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健康、亚健康状态与疾病概念,第一节 健康与亚健康状态概述,一、健康,健康(health)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194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躯体、心理、社会适应,(一)躯体健康的标准:,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无病理信息,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有良好的劳动效能,即平时的体格检查正常。,(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没有意识障
2、碍。除睡眠状态外,能清晰和准确地识别自己、他人、环境和时间。,没有感知觉障碍。对事物的感知客观、正确,没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错觉和虚幻知觉。,没有思维障碍。言语有条理,思维连贯,没有被动的或体验为不属于自我的思维,没有强迫性思维,没有无端的敌意。,没有注意力障碍。注意力集中,在进行意志活动的同时,对客观环境保持适度的警觉。,没有记忆力障碍。远记忆力、近记忆力和即刻记忆力均在正常范围,没有异常的遗忘,没有记忆的错构和虚构。,没有智力障碍。一般常识、计算力、判断力、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符合所受教育的水平。,没有情绪障碍。自己不感到过度的压抑、紧张、焦虑和恐惧,没有无端的兴奋、快乐、感动,情感
3、反应和其他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没有意志活动和行为障碍。有正常的睡眠和进食规律,没有过于压迫或冲动的意向,没有对于自身或外界施加破坏的意向,没有性活动或其他生命活动的特殊偏颇。,二、亚健康状态,健康和疾病是生命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亚健康状态(subhealth)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又称“机体的第三种状态”。,(一)原因,(1)生物性因素:致病微生物感染、昆虫或有毒动物咬伤等。,(2)理化因素:环境污染、高温、寒冷、辐射、噪声和接触有毒物质等。,(3)营养因素:饥饿或低血糖、暴食暴饮、营养缺乏或营养过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4)内分泌因素:处于内分泌功能波动时期
4、如青春期、月经期、更年期等,或有轻微的内分泌功能紊乱。,(5)躯体因素:适应新环境、肥胖、消瘦、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等。,(6)行为因素:酗酒、吸烟、吸毒,或生活规律紊乱等。,(7)精神和社会因素:遭遇生活事件刺激、人际关系紧张、人格缺陷、经济压力大、失业等。,(二)亚健康的一般特征,失眠或嗜睡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健忘,表现为短时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性欲低下。,情绪不稳定,可表现为烦躁、焦虑、抑郁、,多疑等。,常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躯体症状。,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三)亚健康的评估,“虚弱即亚健康”,“虚弱”概念包含着“没病,但表现为:
5、四个方面),、躯体活力不足、时感疲劳(疲劳是亚健康态的典型表现)、,、心理不健康(不愉快是典型表现)、,、社交障碍(孤独冷漠是典型表现)、,、性障碍等”。,(四)前项的具体表现,躯体性亚健康,1、疲劳感,(,疲劳素:乳酸和二氧化碳),2、“亚高血压”,(临界高血压、正常高血压),(,收缩压为13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589毫米汞柱),3、失眠,4、头痛,5、便秘(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6、体质虚弱,7、神经衰弱,心理性亚健康的主要表现:,1 疲倦感(假若对“疲劳”、“疲劳感”很容易地只是理解为是躯体性的,那么疲倦感则是心理、社会性亚健康的典型表现。其典型特性是“活得很累”、“我烦透了
6、2,焦虑感(焦虑的核心内容是担心,但焦虑症者的担心不是来自环境的真正的实际危险),3 无聊感(其特征有二:一是空虚感;二是不满足与不想动心理),4,不快乐,5 忧郁,6 猜疑心,7 压力感,8 科技压力综合征(包括“科技压力症”、“科技依存,症”和“不称职者综合征”等多种),第二节 疾病概述,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和,条件,的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具体表现:,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或),心理障碍,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一、病因学
7、一)病因和条件,如肝炎病毒引起肝炎是病因,雌激素和乳腺癌发生有关是条件,有些疾病发生是单一原因。有些疾病是多重原因,多到不明确,如高血压,称原发性,(二)病因的种类,病因的种类很多,可概述如下:,1、生物性因素,各种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休、支原体、螺旋体、真菌以及寄生虫等,,生物性因素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生物性因素的致病机制:,、细菌释放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如白喉杆菌毒素引起心肌细胞坏死,、进入人体细胞繁殖引起细胞功能损伤,或死亡;如、,、引发变态反应,如结核杆菌,2、物理性因素:包括机械暴力、高温、低温、电流、电离辐射、高气压、低气压等。,3、化学性因素:例如,有机磷
