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巴塞尔协议》有关商业银行资本的规定
答:为了保障国际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国际清算银行对各国资本进行了规定,这就是《巴塞尔协议》。该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核心资本主要由股本构成,附属资本由呆账准备金和长期次级债务构成。商业银行全部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要达到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附属资本不超过4%。
2. 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v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v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滞胀: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v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2、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失衡;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v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通胀的国际传递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3. 某企业持有3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2000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5%,则贴现金额是 A
A. 1975元
B. 1950元
C. 25元
D. 50元
15.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D)
A.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4.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1)货币化程度低下。(1.5分
3、)
(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1.5分)
(3)金融市场落后。(1.5分)
(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5.试论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点: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相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和副作用。
2.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商品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
4、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段和层次。(2—3分)
3.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金融的基本功能、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2—3分)
4.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风险失控将导致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因信用过度膨胀而产生金融泡沫,膨胀虚拟资本、刺激过度投机、破坏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
5.正确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重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防范金融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摆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位置,使金融在促进经
5、济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2—3分)
8.决定外汇汇率的基础是_铸币平价__。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是_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_。
6.花旗银行放款利率在1970年12月8日高达20%(一年期贷款),而当时年通货膨胀率为12%,花旗银行放款的实际利率为( )
A.12.32% B.11.46% C.11.24% D.7.14%
41.联系我国实际,分析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运用。
41. (1)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必要和重要的
①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
6、现是多种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结果。
②货币政策本身有局限性,如时滞、作用范围等。尤其在我国货币政策及作用环境尚待完善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更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
③孤立、片面地强调货币政策反而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2)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两者有共性亦有区别(如政策工具、调节范围、时滞等),可以互补,是当前各个国家共同运用调节经济的两大政策。
②我国当前经济现状更需要两者配合。在通货紧缩迹象明显,货币政策多次使用如七次下调利率但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应大力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二者的配合。
③配合方式主要有:双松、双紧、一紧一松和一松一紧。如何搭配在策略上要审时度势地选择最佳配合
7、
(3)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产业政策作为结构调节政策恰好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我国更应利用两者配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发展出发,两者配合应把握: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货币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并矫正产业政策可能出现的超速或扭曲。
(4)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收入政策对货币稳定有重要影响。在我国收入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尤为注意。
②改善完善收入政策,以减少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③通过收入政策适度分配国民收入,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94.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开始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后所使用最主要的货币
8、政策工具是(C)。
A.利率 B.存款准备金率 C.贷款计划 D.公开市场业务
13.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方式。
9、某股票票面金额100元,预期年收益15元,当时市场利率为8%。求该股票的行市。
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15/8%=187.5(元)
13、面额100元的一张1998年国库券,票面年利率7.5%,期限5年(2003年9月7日到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若于2001年8月27日以107元的价格买入,试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距到期日还有2年零11天。
到期收益率=[(面额+利息总额-购买价格)/(购买价格x剩余年数)]x100%= [(100+100x7.5%x3-107)/(107x741/365)]x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