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7 ,大小:3.68MB ,
资源ID:12090278      下载积分:16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20902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ppt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6/6/21,#,浙江申达斯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件,一、综述,医疗器械是具有医疗用途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包括计算机软件等,它是通过一种物理方式发挥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也包括对伤残、残疾的缓解和补偿,它发挥这样的作用。,医疗器械国家通过注册和许可生产进行监管。,1,、医疗器械注册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人的申请,对拟上市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通过这种系统评价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注册这样一个过程。,2,、医疗器械许可生

2、产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医疗器械的许可申请人的申请,对申请企业拟上市医疗器械的生产条件及质量管理进行系统评价,通过这种系统评价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d,过程。,二、名词概念,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生

3、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遵循,ISO13485,(,YY/T 028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O13485,是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医疗器械行业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遵循此标准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就能表明他们已经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来保障公众的安全不受到侵害。,ISO13485,是在,ISO9000,基础上增加了医疗器械行业的特殊要求,对产品的标识、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要求。通过该认证可以增强医疗工作者和最终用户对您产品的信任。,ISO13

4、485,认证的好处,1,、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知名度,2,、提高和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3,、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4,、有利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5,、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产品出现质量事故或不良事件的风 险,3,、,ISO 13485,和,YY/T 0287,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3,年,7,月,15,日发布,ISO 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是专门用于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标准。该标准是以,ISO9001:2000,标准为基础

5、采用了,ISO9000,:,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理念,引用了,ISO9001:2000,标准的结构、条款和格式,包含了,ISO9001:2000,标准的大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以医疗器械法规为主线,强调实施医疗器械法规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医疗器械法规要求,通过满足医疗器械法规要求,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同采用了,ISO 13485:2003,标准,在,2003,年,9,月,17,日发布了,YY/T 0287-2003/ISO 13485:2003,标准。,4,、,GMP,GMP,是英文名,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的缩写,

6、直译为“良好制造规范”,最早在医药行业实施,,,目前食品、化妆品、兽药等行业已推行,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管理是世界多数国家的法规要求,派生:,GSP,(经营)、,GLP,(实验室)、,GCP,(临床试验)等,美国,FDA,对医疗器械也有,GMP,的法规要求:,cGMP,(,current GMP,),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业内习惯称为“医疗器械,GMP”,),,它是一项强制性的法规,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过程的最低要求。,5,、,GMP,由来,人类历史上药物灾难事件导致,GMP,的诞生,人类社会发生

7、的药物灾难,促成了,GMP,的诞生。,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发生,12,次较大药物伤害事件。,本世纪初,美国一本,从林,之书,揭露食品生产不卫生状况,美国国会,1906,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食品药品管理法,要求产品必须检验才能销售。,30,年代美国发生磺胺类药物中毒事件,造成,107,人死亡,,1938,年美国国会修改,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要求生产厂商在产品上市前必须是安全的。,60,年代欧洲发生反应停事件,在,17,个国家造成,12000,多例畸形婴儿,美国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避免了此次灾难,但引起了美国药品管理局的警觉。,GMP,最初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编写,,1963,年由美国

8、FDA,颁布实施,其理念、原则至今仍被采用。,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是法规要求,,是对医疗器械产品准入和生产企业运行的监督检查依据。,俗称医疗器械,GMP,,官方无此说法,结合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和生产企业现状,体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借鉴发 达国家实施质量体系管理经验,借鉴我国实施药品,GMP,工作经验,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统一医疗器械市场准入和企业日常监督检查标准,促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和安全、有效,保障医疗器械产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本规范自,2014,年,12,月,29,日发布,2015,年,3,月

9、1,日起施行,规范,与,ISO 13485,的区别与联系,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简介,规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是通则,适用于所有医疗器械。,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资源管理,第四章文件和记录,第五章设计和开发,第六章采购,第七章生产管理,第八章监视和测量,第九章销售和服务,第十章不合格品控制,第十一章顾客投诉和不良事件监测,第十二章分析和改进,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法规,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是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准则,适用

10、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第三,条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四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的职责、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第五条 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并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定生产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二)组织策划并确定产品实现过程,确保满足顾客要求;,(三)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

11、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四)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五)指定专人和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确保相应法律法规在生产企业内部贯彻执行。,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六条 生产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的意识。,浙江省:,浙江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管理办法,对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资格、授权、备案、再教育等均做出了规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应符合,办法,第三章 资源管理,第七条 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和