8、农药、强酸、强碱、某些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4、营养因素:,营养不足 营养过剩,5、遗传性因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有以下两种 情况:,遗传性疾病:,是由于亲代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缺陷(单基因或染色体畸变)遗传给子代造成的。如血友病、红绿色盲、先天愚型、白化病等。,遗传易感性:,指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多基因遗传),在一定外因作用下,机体可发生相应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等。,6.先天性因素 指那些能够对正在发育胎儿造成损害的因素。,如母亲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则胎儿易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化学物质和药物亦可引起胎儿畸形或某种缺陷。,7、免疫因素,变态反应,性疾病,
9、超乎常态:a、致敏原轻有反应,b、反应后果重,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注射青毒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8、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由心理、社会因素导致机体的功能失调或组织结构损害而发生的疾病,称作心身疾病。,9、其它因素,年龄和性别有时也是影响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如幼儿易患呼吸道传染病,老年人易患脑血管病,女性易患泌尿系感染,男性则易患胃溃疡等。,二、发病学概述,发病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及转归的科学。,(一)疾病时稳态的紊乱,(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三)疾病过程中的损害
10、与抗损害反应,三、疾病的经过和结局,一般将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一)、潜伏期,指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前的时期。各种传染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不同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些疾病无潜伏期,如创伤、烧伤等,(二)、前驱期,指潜伏期之后到出现典型症状之前的时期。此期可出现一些一般的临床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低热等,大多无特异性。是提醒病人及时就医的信号,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症状明显期,是出现该疾病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期。临床上可依据典型表现迅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四)、转归期,疾病的转归是疾病过程的最后时期,包括康复和死亡两种结局。,疾病转归
11、1、康复,(1)完全康复:患病机体功能、代谢变化和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害完全修复,心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回复到正常状态。例如肺炎的患者,(2)不完全康复:患病机体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机体需通过器官系统的代偿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风湿性心脏病,2、死亡 传统的死亡概念认为死亡是一个过程,临床上将心跳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通常将死亡分为3个阶段:濒死期,是临床死亡前的垂危阶段。临床死亡期,主要标志是呼吸和心跳停止,反射消失。某些患者经过及时正确地抢救,可望复苏成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不可逆阶段。,脑死亡(Brain death):
12、全脑(包括大脑和脑干)各部位功能的不可逆丧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病人有自主呼吸,则为“植物状态”。,判断脑死亡的主要依据:,(1)不可逆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2)无自主呼吸。,(3)瞳孔散大、固定。,(4)脑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5)脑电波消失,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有,重要意义:三个意义,脑死亡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有重要意义,放弃治疗,减少医疗支出,减轻病人家属痛苦,防止假死病人,这类死亡是采用人为的办法,使受之治之症痛苦折磨的病人,安祥无痛苦的死去。,3、,特殊转归:,安乐
13、死(euthanasia),安乐死具有以下特征:,仅仅限于痛苦不,堪,无法治愈的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基于对患者的同情,与帮助;,本质上有别于暴力,性死亡方式,特别,是他杀。,法律:多数国家尚未立法,2000年荷兰立法允许实施安乐死,(是第一个把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我国尚未立法,但对医务人员的调查,,绝大多数赞同,(我国提倡临终关怀),事件回放,:,1986年6月23日,病人夏某(女,59岁)在患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住人汉中市某医院治疗。6月28日上午8时,该院院长带人查房,夏仍昏睡不醒。夏的儿子得知其母无救,要求院长采取医学措施,让其母早一点从痛苦解脱,遭到院长的拒绝。当天上午9时,夏的儿子、小女儿又向该院肝炎科主任濮某提出安乐死。濮某开始不同意,后经夏的儿子、小女儿再三恳求,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濮某才给患者开了100ml复方冬眠灵处方一张,并在上面注明家属要求安乐死,夏的儿子在处方上签了字,以示负责。处方交到护士长办公室后,遭到护士长的拒绝,并将处方退给濮某。濮只好让省卫校一实习生给病人注射,并还向值班医师交待,如夏12时未死,再补打一针。值班医师根据濮交斑的医嘱给夏某注射了复方冬眠灵,串者于6月29日凌晨死亡。事后,汉中市公安局对濮某、夏的儿子、小女儿及值班医师等四人以故意杀人罪向检察院提请逮捕。后经法医检验,由于夏某体内药物浓度未达到致死量而使法院判决无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