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6届重庆市綦江区实验中学历史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如不
2、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国家统一组织、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石油输出国等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经济区域化发展迅速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C.旧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D.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2.王夫之对形形色色的“命定论”历史观展开范围宽广的大扫除,并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这说明王夫之 A.提倡进步的历史观 B.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具有唯心主义思想 3.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渐次形成,依据史实,下面表格中的①②应该是( ) A.封建等级;分裂割据 B.
3、君主等级;民族国家 C.城市自治;君主专制 D.君主专制;封建割据 4. “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评论的古典文献当是 A.《摩诃婆罗多》 B.《汉穆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5.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如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①王位世袭制 ②礼乐制度 ③分封制 ④井田制 B.①王位世袭制 ②分封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4、C.①分封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D.①王位世袭制 ②井田制 ③礼乐制度 ④分封制 6.两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发展,在绘画领域出现了不少的新变化,画家们在绘画中更加注重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在艺术上更加倡导写实,在技法上更加体现出精密严谨认真的风格。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 7. “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的上述言论 A.否认了夏王朝的存在 B.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C.揭示了二里头文化
5、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关系 D.揭示了原始农耕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8.下图《松江第一张土地证》,上有“苏南区松江县土地房屋所有证,一九五一年五月”字样,作为一手史料可以印证 A.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 B.农业合作化运动推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下表是对汉代部分画像砖石主旨内容的归纳。据表格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汉代 A.个体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简单 B.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C.注重在实践中传习农业技能 D.小农经营模式正式形成 10.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
6、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11.下表是15516—1168816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国家 15516年 11681616年 1168316年 1168616年 1168816年 中国 116.8 12.3 3.8 11.15 5.5 印度 6.5 11.15 15.6 8.6 12.8 英国 116.12
7、 11.3 12.5 11.12 1212.12 美国 16.116 16.8 12.11 15.12 11611.15 A.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1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对丧事不宜过份铺张……火葬用的木柴,不得用斧削光。埋葬或火化时,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紫色的以一件为限,奏乐的人以十名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抓面毁容,也不得无节制地嚎哭。”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宜扬神权迷信色彩 B.维护贵族特权利益 C.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D.推动风俗文明进步
8、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 一份奏折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 该国王已物故四年,并无子嗣,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为今之国王。该国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国之权臣,议事另有公所,只须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约束。揣其词意,或前此粤省烧毁之烟,其中即有各该权臣之物。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经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 ——选自《琦善奏探询英国各情形折》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琦善获得
9、了哪些情报? (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这份奏折? 14.(20分) 材料 1901年起,清政府决定由袁世凯负责,开始编练常备军。袁世凯除装备训练方面效仿西方外,在后勤保障方面也进行了改进。设置粮饷局总理粮饷事务,军械局承办军械管理、维修等,军医局负责人员、马匹的卫生医疗事务。所属各营都设有军需长、军械长、军医长等专职后勤负责人员。袁世凯为加强后勤工作,还制定了各军械官长办事章程、经理修械章程、经理检查章程、正军需官职守章程、副军需官职守章程等各项章程,明确后勤官员职责范围和检查办法。为筹集常备军所需军饷费用,清政府向全国各省分派款项,三令五申要求各省为练兵筹饷。此外,袁世凯还创办了军
10、医学堂、马医学堂、经理学堂、军饷学堂,学员毕业后到各级后勤机构任职,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摘编自陈崇桥、张玉田主编《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常备军后勤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常备军后勤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亚非拉独立国家为主体组成的一系列地区性、洲际性和国际性的组织,这一状况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崛起,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从而冲击着当时的两极格局,故选C;材料
11、中的各种组织并不都是经济组织,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兴起,B错误;殖民体系瓦解在20世纪90年代,D错误。 2、A 【解析】 王夫之力图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说明王夫之提倡进步的历史观,反对当时的“命定论”,故选A;“命定论”不等同于儒家思想,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王夫之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排除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力图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运动中去揭示历史过程中的某种客观辩证法,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
