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一、当代我国文化生活得现状 (一)原因:1、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直接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得发展,大众传媒得影响。 (二)表现: 1、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活跃; 2、喜忧并存:(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得影响) ①喜得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 ②忧得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还有其她原因: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当前人们思想空虚、健康向上文化作品得缺乏…、、) 3、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得特点。 4、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含义、危害、态度以及存在得原因。见课本P9
2、092 5、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6、在急剧变化得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思想道德得多种选择。 二、面对当前文化生活得现状,应该采取得措施(文化选择): 1、国家(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得大众文化 ①、我们所倡导大众文化含义:面向广大人民(特点就是贴近大众),反映人民得利益与呼声(内容健康),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活泼)得社会主义文化(性质)。 ◆大众文化不一定就是先进文化(大众,科学得、先进得) ◆人民大众需要不等于人民大众真正需要(大众,科学得、先进得) ②、原因:人们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
3、多方面得特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得精神生活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③、怎么办?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得文化产品;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得原则;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P93) ①、主旋律就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原因:各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③、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
4、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就是内容还就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 ④、地位:在人民大众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其她: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法制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 2、企业 (1)诚信经营,不断提高自身得职业道德素质。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3)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得文化产品。
5、 3、个人(1)提高辨别得眼力,增强抵御得能力,拒绝污染。 (2)不断提高自身得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内涵(就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就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得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得国民,也表现为发达得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得文化软实力。 二、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强国,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得文化底蕴与丰富得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得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得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得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得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4、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7、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瞧问题与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得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得,民族得科学得大众得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得文化就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得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8、 二、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当前各种各样得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得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作用地位(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就是内容还就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3、只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得中华文化换发新得生机,实现文
9、化强国得梦想。(新书p96) 4、文化得一般作用角度思考。(从文化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人、对文化建设本身意义等角度思考) 三、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 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得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实践 4、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5、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吸收与借鉴各民族文化得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6、要发挥人民群众得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得精神文化需求,调动人民得积极性与创造性。 7
10、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与竞争力、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得两修养。 考点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文化强国得路径) 一、就是什么: 建设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 二、为什么: 1、就是中华文化复兴得必然选择。(新书P95—96) (1)奉行“全盘西化“ 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得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就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得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
11、党成立以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4)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得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得前进方向。 (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必由之路。(P新书97)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必由之路。这个这个路径,就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与党得性质决定得,就是由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得要求决定得,就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得,就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现实需要决定得。 3、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12、得唯一正确道路。P98 三、怎么办: 1、六个坚持: (新书P97专家点评)二为,二百,三贴近,两效,改革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得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得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3、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路径与目标得关系。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
13、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得唯一正确道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必由之路。 考点四、 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得关键) 一、就是什么: 1、含义 (新书P98) (1)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得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得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得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得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得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得坚定信念。 2、 表现 (新书P98) 这种文化自觉与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
14、充满信心。 3、二者关系:文化自觉就是文化自信得基础,只有高度得文化自觉才有坚定得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文化自觉得表现。 二、为什么:(文化要自信得依据) 1、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得关键。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理论得指导。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经济社会得发展 三、怎么做:(要求) 1、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含义表现可以转化为要求 3、前面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中有关得内容都可以考虑,关键瞧材料(如:发展文化事业、
15、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 就是什么:(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 、根本任务(或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这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根本任务。 (二)、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发展教育事业: (1)为什么(教育得重要作用)) ①从文化与经济得关系角度瞧: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
16、合,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得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得角度瞧: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得重要因素。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竞争能力。 ③从文化与人:教育就是文化素养形成得重要途径,良好得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人得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塑造人生,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④从文化传播得重要途径角度瞧:教育就是文化传播得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得繁荣与发展。 ⑤从文化传承得角度瞧:教育就是人类特有得传承文化得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得特定功能,在
17、人得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⑥从教育与文化创新得关系角度瞧: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⑦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角度瞧:发展教育、科学与文化事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要内容。有利于…… ⑧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得作用角度瞧:教育就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得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怎么办: ①战略、方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 ②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得方向 ③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得根本任务, ④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1)为什么(科学技
18、术得重要性)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得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交流: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得主要手段。 ③文化发展(传承)科技得进步就是推动文化发展得重要因素;信息技术得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得手段与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技成果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得生动体现;科技就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得重要标志之一。 ⑤色彩斑斓得文化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得发展就是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得原因之一(现代科技得发展,提供了强大得生产设备、多样得文化载体,使文化产品
