始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把睡觉的时间分两段计算,
12、第一段从晚上9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凌晨0时,第二段第二天的凌晨0时到早上6时睡的时间。 【详解】12时-9时=3小时 6时-0时=6小时 3+6=9(小时) 故选:B。 【点睛】 本题开始和结束的两个时间是在两天之中,关键是把它们合理的分段,分别求出经过的时间再相加。 14、C 【分析】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甲乙丙丁四个人参加乒兵球小组赛,每两个人比赛一场,一共四个人,每个人要和剩下的三个人比赛,又因为两个选手只赛一场,相乘后重复计算了一倍,因此最后结果要除以2,列式为:4×(4-1)÷2=6(场),即一共要比塞6场。 【详解】 4×(4-1)÷2=4×3÷2=12
13、÷2=6(场)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搭配组合应用,需要注意有重复计算的部分,所以算出总数后要除以2。 15、B 【分析】从7月26日到7月31日经过了31-26+1=6天,活动8天,还有8-6=2天,所以再过2天是8月2日,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从7月26日到7月31日经过了:31-26+1=6(天) 活动8天,还有:8-6=2(天) 所以,再过2天是8月2日。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求出从7月26日到7月31日经过了多少天。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14、√ 【分析】时针走第二圈时:在这12个小时中,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前面要加“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而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就不要加,只要把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就行了;本题下午4时是时针走第二圈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要去掉下午,时间加上12时,据此解答。 【详解】下午4时15分就是是16:15,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点睛】 普通计时法有时间限制词,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限制词。 17、× 【解析】略 18、√ 【分析】根据方位的知识可以知道,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在此基础上可得出东北与西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据此解答。 【详解】东北与西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说法
15、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方位的认识,关键注意由于观测点的不同,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19、√ 【分析】解答此题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知1是余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2×6+1=316,所以316÷6的余数是1,原题正确. 20、√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袋大米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一袋大米重约3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四、 计算题。 (28 分) 21、0;400;1.4;700
16、 920;9;90;7225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答。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0÷5=0 2400÷6=400 0.8+0.6=1.4 14×50=700 230×4=920 7.5+1.5=9 267÷3≈270÷3=90 85×85=7225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注意小数加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进行计算。 22、25.1;900; 4.3;44(竖式及验算见详解) 【详解】9.3+15.8=25.1
17、 ※36×25=900 10-5.7=4.3 264÷6=44 五、 作图题。 (8 分) 23、 19:00 21:35 4:10 14:30 【分析】第一个钟表的时针指向2和3之间,所以是2时多,分针指向6,是30分,所以时间是指2:30或14:30; 第二个钟表的时针指向7,所以是7时,分针指向12,所以是7:00或19:00; 第三个钟表的时针指向9和10之间,所以是9时多,分针指向7,是7×5=35分,所以时间是指9:35或21:35; 第四个钟表的时针指向4,所
18、以是4时,分针指向2,是2×5=10分,所以时间是指4:10或16:10;据此即可连线。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连线如下: 19:00 21:35 4:10 14:30 【点睛】 此题考查钟表的特征,先确定这四个钟表中的时间,再与下面的时间相连即可解答问题。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7元 【分析】 用0.70加上5.60元求出钢笔的价钱,把买一枝铅笔和一根钢笔的钱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0.70+5.60=6.30(元) 0.70+6.30=7(元) 答:买一枝铅笔和
19、一枝钢笔一共要付7元。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根据小数加法和小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5、8 【分析】96人排成3个队伍,则平均每个队伍有96÷3人。每个队伍有4列,则平均每列有96÷3÷4人。 【详解】96÷3÷4 =32÷4 =8(人) 答:平均每列8人。 【点睛】 本题也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列,再用总人数除以列数解答。 26、9000千克 【分析】一箱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则用375乘以24即得24箱一年可以酿的蜂蜜量。 【详解】375×24=9000(千克) 答: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蜜900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利用乘法的意义解题。 27、不够 【分析】将一个书包的价钱加上一盏台灯的价钱,求出购买这两样物品的总钱数,再和100元比较大小。 【详解】59.5+48.7=108.2(元) 108.2>100 答:购买这两样物品钱不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小数加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8、4.2小时 【详解】840÷(80+120) =840÷200 =4.2(小时) 答:4.2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9、9组 【解析】34+29=63(人) 63÷7=9(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