12、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第八条 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第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具备并维护产品生产所需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仓储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第四章文件和记录,第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的文件应当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本规范要求编制的程序文件、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文件。质量手册应当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和规定。,第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编制和保持所生产医疗器械的

13、技术文档。包括产品规范、生产过程规范、检验和试验规范、安装和服务规范等。,第四章文件和记录,第十二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以下的文件控制要求:,(一)文件发布前应当经过评审和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二)文件更新或修改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批准,并能识别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确保在工作现场可获得适用版本的文件;,(三)生产企业应当确保有关医疗器械法规和其他外来文件得到识别与控制;,(四)生产企业应当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防止不正确使用。,第四章文件和记录,第十三条 生产企业应当保存作废的技术文档,并确定其保存期限,以满足产品

14、维修和产品质量责任追溯的需要。,第十四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管理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处置的要求。记录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记录清晰、完整、易于识别和检索,并防止破损和丢失;,(二)生产企业保存记录的期限至少相当于生产企业所规定的医疗器械的寿命期,但从生产企业放行产品的日期起不少于,2,年,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可追溯。,第五章设计和开发,第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设计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对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实施策划和控制。,第十六条 生产企业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应当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及对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等活动,应当识别

15、和确定各个部门设计和开发的活动和接口,明确职责和分工。,第十七条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第十八条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满足输入要求,提供采购、生产和服务的依据、产品特性和接收准则。设计和开发输出应当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第五章设计和开发,第十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开展设计和开发到生产的转换活动,以使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在成为最终产品规范前得以验证,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适用于生产。,第二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宜阶段安排评审,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

16、措施的记录。,第二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并保持验证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第二十二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以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适用要求或预期用途的要求,并保持确认结果和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确认可采用临床评价或性能评价。进行临床试验时应当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的要求。,第五章设计和开发,第二十三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识别并保持记录。必要时,应当对设计和开发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17、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第二十四条 生产企业应当在包括设计和开发在内的产品实现全过程中,制定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形成文件,保持相关记录。,第六章采购,第二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采购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当采购产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时,采购产品的要求不得低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第二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和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对供方和采购的产品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当产品委托生产时,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满足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有关法规的要求。,生产企业

18、应当对供方满足其采购要求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制定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生产企业应当保持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的记录。,第六章采购,第二十七条 采购信息应当清楚地表述采购产品的要求,包括采购产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范、图样,必要时包括过程要求、人员资格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可追溯性要求的范围和程度,保持相关的采购信息。,第二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采购的产品进行检验或验证,以确保其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并保持记录。,第七章生产管理,第二十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实施所有生产过程。,第三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编制生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并明确关

19、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第三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使用适宜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得到控制。,第三十二条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清洁处理或者从产品上去除处理物时,生产企业应当将对产品进行清洁的要求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对无菌医疗器械应当进行污染的控制,并对灭菌过程进行控制。,第七章生产管理,第三十三条 如果生产过程的结果不能或不易被后续的检验和试验加以验证,应当对该过程进行确认。应当保持确认活动和结果的记录。生产企业应当鉴定过程确认人员的资格。,如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则应当编制确认的程序文件,确保在软件的初次应用以及软件的任何更改应用前予以确认并保

20、持记录。,第三十四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和保持每批产品的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当满足医疗器械可追溯性要求,并标明生产数量和入库数量。,第三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识的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明确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以适宜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防止混用和错用。,第七章生产管理,第三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标识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以确保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只有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被放行。,第三十七条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灭菌过程确认程序并形成文件。灭菌过程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初次实施前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第三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可追

21、溯性的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医疗器械可追溯性的范围、程度、唯一性标识和所要求的记录。,生产植入性医疗器械,在规定可追溯性要求时,应当包括可能导致医疗器械不满足其规定要求的所有零件、部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的记录。同时生产企业应当要求代理商或经销商保持医疗器械的分销记录以便追溯,需要时,可获得此记录。,第七章生产管理,第三十九条 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的相应法规及标准要求。,第四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产品防护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产品防护的要求,防护应当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医疗器械和材料应当按照规定条件贮

22、存,并保存相关记录。,第八章监视和测量,第四十一,条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确定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配置相应的装置,,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一)应当定期对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或检定和予以,标识,,并保存记录;,(,二)应当规定在搬运、维护、贮存期间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防护要求,防止检验结果失准;,(,三)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时,应当,对以往,监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且,应当对,装置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存装置的,校准和,产品验证结果的记录;,(,四)对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算机软件

