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维护校园卫生习惯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案 关于维护校园卫生习惯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方案 (试行) 为了维护校园卫生清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学生卫生意识,做到人人讲卫生,卫生人人管,特作如下规定: 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理应成为师生喜爱的理想的学园、舒适的家园、育人的乐园、优美的花园、安全的校园,学生通过从优美、洁净、文明、健康的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中获得的种种刺激给予反复的理解和体味,影响和形成自己的观念并且制约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所以,校园环境有着极大育人功能,它能促使学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学校为给师生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投入了
2、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个别学生劳动观念不强,行为习惯差,乱扔乱弃,随地吐痰,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为确保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更好地搞好我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给全校师生创造一个洁净、优美、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展示我校校园风貌,依据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及既往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条例,结合目前学校实际,特拟定我校卫生管理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校园卫生管理工作,创建“优美、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制度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校园卫生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方国
3、荣 副组长:各班班主任 成 员:学生会卫生部成员 各班卫生委员 2、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校园环境卫生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工作,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全体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广泛地发动宣传,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 三、工作内容 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校园区域内卫生辖区情况说明如下: (1)办公室——办公室卫生由各年级组长协调安排,平时要保持办公室干洁,桌面物品摆放整齐。 (2)班 级——各班级每天进行两次清扫,分别为上午早读课和晚饭后,且必须在读报预备铃响之前完成。 (3)卫生区——政教处、团委根据校园环境分布,将学区内划为9个卫
4、生责任区。 四、强化检查考核力度 认真落实各室、班级个人承包制,定期清扫。办公室由各年级组长负责、各班级及相应卫生区由班主任负责。 1、办公室卫生:每周五下午放学由学生会成员对各办公室进行评比,并标贴清洁程度标签(最清洁、清洁、不清洁)。学期末按年级组为单位累计,作为优秀年级组(长)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2、班级教室卫生评比量分共七项计100分,每项分别按四个等级进行,即: (1)地面、楼道:清洁,无果皮、无纸屑、无积水、无痰迹。(36—40分、31—35分、26—30分、25分及以下) 注:所有条件都符合或优秀,为第一等级;一项不符合为第二等级;依次类推。 (2)墙壁:无蛛网、无
5、灰尘、无印痕。(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3)门窗、玻璃:干净、明亮,窗台、窗棱无灰尘。(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4)灯管(架):干净,无灰尘、无污点。(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5)讲台:整洁、无杂物,黑板框无粉尘。(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6)桌凳及用品:排放整齐。(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7)卫生工具: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9—10分、7—8分、5—6分、4分及以下) 3、卫生责任区评比量分按照四个等级进行,即非常好(90—100分,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扫质量高、
6、无垃圾存留)、好(70—89分,规定时间内完成、清扫质量较高、地面有少许杂物)、一般(50—69分,清扫时间不准时、清扫质量一般、地面有少许杂物)和较差(0—49分,清扫时间不准时、清扫质量较差、地面有杂物)。 五、工作要求: 1、晨扫时间:7:00—7:40;下午扫时间:5:10—6:00 2、卫生内容: (1)清理卫生区地面垃圾,拣除责任区内花坛的杂物及垃圾; (2)对班级的地面、讲台、窗户、黑板、走廊等进行拖扫和清理; 3、卫生要求: (1)各班劳动委员积极督促本班级卫生工作; (2)各班级晨扫采用轮流制,尽量使本班级所有同学每周参与晨、下午扫不少于一次。
7、盘龙开发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卫生环境检查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落实市、区、开发区“城管大革命”活动的要求,加强开发区中小学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净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助推开发区中小学对外形象,优化开发区投资发展环境,营造安全、有序、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和健康、向上、优雅、和谐的育人氛围,教育总支决定在开发区中小学开展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检查评比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管大革命”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开发区中小学安全治理和卫生环境管理的深化落实,努力改善育人环境和条件,治理与管理相结合,找准薄
8、弱环节,突出整治重点,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维护,创建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的校园,助推开发区中小学对外形象,优化开发区投资发展环境,提高校园安全和卫生环境管理水平,实现校园综合治理和卫生环境安全化、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二、活动重点 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校园卫生环境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三、活动内容 (一)健全活动组织。 1、学校把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作为对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经常进行会议研究与部署,制定相关的计划,有序推进工作。 2、学校成立由活动领导小组,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工作措施
9、分块管理,分工协作,及时督导、协调、落实活动内容。 (二)建立活动制度。 1、学校定期研究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 2、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细致、操作可行的规章制度,做到安全工作日检查、周报告、月研究制度,制度执行有记载,建立长效机制。 3、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卫生、环境的管理台帐,分门别类,完整齐全,把握动态,跟踪整改。 4、实行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责任追究制,建立评比考核制度。 (三)丰富活动内容。 1、校园及周边安全综合治理。①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定期制定安全倡议书、告家长书、保证书;②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10、坚持校务安全值日制度,坚持节假日值班护校制度;③加强班级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委员日常工作;④加强各种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应急避险能力,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⑤严密防范各种流行疾病,开展防火、放电、防溺水、交通、食品、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教育,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事事讲;⑥组织“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征文比赛、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歌谣、小手拉大手、安全文明岗等多种形式活动,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⑦做好学生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⑧积极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校园卫生环境管理。实现洁净卫生,做到整齐规范,治理脏、乱、差,绿化美化校园
