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或比值。(每小题1分,共8分) 12÷= 9.8+2= -= 1-+= 3∶0.5= 0.5³= +25%=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过程. 36×(-) 3.4-5.8+7.6-2.2 3.解方程或比例。 (1)10+8x=11
2、 (2)x-x=5 (3)x∶=4∶3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完成一项工程,原来计划要10天,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提高25%,实际用(____)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 5.张家和李家本月收入的钱数比是8:5,本月开支的钱数比是8:3,月底张家节约240元,李家节约550元.则本月张家收入是__元。 6.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王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王计算出的答案为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请问你正确的答案应该是______ 7.任意从装有10枚白棋子和12枚黑棋子的箱子里摸出1枚棋子,那么
3、摸到(____)的可能性大,摸到(____)的可能性小. 8.甲数是乙数的20%,乙数是甲数的________%。 9.从甲车间调出的人给乙车间,两车间人数就相等,则原来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多20%.______ 10.刘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总数的一半少3个,还剩45个零件没有加工,这批零件共(________)个。 11.653872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约是(________)亿. 12.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分米,则面积增加12平方分米,并且正好成为正方形,那么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13.
4、下图是由五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刚好拼成的一个大长方形,那么小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________。 14.用体积是1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体积为1的大正方体,需要( )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着排成一行,长( )m。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下列说法: ①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②长方体有12条棱和8个顶点;③圆的半径扩大5倍,周长也扩大5倍;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有多少个?(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 , , ,…,这一列数中的第10个数应该是( ).
5、 A. B. C. D. 17.图像组合想像。答:( ) A. B. C. D. 18.甲、乙、丙、丁四个数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而且甲<乙<丙<丁。如果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那么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应该( ). A.小于10 B.等于10 C.大于10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9.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0.5和2 B.和 C.和 D.和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把下面的图形分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你有几种方法?(单位:厘米) (先填写上面的图形,再填写下面的
6、图形) 21.小红家在学校的北偏西30°方向2千米处;小丽家在学校的西南方向3千米处;小华家在小丽家的正东方向4千米处.你能在下图中标出他们三家的位置吗?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迎接庆典活动,某校艺术团举办三场表演,选拔参加国庆庆典活动的队员。第一场参演人数是艺术团总人数的,第二场参演人数比第一场多40人,第三场艺术团成员全部参加演出,且人数是前两场演出总人数的,则校艺术团总人数是多少? 23.一堆煤有1800吨,30天可以运完,运走这堆煤的后(运煤的效率保持不变),剩余的煤还需要几天才能运完? 24.
7、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剩下的,还剩多少吨钢材? 25.小兰的妈妈带50元钱去买菜,买蔬菜用去了12.35元,买肉用去了18.75元,小兰的妈妈还剩多少钱? 26. “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图书馆购买一批新书,如果每本书12元,每包有20本,共买了15包,要花费多少元? 27.甲、乙两地相距486千米,快车与慢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对而行,经过6小时后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5∶4,求快车和慢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8.甲、乙两地相距49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已知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的比是4∶3,则几小时后
8、两车相遇?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18;11.8;; 6;0.125;; 【详解】本小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数的计算的掌握:分数除法(转换成分数乘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数位对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比值(前项除以后项的值)及一个数的立方(三个相同的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5;3 【详解】略 3、(1)x=;(2)x=30;(3)x=1 【分析】(1)解方程依据等式性质1和等式性质2进行;(2)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转化成乘积形式再进行解方程。 【详解】(1)10+8x=1
9、1 解:10+8x-10=11-10 8x÷8=1÷8 x=; (2)x-x=5 解:x=5 x÷=5÷ x=5×6 x=30; (3)x∶=4∶3 解:3x=×4 3x÷3=3÷3 x=1。 【点睛】 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和2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8 【详解】略 5、1840 【分析】根据“张家和李家本月收入的钱数比是8:5”,知道李家本月收入的钱数是张家的,由此设张家收入x元,则李家收入x元,再根据收入的钱数﹣节约的钱数=支出的钱数,分别表示出张家和李家支出的钱数为x﹣240元,x﹣5
10、50元,;最后根据“张家与李家本月开支的钱数比是8:3”,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详解】解:设张家收入x元,则李家收入x元, (x﹣240):(x﹣550)=8:3, (x﹣550)×8=3×(x﹣240), 3x﹣240×3=5x﹣550×8, 3x﹣720=5x﹣4400, 3x+4400﹣720=5x﹣4400+4400, 3x+3680=5x, 3x﹣3x+3680=5x﹣3x, 2x=3680, x=3680÷2, x=1840, 答:本月张家收入是1840元。 故答案为1840。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要求的问题设出未知数,再根
