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cket Tracer 5.0应用文摘 一、Packet Tracer 5.0网络设备的连接 在使用Packet Tracer 5.0进行网络实验时,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将工作区中的网络设备用正确的方法连接起来,只有将这个工作做好了才能进一步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一、连接线的使用 如果按下Packet Tracer 5.0的连接线按钮,我们会发现Packet Tracer 5.0共有九种不同的连接线,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九种连接线的使用。 ① 自动选择连接线的类型: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不是具体的一种连
2、接线,当用户不知道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应该用哪种连接线时,系统提供了这种功能,我们只要按这个按钮,系统将自动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将网络设备正确地连接起来。 ②设置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控制台连接线,可将PC和路由器或交换机连接。在PC中我们要选择RS232端口,而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中我们应选择Console端口。 ③直通双绞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是常见的RJ45标准的直通双绞线,可以连接网络设备的端口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10 Mbps 铜介质以太网端口(Ethernet), 100 Mbps 铜介质快速以太网端口
3、Fast Ethernet), 1000 Mbps 铜介质千兆以太网端口(Gigabit Ethernet)。 ④交叉双绞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是常见的RJ45标准的交叉双绞线,可以连接网络设备的端口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10 Mbps 铜介质以太网端口(Ethernet), 100 Mbps 铜介质快速以太网端口(Fast Ethernet), 1000 Mbps 铜介质千兆以太网端口(Gigabit Ethernet)。 ⑤光纤: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是常见的光缆,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单模和多模之分。可以连
4、接网络设备的端口类型主要有100 Mbps 光介质快速以太网端口(Fast Ethernet), 1000 Mbps 光介质千兆以太网端口(Gigabit Ethernet)。 ⑥电话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电话线只能连接在调制解调器端口之间,在Packet Tracer 5.0中的设备选择区中仿真广域网中有这样的调制解调器端口,另外在路由器的可选模块里也会有调制解调器模块。 ⑦同轴电缆: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个图标与光纤的图标十分相似,但是同轴电缆的图标比光纤图标要稍长一些,颜色也稍淡一些。同轴电缆用来在连接
5、Cable调制解调器。 ⑧DCE串口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种DCE的连接方式通常在两个路由器之间的串口之间进行。 ⑨DTE串口线: 在Packet Tracer 5.0中用这个图标 表示。这种DCE的连接方式通常在两个路由器之间的串口之间进行。 ⑩无线连接方式: 这需要使用无线路由器或无线交换机,此外在计算机终端上也要添加Linksys-WMP300N或PT-HOST-NM-1W无线接入模块。 二、网络设备的连接状态 当我们用连接线将两个不同的网络设备连接以后,通常在连接线的两端会出现两个有颜色的亮点,其实这两个亮点在向我们传达了网络物
6、理连接的信息。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 图一中有两组计算机,它们用网线直接通过网卡连接,我们用了两种网线来连接,我们看到上面那组计算机是使用交叉线连接的,在交叉线的两端出现了两个绿色的亮点,这表示两台计算机的物理连接是正确的;下面的一组计算机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我们可以看到在连接线的两端出现了两个红色的亮点,这表示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错误,如果不改正这两台计算机将无法通信。 上面这个例子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双绞线用法是吻合的,在双绞线制作中我们说过:两台计算机使用直接电缆连接不能使用直通线。 在Packet Tracer 5.0的连接线两端出现的这两个亮点我们