11、环境,创建整洁优美校园。①治理乱丢、乱吐现象,避免出现痰迹、烟头、纸屑、瓜果皮核及其他垃圾、污水等,校舍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等;②校内无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房屋乱建、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③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 3、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校园具有一定得文化氛围,定期布置校园宣传栏,举办画展、作文展,举办黑板报,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净化、艺术化,校园文化有系列、赏心悦目,实现墙壁说话、花草传情、标识励志,于无声处体现优美,于无声处催人奋发。 (四)彰显活动效果。 校园环境洁净,师生精神饱满,学生文明有素,校园井然有序,校
12、园周边整洁,学习氛围浓厚。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2月5日—2月12日)。教育总支召开专题会,部署相关工作。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和规划,充分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健全制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2012年2月13日—2月19日)。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内容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行动,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促进校园环境建设上台阶,并进行认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检查评比阶段(2012年2月20日—3月5日)。教育总支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开发区各中小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将检查评比结果
13、进行排序,对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落后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 五、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发动。开发区各校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评比,以评比促管理,以评比促改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师生员工爱护校园卫生、维系校园安全,维护学校形象。 2、落实责任机制。各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评比工作,要把评比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建立评比机制。本次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评比结果将进行排序,评比情况将纳入校
14、长年度绩效考核,评比中先进学校将予以通报表扬,落后学校将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中小学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检查评比工作是2012年春季开发区教育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将是今后开发区教育总支常抓不懈的一项常规工作,校园安全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的评比活动要与学校实际、文明素养教育、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发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加强自我管理,使广大师生受到教育,加强自我管理,形成重安全、讲卫生、爱校园、净环境的良好意识,促进校园环境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许东小学“清洁校园、优化环境”活动实施方案 为响应县教体局开展“清洁校园、优化环境”的活动,以
15、全面改善师生生活环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自觉参加到维护校园卫生的行动中来,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清洁的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学校卫生清洁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学校卫生清洁工作意识;扎扎实实地落实各项卫生清洁措施,以清洁、规范、有序、文明和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创建“清洁校园”活动,为共同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卫生清洁意识,进一步优化我校校园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
16、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清洁校园、优化环境”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史智杰(校长) 副组长:冯玉鑫(卫生专干) 成 员:各班主任 三、活动时间 2012.2——2012.7 四、具体内容及要求 活动围绕“五个一”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清洁校园扫除、一次校外清洁行动、一次校园清洁征文活动 (一) 具体安排: 1、 国旗下讲话 (史智杰) 2、 主题班会 (各班主任) 3、 清洁校园大扫除活动(每周一次)(全体师生) 4、 校外清洁行动 5、 校园清洁征文活动(活动开始至结束) (全体师生) (二)具体分工及要求: 1 班级:(各班主任
17、负责) 要求: 门窗:清洁(玻璃用干布擦) 室内外墙面:墙面清洁,张贴整齐、规范 地面:清洁(不要用水冲) 课桌椅:包括桌面无涂迹、整洁 讲台:台面、台下摆放整洁 卫生角:摆放整洁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以“清洁校园,美化环境”为目标,加强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美化校园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美化校园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好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通过健康板报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卫生常识,大力宣传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良
18、好的卫生习惯,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4、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制度,加强对食堂、餐厅、环境、教室以及厕所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校园环境整洁,无任何垃圾和杂物。花池内无垃圾,无枯枝败叶;无乱搭乱建;车辆停放规范有续;厕所制度上墙,专人管理,干净无垢。室内要求地砖发亮、玻璃发亮,门窗无尘、桌面(台面)无灰、墙上无蜘蛛网。 5、经常开展健康教育 (1)、学校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教案,保证教学课时(每周0.5节)。 (2)、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宣传教育栏,定期更换内容。 (3)、全校师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喝生水。 (4)、扎实做好每年一次的学生体检。 五、活动结束评价: (1) 评选“清洁校园、优化环境”活动先进班级(每周一评) (2)各班活动总结 (3)学校清洁周活动总结 (4)对清洁活动周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奖励 (5) 评选出优秀征文,并给予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