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插上想象的翅膀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想像的含义,认识想象的作用。
2、启发学生大胆地想象,提高学生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恰当运用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提高学生想像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恰当运用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情景导入、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回顾知识:
1、 谈谈你对“想象”这一艺术手法的理解。
想象就是
2、
2、 温故知新:在我们最近学过的课文中,哪些内容运用了想象这一艺术手法?
三、过程演练:
1、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展开想象,说说左图这个圆像什么?并请你用30——50字描述一下你想象的这个事物,要求
3、描述形象、具体、生动。
4、
2、 和同组的同学比比看,谁的想象更新颖,谁的描述最形象?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 同学把圆想象成 很有创意,因为
3、 阶段小结:你认为怎样展开想象才是合理的?
5、
四、 拓展延伸。
为什么朱自清先生能把我们都经历过的春天写得如此烂漫多情,为什么安徒生的童话能令全世界的儿童爱不释手,为什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能流传千年?那都是因为人们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因此,凡有作文处,皆需想象。
给你一个“草”字,你会想到什么?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并
6、请同组的同学对你写的内容进行评价。
7、
五、 课后作业:
1、 仔细观察图片,根据相关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此刻,她略带忧伤的眼睛正望着
她想:
于是,一抹浅浅的笑容挂上了她的嘴角。
2、读一篇充分运用想象这一艺术手法的文章,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