23、在初次,使用前,应当确认其满足预期要求的能力,必要时再确认。,第八章监视和测量,第四十二条 生产企业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应当对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第四十三条 生产企业完成产品实现所规定的全部过程后,才能对产品进行放行。生产企业应当对产品放行的程序、条件和放行的批准作出规定,应当保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并记录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放行的产品应当附有合格证明。,第四十四 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反馈程序并形成文件,对是否已满足顾客要求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得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第四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

24、频次、参加人员、方法、记录要求、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评定,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并有效实施。,第九章销售和服务,第四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与产品有关要求进行评审并保持记录,对确定的产品要求作出规定并形成文件,如合同、标书、订单或产品信息等,以确保生产企业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应当重新评审并保持评审记录,修改相关文件并通知相关人员。,第四十七条 如本条款适用,生产企业应当确定医疗器械安装要求和安装验证的接收准则并形成文件。,当医疗器械安装活动由生产企业或其授权代理以外的人员完成时,生产企业应当提供安装和验证要求的文件,并对安装和验证活动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生产企业

25、应当保持由其或其授权代理完成的安装和验证记录。,第九章销售和服务,第四十八条 生产企业在有服务要求的情况下,应当规定服务活动及其验证的要求,并保持所实施服务活动的记录。,第四十九条 生产企业选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符合医疗器械相关法规要求。,不需申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名录 如:体温计、血压计、磁疗器具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医用卫生口罩、轮椅,第五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保持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应当能够追查到每批产品的售出情况。,第十章不合格品控制,第五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26、第五十二条 生产企业应当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第五十三条 在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生产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五十四条 若产品需要返工,应当编制返工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及不合格品返工后的重新检验和重新评价等内容,并应当经过批准。在批准返工文件前应当确定返工对产品的不利影响。,第十一章顾客投诉和不良事件监测,第五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当指定相关部门负责接收、调查、评价和处理顾客投诉,并保持记录。,第五十六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忠告性通知发布和实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保持发布和实施的记录。,第五十七条 生产企业应当按照

2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的要求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程序并形成文件,明确不良事件管理人员职责,规定不良事件收集方法、报告原则、上报程序和时限。,第五十八条 生产企业应当保持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的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第十二章 分析和改进,第五十九,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数据分析程序,并形成,文件,规定收集与产品质量、不良事件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据,包括反馈、产品,质量,、市场信息及供方情况,。,第六十条 生产企业应当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技术等,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产品的符合性、顾客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保持数据分析结果的记录。,第

28、六十一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纠正措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定并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的措施,并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第十二章 分析和改进,第六十二,条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召回等措施,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第六十三,条 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预防措施程序,并形成,文件,以确定并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并评审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第六十四,条 生产,企业若对顾客投诉没有采取,纠正,和(或)预防措施,应当经过批准并记录理由。,第十三章附则,第六十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不同类别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将

29、分别制定不同类别产品的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 生产企业可根据所生产医疗器械的特点,确定不适用的条款,并说明不适用的合理性。,第六十七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顾客投诉,:任何以书面、口头、电讯的形式宣称,已经投放市场的医疗器械在其特性、质量、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的行为。,第十三章附则,忠告性通知,:在医疗器械交付后,由生产企业发布的通知,,旨在以下方面给出补充信息和,/,或建议采取的措施:,医疗器械的使用;,医疗器械的改动;,医疗器械返回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的销毁,。,标记:书写、印刷或图示物。,标帖在医疗器械上或其包装箱或包装,物上,;,随附于医疗器械;,有关医疗器

30、械的标识、技术说明和使用,说明的,资料,但不包括货运文件。,第十三章附则,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验证和确认的区别,第十三章附则,监视,:确定过程符合性的一组操作,是持续的过程,指观察、监督、使对象处于控制之下。可以包括定期测量或检测。,测量,: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设计和开发输入,:是指产品在设计和开发开始阶段,将与产品要求有关的预期用途、功能、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风险管理和相关信息等,充分、适宜、完整地形成文件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输出,:是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结果,指将产品要求转化

