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1 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目审批表(教师用表) 学院:法学院 教师姓名 邱运华 职 称 讲师 学 位 硕士 题 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选题性质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其它□ 成果形式 论文√ 设计□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一、主要研究内容 在刑法理论体系中,被害人承诺作为一个特殊的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被害人承诺的正当化与否,首先应该明白被害人承诺的具体含义,在当今世界上各大法系对于被害人承诺的规定等,成立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基础性条件与限制性条件,不应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其是否具有正当性。分析被害人承诺存在的
2、依据及成立的要件,关于被害人承诺是否应该负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被害人承诺的刑事责任在刑法总则中应该予以规定其后果应该给予应有的惩罚,不能纵容。并且要根据现状及时找出解决措施,让刑法更加规范。 二、意义 被害人承诺的确立,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法理论体系,规范刑事司法实践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家刑罚的任意扩张,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司法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对相关案件的犯罪行为进行准确地定罪量刑,快速高效地解决案件,避免出现冤案、错案。在对有限的司法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不断地提高司法资源效益,确保司法的产出质
3、量。确立被害人承诺的地位,可以使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尽快成为现实。
4、
5、
6、
7、
8、
9、 教研室意见: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主任(院长)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分选题填写,每题一页,由学院存档。 附2:
10、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记录 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法学 姓 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指导教师 邱运华 附3: 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学生用表) 学院:法学院 时间: 年 月 日 选题情况 选题名称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专 业 法学 选题
11、来源 导师推荐□√ 学生自拟□ 其它□ 选择本题目原因 从法谚“得到承诺的行为不违法”演化出了被害人承诺的问题。被害人承诺作为一项正当化事由,包含着重要的刑法价值,对如何在维护刑法正义的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决定权最大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害人承诺虽然已经得到我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我国刑法目前也没有明文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承诺的案例把握不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必要对被害人承诺进行进一步研究。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被害人承诺的也是有争议的,被害人承诺有可能是违法的。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是有限定的,为防止其被滥用的倾向,防止刑
12、法保护法益的目标受到削弱,对被害人的承诺的适用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定,以避免危及社会秩序和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章: 年 月 日 附4: 毕业论文任务下达书 学生 王凤鸿 (学号 200905720639 ): 现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发给你。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内容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二、主要内容 被害
13、人承诺概述,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依据及思考,被害人承诺的成立要件,被害人承诺与刑事责任,关于被害人承诺的立法思考。 三、基本要求 1、按照论文写作进程安排进行论文的写作工作,在确定选题、资料搜集和开题的前期工作完成之后,认真进行论文的初稿写作并及时和指导老师联系修改论文。 2、格式规范,无错别字,结构合理、语言简练,句子通顺,逻辑性强。 3、严禁抄袭,所引用材料必须校对原文,并注明出处。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文燕,田宏杰:被害人承诺的刑法意义[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2(13)。 [2]王政勋:正当行为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王跃辉:被害人
14、承诺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4]李晓:论被害人承诺[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5]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王湛博,王山,韩坤:浅议被害人承诺[J].法治与社会,2010,6(88)。 [7]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凌萍萍:被害人承诺之刑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9]许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0]王松波:论被害人承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1]薛
15、俊梅:论被害人承诺对刑事责任的影响[D]. 吉林:吉林大学,2010。 [12]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3]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4]刘守芬,陈新旺:被害人承诺研究[J].法学论坛,2003,5(10)。 [15]张亚军:被害人承诺新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4(15)。 五、进程安排 阶 段 起 止 日 期 主 要 内 容 1 2012年9月3日-2012年10月7日 选题 2 2012年10月8日-2012年10月28日 撰写开题报告 3 201
