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目标与评价的比较 作者:郭元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77 更新时间:2008-10-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生发展评价问题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共同问题。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展?也是当前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中小学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关注的难点问题。 美国大部分州开设了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设计学习(designing learning)等实践性的活动课程。日本文部科学省于1999年3 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也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综合学习时间”这一实践性的活动课
2、程。如何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中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其依据是什么?通过研究美国《应用学习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pplied Learning)》,并于2002年11月对日本“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决策、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实地考察,我发现日本、美国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具有在学生发展评价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在比较美国、日本相关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发展评价的依据 美国、日本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中学生发展评价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改革纲要和本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学习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
3、合学习时间的设计与实施要提高学生的基本学力,文部科学省的《学习指导纲要》没有明确具体化地设计综合学习时间的指导纲要,只是粗略地提出了该课程的基本目标,规定了该课程的具体教学时数(每周3课时)。而美国应用学习标准则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设计。从日本、美国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中,可见两国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的价值取向是相近的。 (一)美国应用学习标准、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关于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 1.美国应用学习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 美国应用学习标准把应用学习的课程目标分为五个目标领域,即问题解决(A1)、交流的手段和技巧(A2)、信息手段和技巧(A3)、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手段和技巧(A4)、协
4、同合作的手段和技巧(A5)。并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要求。 从这些目标的表述不难看出,美国应用学习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前的基本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意识与信息处理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自我规划与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开放学习中发展的重要目标。从以下关于目标的具体设计中可见一斑。 A1问题解决 小学 小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计划涉及到至少两种下面谈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且在整个小学阶段,下面三种问题解决方式都会涉及到。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学生确认那些
5、能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生产系统满足的需要,并且创建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途径。 ●改进某个生产系统:形成一种人与机器以及生产过程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处理它们在运作是产生的问题并筹谋出提高其效率的各种策略。 ●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一种活动:在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时,应对从事件或活动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各方面负责。充分的利用人力、时间、财力、物力和工具等资源。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 A1a 学生设计并创建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去满足已确定的需要,可以这样进行: ●形成一些关于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的创意; ●在这些形成的创
