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三级钢筋(HRB400):12、14、16、18、20、22。 所用钢筋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焊条:E43、E50型焊条;垫块、22#火烧丝、塑料卡、套筒。 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得位置,将加工好得钢筋分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应有标示牌,尤其要将直径相同得二、三级钢区分开,不能混用。。 1、2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二、施工作业条件: 2、1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施工作业面。 2、2 熟悉图纸,要求检查已加工好得钢筋规
2、格、形状、数量就是否正确。 2、3 钢筋绑扎人员必须熟悉结构施工图与配筋图,明确各部位做法。绑扎钢筋得火烧丝应按所绑扎得钢筋直径来切割火烧丝,并理顺整齐;要求当钢筋绑扎完后钢筋骨架得火烧丝不得余留超过30mm。 2、4清扫与弹线:混凝土缝已剔凿验收合格;清扫绑扎得地点,弹出构件中线、边线及模板控制线,在楼层上弹出洞口线,并在模板上弹出板得每根钢筋得位置线。 2、5 支撑体系及模板验收合格。 三、施工工艺: 3、1框架柱子钢筋绑扎 3、1、1工艺流程:清理校正柱子钢筋并套柱子箍筋→柱子直螺纹接头连接→画线绑扎箍筋→垫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自检与报验验收 3、1、2清理校正钢筋(套柱子
3、钢筋):柱子钢筋外表面得水泥浆,污染物等在钢筋绑扎前清除干净。检查预留钢筋得接头位置及错开距离、保护层厚度等,如发现钢筋位移偏差大于2cm时,请示技术主管人员出示处理方案,对个别有位移得可按1:6得弯度调整到位(即竖向钢筋每60mm高,水平方向调整l0mm)。 交底内容: 3、1、3钢筋接头要符合本交底要求。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Ⅰ级。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时,两人操作,将套筒上紧,丝扣外露不大于一个。然后套筒逐一检查一遍确保套筒上紧。钢筋接头在楼层板面上得设置距离,及相邻纵筋机械连接接头错开距离见图1。 图1:框架柱子机械接头及定位钢筋位置图 3、1、4 柱箍筋绑扎:在已立好柱子得主筋上
4、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箍筋中到中距离)。然后套入箍筋,要求箍筋得最下边距混凝土表面为50mm,并且在混凝土表面上200mm处设置第一道定位箍筋,其上1000mm设置一道定位钢筋。圆柱螺旋箍筋开始与结束处都有水平段长度一圈半。箍筋与主筋要求垂直与密贴,箍筋得绑扎要求用缠扣,绑扎丝朝柱内;箍筋得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箍筋收头处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分别为10d与75mm二者较大值。圆柱螺旋箍筋在每层柱子上口处要求甩出1、2Lae长得钢筋置于柱子主筋内侧,要求甩出得螺旋箍筋暂时与柱子主筋用三道绑扎丝固定(顺扣),待与上层箍筋搭接用;并要求螺旋箍筋在柱子上口(即梁底标高部位)下返20mm处增设
5、箍筋一圈,见下图2。筋具体位置见各层墙柱大样图,拉筋要求钩住箍筋,见图3。 图2:螺旋箍筋端部与搭接构造图 图3:箍筋弯钩叠合处交错布置与拉筋节点图 3、1、5 钢筋绑扎后,要求按照控制线检查调整钢筋位置,然后垫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得塑料垫块要求卡在柱子竖筋上,卡环要卡紧;卡环间距为600mm,成梅花型布置且离开地面100mm处就要在四周每个侧面加2个卡环;垫块要求避开十字交叉处。框架柱得保护层为30mm。 3、1、6柱子变截面处钢筋处理措施:变截面柱子主筋连接构造如图4所示。 图4:柱子变截面处节点图 3、1、7柱子收头做法如图5所示,柱头纵筋无论弯折均须
6、伸至柱顶。 3、1、8 在进行自检与交接检查合格得基础上,上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得施工。 图5:框柱收头做法 3、2剪力墙、连梁及暗柱钢筋绑扎 3、2、1 工艺流程:清理校正钢筋→竖向钢筋及暗柱钢筋绑扎→连梁钢筋绑扎→墙体水平钢筋绑扎及洞口加筋绑扎→设置保护层→检查验收 3、2、2清理校正钢筋:钢筋外表面得水泥浆,污染物等在钢筋绑扎前清除干净,按照控制线校正钢筋,检查预留钢筋得接头位置及错开距离、保护层厚度等,如发现偏差过大时,请示技术主管人员出示处理方案,对个别有位移得可按1:6得弯度调整到位。 3、2、3暗柱钢筋绑扎: (1)暗柱纵筋连接:暗柱纵筋直径≥18时
