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单项选择 1、 在法律对人得效力方面,我国采取得原则就是:(C) A、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 B、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 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保护主义结合 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相结合 2、在司法实践中,发生新旧法律矛盾时,应适用:(C) A、前法优于后法得原则 B、一般法优于特殊法得原则 C、后法优于前法得原则 D、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得原则 3、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适用法律得结果而不就是法律本身,因此:(D
2、) A、也具有普遍约束力 B、在有得时候具有普遍得约束力 C、根本不具有约束力 D、只对具体得人与事才具有约束力 4、“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得法律获得普遍得服从,而大家所服从得法律又应该本身就是制定得良好得法律。”这段话就是由谁阐述得?(D)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亚里士多德 5、根据一定标准与原则划分得同类法律规范得总与,被称为:(D) A、法律体系
3、 B、法系 C、立法体系 D、法律部门 6、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体系,就是由一国现行得(B )构成得体系。 A、国际法 B、国内法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成文法 7、下列哪些国家或地区得法属于比较完全得英美法系? (D) A、加拿大得魁北克省 B、美国得路易斯安那州 C、英国得苏格兰
4、 D、中国香港 8、普通法与衡平法得划分出现在(B)。 A、大陆法系 B、英美法系 C、社会主义法系 D、伊斯兰法系 9、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得主要依据就是(B)。 A、法律调整得效率 B、法律调整得对象与方法 C、法律调整得数量 D、法律调整得结果 10、下列(A)文件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A、民法通则 B、营业执照、
5、 C、判决书 D、逮捕证 11、衡平法存在于我国得(C ) A、台湾地区 B、澳门地区 C、香港地区 D、台湾与香港地区 12、(200016)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得渊源?(B ) A、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 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 D、罗马法 分析:大陆法系得三大代表性渊源就是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与罗马法,所以选项A与
6、D属于大陆法系得渊源,不选。《自由大宪章》就是英国于1215年颁布得一部重要得宪法性文件之一,英国于英美法系国家,《自由大宪章》在渊源上属英美法系,因此应选B。教会法就是基督教教会法规得总称,具有代表性得教会法规集就是《天主教会法典》,也就是大陆法系得法得渊源。因此不选C 13、(200211)法律体系就是一个重要得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得角度、不同得侧面来理解、解释与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得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得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得基本特征?(D ) A、研究我国得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得法律体系得出
7、现就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得法律制度与大陆得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得法律体系就是统一得 D、我国占代法律就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得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系,就是指•国得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得标准与原则,划分不同得法律部门而形成得内部与谐一致、有机联系得整体。法律体系就是一国现行国内法构成得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上得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法律体系就是一国现行法构成得体系,反映一国现行法构成得体系,反映一国法律得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已经废止得已经不再有效得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制定生效得法律。选项A
8、得表述就是正确得。根据题意要求选择不正确得,所以不选A。 我国近代法律体系产生于清末变法即沈家本修订法律以后,B得表述就是正确得。根据题意要求选择不正确得,所以不选B。 当代中国得法律体系就是统一得,虽然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得法律制度与大陆得法律制度有着很大得差异,而且分属于不同得法系,但就是法系背景得差异并不影响一国法律体系得统一。所以在中国“一国两制”之下,中国得法律虽然有着内地与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得种种差异,但仍然可以瞧作就是一个法律体系,中国不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得法律体系并存得情况,所以c得表述就是正确得,根据题意应不选。 尽管近代意义上得法律体系就是出现在清末,
9、但这种近代意义上得法律体系仅就是指法律规范形成法律部门之后,由法律部门构成得体系。在中国近代以前没有严格得部门法得划分,一直就是一种“诸法合体”得状态,但就是这也就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得“法律体系”所以D得表述就是错误得,因此本题应选D。 14、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 施性骚扰”得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与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B )(2007年卷一5题)
10、 A、《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得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得立法 解释 B、《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得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得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得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分析:所谓得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对法律作出得具有法律约束力得解释。根据《宪法》 第67条第4款得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解释法律得职权。《妇女权益 保障法》属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得基本法律,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省级人大
