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条件。,2.,学会设置对照组的实验方法。,一、实验原理:,1.,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注:,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不能,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麦芽糖。,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碘液检验,,因为淀粉遇碘能变蓝色 。,2.,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为了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消化作用,请学员讨论设计:,学员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实施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
2、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案,一、实验材料及用具:,烧杯、试管、温度计、干淀粉、清水、热水、试管架、滴管、碘酒,二、实验准备:,1,、收集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注意:头部略向前倾,下唇搁在烧杯口上,舌尖抵在上鄂门牙的基部,不久就会有唾液沿着下唇流入烧杯,收集,2ml,唾液。,2,、制淀粉糊: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三、实验成功的关键:,控制好实验变量,本活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唾液淀粉酶,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完全一致 ,包括淀粉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收集唾液:,准备,2,支试管,编号,A,、,B,,在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糊。,在,A,号
3、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在,B,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振荡摇匀。,把,A,、,B,号试管放在盛有,37,水中恒温保存,,10,分钟后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1,2,滴碘液,摇匀,观察,2,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并记录。,四、实验过程:,淀粉糊,+,唾液,淀粉糊,+,水,37,水浴,分别滴加碘液,10,分钟后,五、实验现象及结论:,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实验结果,解释原因,A,淀粉糊,+2ml,唾液,37,B,淀粉糊,+2ml,水,37,不变蓝,变蓝,淀粉被消化分解,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提示:,(,1,)淀粉未被消化,遇碘呈现蓝色,当淀粉被消化后则不变蓝。,(,2,)淀粉酶
4、的消化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其最适宜的温度为,37,思考:,唾液淀粉酶在消化淀粉时,它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大家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淀粉酶在消化淀粉时是否还有其它的条件要求,查找一些资料,如果有试着设计实验说明。,课堂作业:,1.,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答:因为如果淀粉糊太稠,那么淀粉含量相对较多,这在有限的唾液及有限的时间内,淀粉将很难被完全分解。从而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2.,本实验中,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不能立即使用?而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又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答:制成的淀粉糊如果不经冷却就直接加入唾液,,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
5、实验当然就不,可能成功。而加入唾液后,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相近)催化效果最好。,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实验结果,解释原因,A,淀粉糊,+2ml,唾液,37,B,淀粉糊,+2ml,水,37,实验结果显示,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填“,A”,或“,B”,)。,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_,。,A,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