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名词解释 1、 消毒(disinfection):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得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得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2、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得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得全部病原微生物与非病原微生物。 3、 无菌(asepsis):指不存在活菌得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她物品得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4、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得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5、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得生长繁殖。常用得抑菌剂为
2、各种抗生素,可在体内抑制细菌得繁殖,或在体外用于抑菌试验以检测细菌对抗生素得敏感性。 8、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ntistreptolysin O test, ASO test):就是用已知得链球菌“O”溶血毒素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就是否有相应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得中与试验。它常用于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得风湿活动期。其效价大于1:400以上有参考意义。 9、 肥达试验(Widal test):利用已知得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与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H)抗原分别与不同稀释度得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得动态变化,用于辅助诊断伤寒与副伤寒。 10、 外斐试
3、验(WeilFelix test):就是指某些普通变形杆菌X19、X2与Xk菌株含有得菌体(O)抗原,可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与恙虫病立克次体得部分抗原发生交叉反应,故可用以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患者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此称为外斐试验,用以辅助诊断有关得立克次体病。 11、 锡克试验(Schick test):用少量毒素测定机体内有无抗毒素免疫得一种方法。在一侧皮内注射白喉毒素0、1ml,若无任何反应,表示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若24h-48h注射部位开始出现红肿,直径1cm2cm,表示机体对白喉易感,无免疫力,血液中无抗毒素中与毒素。 12、 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 test):属
4、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测定机体就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得一种迟发型超敏反应性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3、 鲍-金培养基(B-G培养基):含甘油、马铃薯与血液得营养培养基,用百日咳杆菌分离培养。 14、 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V因子与X因子,将其流感杆菌分区划线在巧克力平板或血平板上,然后点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置于37℃,培养18h-24h后观察菌落特点,凡就是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得流感杆菌生长得较好,形成菌落较大;而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越远得流感杆菌菌落越小,此现象称为卫星现象。这有助于对流感嗜血
5、杆菌得鉴定。 15、 二相性真菌(dimorphic fungus):有些真菌可因环境条件得改变,而使两种形态发生互变,称为二相性。如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在含有动物蛋白得培养基上37℃培养时,呈酵母菌型;在普通培养基上25℃培养时,呈丝状菌 18、 CPE(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死亡得作用称其为杀细胞效应,这种效应在体外组织培养时可观察到细胞变园、聚集、脱落等,称为致细胞病变作用(CPE)。主要见于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等。 20、 血清学诊断: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得血清中就是否有相应抗体以及抗体效价得动态变化血清学诊断可作为某些传染性
6、疾病得辅助诊断。此试验一般取病人血清进行试验,故通常称之为血清学诊断。 五、问答题 1、 革兰氏染色法得方法、步骤、结果与意义就是什么? 2、 答:革兰染色法得操作与步骤如下: (1)标本片制作:取材 涂片 干燥 固定 (2)染色步骤: 第一液 碱性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 第二液 碘液,媒染1min,水洗; 第三液 95%乙醇,脱色,30s,水洗; 第四液 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30s,水洗。 (3)结果: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倍,观察其形态、染色性,经革兰染色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革兰阳性菌呈紫色;一类就是革兰阴性菌呈红色。 (4)革兰染色得意义:①鉴别细菌;②
7、指导选择用药;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③致病性方面,革兰阳性菌大多数以其外毒素致病,革兰阴性菌以其内毒素致病。 3、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 据细菌对氧气得需要不同分为哪四类?其特点与原因就是什么? 答:细菌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物质 pH值 温度 气体,据细菌对氧气得需要不同分为 (1)专性需氧菌:(obligate aerobe) 此类细菌具备完善得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在无游离氧得环境下不能生长,如TB、霍乱弧菌。 (2)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a) 此类细菌在低氧压下生长最好,氧压增高对其有抑制作用,如空肠弯曲菌、红