16、2年10月29日-2013年3月24日 论文写作 4 2013年4月20日-2013年5月10日 答辩 六、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于2012年9月20日发出。毕业设计(论文)应于2013年4月10日前完成后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评阅后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 指导教师(签名): 学 生(签名): 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下达书一式两份,一份给学生,一份留学院存档。 附5: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学生用表)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17、 题 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一、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认定及其责任的承担 王政勋在《正当行为论》 中认为我国刑法总则并没有将被害人承诺规定其中。但在刑法理论界通常将被害人承诺作为排除危险性正当化事由加以研究。而在刑法分则中,被害人承诺也有所体现。另外,被害人承诺对刑事责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阻却或减轻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对被害人同意的杀人、伤害等行为的从宽处罚。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五种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如果在事后得到被害人的同意或者宽恕,可以阻却犯罪的成立。”对于被害人承诺要设定一定的界限,在立法上要进行重新思考,在刑法总则与分则中都有进行修改的空间。在刑
18、法总则中,进行立法重构,在我国的犯罪论体系中,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正当化事由,而作为犯罪阻却事由却放在了犯罪论体系之外,被害人承诺也应作为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放在犯罪构成体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因素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完善,将被害人承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纳入排除犯罪的正当化事由,并对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和实施限度等做出具体地规定。这样 在刑法分则中要对被害人承诺也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合理的成分。 张明楷在《刑法格言的展开》中认为应将社会的伦理秩序和伤害的后果结合起来综合认定。如果造成身体严重损伤时,该承诺是无效的,不能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若仅造成轻伤,如果仅以行为
19、违法善良风俗而量刑,则有刑法的范道德之嫌,应以行为是否严重违反秩序为判断标准。至于何为严重违反秩序,则应结合行为的动机、双方关系、行为手段和强度等多种因素考虑。身体权的承诺问题,理论界有肯定之说,也有否定之说,还有折中的说法。肯定与否定之说都走向了极端,我认为折中之说最为准确,身体权是允许有限承诺的权利。如果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该承诺是无效的,不能免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造成了轻伤,仅以行为违反善良风俗而量刑,则有刑法的泛道德化之嫌,应以行为是否严重违反秩序为判断标准。 赵秉志在《英美刑法学》中认为被害人承诺在美国的规定,美国刑法认为,由于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利益造成了侵害
20、因而不能私下了结,不能因为有被害人事前的同意而免除刑事处罚。所以,被害人同意一般不能作为犯罪人合法辩护的理由。但在以违反“被害人意志”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中,可以作为免除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合法辩护理由。但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会被推翻的,在犯罪人对被害人实行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时,需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被害人承诺可以阻却犯罪的成立也被明确规定在相应的法律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承诺有一定的表现,但是由于我国对被害人承诺的研究并不充分,且我国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与实质违反性即法益侵害性是完全统一的。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必然是具有实质违法性,并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反之,不具有实
21、质违反性的行为,必然同时也不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而不够成要件特征,作为正当化行为的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只能是阻却违法性的行为。除此之外,则不构成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成立。 二、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依据 高金桂在《利益衡量与刑法之犯罪判断》中认为介于法律行为说、利益放弃说、法律保护放弃说、保护客体部分脱落说、社会相当性说、利益衡量说中,应提出一种能尽量规避以上学说种种缺陷的观点,即利益衡量说。利益放弃说和法律保护放弃说均肯定了公民个人的主体性,充分尊重了主体的自主决定权,但对于私人权利的行使和国家公权力的运作之间的界限却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利益均衡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依据
22、中,利益衡量说所强调的利益均衡,实质上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两者的衡量。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法律的创设及适用应遵循“利益衡量”加以解决。 美国的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认为被害人承诺的正当化根据正是缘于现代刑法对公民自由决定权的尊重和保护,缘于刑法的谦抑精神。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代替措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 综上所述,被害人的自由权作为利益衡量的一端,突出其在考察范畴中的价值,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明公民的权利来源,克服利益放弃说与保护放弃说的弊端。其次,利益衡量理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解决了利益放弃说与法律保护放