7、称为线路状态指示灯,从指示灯的颜色来看一共分为三种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橙色,这三种颜色分别表示线路的工作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①红色:无法检测线路中的信号,这分两种可能,一是由于没有给网络设备配置相应的协议,因此线路中没有信号,这并不表明线路连接错误,只要将协议配置完毕,红色指示灯还是会变成绿色的状态,这种情况多见于和路由器设备连接的情况;再有一种情况就是线路完全连接错误时产生的,如图一例子中的情况,这需要我们及时改正。 ②绿色:检测到线路中的信号,但是这只是表示物理连接正确,不等于协议工作情况正常,我们还要继续为网络配置相应的协议。 ③橙色:橙色指示一端线路出现堵塞现象,这种情况
8、多出现在与交换机连接的时候。 小结:使用Packet Tracer 5.0创建网络的时候,我们先将网络中所需的设备拖拽到工作区中,然后再为这些网络设备选择适当的连接线路,如果我们无法确定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用哪一种连接线的话,我们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让Packet Tracer 5.0为我们代劳。当网络连好以后,我们要观察连接线的指示灯的状态,尤其要注意出现红色指示灯的连接线,仔细检查连接线使用是否合理。 二、网络新设备的创建 在使用Packet Tracer 5.1进行网络实验时,我们会发现一个令人遗憾的问题,在Packet Tracer 5.1的设备选择框中,可以供我们选择的网络设备
9、太少了,不管我们在学习还是利用Packet Tracer 5.1进行网络实验,这些设备视乎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好在Packet Tracer 5.1中提供了一个自定义网络设备的功能,利用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创建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络设备,下面我们开始了解创建和删除自定义的网络设备。 一、创建网络设备 1、打开Packet Tracer 5.1,将路由器中的Generic图标拖拽到逻辑工作区中,Generic是可供用户扩充的网络设备。 2、为该网络设备添加需要的模块,这项工作完成后关闭该对话框。 3、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这是自定义设备编辑按钮
10、可以打开自定义设备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Select按钮。 4、单击逻辑工作区中路由器的图标,可以再次打开自定义设备对话框。我们在编辑区和注释区中输入该路由器的一些文字说明。 5、单击Add按钮,将自定义设备的ptd文件保存起来就可以了。 二、删除自定义设备 如果我们不需要再使用自定义设备了,为了保持网络设备选择区中的简介,我们可以将不用的设备删除,其方法如下: 1、打开Packet Tracer 5.1,按按钮。 2、在打开的自定义设备对话框中按编辑区的向下箭头,打开自定义设备的下拉文件列表,选择代表要删除的自定义设备
11、文件名,按Remove按钮,这时在自定义设备选择区中的设备就会被删除。 Packet Tracer 5.1中自定义设备的编辑功能可以用在设备选择区中几乎所有的设备上,只要有Generic图标的设备都可以使用,这样可以弥补网络设备类型不足的缺陷,让我们随心所欲地创建我们想要的任何一种网络设备。 三、创建Packet Tracer 5.1中的网络虚拟环境 在Packet Tracer 5.1中我们可以使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方式让用户来设计和规划自己的网络:逻辑工作方式和物理工作方式。 逻辑工作方式可以让用户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网络拓扑结构,这是一种纯理
12、论的设计,在这种工作方式中我们只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否合理,而不去考虑其实际规模和位置。 物理工作方式可以让用户在城市,建筑物和配线柜里安排和布置网络设备。在物理工作方式中,节点之间的距离将成为网络连通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使用无线连接方式的时候,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和其他物理设备的干扰将影响到网络的通信和其他性能。 逻辑工作方式和物理工作方式之间的关系好像在修建一幢大楼,应该先完成建筑图纸的设计和绘制,然后才能根据图纸来添砖加瓦。逻辑工作方式好比工程师在设计和绘制建筑图纸,而物理工作方式就像建筑工人在一砖一瓦地建造大楼。 在Packet Tracer 5.
