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列接力日记——学生心灵的述说场 嵊泗县菜园第一小学 李群英 创意灵感来源于2005年参加省首届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期间,一位义乌女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画画与写话相结合。我在此课题的启发下,在低年段引进了“系列接力日记”的写话模式,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科学自然地渗透习作素养,最终引导学生跨越怕习作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提高写话水平,为中高年级习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设计背景 经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从一入学开始,许多家长和教师就经常向学生灌输诸如“语文课要认真听,到了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作文可难写了!”、“多看看作文书,学学别人怎么写作文
2、的”、“你现在语文学不好,将来怎么写作文呀?”等思想,家长和教师的这些“善意的提醒”,早早地禁锢于刚入学儿童的心理之中,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习作素养的发展和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怕习作的心理障碍早已在三年级的习作教学之前形成,所以,任凭我们教师如何去开启他们,到头来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不少专家认为,“为有源头活水来”,“尔今迈步从头越”。为此,提出“系列接力日记”这种写话模式,试图以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话语,科学、自然地渗透习作素养,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 二、设计目标
3、 本项活动的设计,旨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提高写话水平,为中高年级习作打下良好基础。构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出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模式——系列日记,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科学自然地渗透习作素养,最终引导学生跨越怕习作的心理障碍。 三、设计内容 “系列日记”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1.生活日记——兴趣的支点。主要研究“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把兴趣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2.剪贴日记——观察的支点。主要研究“无事可写”的难题,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把观察
4、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3.图画日记——想象的支点。主要研究学生“实践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路径,意在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想象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4.童话日记——创新的支点。主要研究学生“表达愿望”和“开发智商”的路径,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创新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把生活日记、剪贴日记、图画日记、童话日记四个训练内容都采用接力日记的形式实施。班上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日记本,组内成员一人写一天,一个接一个地往下传,就像接力赛跑一样。其间,教师每天对日记进行批阅点评,组员也可以主动邀请家长给自己写作的日记写评语、提建议。每周结束前,各组日记在组内展读,选出的优秀日记,经组员共同讨论、修改后推荐到班
5、内展读。采用这样的形式,意在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合作交流和习作联系在一起。 四、实施程序及操作要点 (1) 绘画引趣,自由表达 童心无邪,童言无忌。一年级学生喜欢信笔涂鸦,系列日记中的剪贴日记主要以绘画引趣,引导学生无拘无束画出多彩生活,自由自在表达独特感受,开启“童心、童趣”,写出“童真、童语”。 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自然的气息,生命的灵动,世界的和谐……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日记的材料。操作流程是:选择素质——构思画面——说话、写话。 第一步,选择素材。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理顺,需要教师辅助引导
6、通过指导,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第二步,构思画面。选取一个画面画下来或剪下来贴在《剪贴日记》本上,这幅画不同于一般的画,它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一幅画,不厌其烦,充分构思,画得特别精细,真是乐在其中。 第三步,说话写话。这是最后一步,是目的,是学生在充分构思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绘画材料,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并由家长记录。汉语拼音教学结束,我们就开始指导让学生自己写话。 从日记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学生前进路上的一串脚印,虽歪歪斜斜,有深有浅,然而总是在向前延伸的脚印…… (2) 感受生活,乐于表达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周围的世界绚丽多姿,这些都是学生日记取之不尽、用之不
7、竭的源泉。教师要让孩子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让“系列”日记中的生活日记记录更多精彩镜头。这主要以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操作流程为: 说一说(共同打开记忆之窗)——议一议(畅谈感受取长补短)——写一写(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评一评(提出建议评有所得)。 寒冷的冬季,雪给孩子们带来久违的快乐,雪让孩子们感受无比的甜蜜。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赏雪、玩雪、吃雪,并及时将感受写在生活日记上。 真是天上飘下“日记”来!如雪花般清新灵动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如雪花般天真无邪的真情…… (3) 欣赏交流,分享快乐 一年级每周一节“日记欣赏课”。具体操作环节是:展示优秀日记——教师讲述日