6、意中选出一个并考察其是否恰当; ●制定评价计划成功的基准; ●用适当的惯例来提出可行的设计; ●安排并开展创建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必要的步骤; ●用业已确立的评价成功的基准来评价这个设计的质量。 改进一个系统 A1b解决一个急需修整的系统运行方面的问题或者提出和检验改进系统运作效益的方式方法,学生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确认系统的各部分和各部分彼此联系的途径; ●辨别系统中那些存在运作问题的部分或能改进使之变得更好的部分或联系; ●提出使系统恢复运转的策略或使之更优化的途径; ●评价这些改进系统的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证据来支持这一评价。 计划
7、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 A1c学生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构思一个实行计划: ——计划应包括需要考虑的所有要素和情况; ——计划应表明应做事情的顺序; ——计划应考虑有利于实施计划的资源,诸如人的因素和时间因素; ●执行计划; ●通过确认那些在事件或活动中能很好作用的计划部分和那些原本能够通过更好计划和组织使之得到改进的计划部分来评价事件和活动是否是成功的; ●给准备计划和组织相似事件或活动的人介绍经验。 初中 每年,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计划涉及到至少两种下面谈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且在整个初中阶段,下面三种问题解决方式都会涉及到。
8、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学生确认那些能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生产系统满足的需要,并且创建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途径。 ●改进某个生产系统:形成一种人与机器以及生产过程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处理它们在运作是产生的问题并筹谋出提高其效率的各种策略。 ●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一种活动:在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时,应对从事件或活动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各方面负责。充分的利用人力、时间、财力、物力和工具等资源。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 A1a 初中学生设计并创建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去满足已确定的需要,可以这样进行: ●为设计某件产品、
9、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提出一系列设计创意; ●选择一个设计创意,通过各方面的探讨来证明这个构思的合理性,例如,可以从功能、审美、社会、经济或环境的角度来考虑该创意的合理性; ●制定判断设计活动成功的基准; ●用适当的惯例提出这一设计; ●设计并展开制作这一作品、服务、系统的步骤; ●作出必要的修改以保证与有关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或规章制度一致; ●依照成功的基准和与相似产品、服务、系统的比较来评价这一设计的质量。 改进某个系统 A1b解决一个急需修整的系统运行方面的问题或者提出和检验改进系统运作效益的方式方法,学生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从系统的机理、程序
10、控制等方面描述一个系统的管理结构; 辨明维持系统的基本运作原则,例如,数学、科学,组织等方面的原则; ●评价这一系统运作的方式方法; ●提出恢复系统运行的策略或设计改进其效率; ●评价改进系统的测量的有效性并且用证据来支持这一评价。 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 A1c 初中生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制定一个计划: ——应反映对相关的先例和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考虑所有的因素和情况; ——应表明所做事的顺序; ——应考虑那些有利于实施计划的资源,诸如人的因素和时间因素; ●设置执行计划的方式和方法; ——确定优先处
11、理的事项; ——对偶发事件作出有效的反应。 ●对事件或活动是否成功进行评价; ●给可能准备计划和组织相似事件或活动的人介绍经验。 高中 高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计划涉及到至少两种下面谈到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且在整个高中阶段,下面三种问题解决方式都会涉及到。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学生确认那些能被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生产系统满足的需要,并且创建满足这些需要的方法和途径。 ●改进某个生产系统:形成一种人与机器以及生产过程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处理它们在运作是产生的问题并筹谋出提高其效率的各种策略。 ●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一种活动:在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
