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告书 合同号: 14-A-1-0109 项目名称:______ 余政储出[2013]56号地块3#公建部分________________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专 业: 建 筑 项目设总(或项目负责人): 审 核: 校 对:
2、 设计计算人: 中 国 联 合 工 程 公 司 20 年 月 计算工具:PKPM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 软件开发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应用版本:PBECA2012 1.00版 http://www.pkpm- 第 2 页 共 12 页 Ver2008 Build2015.03 对对对报告书 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 本报告签字盖章后生效 此项目判定依据为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
3、36-2007) 项目名称: 余政储出[2013]56号地块 3#楼公建部分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水城北路与海曙路交叉口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 规范标准参考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3、《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省建设发[2009]218号。 4、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6、《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建筑材料热工参数参考依据: 材料名称 干密度Kg/m3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K) 修正系数α 选用依据 α 使用场合 挤塑聚苯板 28 0.030 0.36 1.10 屋顶/楼板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 350 0.070 1.20 1.25 外墙/热桥柱/热桥梁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无机轻集
5、料保温砂浆及系统技术规程》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 450 0.085 1.50 1.25 外墙/热桥柱/热桥梁/热桥楼板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及系统技术规程》 泡沫混凝土 500 0.190 2.81 1.50 屋顶 用户自定义 门窗类型 传热系数 W/(㎡.K) 玻璃遮阳系数 气密性等级 选用依据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2.60 0.38 6 一. 建筑概况 建筑类别依据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
6、36-2007)第4.1.4条: 甲类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m2或全面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 乙类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小于20000m2且不设置或部分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 丙类建筑:一年中在夏、冬两季冷热负荷处于峰值时建筑物停用,且不设置空气调节装置的公共建筑; 该建筑类型为: √甲类建筑 □乙类建筑 □丙类建筑 城市:杭州(北纬=30.00°,东经=120.00°)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 建筑名称: 建筑朝向:南偏东17.4度 建筑体形: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体形系数: 0.34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上): 6
7、16.10 m2 建筑体积(地上): 2772.45 m3 节能计算建筑面积(地下): 1533.03 m2 建筑体积(地下): 4675.74 m3 节能计算总建筑面积: 2149.13 m2 建筑总体积: 7448.19 m3 建筑表面积:949.45 m2 建筑层数:地上1层、地下室3层 建筑物高度:4.50 m 层高汇总表 标准层 实际楼层 层高(m) 标准层2 1层 4.50 标准层3 地下3层 3.40 标准层3 地下2层 2.95 标准层3 地下1
8、层 2.80 全楼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外墙面积汇总表 朝向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 外墙(m2) 朝向 窗墙比 东 30.00 140.74 0.21 南 64.73 262.13 0.25 西 6.00 140.74 0.04 北 128.25 262.12 0.49 合计 228.98 805.74 0.28 二.建筑围护结构 1.围护结构构造 平屋面类型(自上而下):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mm)+挤塑聚苯板(70.0mm)+防水层(3.0mm)+泡沫混凝土(80.0mm)+水泥砂浆(20.0
9、mm)+钢筋混凝土(120.0mm) 外墙类型(由外至内):花岗岩,玄武岩(25.0mm)+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1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3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级)(2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20.0mm)+混合砂浆(20.0mm) 地面类型:C20细石混凝土(3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夯实粘土2(800.0mm)+夯实粘土2(500.0mm) 地下室外墙类型:挤塑聚苯板(30.0mm)+防水层(3.0mm)+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300.0mm)+水泥砂浆(20.0mm) 外窗类型:隔热金