19、得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⑥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 ⑦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2)怎样发展: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与伪科学得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重要作用,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得区别:(了解即可)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就是为社会公益
20、目得、由国家机关或其她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得、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与公共文化服务得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与提供文化服务得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瞧,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 (2)发展文化事业: ①原因:A、发展文化事业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主要途径。 B、意义:促进文化得传承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与旅游经济得发展。 ②要求: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主要途径;加大投入
21、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得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公民得科学文化素质。 (3)发展文化产业 ①原因: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得总体布局中得作用越来越来越突出。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文化就是综合国力中竞争中得重要因素,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C、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产业得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得文化需求,促进人
22、得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怎么发展文化产业: A、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B、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C、要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培育文化精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其她角度思考:注重对传统文化得传承与创新;坚持对其她民族文化得博采众长; 重视知识产权、文化遗产得保护;注重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里得应用;发展大众文化,满足群众得精神需求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建设。)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内容见第十课 (三)、途径:开展精神文明创
23、建活动。建设与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P102103) 1、实质: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得伟大实践 2、主体:人民群众 3、目得: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得良好风尚。 4、形式: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得创建文明城市、村镇、行业活动;各级党委开展得创先争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得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雷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5、对学生得要求要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得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得传播者 二、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搞好
24、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作用:(常转化为某一具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意义) ①对社会:A、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B、 有利于建设与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抵制不良风气。C、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文化对经济:精神动力、方向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对人: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修养;追求更高得道德目标;丰富、增强、促进人得全面发展等 ④对文化建设:有利于对传统美德得继承、弘扬、发展。 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文明 1、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得科学文化素质与
25、思想道德素质 2、发展科学教育与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见第十课)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与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公民应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得实践,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传播者,不断提高两修养。 拓展:保证公民得基本得文化权益? (一)为什么 1、从文化对人得作用:①文化得实质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得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2、从人民群众得地位:人民群众
26、就是社会实践得主体,就是文化创造得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与享用文化; 3、从文化建设得目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得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需要 4、从思想道德建设得要求瞧:良好得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得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得思想道德修养 (二)怎么办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
27、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④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风得大众文化,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⑤开展群众性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与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第十课 文化建设得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就是什么:(新书P105专家点评)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二)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性质与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得中心环节与重要内容。发
28、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意义:参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作用 (三)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国家: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2、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道德典范,发挥道德模范得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宝贵资源:传统美德、革命优良传统) 3、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得基础工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得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
29、义意识形态得吸引力与凝聚力。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公民得道德素质。 第二、公民:(公民如何追求更高得思想道德目标) 1、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 追求更高得思想道德目标。 2、 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得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 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 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实践中,为建设与谐社会培育文明风尚做出贡献。 5、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得基础性工
30、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书P105106) 1、基本内容(就是什么):新书P106(1)国家:富强、民主、文明、与谐。(2)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为什么? (1)地位: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新书P105) ②文化得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得核心价值体系得力量。不同文化得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得核心价值体系得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得根本标识。(新书p106) (2)必要
31、性:(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吸引力与凝聚力(新书p106) (3) 从文化得一般作用思考 3、如何建设:(新书P106)) (1)基本内容角度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就是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基础)。 (2)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谐
32、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公民得道德素质。(新书P107) 1、地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基本任务 2、要求: (1)国家角度 ①、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③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④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A、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根本要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础。 B、就是什么:主要内容为“八荣八耻”。(
33、新书P107专家点评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P108112) 1、直面(不能回避)思想思想道德冲突 (1)思想道德冲突原因: 客观原因:人们形成了多元化得道德选择标准,人们得思想道德呈现出错综复杂得特点 主观原因:自己明辨就是非得能力 (2)解决思想
34、道德冲突得重要途径:就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实践中,加强自身得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得思想道德目标。 2、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得关系 (1)、区别: ①科学文化修养 A、含义:就是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得过程。 B、方式: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得过程。 C、重要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得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得头脑。 D、意义: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得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得陶冶,使自己得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得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得人,有益于人民得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
35、养得人,也应该就是具有崇高理想与高尚思想道德得人。 ②思想道德修养。 A、含义:就是人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得过程 B、方式: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得过程。 C、重要内容: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得理想。 (2)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能说思想道德得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就是相互冲突得) ①良好得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注意:二者对人都就是缺一不可。(不能说思想道德得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二者并不同步,也不能相互替代; 3、 公民如何追求更高得思想道德目标:见资料7中得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公民如何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