13、1中我们先建立自己的逻辑网络,然后您可以安排这个网络的物理工作方式。所以我们的大部分的时间,将花费在逻辑工作区中的逻辑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上。 下面我们根据一个实例来说明使用物理工作方式设计网络虚拟环境的过程。 一、实际中的一个例子 如图所示是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图中是电信大楼、公司大厦、超市和两所学校的网络关系。 下面我们要用Packet Tracer 5.1来模拟。 二、创建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图 目前我们建立一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选定相应的网络设备并将这些设备拖拽到逻辑工作区中就可以了。由于现在我们只
14、是要演示在物理工作区中模拟网络的环境,因此对于该网络拓扑结构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我们将不做过多的考虑,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络拓扑示意图,我们也不添加计算机终端,总之我们是利用一个简单的网络结构来演示在物理工作区里创建虚拟的网络环境的过程。 下面是在Packet Tracer 5.1中建立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为了后面工作更加方便我们要给所有的网络设备命名,这样在后面的工作中将简单和方便许多,不然的话面对一大堆路由器和交换机你将一筹莫展。 三、创建网络的物理环境 上述工作完成后按Physiacl进入物理工作区,在物理工作区中有四个按钮分别代表四个层次,
15、分别是intercity(城际)、New city(新建城市)、New Building(新建筑物)和New Closet(新建机柜)。除intercity(城际)外的其他三个按钮只要按动以后将会在物理工作区的左上角出现一个矩形方框代表新建的对象,单击该对象将放大代表该对象的举行图片并进入其内部进行编辑。一般来说我们进入物理工作区后将默认出现intercity(城际),intercity(城际)城际只有一个,不能够重新命名。New city(新建城市)只能在intercity(城际)中建立,可以对New city(新建城市)进行添加、删除和重新命名。New Building(新建筑物)只能在N
16、ew city(新建城市)中建立,也可以进行添加、删除和重新命名,不过建筑物在物理工作区中只显示一层。在建筑物中可以建立New Closet(新建机柜),机柜也可以添加、删除和重新命名,但是不管我们是否建立了机柜在Packet Tracer 5.1默认的情况下intercity(城际)中都将自动生成一个城市,名称为Home City。在城市中也会自动生成一个建筑物,名称为Corporate Office,而在该建筑物中也会有一个自动生成的机柜Main Wiring Closet。我们在逻辑工作区中创建的所有网络设备在一开始的时候都将出现在这个主要配线柜中,而我们要做的工作也只是将Main Wi
17、ring Closet(主要配线柜)中的设备分配到我们创建的其他城市的建筑物中的机柜里。这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工作,但是却需要十分仔细,不能出错。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给城市、建筑物和机柜都分别按规则命名。操作步骤如下: 1、按要求创建建筑物和建筑物中的机柜 当这些代表网络位置的建筑物和建筑物中的机柜创建完毕以后可以点击表示Corporate Office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中找到表示Main Wiring Closet的机柜。我们可以看到在逻辑工作区中的网络设备都在这个机柜里。 2、将Main Wiring Closet中的网络设备移动到相应的建筑物和机
18、柜中 我们先单击物理工作区上方的Move Object按钮,然后在图中单击某一个网络设备,将出现如下图的菜单,只要在菜单上选定设备将要到达的物理地址,该设备就会自动到达目的位置,而且设备之间的连线也会同时移动。 下图是反复操作后的结果。 小结:物理工作方式可以更好的模拟实际的网络环境,这对网管人员的工作更为有效,我们可以将管理范围的设备模拟成更加符合实际的效果,当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再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模拟,例如我们可以切断某条传输线路或者关闭某个网络设备,以便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Packet Tracer 5.1中
19、的活动向导(一) 从Packet Tracer 5.0开始为了方便教学活动的开展特意为学生和教师添加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活动向导。所以如果你仔细阅读Packet Tracer 5.0的帮助文件就会发现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其实是一个评估工具,通过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可以使教师非常方便地为其他用户创建一个非常具体的网络环境,换句话说就是出一个考试题。然后让学生完成这个网络的搭建与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将需要考核的知识在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中通过【网络答案】功能设置好,考几个知识点就设置几个位置,活动向导
