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新疆疏勒县八一中学历史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独尊儒术之间的连缀是一种必然,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
2、梯,诸子百家之间的师心自用则是独尊意识的内部体现。该学者意在指出百家争鸣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逐步分化 B.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 C.隐含着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 D.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 2.如表是不同史著对“公车上书”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至四月初八日投递(上书),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 康有为《我史》 “其(上)书宗旨则以变法为归……一言甚激切,大臣恶之,不为代奏。”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执政主和者……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同人以成事不说,纷纷散去,且有数省份取回知单者,议遂散。” 徐勤《南海先生四上书杂记》
3、 A.上书内容致使督察院拒收 B.上书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 C.督察院拒收致使上书受挫 D.上书时间发生在四月初八 3.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缩写)增资的重要来源。出身工会领袖的巴西总统卢拉就感慨说,在过去20年里他在历次抗议中大多会要求“IMF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这说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B.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IMF面临严重资金困境 4. “我不要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为此,“我”能
4、做的是 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 B.解放农奴,分给份地 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 D.效法西欧,发展工业 5.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6.下图所列票证见证了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左图票证的退出流通和右图票证的出现反映了 A.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B.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C.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民主政治进程 D.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7.秦律
5、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需接受处罚。这些规定 A.反映出秦律的严苛残暴 B.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C.推动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普及 8.《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下列项中,关于《论十大关系》的说法有误的是 A.提出要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B.讨论的是经济问题而非国家政治生活问题 C.标志着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D.事实上提出了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 9.沿海走私的现
6、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这反映出当时 1 民间商人出远洋。载货径赴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贩卖。 2 沿海官兵私自造人或役使军士带货到国外从事走私贸易。 3 出使外国的官员载运私货或夹带商人至国外走私。 4 沿海民众与海盗勾结向国外贩卖商品。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 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在造型上显得含糊一些,给人不可捉摸的混乱现象。唐代佛像各具形态,职能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这一变化反映出唐朝 A.佛教艺术开始中国化 B.各有职守的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C.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 D.佛教艺
7、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11.二战结束后,美国本来计划在日本推行全面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但很快又决定发动美国的大企业重建日本经济,甚至鼓励日本组建军队。这一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需要 B.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C.使日本成为亚洲反共堡垒 D.美国军事实力的下降 12.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 C.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 D.急需要建立统一战线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 材料 彭雪枫
8、19071944),河南镇坪人,少年聪颖智高。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2年入西北军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实验学校接受军事教育和训练,1925年春,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马克思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曾参与遵义会议文件资料的准备工作,并撰写第一篇军事文章《八角楼战斗的教训》。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1938年9月,在河南创办《拂晓报》,题写发刊词,宣传抗日主张,还亲手创办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开设《矛盾论》《统一战线政策>《中国革命问题》等理论课程,潜心思考和研究党的抗日战争的方针原则和战略战术。1944年9月,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中流弹牺牲,年仅37岁。 ——摘编
9、自陈宇《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 (1)根据材料,概括彭雪枫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雪枫取得功绩的原因。 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中叶,中国正经历向近代化社会转型的缓慢历程。货币流通领域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即白银货币的泛化。白银打破政府的禁银令,从较小的范围使用扩大到更多的交易领域,并逐步取代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白银货币泛化带来的货币变迁与朝廷的利益相抵触,降低了政府对财政金融的独享,使政府失去了货币主权。但白银货币的泛化却促进了明代中期以后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开创了自由
10、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朝中期白银的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财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 ——摘编自马良《明清时期白银货币泛化研究(16—19世纪中叶)》 材料二 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账面资产。自2010年底开始,中国政府针对“自由使用货币”标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积极姿态
11、期望人民币能够早日加入SDR货币篮子大家庭。在过去5年中,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最终,2015年11月30日,IMF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 ——摘编自郑联盛《人民币加人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与人民币纳入SDR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的社会背景。
1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根据材料“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即所隐含的“师心自用”的专制主义意识为汉代独尊儒术提供了前提条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独尊儒术的联系,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A项错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没有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百家争鸣隐含着的专制主义趋势对汉代独尊儒术的影响,没有强调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显学的内容,D项错误。 2