10、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2.60W/m2.K,玻璃遮阳系数0.38,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48 2.建筑热工节能计算汇总表 主要热工性能参数: 2.1 屋顶 平屋顶构造类型1: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mm)+挤塑聚苯板(70.0mm)+防水层(3.0mm)+泡沫混凝土(80.0mm)+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 平屋顶类型传热系数判定 表
11、1 平屋顶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0.0 1.740 17.20 0.023 0.40 1.00 挤塑聚苯板 70.0 0.030 0.36 2.121 0.84 1.10 防水层 3.0 泡沫混凝土 80.0 0.190 2.81 0.281 1.18 1.50 水泥砂浆 20.0 0.930 11.37 0.022 0.24 1.00
12、钢筋混凝土 120.0 1.740 17.20 0.069 1.19 1.00 平屋顶各层之和 330.0 2.52 3.85 平屋顶热阻Ro=Ri+∑R+Re= 2.67 (m2.K/W) Ri= 0.115 (m2.K/W);Re= 0.043 (m2.K/W) 平屋顶传热系数 K=1/Ro= 0.37 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 平屋顶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2.1-1条K≤0.5的规定。 2.2 外墙 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1:花岗岩,玄武岩(25.0mm)+一
13、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1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3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级)(2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20.0mm)+混合砂浆(20.0mm) 外墙类型传热系数 表 1 外墙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花岗岩,玄武岩 25.0 3.490 25.49 0.007 0.18 1
14、00 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 100.0 0.180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 30.0 0.085 1.50 0.282 0.53 1.2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级) 200.0 0.180 3.59 0.889 3.99 1.25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 20.0 0.070 1.20 0.229 0.34 1.25 混合砂浆 20.0 0.870 10.75 0.023 0.25 1.00 外墙各层之和 295.0 1.61 5.29 外墙热阻Ro=Ri+∑R+Re
15、 1.77 (m2.K/W) Ri= 0.115 (m2.K/W);Re= 0.043 (m2.K/W) 外墙传热系数 Kp=1/Ro= 0.57 W/(m2.K)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 热桥柱(含剪力墙)构造类型1:花岗岩,玄武岩(25.0mm)+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1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30.0mm)+钢筋混凝土(6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20.0mm)+混合砂浆(20.0mm) 热桥柱类型(含剪力墙)传热系数 表 2 热桥柱(含剪
16、力墙)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花岗岩,玄武岩 25.0 3.490 25.49 0.007 0.18 1.00 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 100.0 0.180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 30.0 0.085 1.50 0.282 0.53 1.25 钢筋混凝土 600.0 1.740 17.20 0.345 5.93 1.00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 20.0 0.070 1
17、20 0.229 0.34 1.25 混合砂浆 20.0 0.870 10.75 0.023 0.25 1.00 热桥柱(含剪力墙)各层之和 695.0 1.07 7.23 热桥柱(含剪力墙)热阻Ro=Ri+∑R+Re= 1.22 (m2.K/W) Ri= 0.115 (m2.K/W);Re= 0.043 (m2.K/W) 传热系数 KB1 =1/Ro= 0.82 W/(m2.K) 热桥梁(圈梁或框架梁)构造类型1:花岗岩,玄武岩(25.0mm)+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1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30.0mm)
18、钢筋混凝土(2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20.0mm)+混合砂浆(20.0mm) 热桥梁类型传热系数 表 3 热桥梁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花岗岩,玄武岩 25.0 3.490 25.49 0.007 0.18 1.00 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 100.0 0.180 无机轻集料
19、保温砂浆B型 30.0 0.085 1.50 0.282 0.53 1.25 钢筋混凝土 200.0 1.740 17.20 0.115 1.98 1.00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C型 20.0 0.070 1.20 0.229 0.34 1.25 混合砂浆 20.0 0.870 10.75 0.023 0.25 1.00 热桥梁各层之和 295.0 0.84 3.28 热桥梁热阻Ro=Ri+∑R+Re= 0.99 (m2.K/W) Ri= 0.115 (m2.K/W);Re= 0.043 (m2.K/W) 传热