20、Activity Wizard)会自动对该考题进行分数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每设置一个知识点系统就会给这个点设置1分,而该考试题的总分要视该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的数量来决定。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该试题后,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会根据知识点中的正误给学生一个最终的得分。 在Packet Tracer中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打开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分别是扩展(Extensions)菜单下的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工具栏中的按钮和组合键CTRL+W。当我们进入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对话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在下
21、图中窗口的左边有10个按钮,它们分别具有10种不同的功能。 1、【Welcome】这是一个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的欢迎界面,在这个界面中对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的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2、【Variable Manager】这是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中的变量管理器,在这个窗口中有三个选项卡,分别是【Introduction】选项卡、【Pools】选项卡和【Variables】选项卡。 ①【Introduction】选项卡对变量管理器【Variable Manager】进行简单的说明,但是在这个界
22、面的下方有一个复选框,如果我们选中这个复选框后,在【Instructions】和【Answer Network】这两个选项中就会出现一个变量名称列表,在这个列表里有我们添加和定义的变量,我们可以将这些变量插入到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的说明文件和网络答案文件中。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我们在利用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编辑任务说明书的时候可更加严格和规范,另一方面可以自由地添加我们认为必要的考核内容,可以让我们的考核的范围更大(超出Packet Tracer 默认的那些知识点),方式更加灵活。 ②【Pools】选项卡是一个由用户创建的变量集合,在这里
23、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三类不同的变量,这三类不同的变量分别是数量、附带条件和IP地址,凡是用户需要添加的变量必须先在这里编辑,然后才能通过【Variables】选项卡添加。 ③【Variables】选项卡的功能是用户将自己编辑的变量进行选择,只有用户选择了自己在【Pools】中编辑的变量以后这些变量才能生效,才能在【Instructions】和【Answer Network】中使用这些变量。 3、【Instructions】是活动向导(Activity Wizard)的文字编辑器,作为教师出一道考题给学生做,肯定不能缺少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说明,那么教师命题的文字和图片部分就在
24、这里进行编辑。这个编辑器支持我们使用超文本语言进行编辑,超文本语言中大部分语法规则都能够在这里应用。编辑器中有两个选项卡,分别是【Edit】和【Preview as HTML】。 ①【Edit】选项卡主要是编辑文本的工具,在这里我们可以直接输入网络的文字说明,也可以通过导入的手段将已经编辑好的文件导入到编辑器中,如果使用导入的手段我们只能导入htm文件。在编辑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文字,如果是这样的话在【Preview as HTML】选项卡中显示的内容将和输入的内容一样,我们也可以在编辑器中输入的文本中加上一些超文本的标记,例如标题和换行等等,如果是这样的话在【Preview as
25、HTML】中显示的文本将有字体的变化和换行的显示。 ②【Preview as HTML】选项卡主要是将我们编辑好的网络问题文字说明的部分显示出来,供我们观看,对不满意的部分还可以在【Edit】里修改。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在上面的【Variable Manager】变量管理器中的【Introduction】选项卡中勾选了下方的Show Variable Manager Interface复选框的话,那么在编辑器中会产生变量列表,供我们在编辑网络试题是插入变量时使用。如下图所示: 五、Packet Tracer 5.1中的活动向导(二) 在上一节Pa
26、cket Tracer 5.1中的活动向导(一)中我们介绍了Packet Tracer 5.1中的活动向导窗口中的前三个按钮,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讨论后面的几个按钮及其这些按钮的功能。 4、【Answer Network】这个按钮可以打开以下的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教师可以为自己设计的网络给出答案。 这个窗口上有三个按钮和四个选项卡,第一个按钮是【Show Answer Network】,这个按钮可以帮助我们在逻辑工作区中建立一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并且按照要求去设置这个网络,直到网络正确联通为止。在右边还有另外两个按钮分别是【Import File to A
