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孟村回族自治县数学三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下面年份是闰年的是( ) A.2018 B.2016 C.1994 D.1900 2.第三季度一共有( )天。 A.90 B.91 C.92 3.三只小动物站成一排,一共有( )种站法。 A.3 B.4 C.6 4.算式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5.如果☆是○的5倍,那么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 A.☆×○=5 B.☆÷○=5 C.○÷☆=5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小数0.3米表示米,也就是3分米。(________)
2、7.0.41米比0.52米短。(________) 8.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二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他们一定在同一地方。_____ 9.240÷32=240÷8×4 (________) 10.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一个数除以5,商是34,余数最大是(________),这时被除数是(________)。 12.小芳用1米长的彩带做花,用去这根彩带的,用去(________)米,是(________)厘米。 13.在括号里填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百科全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00(________)。 (
3、2)小敏的身高约是145(________)。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是88(________)。 (4)一架梯子约长6(________)。 14.2024年是(________)年(填“平”或“闰”),2月有(________)天,全年有(________)天。 1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________) 一本字典厚5(________) 一根蜡笔长1(________) 16.要把125颗糖果装到盒子里,每盒装6颗,要(________)个盒子才能全部装下。 17.32×30的积是32×
4、的积的10倍. 18.比大小。 ○ ○1 426÷6○727÷7 35×7○35÷7 4.2○4.20 604-351○604-315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得数。 800÷4= 30×50= 36÷3= 250+80= 1.5-0.7= 3.9-1.2= 84÷4= 240×3= 52×38≈ 295÷5≈ 729÷8≈ 99×38≈ 20.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810÷7= 70×56= ★68×37= 2
5、1.计算下面各题. ①12-24÷8 ②66÷6-7 ③15×(94-79) ④(132-16)÷4 ⑤130+12×4 ⑥25×8-120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连一连. 23.估计下面各题的积,用线连一连。 38×49 32×41 38×41 大约1600 大约2000 大约1200 24.连一连。 200千克 20米 40吨 35毫米 2千克
6、2313千米 400克 20分米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甲、乙两城相距1200千米,一辆汽车7月1日早上8:00从甲城开往乙城,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当天晚上10:00能到达乙城吗? 26.瓷器厂要将768个花瓶装箱运走,每8个花瓶装一箱,4次运完,平均每次要运多少箱? 27.工地上有一堆煤共重5.6吨,第一次运走2.1吨,第二次运走2.7吨。 (1)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煤? (2)还剩多少吨煤没有运完? 28.把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9.下面是三名同学各自三次的跳高成绩
7、 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B 【解析】A、2018÷4=504…2,有余数,是平年; B、2016÷4=504,没有余数,是闰年. C、1994÷4=498…2,有余数,是平年; D、1900÷400=4…300,有余数,是平年; 故选:B. 2、C 【解析】略 3、C 【分析】三只小动物站成一排,小动物站在第一的位置有三种站法;每种小动物站在第一的位置,调换后面两个小动物的位置有两种站法,因此一共有3个2,一共是六种站法,据此解答。 【详解】3×2=6(种) 故答案为:C 【点睛】 在
8、列举不同站法时要有规律,做到不重不漏。 4、B 【分析】本题根据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计算时80×50时,可先算8×5=40,由于两个因数末尾共有2个0,40后加上2个零为4000,即80×50积的末尾一共有3个0。 【详解】80×50=4000,即算式80×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睛】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B 【分析】☆×○=5,表示☆乘以○等于5;☆÷○=5,表示☆是○的5倍;○÷☆=5,表示○是☆的5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9、=5,表示☆是○的5倍,所以B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分析】根据分数与小数的关系,0.3就是;1米=10分米,把米换算成分米,即0.3米=3分米,据此解答。 【详解】0.3=3÷10= 所以0.3米=米, 0.3×10=3(分米) 即0.3米=3分米,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以及长度的单位换算。 7、√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
10、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据此可解答。 【详解】0.41<0.52 所以,0.41米比0.52米短,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小数大小的比较应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8、× 【详解】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所以以学校为参照点,甲乙二人到学校的距离相等,他们不一定在同一地方,这样的点不确定,由此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 【点睛】 明确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解析】略
11、10、√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实例,数学联系生活,要学以致用。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4 174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一个数除以5,即除数是5,余数应小于5,最大是4。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数除以5,商是34,余数最大是4。 34×5+4 =1
12、70+4 =174 这时被除数是174。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2、 60 【分析】观察图可知把总长度1米看成单位“1”,用去这根彩带的,即用去米;把1米化成100厘米,表示将100厘米平均分为5份,取其中的3份,由此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1米的即米; 1米=100厘米 100÷5×3 =20×3 =60(厘米) 故答案为:;6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要从分数中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入手解答。 13、平方厘米 厘米 平方
13、分米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本《百科全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00,用“平方厘米”做单位;计量小敏的身高约是145用“厘米”做单位;计量一张报纸的面积约是88用“平方分米”做单位;计量一架梯子约长6用“米”做单位;据此得解。 【详解】(1)一本《百科全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00(平方厘米)。 (2)小敏的身高约是145(厘米)。 (3)一张报纸的面积约是88(平方分米)。 (4)一架梯子约长6(米)。 故答案为:(1)平方厘米 (2)厘米 (3)平方分米 (4)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