20、系数 KB2 =1/Ro= 1.01 W/(m2.K) 热桥楼板(墙内楼板)构造类型1:花岗岩,玄武岩(25.0mm)+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100.0mm)+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30.0mm)+钢筋混凝土(200.0mm) 热桥楼板类型传热系数 表 4 热桥楼板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修正系数 α 花岗岩,玄武岩 25.0 3.490
21、 25.49 0.007 0.18 1.00 一般空气层(垂直空气间层) 100.0 0.180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B型 30.0 0.085 1.50 0.282 0.53 1.25 钢筋混凝土 200.0 1.740 17.20 0.115 1.98 1.00 热桥楼板各层之和 255.0 0.58 2.69 热桥楼板热阻Ro=Ri+∑R+Re= 0.74 (m2.K/W) Ri= 0.115 (m2.K/W);Re= 0.043 (m2.K/W) 传热系数 KB4 =1/Ro= 1.35 W
22、/(m2.K) 外墙全楼加权平均传热系数判定 表 5 部位名称 墙体 (不含窗) 热桥柱 (含剪力墙) 热桥梁 热桥过梁 热桥楼板 传热系数K W/(m2.K) 0.57 0.82 1.01 -- 1.35 面积(m2) S1=405.49 S2=35.32 S3=89.95 S4=-- S5=34.24 面积∑S(m2) ∑S(m2)= S1+ S2+ S3+ S4+ S5=565.00 Km [W/(m2.K)] Km=(K1.S1+ K2.S
23、2+ K3.S3+ K4.S4+ K5.S5)/ ∑S(m2)=0.70 热惰性指标Dm Dm=4.93 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2.1-1条外墙K≤0.7 的规定。 2.3 地面 地面构造类型1:C20细石混凝土(3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夯实粘土2(800.0mm)+夯实粘土2(500.0mm) 地面类型热阻 表 6 地面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24、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导热系数 修正系数 C20细石混凝土 30.0 1.510 15.36 0.020 0.31 1.00 钢筋混凝土 120.0 1.740 17.20 0.069 1.19 1.00 夯实粘土2 800.0 0.930 11.03 0.860 9.49 1.00 夯实粘土2 500.0 0.930 11.03 0.538 5.93 1.00 地面各层之和 1450.0 1.49 16.91 地面热阻Ro= 1.49 (m2.K/
25、W) 地面传热系数 K=1/Ro= 0.67 W/(㎡.K) 2.4 地下室外墙 地下室外墙构造类型1:挤塑聚苯板(30.0mm)+防水层(3.0mm)+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300.0mm)+水泥砂浆(20.0mm) 地下室外墙类型热阻 表 7 地下室外墙1 每层材料名称 厚度(mm)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2.K) 热阻值(m2.K)/W 热惰性指标D=R.S 导热系数 修正系数 挤塑聚苯板 30.0 0.0
26、30 0.36 0.909 0.36 1.10 防水层 3.0 水泥砂浆 20.0 0.930 11.37 0.022 0.24 1.00 钢筋混凝土 300.0 1.740 17.20 0.172 2.97 1.00 水泥砂浆 20.0 0.930 11.37 0.022 0.24 1.00 地下室外墙各层之和 370.0 1.12 3.81 地下室外墙热阻Ro= 1.23 (m2.K/W) 地下室外墙传热系数 K=1/Ro= 0.81 W/(㎡.K) 2.5 外窗
27、外窗构造类型1: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2.60W/m2.K,自身遮阳系数0.38,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48 外窗传热系数判定 表 8 朝向 规格型号 窗墙比(包括透明幕墙) 窗框窗洞面积比 传热系数w/(m2·K) 遮阳系 数SW 窗墙比 选值a K 限值 东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
28、12空气+6mm透明 0.21 0.15 2.60 0.38 0.2<a≤0.3 ≤2.5 窗墙比未超过限值满足4.1.5条、K值未满足4.2.1-1条的要求,窗墙比为该建筑东向窗墙比的平均值,故该向外窗未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要求。 南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0.25 0.15 2.60 0.38 0.2<a≤0.3 ≤2.5 窗墙比未超过限值满足4.1.5条、K值未满足4.2.1-1条的要求,窗墙比为该建筑南向窗墙比的平均值
29、故该向外窗未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要求。 西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0.04 0.15 2.60 0.38 a≤0.2 ≤3.3 窗墙比未超过限值满足4.1.5条、K值满足4.2.1-1条的要求,窗墙比为该建筑西向窗墙比的平均值,故该向外窗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要求。 北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0.49
30、 0.15 2.60 0.38 0.4<a≤0.5 ≤2 窗墙比未超过限值满足4.1.5条、K值未满足4.2.1-1条的要求,窗墙比为该建筑北向窗墙比的平均值,故该向外窗未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要求。 注:遮阳尺寸详细内容见"遮阳详细计算过程报告书.doc"。 外窗遮阳系数判定 表 9 朝向 规格型号 面积 S(㎡) 窗墙比(包括透明幕墙) 玻璃自身遮阳系数SC 外遮阳系数SD (含窗框窗洞面积比) 同类