13、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却不收”“不为代奏”“议遂散”等信息可知,公车上书的目标在当时没有实现,故答案为B项;从康有为的记述来看,都察院是以皇帝已在《马关和约》上盖玺而拒绝接收,排除A项;从“以变法为归”“大臣恶之”来看,上书失败是因清政府反对变法,而不是因为督察院拒收,排除C项;从“于初八日趣将和约盖用御宝”来看,四月初八“数省份取回知单”,没有去上书,排除D项。 3、A 【解析】 从题目“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可知,在国际机构中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项正确。南北经济发展依旧不平衡,发达国家占优势,发展中国家处劣势
14、故B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C项错误。题目未体现IMF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故D项错误。所以选A。 4、B 【解析】 材料中“我”认为将土地和农民割裂就会造成俄国的暴动,所以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我”能做的应该是解放农奴,分给份地,故选B项;AC项与题意主旨相悖,排除;材料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发展工业,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 5、D 【解析】 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专制统治,但并无意发动激进的变革,如改朝换代或建立共和国。而从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儿子的继承权(因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就是王位的第
15、一继承人。因此拥戴二人为王有助于加强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D。其它选项决不是目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光荣革命。 6、B 【解析】 图1票证属于计划经济时代产物,图一票证的退出和图2票证的出现反映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故B正确;社会主义所有制仍是公有制,排除A;材料未涉及社会民主政治的信息,排除C;材料说明的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是说明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排除D。故选B。 7、B 【解析】 “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说明秦朝对于铁器和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显然是保护农业发展
16、的动力,有利于精耕细作发展,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 8、B 【解析】 《论十大关系》讨论的问题不仅有经济问题,还包括国家政治生活、外交等问题,B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是关于《论十大关系》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9、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等,明代走私贸易基本是中国产品向外输出,反映了我国传统手工业产品在当时具有较强争力,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海禁政策的实施助推沿海走私贸易发展,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明代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排除C项。故选D。 10、B 【解析】 依据材料“
17、佛像各具形态,职能分工也越来越明确”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而且对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分工。B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佛像形态的变化,未涉及其变化融合中国特色,A排除;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C排除;材料未体现佛像的变化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D排除。故选B。 11、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转变主要是由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是国际格局变化背景下美国的直接意图,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选项不符合所学史实,排除。故选B。 12、C 【解析】 漫画反映“苏维埃政府”要革除选举中的“贪污”行为和“官僚”做派,说明苏
18、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故C符合题意;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性的土地占有制度的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1933年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当时国共关系破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功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整理档案,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史料;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创办报刊和随军学校,进行抗日政策宣传和军事人才培养;开设特殊课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2)原因:受过较好的教育与训练;天资聪慧、善于总结经验;个人的爱国情怀和坚持斗争、勇于牺牲
19、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重用与培养;社会环境及社会矛盾的变化。 【解析】 (1)根据材料“长征途中,曾参与遵义会议文件资料的准备工作”并结合这一时期革命发展的进程可知彭雪枫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整理的会议文件材料成为后人研究的重要史料;根据材料“撰写第一篇军事文章(八角楼战斗的教训》”可知,彭雪枫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根据材料“在河南创办《拂晓报》,题写发刊词,宣传抗日主张,还亲手创办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可知,彭雪枫创办报刊杂志和随军学校,进行抗战宣传和军事人才培养;根据材料“开设理论课程,研究战略战术"等可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2)彭雪枫取得功绩的原因可从个人
20、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彭雪枫的个人天资和其教育背景、个人的爱国热情是重要原因;从社会角度而言,社会的矛盾变迁是重要原因。 14、(1)影响: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自由奔放;--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政治危机;有利于社会的多元化;有助于抑制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封建势力对白银的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2)不同:明朝白银货币化指白银从贵重商品走向了完全货币形态;当今人民币纳入SDR.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内的贮藏、交易等功能的标志。社会背景: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封建制
21、度的没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赋税制度的发展(或封建地租制度的发展或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制度的发展 【解析】 (1)据“逐步取代了明政府发行的宝钞和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降低了政府对财政金融的独享,使政府失去了货币主权”得出打破了明朝专制政权的货币垄断权;据“促进了明代中期以后国内、国际贸易的繁荣。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出促进了
22、明朝中后期市场的繁荣、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自由奔放;据“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得出--定程度上导致了明朝的政治危机;有利于社会的多元化;有助于抑制货币的恶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封建势力对白银的掠夺与民众的贫困化。 (2)据“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并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指白银从贵重商品走向了完全货币形态;人民币纳入SDR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内的贮藏、交易等功能的标志。 明代中期货币白银化的背景可结合所学和材料内容从明代海外贸易发展、封建制度的没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赋税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当今人民币纳入SDR的背景可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特别提款权的制度的发展的方面进行概括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