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互联时代传统印刷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以**印制有限公司为例 学号 姓名 所属学院 商学院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2、年 月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互联时代传统印刷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以***印制有限公司为例 1.研究背景意义、问题提出、相关理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互联网时代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冲击,不仅仅影响和改变了制造理念,也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营销模式。传统企业产品上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已有技术的优化,不是来自同重量级产品的竞争,虽然你的公司一直在往上走,但具有破坏力的东西却在另一面悄然盛开,这里才是革命的发源地。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时代转型的信号,传统企业必须勇敢地面对这种冲击,主动变革比创业本身更需
3、要勇气,所围绕的是新时代下顾客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互联网本身,所要克服的是过去的成功所造成的惯性思路。在这次浪潮的冲击下,总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但当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明白时代转型的要义后,依旧能迎来一次华丽转身。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无数的机遇和产业机会,小米的奇迹,虽然空前,但不绝后,用好这套互联网思维,必然会有更多的企业迅速崛起。传统企业要想赢得未来,一定要把“互联网思维”融入整个企业经营的逻辑之中。互联网的时代是大变革的时代,既意味着大机遇,也面临大挑战。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研究意义: 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以大数据、智能制造和移动互联为基础
4、的新技术范式正在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创新模式。第三次工业革命促使产业组织方式网络化、虚拟化。借助于发达的信息、通讯手段以及全球化网络平台,企业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快速变化,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低成本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创新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2年)。面对创新开放性、平台化的特征,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带动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如何推动企业平台化发展?如何整合资源进行创新? 今天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不是你想不想往互联网转型的问题,而是你的用户已经不在你的原有渠道体系了,用原来的旧思维旧方式已经找不到用户
5、了,倒逼传统企业转型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的用户。 然而,正当很多传统印刷行业的经营者都还没意识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时,已经有一些印刷行业的先行者走在变革的前沿。他们借力O2O、电商渠道建设、品牌数字化建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管理及服务管理智能化平台搭建和IT技术创新等,开启整个行业发展的新道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传统企业如何应对并推动消费变革?传统印刷业在汹涌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下,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新模式又是什么?如何实现线下线上均盈利?这些都成为摆在传统印刷企业面前的新课题。 1.2 问题提出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以XJ印制有限公司为例,导入线上订购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有哪些。 最近几年,
6、中国的传统印刷业发展进入困境。无论是传统的印刷巨头,还是印刷的中小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互联网对传统印刷企业的影响的研究尚为有限。因而本文希望能够在探讨传统印刷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转型领域进行补足。本文以传统印刷企XJ印制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分析其在面对当下印刷业发展的挑战中所采取的新举措,包括其电商化渠道、平台化模式、多样化品类、科技化经营等。分析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实现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印刷企业转型。在XJ印制有限公司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传统印刷企业市场营销模式提出建议。提出传统印刷企业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包括制定明确的战略定位、整合现有资源和推
7、行有效措施三项工作,并从营销模式、渠道、技术、品类、组织的转型等方面给出具体说明。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市场营销理论 Nahapiet 和Ghoshal(1998)较早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他们将社会资本定义为“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并区分了社会资本的三个基本维度,即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结构维度主要反映社会资本网络的结构特征,结构反映的是行为者之间关系的整体模式,成员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不同的结构位置决定行为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关系维度指网络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通过这些关系获得
8、的资产,一般根据关系密切程度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认知维度反映网络成员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和愿景。 1.3.2 4P理论 4P理论产生于I960年,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尔.博登(NeilBorden)在类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 “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 1、产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 2、定价策略(Pricing Strategy) 3、分
9、销策略(Placing Strategy) 4、促销策略(Promotion Strategy) 1.3.3 STP理论 S 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 T Targeting (目标市场选择) P Positioning (市场定位) 1.3.4 网络经济与移动互联网产业 网络经济是从国外引入的一个概念,在英文中有不同的称谓,如:“Economics of Networks”、“Network Economics”、“Internet Economics”等,国内的学者一般将它们统一翻译成“网络经济”。其实,“网络经济”的说法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80
10、年代提出的,当时的含义是将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通过网络来发展业务的经营形态称为“网络经济”。而现代意义上网络经济的再次引起关注,应该起源于1993年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可见,网络经济的再次兴起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商业应用是紧密相连的。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性,吸引了很多新兴商业模式的诞生比如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等,同时也推动了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推动了网络经济的高度发展。网络经济的这一高速发展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之前的很多学者对此问题做了很多开创性研究。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
1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很多新印刷企业加入了竞争的行列,包装印刷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印刷工价持续降低,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逐年下降,如何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突破传统印刷行业面临的困境,通过高效、准确的营销手段和模式寻找到和维持住客户,降低营销成本保持利润增长成为了包装印刷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索分析和研究XJ印制有限公司营销模式和策略,基于移动互联的发展背景,开发出适合该企业的营销新模式、新举措,对于该企业与同类型包装印刷企业相比,竞争更有优势,更有利于抓住市场机会,市场占有份额更大,利润更高。同时,对于中小企业营销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2.2 研究内容 文
12、章运用市场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XJ印制有限公司的营销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公司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同时通过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做好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明确XJ印制有限公司的市场定位。最后,基于移动互联时代的特点,提出适合XJ印制有限公司营销新模式和新举措。 2.3 论文结构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4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1 网络经济与移动互联网产业 2.1.2市场营销理论 2.1.3 4P理论 2.1.4 STP理论
13、 第3章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3.1 全国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3.1.1 传统印刷行业的发展及市场营销策略 3.1.2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印刷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2 天津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3.1.1 天津印刷行业的发展及市场营销策略 3.1.2 天津印刷行业在移动互联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3 本章小结: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第4章 XJ印制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XJ印制有限公司的概况 4.2 XJ印制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现状 4.