12、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中世纪的西欧通过采邑改革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采邑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的权力日益强大,王国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故本题应选A项。 4、A 【解析】 试题分析:《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著名文学作品,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成文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吉尔伽美什史诗》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的文学作品具有文
13、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再结合材料“刹帝利”、“婆罗门”等内容可知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所以最符合题意的是A。 考点:中外优秀著作•《摩诃婆罗多》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5、B 【解析】 王位世袭制是权力继承的制度,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权力的制度,井田制是权力的基础,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6、C 【解析】 在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创立和普及,文人更加重视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在“格物致知”思想的指导下也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故C项正确;两宋时期并没有相较以往的朝代更明显的社会危
14、机,故A项错误;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导致画家对生活体验的变化和艺术风格的变迁,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的统治阶级并没有对绘画风格直接倡导,故D项错误。故选C。 7、C 【解析】 根据材料“从(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结合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和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即国家的出现有关系,答案为C;材料提到“第一个王朝”但是并没有否认和证实夏王朝的存在,AB错误;D在国家出现之前就存在,材料内容不能显示农耕和文明起源的关系,排除。 8、A 【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1951和证件内容可知,此时土改运动展开,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选项A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是1953年展开
15、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 9、A 【解析】 根据材料“江苏省睢宁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四川省德阳县出土的芟草播种画像砖”“山东省藤县出土的耕耱画像石”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小农耕作是牛耕技术、用镰刀割草、用锄头耕地等,都是使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耕作,从而说明汉代的个体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简单,故选A;单从陕西和江苏省出土的牛耕画像石不能表明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B错误;表格中反映的不是农业技能,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营模式,D错误。 10、C 【解析】 据材料“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日本有责任应该
16、主动地为世界经济”可知,日本寻求独立发展,并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日本寻求独立发展,故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而不是试图称霸世界,故D选项错误。 11、D 【解析】 表格显示15516年中国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地位,11316年之后英美等国逐渐占据世界制造业主导,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导致,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故D项正确。垄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不符合表格时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
17、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不能涵盖表格信息,故C项错误。 12、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对丧事习俗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简洁文明行为的规定,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D正确;材料未涉及宣传神权迷信色彩,A排除;材料未涉及对贵族特权利益的维护,B排除;材料仅涉及是丧礼习俗的规定,C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英王亡故、新女王年轻;英国由大族选出权臣执政,不受王室控制;中国禁烟造成英国权臣的财产损失. (2)琦善获得了一些能反映当时英国状况的情报,但他囿于见闻,仍以中国的传统观念,如蛮夷之国、礼义廉耻和君臣上下等来解读这些情报.因此琦善的报
18、告对英国政情、英国大臣的操守和鸦片战争如何发生均有一定的误解. 【解析】 试题解析:第一问琦善获得的情报从材料中概括即可,注意要逐条列出,不要遗漏。第二问要从两方面回答,既要看到他对英国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又要看到他的妄自尊大、天朝上国的情节在里面。 14、(1)特点:借鉴西方经验;建立一整套专门的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后勤规章制度;集全国之力保障军费供应;重视后勤人才的培养。 (2)影响:提高了军队后勤的管理效率;推动了军事后勤体系的近代化;培养了一批专门的后勤保障人才;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 (1)依据材料“除装备训练方面效仿西方外,在后勤保障方
19、面也进行了改进”来看,借鉴了西方的经验;依据材料“设置粮饷局总理粮饷事务,军械局承办军械管理、维修等,……明确后勤官员职责范围和检查办法”来看,建立一整套专门的后勤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后勤规章制度;依据材料“筹集常备军所需军饷费用,清政府向全国各省分派款项,三令五申要求各省为练兵筹饷”来看,集全国之力保障军费供应;依据材料“还创办了军医学堂、马医学堂、经理学堂、军饷学堂,学员毕业后到各级后勤机构任职”来看,注重后勤人才的培养。 (2)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军事后勤体系的近代化;后勤规章制度的完善,提高了军队后勤的管理效率;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后勤提供了人才保障;但一系列的机构和官职的设立,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