11、据收入钱数的比用设出的未知数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由收入的钱数﹣节约的钱数=支出的钱数,找出对应的开支的钱数,由此列出比例解决问题。 6、12.46 【详解】略 7、黑棋子 白棋子 【解析】略 8、500 【分析】先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就是20%,用乙数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详解】1÷20%=500% 500%÷1=500% 故答案为:500 【点睛】 本题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找到单位“1”,然后求出另一个数,然后再求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多少,注意两个单位“1”的不同。 9、错误 【分析】本题也可以用赋值法求解:题中给出的都是
12、分率,说明人数的多少与结果没有关系,所以可以把人数赋予一个较易计算的数,再求解. 把甲车间的人数平均分成10份,给了乙车间1份后,两个车间的人数相等了,把甲车间原来有的人数看成单位“1”,甲车间还有9份即原来人数的,那么乙车间现在的人数等于原来甲车间的,由此求出乙车间原来是甲车间的几分之几,继而求出甲车间比乙车间原来多百分之几,然后与20%比较即可. 【详解】把甲车间的人数平均分成10份, 调走后甲车间还有9份即原来人数的,调走了; 那么乙车间现在的人数也是, 原来乙车间是甲车间的:(﹣)=, 原来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多: (1﹣), =, =25%; 25%≠20%; 故
13、答案为错误. 10、84 【解析】略 11、65387.2 7 【解析】略 12、24 【分析】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分米,则面积增加12平方分米,并且正好成为正方形,那么增加的面积÷增加的长即为原来的宽,原来的宽-2即为原来的长,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2÷2=6(分米) 6-2=4(分米) 6×4=24(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2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正方形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宽。 13、3∶2 【分析】观察图例可知,小长方形的长×2=宽×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长和2在外项,宽和3在
14、内项,写出长和宽的比即可。 【详解】因为长×2=宽×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所以长∶宽=3∶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外项积=两内项积。 14、1000;100 【解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的知识。根据较大单位换算成较小单位乘进率,较小单位换算成较大单位除以进率来进行换算,把 化作,求出块数。 名师详解:因为1=1000,所以用体积是1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体积为1的 大正方体,需要1000块。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1×1000=1000分米=100米,所 以把这些小正方体紧挨着排成一行,长100米。 易错提示:注意单位换算时,能够正确记忆进
15、率。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C 【分析】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只有在等底等高的体积下,才能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长方体的特征是: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圆的周长公式:C=2πr,半径r扩大或缩小几倍,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可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据此判断. 【详解】①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①错误; ②根据长方体的特点可得长方体有12条棱长,有8个顶点,②正确; ③根据圆的周
16、长=2πr,其中2π是一个定值,当r扩大5倍时,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圆的周长也会扩大5倍,③正确; 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是公理,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C. 16、B 【解析】从这列数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数的分母就是这个数在这列数中的顺序×2,每一个数的分子就是分母-1. 17、A 【解析】略 18、C 【解析】平均数=总和÷数据的个数,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0,三个数的和为30,因为甲<乙<丙<丁,所以四个数的和大于40。 19、A 【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可求解. 【详解】A、因为0.5×2=1,所以0
17、5和2互为倒数,正确; B、因为×=.所以和不是互为倒数,错误; C、因为×=.所以和不是互为倒数,错误. 故选A.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长方)形+(梯)形 (长方)形+(三角)形 (梯)形+(三角)形 【解析】略 21、 【解析】首先以学校为观测点,给出了小红家、小丽家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然后又以小丽家为观测点,给出了小华家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要求根据已知数据在图中表示出这三家的位置.如表示小红家的位置时,先以学校为观测点,沿北偏西30°的方向画一条射线,然后由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
18、际距离2千米.故以学校为起点,在画出的射线上量出1厘米长的线段,线段终点即为小红家的位置.同理,可确定出其他两家的位置,还要注意观测点的变化.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480人 【解析】解:设校艺术团总人数是x人。 依题意 得: ×( x+ x+40)=x 解得:x=480 23、5天 【解析】方法一(1800-5/6 ×1800)÷(1800÷30)=5(天) 方法二30×(1-5/6)=5(天) 24、4.8吨 【解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名师详解:把15吨钢材看作单位“1”,第
19、一次用去总数的20%,还剩下(1-20%),第二次用去剩下的,即(1-20%)×,15吨钢材减去第一次用的钢材,再减去第二次用的钢材,就是剩下的钢材,即15-15×20%-15×(1-20%)×=4.8(吨). 易错提示:找准单位“1”,是解本题的关键. 25、18.9元 【分析】已知钱的总数为50元,两次先后花去了12.35元、18.75元,要求还剩下多少元钱,就用钱的总数连续减去两次的花费,也可以减去两次花费的总和。 【详解】50-12.35-18.75 =37.65-18.75 =18.9(元) 答:小兰的妈妈还剩18.9元钱。 【点睛】 本题十分接近生活情境,可利用小数减法计算出答案,必要时可采用加法验算。 26、3600元 【解析】用每包的本数×包数×每本的价格即可得解。 【详解】12×20×15=3600(元) 答:要花费3600元。 【点睛】 考查了连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7、快车45千米、慢车36千米 【解析】486÷6=81(千米/时) 81×=45(千米/时) 81×=36(千米/时) 答:快车和慢车每小时分别行45千米、36千米。 28、7小时 【解析】490÷(40+40÷4×3)=7(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