12、活动时,应对从事件或活动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各方面负责。充分的利用人力、时间、财力、物力和工具等资源。 设计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 A1a 学生设计并创建某件产品、某种服务、某个生产系统去满足已确定的需要,可以这样进行: ●构思一个设计: ——应表明这一设计的创意是如何形成的; ——有意识地思考别人已做的相似的工作和相关标准及规则; ——通过参考其它方面的情况来证明最终决定选择的那个计划构思的正确性,例如,可以从功能、审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考虑; ——确立评价设计某种产品、服务、系统成功的基准; ——用适当的惯例提出这一设计; ●计划并完
13、成创造某种产品、服务、系统的步骤; ●作出必要的修改一保证与有关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标准或规社会、环境、章制度一致; ●依照设计计划中业已确定的基准来对某种产品、服务、系统进行评价,并参考以下几点: ——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例如,影响研究、产品检验、市场调查等; ——与别人所做的相似的工作进行比较。 改进系统 A1b解决一个急需修整的系统运行方面的问题或者提出和检验改进系统运作效益的方式方法,学生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从如下方面来解释这一系统的结构: ——系统的机理、程序、控制; ——运作原理,即那些支持系统运行的数学、科学、组织等方面的原则。 ●分析系统运
14、作的方式方法,适当地考虑它的功能、审美、商业的要求,并用一种制作模型相似的方法或系统分析法; ●用定性或定量的测量方法来评价系统的运作情况; ●提出并检验恢复系统运作策略的适当性,使这种策略达到最优化; ●评价这些改进系统的策略的有效性并找出支持这种评价的证据。 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 A1c 学生计划并组织一个事件或活动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形成一个活动安排,这种安排应该: ——在事件或活动的目标方面是切合实际的; ——是有条理的并能达到的; ——反映了对有关先例和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 ——用清晰的语气交流从而使一个同
15、事或同辈人能用它; ●用下面的方法来执行并修改计划安排: ——有效地利用财力、时间、人力、物资、工具等资源; ——确立优先处理的事项; ——对偶发情境作出有效的反应; ●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价事件或活动是否成功; ●为计划和组织以后相似的事件或活动作参考。 A2交流的手段和技巧 小学 A2a 学生向有关的听众提出学习活动计划或发现成果可以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依和目标的逻辑方式组织这种口头报告; ●清晰的发言,自信的陈述; ●对听众的有关提问作出回答; ●评价报告的有效性。 A2b 学生写、寄正式信函,如感谢信、备忘录等可这样进行:
16、●清晰地表述内容或明确地提出要求; ●用适当的形式写信,这种形式应符合信件交往这一目的; A2c 学生写信息并把它组织成短期发布的形式,如组织成小册子或海报。学生可以这样进行: ●把信息组织成适合于发布的形式; ●检查这一信息的准确性; ●将要发布的信息编制成有利于达到目的的版式。 初中 A2a 学生向校外的听众口头报告活动计划或活动发现可以这样进行 ●用合目的、有条理的方式来组织这一报告; ●调整报告的风格以适应其目的和听众; ●清晰地表达、充满自信地报告; ●对听众的提问作出适当的回答; ●评估这一报告的有效性。 A2b 学生向校外组织写
17、出正式信函可以按如下方式进行: ●为表述清写信的目的和使听众能听明白,表述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应清晰; ●用适合写信目的和信函读者的格式写信。 A2c 学生用多种方法和版式公布信息,例如,用普通的幻灯片、传单以及计算机制作的图形和表格等方法和形式,学生可以这样进行: ●把信息组织成有利于公布的形式; ●检查这一信息的准确性; ●将发布的信息编制成有利于达到其目的版式。 高中 A2a 学生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向听众口头报告活动计划和发现,学生可以这样进行: ●用符合报告目的的、有条理的方式来组织这一报告; ●调节报告的风格以适应其目的和听者; ●清晰地发言、
18、自信的作报告; ●对听众提出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回答; ●评价报告的有效性并且制定今后报告的适当改进形式。 A2b 学生准备一份提交给校外组织的正式书面建议或报告可以这样进行: ●用合目的、有条理的方法来织建议或报告里的信息; ●编制书面建议或报告,它的格式应与其具有相似的目的和听众的专业文件相似。 A2c 学生用多媒体作报告,这一报告由文本、图象、声音等要素构成,可以这样进行: ●给多媒体报告中的每一要素选择一种媒体; ●熟练的应用这些选择的媒体,包括编辑和质量监控; ●报告中的各种要素应协调一致而形成一个整体; ●有效的传递信息,根据听众的反馈来对该报告作
19、出相应的修改。 A3 信息手段和技巧 小学 A3a 学生收集信息去完成学习活动可这样进行: ●确认有助于完成学习活动的潜在信息源; ●用适当的技术去收集信息,例如,考虑从事某个调查的抽样问题; ●区分相关和不相关的信息资料; ●在业已完成的项目上给出研究的根据。 A3b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收集、组织和表达信息时可以这样进行: ●因特定的目的从网上获取信息,如国际互联网和其它诸如电子百科全书之类的电子数据库; ●用文字处理,绘制和画图的程序来制作学习活动报告和相关的材料。 初中 A3a 学生收集信息去完成学习活动,学生可这样进行: ●确认有助