27、nswer Network】和【Export Answer Network to File】。 【Import File to Answer Network】按钮的作用是将外部文件导入系统并且将其做为这个网络的答案。 【Export Answer Network to File】按钮的作用是将系统中已经编辑好的文件导出到外部文件中。 在三个按钮的下面有四个选项卡作用分别如下: ①【Assessment Tree】选项卡,在这个选项卡中有两个功能项: 一个是View Filter,这是一个查看已经建立的网络中有哪些组件的过滤器的工具,查
28、看的方式是通过关键字的形式进行的。 另外就是下面的树形结构的列表,在这个列表中将我们建立的网络按照所使用的设备组成一个树形结构,在这个树形结构中包括网络设备的端口、IP地址的设置和我们为网络添加的变量,在这里我们可以为自己创建的网络设计考试的知识点、知识点的分值、使用过滤器查询时使用的关键字和对学生的错误提示的文字等等。 ②【Connectivity Test】选项卡,这是一个专门为我们测试PDUS(协议数据包)时使用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对需要测试的PDUS(协议数据包)的条件、分数值、状态、源、目的和类型进行设置。 ③【Overall Feedback】选项
29、卡,这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一个反馈,这种反馈分两个方面,一是完成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是未完成情况的反馈。 ④【Settings】选项卡,在这个选项卡中我们可以完成三项基本工作,分别是: Time Settings时间设定:为一道测试题设置一个完成的时间,考试必须在该时间范围内完成。时间设置的方式有计时、倒计时和不计时三种,可以在单选按钮中选择。 Dynamic Checking动态检测:选择这种方式系统将定时对用户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动的检测,但是检测的结果不影响系统对该项任务的最后评定。 User Profile Locking用户资料锁定:
30、用户资料一旦被锁定,那么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户的资料将不能被更改。 5、【Initial Network】这个按钮可以打开以下界面,通过这个界面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网络让学生来完成搭建和设置。 在设计网络的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供使用:一种选择已经搭建和设置好了得网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使用【Copy from Answer Network】(复制网络答案)按钮,将已经存在的网络问题通过适当的修改变成我们的考试题。另一种选择是使用【Import File to Initial Network】(导入文件)按钮,将那些pkt文件导入到Packet Tracer中
31、并使用导入文件,当然我们也可以自己设计,自己输入,这种方法用的最多。 6、【Password】按钮,这是一个为网络问题加设口令的按钮,使用这个功能可以为我们设计的网络问题添加密码,这样做用户在完成这个作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密码,将无法打开并且使用活动向导。 7、【Test Activity】按钮,这个按钮可以打开PT Activity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有我们为问题网络编写的说明,也有测试该网络是否正确的按钮和重置网络的按钮。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窗口中,当我们解决网络问题以后可以使用【Check Results】按钮让系统来判断我们所做的工作,系统会为
32、我们的工作评估并给出一个分数。【Reset Activity】按钮一般在我们想将该网络问题重新做一遍的时候使用。 8、【Check Activity】这个按钮的功能与【Test Activity】按钮基本一样,这里不多啰嗦。 9、【Save】按钮的功能是将编写好的网络问题保存在磁盘中,文件的扩展名是pka 10、【Exit】当我们结束问题的编辑工作时使用这个按钮可以推出活动向导界面返回Packet Tracer的界面。 下一节我们将讨论使用活动向导建立一个网络问题的方法。 企业级局域网的搭建与应用之十五 使用活动向导设计网络问题 在
33、上一节中我们了解活动向导的基本操作,在这一节我们将演示使用活动向导设计网络测试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我们地讲解整个过程,尽管如此可能还是有些费解之处,我想只要多试试就会弄懂的。 下面是我使用活动向导设计的一道网络测试题,这道测试题以qqs1995.pka为文件名保存在磁盘中,打开该文件后我们会看到该测试题的操作指南。 操作指南是设计网络评估测试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操作指南用户可以看到应该怎样搭建和设置网络,在上图中操作指南中我们发现,字体、颜色、字号和图片都可以进行编辑,这样就是操作指南更加实用,更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不难,不过我们要
34、掌握一定得HTML语言的标签知识就可以了。下面是该操作指南的编辑方法。 一、操作指南的图文编辑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在我们编辑的文字中有不少HTML语言的标签,这些标签在尖括号中,在文字的前后各有一个,成对出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HTML语言的标签。Packet Tracer支持部分HTML语言的标签,例如我们将“知识点:跨交换机实现互通”这行文字以标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在该行的两端加上