14、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4、闰 29 366 【分析】用2024除以4,判断出2024年是闰年还是平年,闰年二月29天,全年有366天,平年二月28天,全年有365天,由此求解。 【详解】2024÷4=506 没有余数,2024年是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故答案为:闰;29;36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年份除以4(整百的年份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15、平方厘米 平方米 厘米 分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
15、的认识,可知计量一枚邮票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教室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本字典厚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根蜡笔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详解】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平方米 一本字典厚5厘米 一根蜡笔长1分米 故答案为:平方厘米;平方米;厘米;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6、21 【分析】求要多少个盒子能把糖果全部装下,每盒装6颗,根据除法的意义,就是求125中有多少个6,需要注意的是有余数时,盒子数需要多加一个,据此即可解答。
16、 【详解】125÷6=20(盒)……5(颗) 20+1=21(盒) 答:需要21个盒子才能全部装下。 故答案为:2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根据题干列式计算,因为有余数,还有5颗糖也需要一个盒子,所以商需要加一。 17、3 【详解】32×30的积是32×3的积的10倍. 分析:32×30的计算过程:先算32×3,再添一个0 18、>, <, < >, =, <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200 1500 12 330 0.8 2.7 21 720 2000 60 90 400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7、解答。 【详解】800÷4=200 30×50=1500 36÷3=12 250+80=330 1.5-0.7=0.8 3.9-1.2=2.7 84÷4=21 240×3=720 52×38≈2000 295÷5≈60 729÷8≈90 99×38≈4000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0、115……5;3920;2516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一,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二,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三,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三位
18、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1)810÷7=115……5;(2)70×56=3920; ; ; (3)68×37=2516 验算: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是关键,计算过程要认真仔细。 21、①9;②4;③225;④29;⑤178;⑥80 【分析】①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除法和减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据此顺序解答; ②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除法和减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据此顺序解答; ③观察算式可知,算式
19、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顺序解答; ④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顺序解答; ⑤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⑥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法和减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据此顺序解答. 【详解】①12-24÷8 =12-3 =9 ②66÷6-7 =11-7 =4 ③15×(94-79) =15×15 =225 ④(132-16)÷4 =116÷4 =29 ⑤130+12×4 =130+48 =178 ⑥25×8-120 =200-12
20、0 =80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此题考查了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3、 【分析】在乘法估算时,一般要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相乘进行估算,由此求出上一行估算的结果,再连线。 【详解】38×49≈2000,32×41≈1200,38×41≈16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位
21、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算式的估算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24、 【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再从图中的事物中找出符合的事物;200千克应是一只老虎的体重;20米应是一座大楼的高度;40吨应是一头鲸鱼的体重;35毫米应是一根钉子的长度;2千克应是一个菠萝的质量;2313千米应是北京到广州的路程;400克应是2个苹果的质量;20分米应是一张床的长度,由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给出的事物和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不能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据此求出汽车
22、行驶的路程。再和甲、乙两城的距离比较解答。 【详解】晚上10时是22时。 22时时(小时) (千米) 答:当天晚上10:00不能到达乙城。 【点睛】 灵活运用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先用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将两个时刻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进行计算。 26、24箱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一共可以装多少箱,再除以4求出一次运多少箱。 【详解】768÷8÷4=24(箱) 答:平均每次要运24箱。 【点睛】 考查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读懂题意是关键。 27、(1)4.8
23、吨 (2)0.8吨 【解析】(1)2.1+2.7=4.8(吨) (2)5.6-2.1-2.7 =0.8(吨) 28、10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可知a=C÷4,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面积公式:S=a2可求出它面积.据此解答. 解:40÷4=10(厘米) 10×10=100(平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 29、 姓名 李明 王红 孙杰 第一次跳高成绩(厘米) 88 90 78 第二次跳高成绩(厘米) 89 86 85 第三次
24、跳高成绩(厘米) 92 91 90 【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可知,该统计表是关于姓名和跳高成绩的统计表。统计表的第一行分别填写姓名、李明、王红、孙杰;第二行分别填写第一次跳高成绩(厘米)、88、90、78;第三行分别填写第二次跳高成绩(厘米)、89、86、85;第四行分别填写第三次跳高成绩(厘米)、92、91、9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填表如下: 姓名 李明 王红 孙杰 第一次跳高成绩(厘米) 88 90 78 第二次跳高成绩(厘米) 89 86 85 第三次跳高成绩(厘米) 92 91 90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统计数据的能力及制作复式统计表的能力。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列出图表,填上数据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