7、采用机械连接,连接方法如同框架柱子。暗柱连接图见图6。 图6:暗柱及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图 (2)暗柱箍筋绑扎:按设计要求得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得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得待接钢筋上,然后再套柱子纵筋。在绑好得竖向钢筋上,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得箍筋往上移,由上往下缠扣绑扎,但箍筋得开口处要相互错开,最下面得一根箍筋距离楼板面30mm。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密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得交点成梅花状交错绑扎;箍筋及拉筋端头弯钩角度为135°,平直长度为10d与75mm二者较大值。所有绑扎丝扣均朝向柱内侧。柱边与墙交接处,墙立筋距柱要保证50mm得距离。绑扎
8、暗柱筋时,要用线坠将柱筋吊垂直,特别注意阴阳角部位得垂直度。暗柱保护层塑料垫块得卡环卡在竖筋上要卡紧,卡环间距为600mm,且离开地面100mm处就要在每个侧面加2个卡环,暗柱得保护层为30mm。 3、2、4连梁(过梁)钢筋绑扎: (1)先在门窗洞口两侧暗柱上面画好连梁得上皮与下皮标高线,根据连梁上皮拉标高线及洞口宽度将所需得箍筋按数量套入连梁上部钢筋,并将连梁上部主筋绑扎固定在暗柱上。(2)接着将连梁得下部主筋穿入箍筋内,按要求绑在暗柱上,然后在连梁主筋上画出箍筋间距线,根据间距线绑扎连梁箍筋。连梁第一个箍筋进墙洞口边50mm。 (3)连梁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平直长度为10d与75
9、mm二者较大值。 (4)洞顶连梁得主筋均伸过洞边长度为lae且≥700mm,箍筋应加密。 (5)连梁锚固钢筋分别与墙体钢筋绑扎在一起,交点处均用缠扣绑扎。连梁主筋有双排筋时,绑扎时特别注意双排筋之间得距离:即不小于一个主筋得直径,且不小于25mm。连梁(过梁)保护层厚25mm。 (6)过梁或连梁上预埋套管与预留孔洞要求加筋时,加强筋每边伸过洞边Lae。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在建筑物得顶层连梁伸入墙体得全部锚固长度范围按要求绑扎箍筋。 3、2、5 墙体钢筋绑扎: (1)检查校正预留筋尺寸、位置: 根据底板砼上弹出得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
10、甩槎长度及预埋钢筋位置,如有接槎长度不够或位移时,要及时纠正,合格后再绑扎钢筋。 (2)划线及定位: A、绑扎墙体钢筋时,先在暗柱主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线,然后在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出竖筋分档标志线。 B、为控制墙体水平钢筋得间距,绑扎时要求绑双“F”卡,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双“F”卡采用直径12至14得螺纹钢筋制作,端部要求用无齿锯锯齐,并涂刷防锈漆。双“F”筋纵横间距1200mm设置;双“F”筋绑扎时要求扣紧水平向钢筋并用缠扣绑扎牢固。绑扎样式如图7。 图7:双“F”钢筋绑扎图 (3)墙筋绑扎: A、竖向筋第一根距离暗柱50mm,作为墙体竖向钢筋绑扎时得起步筋
11、接下来按要求间距绑扎竖向墙筋。 B、在绑水平筋之前要调整每根立筋得位置。水平钢筋最下面一根起步筋距离楼面50mm。与竖向钢筋逐扣绑扎牢固。绑扎时要拉上小白线,并提前在两端暗柱筋或墙体立筋上用粉笔画上每根水平筋得位置,间距200mm。剪力墙水平钢筋要求每隔一根错开搭接。 C、绑扎钢筋要横平竖直,墙体水平筋要与暗柱箍筋错开绑扎,不能因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重叠而影响水平筋得间距。水平筋绑扎完必须拉线调整。 D、墙体钢筋要全数绑扎,不得漏绑扣。所有绑扣丝头朝向内侧,绑扎丝扣得朝向为一顺一逆。 (4)墙筋拉钩: 墙体内外钢筋网片之间用拉结筋拉结,拉结筋弯钩绑扎在墙筋十字交接处,纵横间距600
12、mm; m;第一道距楼板面250mm,拉筋与(竖向及横向)主筋绑牢。 (5)剪力墙钢筋得搭接与锚固。水平钢筋在端部应锚固在暗柱内;“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得钢筋锚固≥Lae,锚固长度(mm)18:670mm,16:590mm,14:520mm,12:445mm。墙体受力筋直径<18,采用搭接连接;直径≥18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位置错开35d,每次连接得钢筋数量不超过50%,见图6、图8。剪力墙节点详图见图9。墙体水平钢筋全部采用搭接连接,每隔一根错开搭接。见图10。钢筋搭接头得中心与两端应至少绑扎3个扣。剪力墙转角处内侧钢筋要求伸到外侧钢筋内侧,拐过15d;做法见图11。(6)墙体钢筋修
