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乙型脑炎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病例编码□□□□□□□□□□□ 一. 一般情况 1.1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 1.2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 1.3患者姓名:
2、 1.4性 别: ①男 ②女 □ 1.5年龄(岁): □□ 1.6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1.6.1如无出生日期,年龄: 岁或 月龄 □□□ 1.7职业:
3、 □ ①幼托儿童 ②散居儿童 ③学生 ④教师 ⑤ 保育保姆 ⑥餐饮业 ⑦商业服务 ⑧工人 ⑨民工 ⑩农民 ⑾牧民 ⑿渔(船)民 ⒀干部职员 ⒁离退人员 ⒂家务待业 ⒃ 其他(请注明) 1.8 户籍: □ ①本地户口 ②外地户口 1.8.1 若是外地户口
4、居住时间: □ ①≤6个月 ②6--12个月 ③1~2年 ④≥2年 1.8.2若外地户口,其流动范围: □ ①本市其他县 ②本省其他市 ③其他省(标明) ④港澳台 1.9监护人(或联系人)姓名: 1.9.1监护人(或联系人)电话号码
5、 1.10详细住址(具体到门牌号): 二. 发病情况 2.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 2.2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 □□□□/□□/□□ 2.3 发病地点: 2.4 病例报告单位
6、 2.5 病例报告单位级别: □ ①村级 ②乡级 ③县级 ④地(市)级 ⑤省级 ⑥其它 2.6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 2.7 入院诊断: □ ①疑似病例 ②临床诊断病例 ③
7、实验室确诊病例 ④其他 2.8 临床诊断日期: 年 月 日 □□□□/□□/□□ 2.9 临床分型: ①轻型 ②中型 ③重型 ④极重型 □ 2.10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 2.11出院诊断: □ ①临床诊断病例
8、 ②实验室诊断病例 ③排除病例 ④未定 ⑤其他 三.临床表现 3.1临床症状 3.1.1 起病: ①急 ②缓 ③不详 □ 3.1.2 发热: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2.1 如有发热: □ ①38℃以下 ②38~39℃ ③39~40℃ ④4
9、0℃ ⑤40℃以上 3.1.3头痛 ①剧烈 ②轻微 ③无 ④年龄小,不能判断 ⑤不详 □ 3.1.4头晕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不详 □ 3.1.5腹痛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不详 □ 3.1.6腹泻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7恶心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不详
10、 □ 3.1.8喷射性呕吐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9易激惹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0嗜睡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1狂躁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2惊厥
11、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3意识障碍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4呼吸衰竭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1.15循环衰竭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 临床体征 3.2.1血压升高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12、 □ 3.2.2 呼吸节律改变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3 瞳孔大小改变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4脑膜刺激征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5 前囱膨隆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
13、2.6 腹壁反射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7 提睾反射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8 病理反射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8.1肌张力增强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2.8.2 巴彬斯基征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14、 □ 3.3 并发症 3.3.1支气管肺炎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3.2肺不张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3.3败血症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3.4胃肠道出血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15、 □ 3.3.5尿路感染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3.6 其他: 3.4 病情转归 □ ①好转 ②痊愈 ③有后遗症 ④死亡 ⑤其它 3.4.1 语言迟钝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
16、不详 □ 3.4.2 失语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不详 □ 3.4.3 痴呆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4.4 瘫痪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4.5 记忆力及理解减退 ①有 ②无 ③年龄小,不能判断 ④不详 □ 3.4.6 耳聋 ①有
17、 ②无 ③不详 □ 3.4.7 癫痫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4.8 吞咽困难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4.9 视神经萎缩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 3.4.10 流涎 ①有 ②无 ③不详
18、 □ 3.4.11 其他 3.4.12死亡原因 □ ①呼吸衰竭 ②循环衰竭 ③昏迷 ④抽搐 ⑤休克 ⑥电解质紊乱 ⑦其他 四.乙脑疫苗免疫史 4.1是否接种过乙脑疫苗: ①有 ②无 ③不知道 □ 4.