31、为产品安全和性能所必需的产品特性或规范,包括样机、样品、文件、图样、配方、制造、服务和接受准则等。设计和开发输出应能验证并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第十三章附则,关键工序,:指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如:通过加工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工序等。,特殊过程,:指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难以通过其后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四、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最严监管来袭,,57,个关键决定械企生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4,版),(以下简称,规范,)标志着医疗器械生产行业最严监管时代的来临。,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要求,从,2016,年,1,月,1,日起所有第三类医疗器

32、械生产企业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于,2018,年,1,月,1,日符合,规范,要求。今年春年前后,国家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食药监管部门针对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督查。广东、安徽、浙江三省已开先河,不少械企被限期整改、停产整改,乃至注销。相关情况,中国医疗器械近期都有报道。,检查结果,问题,来了,史上最严监管究竟是如何具体实施的?,现在省食药监局规定,,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只要发现企业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责令企业限期整改;若是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或者虽仅有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但会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企业必须停产整改;情节严重的,或将直接被吊销生产许可证。,从中,不

33、难看出,关键项目不合要求就停产整改,可谓一拳定生死。而停产对企业的灾难性影响则是不言而喻。,那么,会导致企业停产的“关键项目”都有啥?,去年,10,月,国家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4,份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包括一个总的原则,以及三种具体类型的原则(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将其中的关键项目汇总如下,共计,57,项,1,、机构和人员,计,5,项,2,、厂房与设施,计,8,项,2,、厂房与设施,计,8,项,3,、设备,计,3,项,4,、文件管理,计,2,项,5,、设计开发,计,2,项,6,、采购,计,12,项,6,、采购,计,12,项,6,、采购,计,12,项,7,、生产管理,计,11,项

34、7,、生产管理,计,11,项,8,、质量控制,计,8,项,8,、质量控制,计,8,项,9,、销售和售后服务,计,1,项,9.1.1,应当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并满足可追溯要求。,10,、不合格品控制,计,1,项,11,、不良事件监测、分析和改进,,计,4,项,五、法规与标准,1,、公司目前需执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内审员培训标准汇编,6,医疗器械文件汇编(,6,),7,医疗器械文件汇编(,7,),8,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检测工作指南,2,、标准,标准小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

35、标准化法,将标准 划分为四种,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其要求不得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国家行业标准,目前公司需执行的标准,1,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GB/T1220-2007,不锈钢棒,3,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4,GB/T2829-2002,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5,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6,GB9706.4-19

36、99,医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高频手术设备专用要求,7,GB9706.19-2000,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8,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9,GB/T14710-2009,医用电气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10,GB/T14975-200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国家行业标准,11,GB/T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12,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13,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

37、敏反应试验,14,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15,YY/T0466-2009,医疗器械 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16,YY/T0149-2006,不锈钢医用器械 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17,YY/T91052-2004,手术器械标志,18,YY0076-1992,金属制品镀层分类技术条件,19,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20,YY/T 0294.1-2005,外科器械 金属材料,第,1,部分:不锈钢,国家行业标准,21,GB/T434.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22,GB4208-2008

3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23,YY0176-2006,医用剪,通用技术条件,24,YY0672.1-2008,内镜器械,第,1,部分:腹腔镜用穿刺器,25,YY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26,YY91057-1999,医用脚踏开关通用技术,27,GB/T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8,GB/T16886.1-20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一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29,YY/T 0681.1-2009,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30,YY0672.2-20

39、11,内镜器械 第,2,部分:腹腔镜用剪,31,YY1023-2013,子宫颈钳,企业,标准,1,浙械注准,20152220539,鼻窦镜成套手术器械,2,浙械注准,20152220538,腹腔镜外科成套手术器械,3,浙械注准,20142220267,手术吸引切割器,4,YZB/,浙,3424-2012,尿道膀胱镜配套手术器械,5,YZB/,浙,3308-2012,电动子宫切除器,6,YZB/,浙,3309-2012,子宫切除器配套手术器械,7,YZB/,浙,4343-2014,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8,国械注准,20163250291,电凝(切)器械,结束语,浙江全省在第一轮,236,家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已有,20,家被限期整改,,6,家被停产整改,还有,4,家主动停产,,1,家注销等等,占比近,15%,。预测日后会有更多省份陆续展开相关督查工作,新一轮督查风暴即将来袭!,此外,国家局要求,第三类以外的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应于,2018,年,1,月,1,日符合,规范,要求。相信在未来两年时间里,风波将席卷整个医械圈,而不符合规范者将被淘汰出局。,你,做好准备了吗?,谢谢观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