35、用罗列如下: 标签名称 作用
36、 设计一道网络试题就必须为它做一份答案,为此活动向导提供了试题答案管理器这项功能。 首先我们要将自己设计的网络按照要求进行连接,然后要对其进行设置,使这个网络可以连通,并能够完成我们在设计时提出的所有任务。这时我们会发现在答案管理器中保存了我们所做的设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树形的结构,在这里我们有编写试题中每一个网络组件,也有我们设置的每一个参数。 在这个树形结构中我们可以勾选PC1中网卡的IP Address复选框,这就意味着我们将设备名为PC1的计算机网卡的IP地址的设置作为该测试题的一个测试内容。我们可以在上面的树形结构列表的Points栏中输入数字
37、2”,然后回车确认,这是给这个测试内容赋予一个分值,如果用户在测试时这一项做对了,将得2分,你可以不设置这一栏,那么系统在默认情况下的分值都是1分。在树形结构列表中Feedback When Incorrect栏是错误操作信息反馈栏,您可以在这一栏中编写一些反馈信息,如果用户在这项操作中出现了错误,那么系统会把您所编辑的反馈内容显示出来,这样可以给用户一些提示。 反复进行上面的工作,我们会为这道网络测试题添加所需测试的内容,也会为每一个内容设置分值,这样的话,当用户完成了这次测试后,系统会根据用户的操作情况和您的设置给出一个评估的分数,同时还会给出一些根据您所设置的反馈信息。
38、三、为测试题加密 测试题的设置内容对用户来说是不能看到,也不能被修改的,正因如此我们必须为自己设计的试题加密。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在活动向导中选择【Password】然后输入并确认密码就可以了。 下一节我们将研究活动向导的变量设置与插入。 关于网络设备的定义和设备间连接方式的一般规律: 首先你需要了解两类设备:DTE类设备和DCE类设备。 DTE 类设备:如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等 DCE 类设备:如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等 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 DTE(Data Term
39、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大家知道,大多数的数字数据处理设备的数据传输能力是很有限的。直接将相隔很远的两个数据处理设备连接起来,是不能进行通信的。必须在数据处理设备和传输线路之间,加上一个中间设备。这个中间设备就是数据电路端设备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DCE的作用就是在DTE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且负责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DTE可以是一台计算机或一个终端,也可以是各种的I/O设备。典型的DCE则是一个与模拟电话线路相连接的调制解调
40、器。DCE虽然处于通信环境内,但它和DTE均属于用户设施。用户环境只包括DTE。 例如: PC PC 交叉线 PC HUB 直通线 HUB普通口 HUB普通口 交叉线 HUB普通口 HUB级联口 直通线 PC 路由器 交叉线 路由器 路由器 交叉线 PC 交换机 直通线 路由器 交换机 直通线 交换机普通口 交换机uplink口 直通线 交换机普通口 交换机普通口 交叉线 交换机uplink口 交换机uplink口 交叉线 电缆内有8根电线,分为4对,每一对就是一对双绞线,依次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 568A的排线顺
41、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则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其中1、2用于发送数据,3、6用于接收数据,4、5用于传输语音,7、8用于传输电源。 所谓的交叉线是指:一端是568A标准,另一端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 直连线则指:两端都是568A或都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 顺便说一下,许多朋友在做RJ45头的时候,只是保证线两端的顺序一一对应,却并未按照568A/568B的排线标准去做。这样虽能连通网络,但这种线的抗干扰性非常差,经常出现诸如传输速度慢、网络时好时坏的情况。希望大家
42、在做网线的时候一定按照标准去做,并且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网线长度最好不小于1.5米,这对提高网络的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当以下设备互联时,需使用直连线: 1. 将交换机或HUB与路由器连接; 2. 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与交换机或HUB连接; 3. 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UPLINKS口连接。 而这些设备互联时,则需使用交叉线: 1. 计算机与路由器连接; 2. 交换机与交换机连接; 3. HUB与HUB之间连接; 4. 两台PC直接相连; 5. 路由器接口与其它路由器接口的连接; 6. Ethernet接口的ADSL Modem连接到PC机的网卡接口。 总之,同一层设备相连用交叉线;不同一层设备相连用直连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