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术语 一、评价主旨类 1、意境深远、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意境多种多样,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悲壮苍凉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幽美恬静如“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缠绵凄切“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等。 2、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如孟郊得《游子吟》以小见大,表现了深沉博大得母爱。 3、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如陈子昂得《等幽州台歌》,慷慨悲凉,大气磅礴,完全挣脱了形式得羁绊,文意纵横驰骋,苍劲有力.诗中得感悟已经跳出了个人得悲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命运得普遍思考,具有超越时代
2、得哲学意义。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 如杜甫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诗歌中常见得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得形象 如杜甫《春望》.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得形象 如屈原《离骚》。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得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得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得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得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使我不得开心颜"。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得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得形象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得形象 陆游与辛弃疾得许多诗歌都反映出她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得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得形象 如李白得《赠汪伦》、王维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得形象 杜甫得《石壕吏》、《兵车行》则就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得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得形象 如杜牧《
4、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得形象 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三、形容品格得词语 1、品行高洁、冰清玉洁、高风亮节、正气凛然、坚定顽强、不屈不挠…… 2、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虚心…… 4、清高孤傲、孤高正直、孤芳自赏、超凡脱俗…… 6、粗犷豪放、傲岸不羁、豪放洒脱…… 7、自负、趋炎附势 四、形容情感得词语 1、哀怨、哀伤、惆怅、失落、寂寞、悲愤、沉痛、孤独、孤独无依、忧愁、烦闷、无可奈何 2、愉悦、欢快、激动、仰慕、渴望、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忘乎所以 3、惋惜、惜别、依恋、缠绵悱恻、百无
5、聊赖 4、闲适恬淡、自得其乐、安闲自在 5、慷慨悲凉、慷慨激昂、愤世嫉俗 6、ﻩ怀才不遇得苦闷;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得愤慨 7、 世态炎凉得感慨;胜景不常、世事变迁得感慨;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得感慨 五、形容人生追求、态度得词语 1、积极向上、乐观旷达、 2、坚守节操、洁身自好、不同流俗、坚贞不屈 3、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 4、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及时行乐、消极颓废 5、随遇而安、淡然处世、宠辱不惊、宠辱皆忘、淡泊名利、不慕权贵 六、形容自然景物特点得词语 1、清净、虚幻、渺茫 奇异 2、开阔、悠远、旷远、雄奇、壮丽 3、清幽、素雅、澄净、静谧、幽静、
6、清新、明丽、绚丽、秀美 4、萧条(萧索)、苍凉、荒凉、凄清、阴冷、冷落、衰败、肃杀 5、奇峰突兀、重峦叠嶂、山清水秀、山明水秀、水阔山高、鸟语花香、青山碧水、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绿草如茵、桃红柳绿、银装素裹、新黄嫩绿 6、皓月千里、风清月朗、风与日丽、风清气爽 7、万木争荣、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8、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诗情画意、蔚为壮观 七、景物所营造得氛围特点用词 1、恬静优美、清幽静谧、平与冲淡 2、热烈欢快、清新明丽、明净绚丽 3、凄清肃杀、萧瑟凄凉、凄凉悲苦、孤寂冷清 八、诗歌意境 (一)表现阳刚之美得 1、雄奇阔大(雄
7、浑壮丽):这种意境得诗词往往在写景得时候,雄奇壮美,气势磅礴,抒情则奔腾震荡,语言方面它往往就是渲染夸张,惊心动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旷放开朗:写景往往就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得时候往往就是旷大开朗,舒缓绵长,语言方面一般就就是健朗明快,奇谲俊逸。 3、苍凉悲壮:写景色方面,往往就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方面往往就是豪纵雄健,慷慨悲凉,语言方面往往就是古朴遒劲. 4、深邃沉郁:这类诗词,它一般得特点就是,内容上深蓄厚积,感情深沉,曲回郁结,在语言上往往就是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事动人。 另有: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二)表现阴柔之美
8、得 1、浓艳瑰丽: 这类诗词所描写得题材,大多就是酒边花下,盛装美人;它所采用得表现手法,往往就是浓抹彩绘,刻意雕琢;它所表现出来得艺术形象,往往就是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2、清幽静谧: 这类诗词得意境,往往它所描写得题材大多就是大自然得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得飘逸情绪. 3、清新素雅: 这类得诗词一般说来,作者所描写得也大多就是大自然得景物,青山绿水,芳草鲜花,比较素淡。或者描写一些纯洁天真得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它得表现手法往往就是细致纤丽得、清奇婉转得,好像就是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凄凉哀婉: 这类诗词,它所表现得情事环境大
9、多就是哀伤凄冷得,往往以凄婉楚恻来打动人心。读这类诗词,它可以引发人们得畏惧与悲悯,用一种悲剧得方式来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得热爱与向往.如李清照《声声慢》 另有: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暗淡、渺茫;空寂、缠绵、朦胧、淳朴、恬淡、清新、自然;繁丽、高亢、繁华、喧闹。 九、评论诗歌常用术语 1、选取题材表现主旨方面:平中见奇 以小见大 独具慧眼 意蕴深远 入木三分 2、语言运用方面:言近旨远 淡而有味 浅淡中见深意 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 韵味醇厚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言简意丰 质朴自然 辞藻华丽 雄奇瑰丽 明白晓畅 简洁洗练 行云流水 3、构思方面:独具匠心 构思精巧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不落
10、窠臼、自出机杼 4、结构层次方面:脉络分明,层次井然 层层深入 浑然天成 5、描写表现方面:细致入微 穷形尽相 惟妙惟肖 十、分析手法类 (一)、文学作品得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得内容: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 A、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B、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3、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烘托、重章叠句、联想想象、以乐景写哀情。 4
11、行文结构 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 十一、诗歌得个人风格类 杜甫得沉郁顿挫(所谓“沉郁”就是指杜甫得诗歌反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就是指与沉郁相适应得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就是曲折跌宕,音调起伏变化.) 三曹得苍凉雄健 王昌龄得雄健高昂 范仲淹得苍凉悲壮 李商隐得朦胧隐晦 温庭筠得绮丽香艳 李贺得奇诡变幻、忧郁激愤 张九龄得委婉蕴藉 李煜得细腻感人 李清照、柳永得缠绵悱恻 贾岛得萧瑟悲愁 元稹得艳丽浅近
12、 王维得恬淡含蓄,气韵生动 陆游得悲壮爱国 辛弃疾得气势雄壮 苏轼得雄健豪放,旷达高远 陶渊明得朴素自然 白居易得通俗易懂 韩愈得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杜牧得清健俊爽 刘禹锡得清峻明朗 李白得豪迈飘逸,清新雄奇 晏殊得明朗疏淡 杨万里得新鲜活泼 陆游得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韦应物得清新典雅 欧阳修得清丽明媚 姜夔得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高岑得雄浑悲壮 孟浩然得恬静浑健 十二、评价诗歌语言
13、得常用术语 质朴 淡雅 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生动形象 沉郁顿挫 淡笔勾勒 舒缓 悲凉 雄健 雄浑 准确 浓墨重彩 艳丽多彩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 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属对工切,声韵与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自然宏丽,饶有风骨 音节与谐流畅,语极工整 朴实无华,淡雅含蓄 炼字精巧,悠扬轻快,行云流水 含蓄隽永,精巧蕴藉 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与隽永,色调与谐 通俗生动,平易炙热 惟妙惟肖、字字就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