8、记——学生交流感受。 特别是对于刚入学,尚不识字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讲述连接了学生与系列日记的桥梁。学生们一边听着教师的讲述,一边看着美丽的画面,一边展开想象,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情境和人物,学生们学习着、体会着、欣赏着、快乐着…… 这是日记欣赏的乐趣,这也是成长日记的魅力所在。 二、三年级每周举行“系列日记交流会”。具体环节设计有三步:互相阅读日记——交流读后感受——推荐欣赏佳作。整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历思考、合作、分享的过程,共同感受着进步和收获的喜悦。 按照预期的设计,我把生活日记、剪贴日记、图画日记、童话日记四个训练内容都采用接力日记的形式实施。一开始我也不确
9、定学生是否能接受这种形式,也不确定他们会对这本本子付出多少真诚。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操作,我没想到这“接力日记”的形式如一股清新的风,在学生心潮上吹起了波澜,更吹出了习作教学的一片生机,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接力日记”已成为学生心灵的述说场,它正以“独领风骚”的姿态立于千姿百态的习作形式中。 当一本本富有童趣的日记本分到各个小组时,当我宣布每个小组都可以为自己的日记本取个好听的名字时,我看到学生的眼睛是晶亮晶亮的。于是,一个个充满童真,蕴含美好希翼的名字诞生了——“星星点点”、“小作家”、“七彩的世界”、“金色童年”......多么奇妙的想法。我欣喜万分。当我提出每一篇文章内容自
10、定、形式不限时,当我希望每一页都能精心设计、配上插图时,我看到孩子们的小脸是通红通红的。我知道一定已有许多出色的念头在他们的脑海里翻腾,我充满期待。孩子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一篇篇经过认真修改的日记,一个个工整娟秀的汉字,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插图,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们。 五、效果与评估 在活动初期,我进行了前期问卷调查(家长、学生),收集原始资料。总共发放38份家长问卷,收回35份。发放38份学生问卷,收回38份。可喜的是,100%的家长赞同孩子写“系列日记”,认为写日记对孩子的写作有帮助,使学生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可以说,“接力日记”使学生健步踏入了一个
11、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它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学生问卷统计,78%的学生喜欢写“系列日记”,20%的学生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2%的学生不喜欢。很多学生认为“系列日记”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倾吐心声的园地,与同学分享着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1.“系列接力日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见证。 系列接力日记像一朵朵美丽的花,在老师辛勤的浇灌下,更加绚丽多彩。系列接力日记是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见证,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本书”,很多家长将孩子在一年级起写的系列日记一直保存至今。 二(1)班刘辰冉的妈妈认为,孩子从稚嫩涂鸦的画日
12、记到简单直白,却是真实表达的短文,还是充满个性和想象、文笔日见流畅的文章,无不体现系列日记对孩子写作提高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系列日记就是孩子喜爱写作的最好兴趣老师。 三(3)班朱暻小朋友刚上学时,胆怯而且害羞,上课不敢举手,做事犹豫不决。家长一直处于紧张、担心、烦恼之中,感到不知所措。开始写系列日记了,刚开始直白简单,好似流水账。缺少真情实感,只为应付而写。渐渐地,她学会了观察,学会了阅读书籍,知道在书中寻找自己心中的难题。慢慢地在系列日记中流露出的观点,不经意使用的词汇,令家长感到惊喜,那童真、质朴的表达,独特地视角、清新的语言总让人感动,甚至有荡涤心灵的感觉。系列日记不单
13、单记录了女儿真实的内心感受,更重要的是,写日记的同时,她启发了自己,教育了自己,使自己坚强起来。有时,为了写好一篇日记,她会呆在小狗身边仔细观察,直到心中有底。为了写好“系列”日记中的童话日记,她阅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系列”日记,为她铺设了一条走向成功的成长之路,引导孩子的情感走向美好,走向高尚。 以下是剪贴日记组和童话日记组在一年级时写的几篇日记: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二 晴 一只乌鸦找到了一块肉,想把这块又香又甜的肉吃掉,可是它不知道一只狡猾的猢狸已经用尖锐的眼睛看着乌鸦嘴里叼的这块肉,它也想把这块肉吃掉。猢狸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猢狸假装大摇大摆地走到乌鸦跟前说:“乌
14、鸦大哥,您的哥声多嘹亮,多悦耳。”乌鸦很高兴,猢狸说:“乌鸦大哥,您再给我唱一首吧!”乌鸦忍不住开始唱歌,刚一开口,乌鸦嘴里这块肉掉了下来,猢狸张大嘴吧,吃到了这块肉,乌鸦后悔都来不及,我怎么把这么大一块肉给丢了。 (夏书林) 2008年5月18日 星期一 阴 妈妈给汪汪、皮皮和伢牙三人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冰激凌,他们迫不及待地爬上冰激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小美已经吃了两支冰激凌了,所以她不能吃,她的眼睛里布满了眼泪。突然,有两条蛀虫偷偷爬上了冰激凌,钻进了伢牙的嘴巴里打地洞,伢牙疼得捂住嘴巴满地打滚:“哎哟、哎哟,疼死我了,我以后再也不吃甜食了,要保护好牙齿。”
15、 ——林雨露 2008年6月26日 星期五 晴 我有一个造型别致的小猪储蓄罐。它是用陶瓷做成的。它的身子又圆又大,像一个大西瓜。胖胖的脸上长着一对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鼻子上面有两个山洞似的鼻孔,模样可爱极了。四根铁柱般的腿又粗又短,居然能把这么大的身子给支撑起来。它圆滚滚的胖身体上有条小细缝。我每次给它“喂食”,都是通过这小细缝把“食物”送到它的肚子里去的。这个时候,我好像会看到它那条像西瓜藤似的尾巴会快乐地摇晃起来,好像在说:“谢谢你啊!小主人。” ——朱先一 2008年4月4日 星期四 晴 秋天到了 送走了夏老虎,迎来了秋姑娘,一个收获的季节来到了。