20、于完成学习活动的潜在信息源; ●用适当的技术去收集信息,例如,考虑从事某个调查的抽样问题; ●解释和分析信息; ●评价信息的完整性和相关性; ●在自己完成的项目上给出研究的证据。 A3b 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收集、分析、组织和表达信息可以这样进行: ●因特定的目的从网上获取信息。例如,利用国际互联网和其它诸如光盘上的科学数据库; ●用文字处理、制图、数据库以及表格程序制作学习活动报告和相关的材料。 高中 A3a 学生收集信息去协助完成学习活动可这样进行: ●确认有助于完成学习活动的潜在信息源; ●用适当的技术收集信息,例如,考虑从事某个调查的抽样问题
21、 ●解释和分析信息; ●评价信息的完整性、相关程度和有效性; ●在业已完成的项目上给出研究的根据。 A3b 学生因特定的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可以这样进行: ●用电子邮件与该主题相近领域的专家或知识相若的人交流; ●把资料合并成不同文档形式和不同用途的电子邮件数据库; A3c 学生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一份多专页文档可以这样进行: ●用文字处理软件的特征去创建和编辑这一文档。 ●用文字处理软件的特征去组织规范这一文档,包括内容表格、索引、制成表的专栏文章、表格和图解等; ●用文字处理软件的特征去创建文档的模板和格式。 A3d 学生用有关的数据库编写内
22、容到数据库程序上以及分析数据库程序可以这样进行; ●编写程序应能用至少两种文本处理资料; ●创作宏指令以便于资料的输入、分析以及操作; ●创建多样的报告形式,其包括简略的信息; ●把取自数据库的资料与别的文件结合起来。 A3e 学生创作、编辑以及分析信息表格,这一表格用表格数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一形式包括多种多样的表格,学生可按如下的方法进行: ●创建一个展示程序用法和功能的表格 ●为达到具体的目的,用软件的特征去整理、安排、展示和选录资料; ●用软件的特征去创建多种多样的表格并且把这个表格综合成单一的陈述。 A4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手段和技巧 小学 A
23、4a 学生从例子学习可以这样进行: ●同别的学生或工作的成人商谈或观察他们,确认他们工作的特征以及他们活动的方式; ●为活动的结果来检验例子,例如,专业性的出版物并分析其质量; ●用他(她)从例子中学习的知识来帮助计划和实行学习活动。 A4b 学生用有序的方法记录工作行为可以这样进行: ●建立一个储存工作行为记录的体系; ●用一种能迅速而便捷地找到具体资料的方法来保存工作行为记录。 A4c 学生认识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这样进行: ●理解并确立判别工作过程和结果的质量优否的基准; ●评估自己的工作进程和产品。 初中 A4a 学生向例子学习可这样
24、进行: ●同其他的学生和工作的成人商讨或观察他们,确认其工作特征以及他们活动的方式; ●通过活动的结果来确定学习的例子,例如 ,已出版的专业期刊。 ●用他(她)从例子中学习的东西来帮助计划和实行其学习活动。 A4b 编制和遵循一个工作时间表,学生可以这样进行: ●确立一个能反映重点和截止日期的工作时间表; ●征求有关如何处理相互冲突的工作重点以及截止日期的意见; ●定期的更新这时间表。 A4c 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和检查其学习进展可以这样进行: ●设置学习目标; ●检查其实现目标的学习进展情况; ●征求别人对设置学习目标和检查学习进展方面的意见并作出相
25、应的调整。 高中 A4a 学生从例子中学习可以这样进行: ●观察其它的学生和工作的成人并和他们商讨,分析其充 当的角色从而确定其必需具备的东西,例如,知识和技能以及判断力和作决定的能力; ●为学习活动的结果确定学习的例子,例如,通过已出版的专业期刊来分析其质量; ●用自己从例子中学习的东西来帮助计划和实行学习活动。 A4b学生为保证能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进程并调节其学习活动的重点以适应截止日期可以这样进行: ●编制并遵循一个学习时间表,这一时间表应反映对学习活动重点部分的详细考虑; ●安排时间; ●监控活动进展以保证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并对学习活动重点作出必要
26、的调整。 A4c 学生评价其活动成果可以这样进行: ●确立其对成就的期望值; ●根据其确定的期望值来评价其学习活动; ●征求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A5协同合作的手段和技巧 小学 A5a 学生与他人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可以这样进行: ●确定为完成任务应做什么以及这样做,在这个问题上应与小组成员取得一致意见; ●对工作应主动承担一份责任; ●在完成认为过程中,应定期地与小组成员协商,从而检查完成任务的进度、决定应作出哪些改变以及在任务结束时检查业已完成部分的情况。 A5b 学生向别人展示或解释某事物时应特别清晰,从而保证别人也能按照他(她)说
27、的情况去完成任务。 A5c 学生对主顾的请求作出应答时可以这样进行: ●解释主顾的请求; ●征询主顾的意见,明确工作任务的要求。 初中 A5a 学生对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承担职责可以这样进行: ●为完成任务应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应与小组成员取得一致; ●对学习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承担具体的职责; ●在业已取得一致的时间范围内,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保证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圆满完成。 A5b 学生当教练或导师可以这样进行: ●帮助一个或更多的人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分析训练或教导的经验去确定为在实践中学习提供帮助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的大