23、弃说不能解决的被害人承诺的限度的问题,它将被害人承诺的考量放在一个社会价值与权力体系中进行分析,凸显了衡量的意义,也即要在法益主体的自我决定权与国家公权力的启动中进行比较,以确定孰轻孰重。 三、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意义 对于被害人承诺要设定一定的界限,在立法上要进行重新思考, 在刑法总则与分则中都有进行修改的空间。在刑法总则中,进行立法重构,在我国的犯罪论体系中,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正当化事由,而作为犯罪阻却事由却放在了犯罪论体系之外,被害人承诺也应作为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放在犯罪构成体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因素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完善,将被害人承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
24、险等纳入排除犯罪的正当化事由,并对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和实施限度等做出具体地规定。这样 在刑法分则中要对被害人承诺也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合理的成分。例如对于法定刑较高的犯罪,把被害人承诺的行为从原有的罪名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罪名。这样就能通过法定刑显示出行为人主观恶性,同时将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规定为与原罪完全不同的犯罪,既可以保持原刑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又能充分尊重被害人的自由决定权。将被害人承诺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的正当化事由写进我国刑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体系和丰富我国刑法理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司法机关解决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相关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并且可以促进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地为当代法治建设
25、服务。对于促进案件的公正解决和实现刑事司法个别正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加附页 附6: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学生用表)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题 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1.选题意义:被害人承诺的确立,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刑法理论体系,规范刑事司法实践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国家刑罚的任意扩张,为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司法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对相关案件的犯罪行为进行准确地定罪量刑,快速高效地解决案件,避免出
26、现冤案、错案。在对有限的司法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不断地提高司法资源效益,确保司法的产出质量。确立被害人承诺的地位,可以使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尽快成为现实。 2.研究现状:被害人承诺虽然已经得到我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我国刑法目前也没有明文规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承诺的案例把握不准,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必要对被害人承诺进行进一步研究。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对被害人承诺的也是有争议的,被害人承诺有可能是违法的。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是有限定的,为防止其被滥用的倾向,防止刑法保护法益的目标受到削弱,对被害人的承诺的适用必须进行严格的限定,
27、以避免危及社会秩序和国家公权力的行使。 3.可行性分析:对于被害人承诺要设定一定的界限,在立法上要进行重新思考, 在刑法总则与分则中都有进行修改的空间。在刑法总则中,进行立法重构,在我国的犯罪论体系中,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正当化事由,而作为犯罪阻却事由却放在了犯罪论体系之外,被害人承诺也应作为法定的犯罪阻却事由放在犯罪构成体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因素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完善,将被害人承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纳入排除犯罪的正当化事由,并对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和实施限度等做出具体地规定。这样 在刑法分则中要对被害人承诺也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合理的成分。例如对于法定刑较
28、高的犯罪,把被害人承诺的行为从原有的罪名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罪名。这样就能通过法定刑显示出行为人主观恶性,同时将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规定为与原罪完全不同的犯罪,既可以保持原刑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又能充分尊重被害人的自由决定权。将被害人承诺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的正当化事由写进我国刑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刑法体系和丰富我国刑法理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司法机关解决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相关案件提供法律依据,并且可以促进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地为当代法治建设服务。对于促进案件的公正解决和实现刑事司法个别正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重点、难点 随着法律思想的发展,法律制度有了更加完善和科学的
29、发展,人们认识到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的统治制度和社会秩序,而且也是对被害人个人权益的侵害,甚至有时纯粹只是对个人权益的侵害。因此,对于主要侵害个人权益的行为或纯粹只侵害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害人有权对自己处分权限内的个人权益作出承诺,排除行为的犯罪性。而且从效益的角度来看,对于这些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法律不妨对其以正当行为对待,以使司法机关能将主要精力用于与严重侵犯国家、社会利益或个人重大权益的犯罪作斗争。然而另外的观点认为,“现代刑法的根本目的不是保护私人利益,只是通过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私人利益。所以,即使有被害人的同意,如果危害社会秩序,这种行为仍然构成犯罪应当受到惩罚。不过,在特殊情况下,由