14、2.1 XJ印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SWOT分析 4.2.2 XJ印制有限公司现有的销售方式及渠道管理现状 4.2.3 XJ印制有限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4.3 XJ移动互联时代XJ印制有限公司面临的市场营销困境与挑战 4.3.1 移动互联时代XJ印制有限公司面临的市场营销策略与困境 4.3.2 移动互联时代XJ印制有限公司面临的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互联时代XJ印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5.1 XJ印制有限公司目标市场策略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XJ印
15、制有限公司营销组合策略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2.5 移动互联策略 5.3 移动互联时代XJ印制有限公司新的市场营销模式 5.3.1 网络平台 5.3.2 营销方式 5.3.3 营销结果的预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XJ印制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建立一支高效务实的营销团队 6.2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6.3塑造企业管理文化、增强公司凝聚力 6.4转变营销观念 6.5 建立移动互联营销
16、的平台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对印刷行业的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资料收集和文献整理,;并进一步补充网络营销相关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对XJ公司进行调研,做好调研报告及分析。 4. 研究进度计划安排 2015年3-5月: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初步案例材料调研收集。 2015年6-7月:整理、分析数据,总结调研结果,撰写案例初稿。 2015年8-9月:理论研究,包括对比调研成果与参考文献,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撰写论文初稿。全文修改,定稿。 2015年10月:全文修改,定稿
17、2015年11月:论文提交评审,申请答辩。 5、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小宁,赵剑波. 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企业转型与创新:海尔经验[J]. 中国商贸. 2014(11): 27-28. [2] 赖毅. 互联网时代民营企业转型策略[J]. 中外玩具制造. 2015(01): 58. [3] 陈若薇.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O2O的应对策略初探[J]. 中国商贸. 2014(06): 42-43. [4] 任立军.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营销策划切记浮躁[J]. 商. 2014(16): 198. [5] 黄雅梅. 互联网时代企业销售渠道整合问题研究[
18、J]. 信息系统工程. 2014(12): 112-113. [6] 王祖强. 互联网时代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 经营管理者. 2014(36): 150-151. [7] 康科.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网络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 2014(23): 27-28. [8] 张德权. 网络印刷的五大营销策略[J]. 印刷经理人. 2014(09): 91. [9] 柴利平. 数码印刷企业的营销战略[D].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10] 殷庆璋. 看看台湾合版印刷的营销模式[J]. 印刷技术. 2011(13): 14-15. [11] 赵春福. 互联
19、网时代的企业思维方式创新[J]. 企业文明. 2015(02): 34-36. [12] 鲍相龙,张籍匀. 互联网思维下的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对互联网时代的工业产业升级解密[J]. 中国西部. 2015(02): 44-47. [13] 袁淑华.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4. [14] 张锐. 精准营销在包装印刷企业的应用[J]. 上海包装. 2011(02): 44-45. [15] 萧立晔. 萧立晔: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密码[J]. 互联网周刊. 2014(11): 40-42. [16] 王明超. 新形势下的印刷包装企业网络营销[J]. 印
20、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2(08): 12-13. [17] 张俊杰. 移动互联时代的全网络营销[J]. 进出口经理人. 2013(05): 60-61. [18] 童丹丹,李玉红. 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 现代商业. 2014(09): 46-47. [19] 戴世富,韩晓丹.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转型策略[J]. 中国出版. 2015(01): 41-44. [20] 宋成龙. 中国绿色印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北京印刷学院, 2013. [21] Ridder H.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J].
21、Zeitschrift für Personalforschung. 2012, 26(1): 93-95. [22] Provasi G, Squazzoni F, Tosio B. Did they sell their soul to the devil? Some comparative case-studies on academic entrepreneurs in the life sciences in Europe[J]. Higher Education. 2012, 64(6): 805-829. [23] Bruns Jr. W J. A REVIEW of Rob
22、ert K. Yin's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1989(1): 157. [24] 石军伟,付海艳. 企业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及其嵌入风险——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情境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1): 109-119. [25] Wiklund J, Davidsson P, Delmar F. What Do They Think and Feel about Growth? An 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to Small Business Managers’ Attitudes Toward Growth[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27(3): 247-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