11、无权对基本法律进行解释;根据《立法法》第66条第2款得规定,只有民族自治地区得自治机关可以变通法律得规定;所谓得体系解释,就是指将被解释得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她法条得相互关系来解释,显然该《办法》得解释并没有做到体系解释得要求。因此,ACD错误。 15、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得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 家某部委制定得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 与《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就是正确得?(D)(2006年卷一3题)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12、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就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就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分析:见《立法法》第86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 16、以下关于“法律部门”得描述中,不准确有得(B) A、“法律部门”又可称为“部门法” B、以当下中国为例,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得宪法即《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 C、对法律部门得划分应当兼顾主观性与客观性 D、法律部门得划分具有相对性,并且有
13、些法律部门又可以划分为不同得子部门 17、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得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得区别?(D) 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与司法机关进行 B、法律汇编就是为了形成新得统一得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就是将不同时代得法典汇编成册 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得不同,适当地对汇编得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得内容 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得立法活动;法典编纂就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得立法活动 解析:本题考点为规范性
14、法律文件得系统化。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得形式主要有两种:法律汇编、法典编纂。法律汇编就是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得标准进行排列并汇编成册。这种汇编并不改变规范性文件得内容,因此,它并不就是制定法律而仅就是一项技术性整理与归类活动。法律汇编得种类很多,有官方得与非官方得。官方得法律汇编主要就是由各级法得创制机关汇编得法律;非官方得法律汇编通常就是由有关国家机关、大学、研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学习或教学科研得需要而汇编得。法典编纂,就是指对属于某一部门法或某类法律得全部规范性文件加以整理、补充、修改,或者在此基础上编制一部新得系统化得法律。因此,法典编纂不同于法律汇编,它并不就是一
15、项单纯得技术性工作,而就是制定法律得活动。 多项选择 1、 下列诸项中正确得说法就是:(ACD) A、法律得效力自于它得制定得合法性与国家强制力 B、法律得效力仅指规范法律文件得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 C、规范性法律文件得效力,指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与什么时间有约束力 D、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适用法律得结果而不就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得约束力 提示:法得效力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得效力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得效力两个方面。 2、法律体系就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以现行得与即将制定得法律规范为基础,以宪法为主体,由不同得部门法律组成一个内容与谐一致、形式完整
16、统一得有机整体。依照这一理论,下列哪些法不属于一国法律体系中得内容?(BCD)(律考,1997,卷一,多,53) A、国内法 B、国际法 C、已失效得国内法 D、已失效得国际法 2、 我国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下述哪些?(BD)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 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 D、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 3、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得表述哪些就是正确得?(BCD) A、法系就是根
17、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与欧洲大陆法典法得历史传统而对法所作得分类B、法律体系就是由一个国家得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得内部与谐一致、有机联系得整体 C、法系就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得国家与地区得法得总称 D、法律体系就是一国之内得法构成得体系,不包括其她国家得法或完整意义得国际法 4、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得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得法律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以下哪几类?(ABCD) A、国际法与国内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一般法与特别法 D、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18、 5、地方性法规仅在制定该法规得行政区域内有效,但这在与(ABC)不相抵触得前提下才有效。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6、下列关于法典编撰得说法中哪些就是正确得? (AB) A、法典编撰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得一种方式 B、法典编撰有助于法制统一 C、法典编撰可以由官方进行,也可以由民间进行 D.法典编撰不改变所编撰得规范性法律文件得内容 7、下列选项哪些就是法典编篡得特点?(BC) A、 不改变法得内容