28、小; ●用分析结果得出的结果去指导随后的训练或教导活动。 A5c 学生对主顾作出应答时可以这样进行: ●同主顾商谈以明确工作任务要求; ●弄清主顾的要求的意思,并把它转化为完成任务的最初的计划,同时应考虑有利的资源; ●同主顾协商以达到计划的一致。 高中 A5a 学生参加由自己创立和自己管理运行的活动小组可以这样进行: ●小组成员首先应明确自己的任务(作用)应承担自己的具体职责; ●为要完成的任务确定目标和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 ●确立团体作决定的过程; ●检查这一过程并作出适当的调整。 A5b 学生可以这样计划并展开一种吸收新成员进入工作程序的策略
29、 ●计划并实施好介绍新成员加入工作程序的活动; ●设计持续为新成员提供工作支持和忠告的方法; ●监督新成员参加工作程序的进程,并相应地修订提供支持和忠告的办法和种类; ●检查整个策略是否成功。 A5c 学生完成主顾的委托事项可以这样进行: ●与主顾磋商以便达成一个咨询者能接受的能满足其要求的计划,这一计划在可利用资源范围内是可能成功的,并且这个计划与大家赞同的标准应一致; ●检查主顾是否对工作进程满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对业已达成一致计划的结果和主顾对结果的评价作出评估。 2.日本“综合学习时间”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 日本中小学设计“综合学习时间”是
30、为了有效地发挥学校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横向、综合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能力而设计的课程。其总体目标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 ⑴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作为国际社会中生存的日本人的意识。 ⑵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主动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活动的态度,并尽量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 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中小学《学习
31、指导纲要》并没有明确制定“综合学习时间”的具体目标。各省、县市教育委员会和学区组织部分专家和教师,根据《学习指导纲要》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四大主题及其核心目标,围绕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各自对综合学习时间的具体目标进行了分解与设计。日本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与日本本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面对日本教育理论界存在的不同意见,各地特别强调综合学习时间的实施要与学科学习整合关联,因此,各地分解的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目标特别关注提升学习的“基础学力”,把问题意识与提出课题的能力、表达与表现能力、分析与思考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能力作为该课程的核心目标来看待,
32、同时,注重学生兴趣、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一系列的价值观的发展。如滋贺县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综合学习时间的核心目标是围绕“学力”和“生存能力”来设计的。 [2][2][2]而广岛省则对综合学习时间的具体目标做了如下分解: [3][3][3] 1.信息处理技术·能力 ●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术与能力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分析和选用适当的信息 ●运用概念图式适当地整理与表述信息 2.表现的技术与能力 ●运用写作、绘画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达 ●具有个性的表达 ●问题解决过程中合理地表述观点 ●应用本人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并适当加以区分 3.内容
33、·思考·判断能力 ●自主地提出活动课题 ●课题设计的明确性 ●深入地分析课题的意义 ●论理的合理性 ●内容的适切性 ●学会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4.兴趣、关心与态度 ●兴趣与意念的发展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活动的参与程度 ●积极参与活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与自我反省,以及自信心的增强 从美国和日本关于综合实践类课程目标的设计与分解可以看出,综合实践类课程的目标关注的核心应该是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兴趣。并且在国家层面上,不对综合实践类课程的目标作细致的分解。目标的具体分解要与学生活动的主题、话题或课题以及具体的活动情景来确定。由此来看,我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设计的五大目标,还需要各地和学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具体活动和各地实际来作更具体的分解,以便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