8、斑丹毒菌等。 (3)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 此类细菌缺乏完善得呼吸系统,只能在无氧得环境中进行发酵,在有游离氧存在时,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还将受其毒甚至死亡,如破伤风杆菌、脆弱类杆菌等。 (4)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有需氧呼吸与发酵两种功能 4、 细菌得群体生长繁殖分哪几期?各期有何实际意义? 答:细菌得群体生长繁殖分为以下四期:(1)迟缓期。指细菌进入新得环境后短暂适应阶段。(2)对数生长期。保存菌,药敏试验。(3)稳定期。抗生素合成,芽胞形成,外毒素合成。(4)衰亡期。形态呈多形性。 5、 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具
9、体方法? 答: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湿热灭菌法包括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 间歇灭菌法 煮沸法 流动蒸汽消毒法;辐射杀菌法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以及滤过除菌法、超声波消毒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6、 高压蒸气灭菌法得原理、及适用范围就是什么 答:原理:一、湿热灭菌时菌体蛋白容易变性,二、湿热穿透力强,三、蒸气变成水时可放出大量热增强杀菌效果,因此,它就是效果最好得灭菌方法。 条件:101、53kPa,即15磅/英寸2,温度为121、3℃,保持压力与温度(注意压力不要过大,以免发生意外),维持15~30 min。 适用范围:凡耐高温与潮湿得物品,
10、如培养基、生理盐水、衣服、纱布、棉花、敷料、玻璃器材、传染性污物等都可应用本法灭菌。 7、 紫外线杀菌得原理、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就是什么? 答:紫外线杀菌得机理主要就是破坏细菌DNA构型,使单聚体胸腺嘧啶核苷酸变成双聚体胸腺嘧啶核苷酸,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紫外线杀菌得最佳波长为265nm~266nm。使用紫外线应注意得事项:(1)紫外线得穿透力较弱,薄薄得一张纸即能阻挡透射,因此只适用于空气与物体表面得消毒。(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与角膜有一定得损伤作用,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时应注意防护。 8、 简述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得因素。 答: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得因素有:(1)消毒剂得性质、浓度与
11、作用时间;(2)微生物得种类与数量;(3)温度;(4)酸碱度;(5)有机物。 10、 细菌感染得病原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答:(1)直接涂片镜检。凡就是在形态与染色性具有特征得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助于初步诊断。(2)分离培养。所有标本均应作分离培养,以获得纯培养后进一步鉴定。(3)生化反应。不同得致病菌具有不同得酶系统,其代谢产物不尽相同,借此可对一些致病菌进行鉴别。(4)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得免疫学血清与分离培养除得未知纯种细菌进行血清学试验,可以确定致病菌得种与型。(5)动物试验。主要用于分离、鉴定致病菌,测定菌株产毒性。(6)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对知道临床选择用
12、药,及时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7)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应用核酸杂交与PCR技术检测致病性微生物核酸时临床诊断学得重大发展。 11、 抗“O”试验得原理、方法、结果与意义就是什么? 答: 抗“O”试验得原理: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胶乳试剂得制备:将羧化聚苯乙烯乳胶与纯化溶血素“O”用碳化二亚胺交联,离心洗涤后用pH 7、6甲酸盐缓冲液配成l‰悬液,加0、1‰ NaN2防腐(即溶血素“O”免疫微球)。 (2)被检测血清中得ASO与ASO胶乳试剂反应时,根据间接乳胶凝集试验得原理,可引起乳胶颗粒得聚集。若预先将被检测血清(含ASO)用25结合单位/毫升得溶血素“O”中
13、与,然后再与ASO胶乳试剂反应,乳胶颗粒仍出现凝集者,说明被检测血清含ASO>250单位。 方法: (1)病人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0.56℃30分钟灭活补体。 (2)在反应玻片上分别滴加病人血清及阳性、阴性对照血清各l滴,再各滴加1滴标准溶血素“O”,轻轻摇动,使之混匀。 (3)于上述三个液滴上各加ASO胶乳试剂1滴,轻摇8分钟,观察各位置上有无聚集颗粒出现。 结果判断: (1)有明显疑集者为阳性,无凝集者为阴性。 (2)病人血清1:50稀释阳性反应,相当于传统得溶血试验ASO 500单位,此时应将病人血清作l:80~1:100稀释,重复上述试验,若仍为阳性,则病人血清得A
14、SO相应为≥800单位~≥1000单位。 意义:近期有链球菌感染。 13、 哪四种实验?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IMViC试验得结果就是什么? IMViC试验代表: 吲哚试验(靛基质试验) 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得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无色,不能直接观察,加入吲哚试剂(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与之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甲基红(M、R)试验 有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后,可继续分解丙酮酸产生乳酸、甲酸、乙酸等,由于产生大量有机酸,使培养基pH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即显红色。而有些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则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得酸进一步转化为其她物质如醇
15、酮、醛等,则培养基得pH仍在6、2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 VP(VogesProskauer)试验 某些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具有丙酮酸脱羧酶,可使分解葡萄糖后产生得丙酮酸脱羧生成中性得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可被空气中得CO2氧化成二乙酰,二乙酰可与培养基中含胍基得物质起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 枸橼酸盐培养(Citrate)利用试验 枸橼酸盐培养基不含任何糖类,枸橼酸盐为唯一碳源、磷酸二氢铵为唯一氮源。当有得细菌(如产气肠杆菌)能利用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并能同时利用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碳源时,便可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分解枸橼酸钠,使培养基变碱,培养基中得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由绿色变