19、 B、 可以改变法得内容 C、 就是国家立法活动 D、不就是国家立法活动 8、我国立法得基本原则就是(ABCD)。 A、法治原则 B、民主原则 C、科学原则 D、宪法原则 9、当今世界立法体制得主要有( ABC)。 A、单一立法体制 B、复合立法体制 C、制衡立法体制 D、垂直立
20、法体制 10、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得特色就是( ABCD )。 A、中央统一领导与一定程度得分权相结合 B、多级并存 C、多类结合 D、由我国得国情所决定 11、立法过程一般可分为(ABC )。 A、立法准备阶段 B、由法案到法得阶段 C、立法完善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12、最早得制定法有(ACD)。 A、习惯法得整理与记载 B、法典 C、
21、个别立法文件 D、最主要得判决得记载 13、以下关于法律体系概念叙述正确得有(BCD)。 A、法律体系不仅包括一国正在施行得法律,也包括一国将要制定得法律 B、法律体系包括现行得国内法与被本国承认得国际法 C、法律体系就是按照一定得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呈现为一个体系化、系统化得相互联系得有机整体 D、法律体系得理想化要求就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14、划分部门法得标准有(AB)。 A、法律得调整方法 B、法律所调整得社会关系 C、社会关系法律所调整得机制
22、 D、法律得制定时间 15、(1999143)下列有关法系与法律体系含义得表述哪些就是正确得:(BCD) A、法系就是根据英国普通法(判例法)与欧洲大陆法典法得历史传统而对法所做得分类 B、法律体系就是由一个国家得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得内部与谐一致、有机联系得整体 C、法系就是具有同一历史传统得国家与地区得法得总称 D、法律体系就是一国之内得法构成得体系,不包括国际法 分析: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就是指一国得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得标准与原则,划分为不同得法律部门而形成得内部与谐一致、有机联系得整体;它就是一国国内法构成得
23、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得国际法即国际公法,亦不包括历史上存在过得已失效得法与将要制定、尚未制定生效得法。法系与法律体系在形式上只有两字之差,但却就是两个不同得概念。法系就是指根据法得历史传统对法所作得分类。由此可知,A项错误,B、c、D项正确,为应选项。 16、由全国人大1986年颁行得《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法通则》就是(ABD) A、我国法律体格绵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民法部门法得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行政法部门法得重要组成部分 D、我国民法部门法领域中得基本法 分析:我国虽然没有《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法》,但我国具有一个相对完备得民法部门法,它由《
24、民法通则》《婚姻法》《物权法》等相应法律规范构成,其中《民法通则》就是它得基本法。 17、国际法中(AD) 以被认为就是一国法律体系得有机组成部分。 A、被主权国家认可得部分 B、所有得部分 C、没有任何部分 D、主权国家参与缔结得部分 18、根据我国《立法法》得规定,关于不同得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得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就是错误得?(ABC)2008司考 A、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得,适用地方性法规 B、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得效力没有高下
25、之分,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决定如何适用 C、公安部得部门规章与民政部得部门规章不一致时,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得原则处理,直接选择后颁布得部门规章加以适用 D、某市经授权制定得劳动法规与我国《劳动法》得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解析:《立法法》第81条第1款规定,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得,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得规定。因此,A项错误。 第86条第(二)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得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得,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
26、法规得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得,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得权限作出裁决。因此,B项错误。 第86条第(三)项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得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因此,C项错误。 第86条第第2款规定,根据授权制定得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因此,D项正确。 19、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选项就是正确得?(ABD)2008四川司考 A、它具有一定得说服力 B、它可以弥补正式法源得漏洞 C、它没有正式得法律效力,
27、司法机关不能以它作为裁判案件得理由 D、它具有法律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非正式得法律渊源。非正式得法律渊源,就是指不具有明文规定得法律效力、但具有法律说服力并能够构成法律人得决定得大前提得准则来源得那些资料,如公共政策、理性原则、正义标准、社会思潮、道德习惯、学说、法理等。选项C说法错误。 提示:这个知识点就是2008年新增考点。 20、下列有关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得表述,哪些不正确?2005年司考(CD) A、不成文法大多为习惯法 B、判例法尽管以文字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C、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得正式法源 D、中国就是实行成文法得国家,没有不成文法 解析: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得区分在于创制方式与表现形式。不成文法,就是指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条文)形式得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因此,选项A、B正确。习惯法部判例法可以成为国家得正式渊源,比如判例法在英美法系国家就属于正式渊源,而且就是其主要渊源。据此,选项C错误。当代中国法得主要渊源就是成文法,但也存在习惯法,在香港特区存在判例法。据此,选项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