30、于有被害人表示的同意,基于另外的原因,可以使犯罪消灭并不受处罚。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文燕,田宏杰:被害人承诺的刑法意义[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2(13)。 [2]王政勋:正当行为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王跃辉:被害人承诺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 [4]李晓:论被害人承诺[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5]杜里奥·帕多瓦尼著,陈忠林译: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王湛博,王山,韩坤:浅议被害人承诺[J].法治与社会,2010,6(88)。 [7]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M]
31、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8]凌萍萍:被害人承诺之刑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5。 [9]许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10]王松波:论被害人承诺[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1]薛俊梅:论被害人承诺对刑事责任的影响[D]. 吉林:吉林大学,2010。 [12]张明楷:法益初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3]陈兴良: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4]刘守芬,陈新旺:被害人承诺研究[J].法学论坛,2003,5(10)。 [15]张亚军:被害
32、人承诺新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4(15)。 写作进度安排 2012 年 9 月 - 2012 年 10 月 论文开题 2012 年 10月 - 2013 年 1 月 完成初稿 2013 年 1月 - 2013 年 2 月 完成二稿 2013 年 2月 - 2013 年 3 月 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从该生将引用的文献资料看,基本概括了论文题目所涵盖的成果,本课题的深度适中,广度符合要求,本论文毕竟在原教科书中少有论及,需要该生广泛的占有材料才能成就,该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 同意开题。
33、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开题小组意见 开题小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章: 年 月 日 注: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开题报告格式进行适当调整。 附7: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变更审批表(教师用表)
34、学生姓名 学 号 变更前题目 变更后题目 选题变更原因及论文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章: 年 月 日 附8: 毕业论文选题落实情况统计表 学院:法学院 专业: 填表时间:
35、 年 月 日 序号 题目名称 选题来源 选题性质 指导教师 学生 成果形式 论文地点 姓 名 职称 姓 名 学号
36、 说明:1.本表由学生所在学院教务人员负责填写,一式两份,教务处、学院各一份; 2.选题来源:是指导师推荐、学生自选、其它。 3.选题性质:是指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其它。 4.外聘教师姓名后加符号“*” 附9: 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及指导记录表(指导教师用表)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题 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是否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 是□ 基本按计划要求□√ 否□ 是否有能力独立按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是□ 基本按计划要求□√ 否□ 目前进展情况(学生论文写
37、作进展、资料搜集和利用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等) 资料搜集基本完毕,论文初稿已成,基本上讲资料利用充分,结合选题对其所收集资料的权威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资料收集的方法与重点进行了指导。 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认为符合该选题的一般逻辑结构,通过指导,该同学明确了论文结构中需要写作的重点,并了解了下一步如何根据提纲撰写论文的基本问题。 对此后论文(设计)工作的建议,包括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紧扣论文大纲设计的结构组织材料,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引用、参考文献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多动脑,多思考。文章要逻辑清晰,结论要有充分的支撑。 在写作论文时要
38、对被害人承诺正当化做比较全面的分析,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的见解。 写作态度要严谨,按时完成写作工作任务。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签章: 年 月 日 附10: 毕业论文书面成绩评分参考标准(指
39、导教师用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要求 分值 学术水平 立题水平 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深度、难度、广度适当,能达到科研实践训练的要求 6 实验(调查)方法 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先进合理,实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6 结论合理性 结论符合理论法则和基本原则;图纸质量高,工艺可行;建模正确,设计合理 6 创新水平 有创新意识、创新点,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7 应用价值 推广前景 推广前景好,推广后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5 适用面 论文研究的内容适应范围较广泛,并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以适
40、用 5 论文写作能力 格 式 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准确,符合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论文各构件齐全、格式正确 5 结 构 布局合理,段落规范,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5 文 字 文字通顺、规范,语言准确、简洁、严密,表达能力强 5 逻辑性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主分论一致,富有说服力 5 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能独立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并且收集的资料翔实、充分,能恰切地说明问题 7 学科间理论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分析正确、合理;设计、计算准确;方案论证充分;能综合多学科、多层面的理论或技术并能熟练应