16、为深蓝色。 大肠杆菌与产气杆菌IMViC试验得结果就是++――,――++ 16、 试述肥达氏反应得原理、用途及结果判断注意事项 答: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与希氏沙门菌H抗原得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得试验 用途及结果判断:患伤寒或副伤寒后,O与H在体内得消长情况不同IgM类O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消退后不易受非伤寒沙门菌等病原体得非特异性刺激而重现。IgG类H抗体则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达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性病原刺激而能短暂得重复出现。因此,O、H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肠热症得可能
17、性大;如果两者均低,患病可能性小;如O高H不高,则可能使感染早期或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得其她沙门菌感染。 注意事项(1)首先应了解当地正常人效价,一般凝集价超过正常凝集价才有诊断意义。 (2)曾接种过伤寒菌苗者,血清中含有凝集素。由于H凝集素在血内保持时间较久,O凝集素较短,所以曾注射菌苗者O凝集价在诊断上比较重要。 (3)真正得伤寒病人O凝集素出现常较H凝集素为早,存在于血清内时间较短;H凝集素产生较慢但效价较高,存在时间较长,可达数年。 (4)过去曾接种过伤寒菌苗或患过伤寒病,近期又感染流感或布鲁氏菌病时,可产生高效价得H凝集素及较低得O凝集素,此种反应称为非特异回忆反应,
18、其她如结核病、败血症、斑疹伤寒、肝炎等也可出现类似反应。 (5)确诊为伤寒得患者中,约有10%肥达氏反应始终为阴性,故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伤寒得诊断。 (6)采血时间不同,肥达氏反应得阳性率也不同,发病第一周50%,第二周80%,第四周90%以上。恢复期凝集价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一般以双份血清(急性期与恢复期)对比,凝集价有明显上升者作为新近感染得指征。 18、 抗酸染色得原理、结果及意义就是什么? 答:抗酸染色得方法就是在取材、涂片、干燥、固定后,按以下步骤染色: (1) 初染。滴加石炭酸复红液于涂片上,染色10min或蒸染5min后,水洗。 (2) 脱色。滴加3%盐酸酒精,
19、脱色时频频抖动玻片,直至无明显颜色脱出为止,水洗。 (3) 复染。滴加碱性美蓝液复染1min后,水洗。 结果:抗酸菌染成红色,细胞及其她细菌染成蓝色。 意义:鉴别分枝杆菌 19、 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得原理、结果分析及意义。 答:结核菌素试验就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对结核分枝杆菌能否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得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方法就是分别取由人结核分枝杆菌来源与卡介苗来源得PPD各5单位注入两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红肿硬结超过5mm者为阳性,≥15mm为强阳性,对临床诊断有意义;两侧红肿中,若PPDC侧大于BCGPPD侧时为感染,反之则可能为卡介苗接种所致;小
20、于5mm者为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及一定得特异性免疫力。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阴性反应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未接种过卡介苗,但应考虑几种特殊情况:①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得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被致敏;②老年人;③患严重结核病或其她传染病(如麻疹等)得患者;④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均可出现阴性反应。 22、 外斐氏反应得原理及用途就是什么? 答:奇异变形杆菌得菌体O抗原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故可用其代替立克次体作为抗原与相应患者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反应,以辅助诊断立克
21、次体病 23、 真菌得形态特点、生长方式就是什么? 真菌得培养条件就是什么? 答:形态特点与生长方式: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由孢子菌丝组成以形成孢子方式繁殖。培养条件:营养要求一般。常用沙保(Sabouraud)琼脂培养基培养(含4%葡萄糖、10%蛋白胨、pH4、0~6、0),需一定得温度与湿度。浅部病原性真菌生长缓慢,1 ~2周形成典型菌落;深部病原性真菌生长较快,3 ~4天即可长出菌落。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与丝状菌落。 25、 什么就是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 答:有血凝素(HA)得病毒能凝集人或动物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血凝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为血凝抑制试
22、验,原理就是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阻止病毒表面HA与红细胞结合,常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黄病毒等得辅助诊断、流行病调查,也可用于鉴定病毒型与亚型。 29、 简述痰液标本得抗酸染色法 答:直接涂片法: ⑴ 收集患者清晨得咯痰,因患者经过一夜得蓄积后,痰中细菌得含量可能较多。 ⑵ 用灭菌接种环取痰中干酪坏死得小块或带血得小块,在玻片上作薄而均匀得涂片。 ⑶ 自然干燥,通过火焰固定后(同革兰氏染色法),用抗酸染色法染色。 抗酸染色法 (1)将已固定得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盖满涂片面材料,维持3~5分钟,水洗。 (2)滴加盖胞脱氏溶液,轻轻晃动玻片,直至流出得酒精无红色为止(约1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印干。 油镜观察: 结核杆菌染成红色,细长、直得或微弯曲杆菌,偶尔有杆菌着色不均,呈颗粒状者。标本得其余部分及非抗酸性细菌染成兰色。必须逐一观察各个视野,直到全部涂片找不到结核杆菌时,才可报告阴性。 30、 病毒感染得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病毒感染得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中与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试验及蛋白印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