13、整。模板合模后,对伸出得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得钢筋。门窗洞口处做定位筋,确保洞口尺寸与钢筋不位移,墙体浇筑时,派专人瞧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得钢筋进行整理。 3、2、6 墙体钢筋保护层设置: 在墙体水平钢筋上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卡环,间距600mm;成梅花型布置;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卡环要求避开十字交叉点。墙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且不得小于钢筋直径)。 图9:剪力墙钢筋绑扎图(机械连接) 交底内容: 图11:剪力墙节点详图 图12:剪力墙水平钢筋搭接图 图13:剪力墙转角处钢筋绑扎图 图15: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图
14、表7:剪力墙竖向钢筋锚固长度表 部位 钢筋类型 钢筋锚固长度Lae 主体结构 (±0、000m以上) 14 520(C35) 575(C30) 16 590(C35) 655(C30) 18 670(C35) 740(C30) 3、3框架梁钢筋绑扎 3、3、1框架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下层纵向钢筋 →调整梁端头钢筋得平直长度得方向及锚入柱、墙内得尺寸→对下层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 穿次梁下层纵向钢筋→对次梁下层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穿主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箍筋→调整钢筋进行验
15、收 3、3、2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好箍筋。先穿主梁钢筋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画好得间距位置逐个分开;穿次梁得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得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钢筋间距;绑扎架立筋,再 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施工。摆放好后,进行机械连接,连接前必须注意钢筋弯钩得朝向及端部平齐,(上筋弯钩朝下,下筋弯钩朝上,弯钩不得倾斜歪倒)。 3、3、3梁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时,则梁上口、下口均设置定位撑,固定梁主筋。见图15。定位撑长度为梁宽减去2mm;端部刷防锈漆;间距2m设置,用火烧丝与梁主筋绑扎牢固;确保梁筋得净距,与双层钢筋处得间距
16、见图16。 3、3、4 框架梁钢筋绑扎时,钢筋接头位置为:梁下层纵向钢筋得接头位置在梁支座Ln/3区段内,(Ln为梁净跨长度,相邻两跨中取大值)梁上层纵向钢筋得接头位置在跨中Ln/3范围内。框架梁非贯通筋设置见图17;屋面框架梁具体构造见图18,具体长度见表8。 3、3、5当梁得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得搭接长度为150mm。框架梁得腹板高度h≥450mm时,在框架梁得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构造腰筋,腰筋与梁上下主筋沿梁侧均匀设置。 3、3、6框架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见图19。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要求加密,加密区长度为1、5倍得梁高。加密区具体长度见表
17、9。箍筋叠合处得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10100/200、¢12100/200、12100/200,弯钩为135度,平直长度分别为100mm ,120mm,120mm。箍筋采用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10d;即¢10为100mm, ¢12为120mm。 3、3、7在梁底及梁侧箍筋上绑扎保护层塑料卡,间距300-400mm。确保保护层厚度为25mm。 3、3、8梁钢筋绑扎完成应挂通线校正,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图16:梁钢筋定位撑图 图17:楼层框架梁截面图及非贯通筋断点图 图18:屋面框架梁构造图 表8:楼层框架梁非贯通钢筋尺寸及端部锚固值 梁