19、2接种依据: □ ①接种证 ② 接种卡 ③家长回忆 ④其它 4.3若接种,则疫苗种类 □ ①减毒活疫苗 ②灭活疫苗 ③二者皆有 ④不知道 4.4若接种过乙脑疫苗,则接种次数 □ ①1次 ②2次 ③3次
20、④4次 ⑤5次 ⑥6次及以上 ⑦记不清 ⑧其它 4.5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4.5.1乙脑灭活疫苗 a.第一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b.第二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c.第三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d.第四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21、 e.最后一次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 4.5.2乙脑减毒活疫苗 a.第一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b.第二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c.第三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d.第四次接种时间 : 年 月 日 □□□□/□□/□□
22、e.最后一次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 4.5.3未接种疫苗主要原因 □ ①未接到通知 ②因病未种 ③无接种人员 ④家长拒绝 ⑤经济原因 ⑥其它 五.实验室常规及辅助检查 5.1血清检测 5.1.1 第一份血清** 5.1.1.1 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 5.1.1.2 检测
23、时间 年 月 日 □□□□/□□/□□ 5.1.1.3白细胞计数×109 □□.□□ 5.1.1.4中性粒细胞比例(%): □□.□□ 5.1.1.5 实验室检测方法 □ 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②血凝抑制试验 ③反向血凝抑制试验
24、 ④间接荧光试验 ⑤抗体中和试验 5.1.1.6 乙脑特异性抗体IgM ① 阴性 ②阳性 □ 5.1.1.7 乙脑特异性抗体IgG ① 阴性 ②阳性 ③未检测 □ 5.1.1.7.1 乙脑特异性 IgG的效价 5.1.2 第二份血清 5.1.2.1 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 5.1.2.2
25、检测时间 年 月 日 □□□□/□□/□□ 5.1.1.3 实验室检测方法 □ 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②血凝抑制试验 ③反向血凝抑制试验 ④间接荧光试验 ⑤抗体中和试验 5.1.1.4 乙脑特异性抗体IgM ① 阴性 ②阳性 ③未检测 □ 5.1.2.5 乙脑特异性抗体IgG ① 阴性 ②阳性 ③未检测
26、 □ 5.1.2.5.1 乙脑特异性IgG的效价 5.2 脑脊液检测 5.2.1 采集时间 年 月 日 □□□□/□□/□□ 5.2.2 检测时间 年 月 日 □□□□/□□/□□ 5.2..3 物理检测 ①无色透明 ②血性 ③米汤样混浊 ④微混 ⑤其它 □ 5.2.4 生化检测 5.2.4.1细胞数(正常值0
27、15/μl): □□□ 5.2.4.2蛋白(正常值<0.45 g/l): □.□□ 5.2.4.3糖(正常值70-90mg/dl): □□□ 5.2.4.4氯化物(正常值650-760mg/dl): □□□ 5.2.4.5 乙脑特异性抗体IgM ①阴性 ②阳
28、性 □ 5.2.4.6 病毒分离 5.2.4.6.1 病毒分离时间 年 月 日 □□□□/□□/□□ 5.2.4.6.2 病毒分离结果: ①阴性 ②阳性 □ 5.2.4.6.3 病毒鉴定结果: ① 阴性 ②阳性 ③待定 □ 5.2.4.7 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29、 六、结论 6.1最终病例分类 □ ①临床诊断病例 ②实验室诊断病例 ③排除病例 ④ 未定 6.2 病例疫情 □ ①散发 ②爆发 被调查人(与患者关系):
30、 调查人: 调查人所在单位: 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填表说明 一、请将所选择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内。 二、凡是数字,均填写阿拉伯数字如:0、1、2、3、……。 三、省、地、县国标码:为6位国标码(行政区划代码),前2位代表省,中间2位代表地市,后2位代表县,该编码由县级疾病控制机构统一填写。如吉林省为2 2 0 1 0 0 。 四、病例编号:共11位,前6位为县级国标码,7、8位表示病例发病年份,9-11位为县级单位的病例顺序编
31、号。将编码依次填写在相应栏内。0 0 1 表示第1例病例。 五、所有日期需填写到日,填写公历时间,如入院时间为2004年5月5日, 则在相应的栏目中填写2 0 0 4 0 5 0 5 ;时间不详,则填写9 9 9 9 9 9 9 9 ,以下相同。 六、报告日期:为县级疾病控制机构/乡卫生院防保科负责调查人员以任何形式(书面、电话或口头)收到病例报告的日期。 七、出生日期:如果出生日期为阴历,则应转换为公历日期。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则 填写估算年龄或月龄。 八、病情转归一项中,“不详”指调查时失访病例。 九、最后一次接种时间:指发病前最后一次接种乙脑疫苗的日期。 十、2.5项中初诊单位如果是正规医院,应详细填写医院名称,如果是个体诊所,应 注明详细地址。 十一、临床分型 轻型: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9℃;头痛、呕吐、精神萎糜,神志清楚,无抽搐,病程7天~10天。 普通型:发热,体温39℃~40℃;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嗜睡、昏睡或浅昏迷,局部肌肉小抽搐,病程约2周。 重型:发热,体温40℃以上;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很快进入昏迷,反复抽搐,病程约3周,愈后可留有后遗症。 极重型:起病急骤,体温于1天~2天内上升至40℃以上,反复或持续性强烈抽搐,伴深昏迷,迅速出现脑疝及呼吸衰竭,病死率高,幸存者发生后遗症机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