31、型外窗遮阳系数Sw1 综合遮阳系数Sw Sw 限值 东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30.00 0.21 0.38 1.00 0.38 0.38 ≤0.4 东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南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64.73 0.25 0.38 1.00 0.38 0.38 ≤0.4 南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
32、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西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6.00 0.04 0.38 1.00 0.38 0.38 -- 西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北 隔热金属型材窗框K≤5.8[W/(m2K)],框面积≤20%,6mm较低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 128.25 0.49 0.38 1.00 0.38 0.38 ≤0.4 北向
33、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判定表 表 10 朝向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 可见光透射比 窗墙比限值 透射比限值 东 0.21 0.48 ≤0.4 ≥0.4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5条的规定。 南 0.25 0.48 ≤0.4 ≥0.4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4、DB33/1036-2007)第4.1.5条的规定。 西 0.04 0.48 ≤0.4 ≥0.4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5条的规定。 北 0.49 0.48 ≤0.4 ≥0.4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5条的规定。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判定表 表 11 朝向 外窗可开启面积 外窗面积 可开启面积与 外窗面积的比例 可开启面
35、积与 外窗面积的 比例限值 东 15.00 30.00 0.50 0.30 东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比例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7条规定的可开启面积比不应小于0.30的规定。 南 6.00 12.00 0.50 0.30 南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比例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7条规定的可开启面积比不应小于0.30的规定。 西 0.00 0.00 0.00 0.30 西向无窗。 北 0.00 0.00 0.00 0.30 北向无窗。 外窗的气密性
36、判定 表 12 楼层 气密性等级 气密性等级限值 第1层 6级 不低于6级 外窗的气密性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9条的标准要求 透明玻璃幕墙的气密性判定 表 13 楼层 气密性等级 气密性等级限值 第1层 6级 不低于3级 透明玻璃幕墙的气密性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
37、2007)第4.1.9条的标准要求 3.结论 各分项指标校核情况 表 14 建筑构件 是否达标 平屋顶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2.1-1条的标准要求。 √ 无坡屋顶。 √ 外墙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2.1-1条的标准要求。 √ 东向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 k=2.60(2.50) 南向
38、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 k=2.60(2.50) 西向外窗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 √ 北向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 k=2.60(2.00) 东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 南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 西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
39、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 北向外窗遮阳系数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4.2.1-1条的要求。 √ 外窗可见光透射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5条的标准要求。 √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比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7条的标准要求。 √ 外窗的气密性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第4.1.9条的标准要求。 √ 透明玻璃幕墙的气密性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0、》(DB33/1036-2007)第4.1.9条的标准要求。 √ 与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相比较,该建筑物的东向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南向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北向外窗不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标准要求指标未满足规范要求。 结论:综上所述,各项规定性指标未全部满足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的要求 ,需进行权衡计算。 http://www.pkpm- 第 12 页 共 12 页 Ver2008 Build20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