18、跨Ln(mm) 第一排非贯通筋尺寸(mm) 第二排非贯通筋尺寸(mm) 支座端锚固长度Lae(mm) 15d(mm) 25 22 25 22 48 25(C35) 1050(C30) 815(C35) 925(C30) 375 330 5200 1730 1300 5250 1750 1310 6600 2200 1650 6700 2230 1675 6800 2270 1700 00 图19:梁与圆柱相交时箍筋起始位置图 表9: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表 部位 主要梁截
19、面尺寸(mm) 加密区长度(mm) 首 层 至 三 层 300×750 1125 300×610 915 300×600 900 300×550 825 300×450 675 3、4楼板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层钢筋→架马凳→绑板上层钢筋与加强筋→加垫块、调整马凳与钢筋→验收。 3、4、1 清理模板后,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与分布筋间距线,要求满弹,绑扎时由楼板一侧开始,从距梁边50mm处开始依次摆放并绑扎。 3、4、2 按弹好得间距线,先绑扎下层钢筋,然后由水电专业人员进行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配套施工。 3、4、3 板上下铁
20、钢筋之间要放置马凳,以保证上下层钢筋得排距。马凳采用12以上钢筋焊接,马凳垫在板下铁筋上,马凳均采用通长布置,间距1500mm。马凳见图20。 3、4、4板筋下层下皮钢筋放大理石垫块,钢筋保护层为15mm。垫块按600×600mm间距梅花形布置。 3、4、5 楼板主筋采用机械连接与搭接绑扎,直径≥18得钢筋机械连接,<18得钢筋搭接绑扎;下部钢筋在支座内锚固,伸入支座过支座中心线;板得边支座负筋应锚进梁内或伸入墙内;楼板下部钢筋还应伸入过梁或墙中线,且不小于5d。板下铁纵横向钢筋全部为贯通筋。楼板上铁设置纵横向贯通筋与非贯通筋,间隔布置。 3、4、6双向板得底部钢筋,短跨放下排,长跨放
21、上排。 3、4、7 双向受力网片每个交叉点均需绑扎,单向受力网片除外边缘两行交叉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可隔点交错绑扎,但要保证板筋位置固定、不移位。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要求均要绑扎。 3、4、8顶板与主次梁交叉处,顶板钢筋在上,主梁钢筋居中,次梁钢筋在下。 3、4、9 在现浇带中有板带梁时,要求先绑板带梁钢筋,再绑板钢筋。 3、4、10 温度后浇带处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当非承重墙墙下无梁时在楼板中相应位置设置 222附加板底钢筋,伸入支座350mm。 3、5楼梯钢筋绑扎: 3、5、1 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3、5、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与分布筋得位置线。按画好
22、得间距,先摆放沿长向分布钢筋,后放沿短向分布钢筋,再绑踏步板下铁钢筋。 3、5、3先绑扎下铁钢筋,伸入梁内240mm。在绑扎扣铁时注意扣铁得弯起点位置必须准确。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粱内。 3、5、4底板钢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设完成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得位置与数量均要准确。垫设保护层垫块,梁为25mm,板为15mm,且不小于主筋直径。 3、5、5 楼梯部位钢筋绑扎完成,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图20:马凳大样图 四、质量要求: 4、1钢筋得连接方式必须符合本交底得要求。 4、2钢筋得品种、级别、规格与数量必须准确无误。 4、3钢筋净距、排
23、距必须准确且不小于25mm。 4、4 钢筋接头位置必须准确。 4、5箍筋得设置与间距应符合本交底得要求,箍筋必须垂直主筋。 4、6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时丝扣外露不大于1个。 4、7钢筋搬运、绑扎过程中不得损伤、磕碰钢筋。 4、8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得遗漏;保护层厚度不得有偏差。 4、9钢筋得弯钩朝向要求正确;钢筋得锚固长度要求符合本交底得要求。 4、10钢筋得绑扣必须符合本交底得要求;不得漏绑,不得有松扣;火烧丝头必须朝内。 五、施工注意事项: 5、1 钢筋绑扎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墙、柱预埋钢筋位移:墙、柱主筋得插筋与楼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经工