16、 果园里,苹果涨红着脸说:“秋天真好,我们又长大成熟了!”香梨姐妹打着金黄的灯笼说:“秋天真好,我们又变得香香的了!” 菜园里,豆角咬着又细又长的身子说:“秋天真好,我的身材变得更加漂亮!”辣椒挺着尖尖的下巴说:“秋天真好,我又变得光鲜了!” 农民伯伯看着这样的景象,开心地笑了! —— 张鑫涛 李老师评语: 赋予果园里苹果、香梨,菜园里豆角、辣椒以丰富的语言,人所具备的动态,就会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多了,一定会有好多小朋友喜欢读的。 2008年5月13日 星期六 雨 中秋节快到
17、了,森林里动物们准备举行一次“迎中秋”运动会,动物们纷纷报名参加;鸭子报名参加游泳比赛,猴子参加体操比赛,小兔参加110米跨栏比赛,熊猫参加举重比赛…… 比赛开始,鸭子摇摆着身体,两只脚划着水,还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你们看我游得多块!”最有趣的是小猴子,只见他在树枝上翻上翻下动作十分优美,迎来阵阵掌声。最热闹的是110米,跨栏比赛,跑道两边拉拉队员的“加油”声震耳欲聋,当小兔冲过终点线,裁判员报出12秒86的成绩时,全场欢呼起来,它打破了世界纪录。 ——邬凯阳 李老师评语: 看着你写的
18、童话日记,李老师似乎又看到了那刚刚结束的精彩而激烈的奥运会 蓝宝石蝴蝶 秋天来了,秋风凉了。风中飘舞着一片片金黄的树叶。有一只蝴蝶,她的翅膀蓝得就像宝石,大家都叫她蓝宝石蝴蝶。在秋风里,她也觉得一天比一天冷了。有一只燕子告诉她:“你一直往南飞,就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她飞过了一座座山,一条条河,飞了很久很久。 这一天,当她继续往前飞行的时候,忽然从头顶的一片云彩上噼噼啪啪落下了一串串大大的雨点儿,正好落在她的翅膀上。被淋湿了的翅膀变得沉重极了,她再也飞不动了。她像一片树叶似的飘落下来。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林中空地上,她看到的是一片耀眼的光,那光像朝霞一样亮,像春花一样红。一
19、只小鸟守护在她身边:“欢迎你来到我们红树林。”这时候只见满树的红叶子都在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她好像又回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她的翅膀又变得轻盈有力了。她一会儿落在这片红叶子上,一会儿又落到那片红叶子上;她真的闻到了花朵的芬芳。蓝蝴蝶就在红树叶住下了,像一朵蓝色的宝石花盛开着,飞舞着。 ——夏铭皓 李老师评语: 蓝宝石蝴蝶不仅漂亮而且勇敢,要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像她一样做到坚持不懈,一定也能看到那片美丽的属于自己的“红树林”的。 2.“系列接力日记”是学生真挚情感的流露。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只有当学生习惯于如实地、自然地写的时候,他的思路才能打
20、开,才能得到锻炼。只有让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的开拓,变得越来越加活泼而缜密,他的写作能力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的确如此,言为心声方始真。“系列日记”成为孩子们抒发自由精神与真诚心灵的平台,学生们在日记中真实、自由地表达生命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为兴趣而写,为真情而写,为需要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下面是部分学生的感言: 学生1:“系列”日记中的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伤心事、高兴事、苦恼事、兴奋事、自豪事、感人事……不一定篇篇精彩,但一定要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更加精彩。 学生2:记得转呼啦圈比赛结束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系列”日记,因为我心里有许多话想要倾诉,不知不觉
21、就完成了。 学生3:“系列日记”教会了我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记录我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让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为热爱写作,充满幻想的女孩,我喜欢写日记。 学生4:“系列”日记架起了我和老师、同学沟通的桥梁,“系列”日记是我倾诉心声,交流快乐的知心朋友。我特别喜欢写“系列”日记。 学生6:“我喜欢写系列日记中的童话日记,因为它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园,一朵朵鲜花为你飘香;又像一个个塞满幻想的氢气球,载着你飘呀飘,飘到童话的王国。 下面是教师的评语及感言: A老师在读了夏铭皓小朋友写的童话日记《蓝宝石蝴蝶》后这样评语: 蓝宝石蝴蝶不仅漂亮而且勇敢,要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像她一样做到坚持
22、不懈,一定也能看到那片美丽的属于自己的“红树林”的。 B“李乐凡,读你的每一篇生活日记,我都很感动,篇篇都发自内心,为习作积累了不少素材,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C姚宇翀同学有很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大,知识面广。经常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在日记中倾诉,性格也由内向文静变得活泼开朗,成长日记对她的影响是深刻的。 3.“系列接力日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媒介 “系列接力日记”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特长、教师专业水平也得到提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仅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收获,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智慧不断增长。 此项活动设计贴近日常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理,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是特别让我感到自豪的。 通过本活动,我得出结论: 小学低年级开展“系列接力日记”的活动,对于推动习作教学改革,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系列接力日记以其不拘形式,不限文体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