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乐剪纸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寓意深长,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安排这一主题,学生通过了解剪纸艺术,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可以加深对中华传统的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剪纸技巧,可以掌握剪纸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问题有了一定了解。通过这次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剪纸技巧,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促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对折法、连续折剪法、三角折剪法、五
2、角折剪法等基本技法,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出对称图案、连续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感知事物、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剪纸历史、起源,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情趣。
本课重难点:
重点:学会对折法和连续折剪法的剪纸方法。
难点:连续折剪法中折、剪的技巧。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课前收集剪纸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欣赏,让学生了解剪纸的悠久历史。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
3、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自己以前的活动成果,并选择恰当的交流方式。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
1. 展示漂亮的蝴蝶剪纸,学生欣赏,教师提问:如果让你又快又好地
4、剪一只蝴蝶,你怎么做呢?
2. 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什么是对称图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利用教材中提供场景导入课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与探究(10分钟)
学习指导语:
1.剪单独对称图形。
大屏幕上出现蝴蝶、兔子、金鱼、等几种动物图案。学生任意选一个来剪,在动手实践中总结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折、画、剪、展,学会对折的剪纸方法。
2. 剪二方连续对称图形。
大屏幕上打出二方连续对称图形:两只漂亮的大蝴蝶。通过让学生动手折
5、一折,从而了解此图形需要对折几次,折、画好后应从哪来剪。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初步学会连续折剪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来剪4只连续的小老鼠,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效果。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综合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必要的教,这里的教,要建立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仍然无法掌握、获得的基础上,也就是要教在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上。)
(三) 实践与体验(15分钟)
学习指导:
1. 在学习了对折法和连续折剪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创作,利用手中的剪刀和剪纸,剪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花草、树木等图形,每
6、个小组组成一幅大的剪纸作品。
2. 教师放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学生动手创作,并把自己剪好的作品贴到前面的展板上,比一比哪个组创作的作品又多又好。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各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师生共同提出意见或建议,然后各小组再进一步总结与完善。)
(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5分钟)
学习指导语:
1. 师生共同观看展板,挑选图案设计精美、剪法熟练的作品,组织学生互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针对较好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有创新意识的作品给予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设计意图:注重了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老师、同学。评价的内容也
7、是多元的,既包括作品本身,也可以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五)拓展与创新(5分钟)
评价完学生作品,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单独对称和二方连续对称图形剪纸图案,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开阔眼界,增强他们对剪纸这门传统工艺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我们这节综合实践课,决不能把目标定位在学会本节课的内容,而应该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对总结与交流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创作舞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
八、板书设计
快乐剪纸
单独对称
二方连续对称
发言者 倾听者
(本教案由市实验小学新校 李蒙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