41、用 7 综合应用技术、工具能力 设计或论文中综合应用了较多技术或工具,并能独立完成 6 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有清晰的思路、恰当的方法,能全面地分析出问题及原因 10 解决问题能力 能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10 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工 作 量 、工 作 态 度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 5 注: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指标、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附11: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 年 月 日 姓 名 王
42、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论文题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毕业论文选题合适,符合法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论文依据学习过的理论与实践,对被害人承诺正当化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文章逻辑性比较强,层次分明,有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能够独立查阅资料,所搜集的资料比较丰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恰当。语言表达比较准确,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是否同意提交答辩 同意提交答辩□√ 不同意提交答辩□ 评定成绩(百分制) 85 指导教师签字 职 称 附12: 毕业论文书面成绩评分参考标准
43、评阅人用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要求 分值 学术水平 立题水平 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深度、难度、广度适当,能达到科研实践训练的要求 5 实验(调查)方法 能正确设计实验(调查)方案,实验(调查)方法先进合理,实验(调查)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5 结论合理性 结论符合理论法则和基本原则;图纸质量高,工艺可行;建模正确,设计合理 10 创新水平 有创新意识、创新点,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10 应用价值 推广前景 推广前景好,推广后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5 适用面 论文研究的内容适应范围较广泛,并在较长的时间内
44、可以适用 5 论文写作能力 格 式 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准确,符合论文格式规范及要求;论文各构件齐全、格式正确 5 结 构 布局合理,段落规范,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5 文 字 文字通顺、规范,语言准确、简洁、严密,表达能力强 5 逻辑性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主分论一致,富有说服力 5 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能独立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并且收集的资料翔实、充分,能恰切地说明问题 7 学科间理论综合应用能力 综合分析正确、合理;设计、计算准确;方案论证充分;能综合多学科、多层面的理论或技术并
45、能熟练应用 7 综合应用技术、工具能力 设计或论文中综合应用了较多技术或工具,并能独立完成 6 解决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有清晰的思路、恰当的方法,能全面地分析出问题及原因 10 解决问题能力 能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10 注: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对指标、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附13: 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分表 年 月 日 姓 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论文题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评 阅 人 评 语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选题具有一定
46、的学术研究价值。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是否同意提交答辩 同意提交答辩□√ 不同意提交答辩□ 评定成绩(百分制) 90 评阅人签字 职 称 附14: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题 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
47、化之思考 答辩时间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组长: 答辩小组成员: 问题及回答要点(以问答形式记录) 答辩秘书签字: 年 月 日 附15: 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标准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分值 报告内容 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有价值等。 35 创 新
48、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等。 30 答 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等。 30 报告时间 符合要求。 5 总 分 100 附16: 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分表 学生姓名 王凤鸿 学 号 200905720639 论文题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小组提出几个与论文相关的问题,该同学均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说理清楚,逻辑性强,说明该同学对于论文内容比较熟悉,对答辩过程掌握的比较好,时间安排合理。 从论文看,该生从被害人承诺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被害人承诺正当化的依据及思考,成立
49、要件等,内容详实充分,论证亦充分,但篇章结构尚需精炼些。 是否通过答辩 是 评定成绩(百分制) 79 答辩小组签字: 答辩小组组长: 答辩小组成员: 、 、 、 、 年 月 日 附17:
50、 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书 法学 专业学生 王凤鸿 ,学号 200905720639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被害人承诺正当化之思考 该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所给成绩(百分制)为: 85 ;评阅教师所给成绩(百分制)为: 90 ;答辩小组所给成绩(百分制)为: 79 ; 按照3:3:4的比例,评定该同学毕业论文(设计)百分制成绩为: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