24、长同意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2、露筋: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塑料卡垫块。 3、搭接长度不够:绑扎时应对每个接头进行尺量,检查搭接长度就是否符合技术交底要求。 4、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凳要绑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 5、绑扎柱主筋与箍筋角部绑扎到位,中间主筋要紧贴箍筋,箍筋要绑水平。柱绑完后,应进行定位调整,使其方正垂直,标高到位。 6、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不应小于其公称直径。 5、2 成品保护: 1、成型得箍筋必须按规格、型号、品种分类码放在防雨棚内,并垫好防潮木板,挂好标示牌。 2、成型得纵向梁、板、墙体钢筋分别按规格、型号、品种及使用
25、顺序码放在半成品码放区,中间隔1米垫设100×100 (mm)木方一根;并在端头挂好标示牌。 3、转运半成品钢筋时要小心装卸不能随意抛掷避免损伤钢筋。 4、绑扎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5、施工中禁止损坏基础四周外露得防水层,混凝土等成品。 6、施工操作中禁止碰动预埋件、管道、标高控制点等设施。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移动、烧焊钢筋。 5、3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1、脚手架上不得集中码放钢筋,要求随使用随运送。绑扎与安装钢筋,不得将工具、箍筋或短向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架或模板上。 2、在高处(2m或2m以上)、深坑绑扎钢筋与安装钢筋骨架,必
26、须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临边要求搭设防护栏杆。 3、人工搬运钢筋时,步伐要求一致。当上下坡(桥)时或转弯时,要求前后呼应,步伐稳慢。注意钢筋头尾得摆动,防止碰撞物体或打击人身,特别防止碰挂周围与上下得电线。上肩或卸料时要互相打招呼,注意安全。 4、人工垂直传递钢筋时,送料人员要站在牢固平整得地面或临时构筑物上,接料人要有护身栏杆或防止前倾得牢固物体,必要时挂好安全带。 5、机械垂直吊运钢筋时,要绑扎牢固,吊点设在钢筋束得两端。钢筋要平稳上升,不得超重起吊。 6、起吊钢筋时,下方严禁站人,待钢筋降落到离地面(楼面)1m以内人员方可靠近操作,待就位放稳或支撑好后,方可摘钩。 7、严禁钢筋
27、碰触电源,严禁钢筋靠近高压电源,钢筋与电源线路要保持一定得安全距离。在高处楼层上拉钢筋或钢筋调向时,必须事先观察运行上方或周围附近就是否有高压线,严防碰撞。 8、绑扎立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操作与攀登骨架上下。柱、墙、梁骨架,要用临时支撑拉牢,防止倾倒。绑扎3m以上独立柱头钢筋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不准站在钢箍上绑扎,也不准将木料、管子、钢模板穿在钢箍内作为立人扳。 9、尽量减少在高处修整、扳弯粗钢筋,在必须操作时,要配挂好安全带,选好位置,人要站稳。 10、在高处绑扎钢筋与安装骨架,必须搭设脚手架与马道,无操作平台要求挂好安全带。 11、绑扎高层建筑得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要求搭设脚手架或安全网,绑扎时要挂好安全带。 12、安装绑扎钢筋时,钢筋不得碰撞电线,在夜间施工需要使用移动式行灯照明时,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不准把灯具挂在竖起得钢筋上或其她金属构件上,导线要架空。 13、吊运短钢筋要使用吊笼,吊运超长钢筋要加横担,捆绑钢筋要使用钢丝绳千斤头,双条绑扎,禁止使用单条千斤头或绳索绑扎。 14、施工作业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要求不乱丢弃杂物;将废物、垃圾等集中到一起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5、进入施工现场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吸烟,打闹,大声喧哗,要求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在确保自身与她人人身安全得情况下进行施工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