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2.01KB ,
资源ID:11963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963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0559自学考试大纲.doc)为本站上传会员【胜****】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中国古代文学0559自学考试大纲.doc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代号:00559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国古代文学是网络传播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知识整合,将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与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整合起来,使应考者能够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时代、社会发展的关系。2内容优化,精选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和经典作品,在作品选录上避免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篇目重复,为应考者提供中国古代文学的不同视角,力求代表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赏析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以史代文,以中国古代史为

2、背景,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线索,串联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体现中国古代文学“文史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应考者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悠久传统。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应考者通过学习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和有关知识,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和特色,扩宽视野,提高应考者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增强在网络传播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表达、审美创造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在中小学语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和经典作家的重要作品,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本专业必备的人文素质和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的

3、能力。其任务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框架内阅读、识记、理解、分析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对文体、文学方法、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事件、文学流派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识记主要知识点,能对知识点进行正确判断和定位;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能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达特点和艺术特色,能运用历史、文学、语言、修辞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能熟记教材所选作品中的名篇名句。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在网络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中,本课程与部分课程具有相

4、关性。本课程是大学语文课的扩展、深化、提高,比大学语文课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并且更注重在“文史结合”方面整合知识,组织教学和考核。与大学语文课相比,本课程更加强调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深度分析和创新性解读。本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的前端课程,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渊源,认识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变迁,从而更深刻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本课程与平面广告设计、新闻摄影、动画编辑与设计有间接联系,本课程讲授的中国古代文化、文学、艺术、美学知识,对平面广告、摄影、动画设计所涉及的创意

5、策划、审美传达、文案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指导和应用价值。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古代汉语、修辞学、写作学的一般知识。本课程的重点:先秦散文;汉赋、两汉史传文;魏晋南北朝诗文、文论;唐代诗文;宋代诗文;元代戏曲;明清小说。本课程的难点:中国古代文体;修辞;诗词格律;古代汉语语法与词汇;文言文阅读。本课程的疑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流派;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迁与时代发展变迁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先秦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文学起源和先秦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上古神话与上古歌谣的

6、特点;(2)诗经的基本知识;屈原的生平与创作;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周易、论语、道德经、庄子的基本知识。3熟练掌握:将仲子、采薇、丰年、易经二章、郑伯克段于鄢、齐宣王见颜斶、道德经六章、论语五则、孟子二则、大同与小康、马蹄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文学的起源2.上古神话和上古歌谣3.诗经4.散文的萌芽5.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6.楚辞7.屈原(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文学的起源;诗经、屈原的生平与创作、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基本知识;将仲子、采薇、郑伯克段于鄢、齐宣王见颜斶、道德经六章、论语五则中的名句。理解:诗经与楚辞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7、;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的主要思想和文学成就。应用:分析齐宣王见颜斶一文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分析将仲子、采薇、郑伯克段于鄢、齐宣王见颜斶、大同与小康、马蹄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次重点识记:楚辞的基本知识;孟子二则、大同与小康、马蹄中的名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应用: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先秦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识记:易经二章中的名句;理解:文学起源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应用:从文学与历史结合的角度阐述先秦文学的特点;第二章 两汉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两汉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两汉政论文的特点;(2)汉代文人诗的兴起;(3)汉赋的基

8、本知识;(4)汉书的基本知识;(5)史记的基本知识;(6)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3熟练掌握:论贵粟疏、史记二篇、乐府民歌三首、涉江采芙蓉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两汉政论文2.汉书3.史记与司马迁4.汉代乐府民歌5.古诗十九首6.汉赋(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西汉政论文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史记的基本知识;汉赋的基本知识;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战城南、孤儿行、悲歌、涉江采芙蓉中的名句。理解:汉代乐府民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汉赋的夸饰排比之美应用:结合管晏列传、循吏列传和中学阶段学过的史记篇目阐述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分析管晏列传在人物对话、行动描写、细节

9、描写上的特色;汉代乐府民歌与汉代文人诗的异同;次重点识记:汉书的基本知识;汉代文人诗的基本知识;理解:汉代乐府民歌与汉代文人诗的异同;应用:分析战城南、孤儿行、悲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结合具体作品对诗经和汉代乐府民歌进行比较分析;一般识记:西汉政论文的特点理解:西汉政论文的修辞风格;应用:汉书与史记的异同;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南北朝诗歌的文体变化与发展;(2)“三曹七子”与“建安风骨”;(3)正始诗歌与太康文人;(4)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基本知识;(5)骈文的兴起与盛行;(6)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7)南北朝文人诗

10、与民歌;(8)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基本知识。3熟练掌握:蒿里行、七哀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世说新语二篇、子夜四时歌、折杨柳歌哀江南赋序、文心雕龙风骨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初唐四杰”2.陈子昂与诗歌革新3.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4.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歌5.李白的生平与创作6.杜甫的生平与戗作7.白居易和“新乐府”8.韩孟诗派9.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0.李商隐、杜牧的诗歌11.“花间词派”12.李煜与南唐词人13.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和“古文运动”14.唐代传奇15.近体诗的格律(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三曹七子”;“建安风

11、骨”;“竹林七贤”;陶渊明田园诗;“二谢”山水诗;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的基本知识;蒿里行、七哀诗、文心雕龙风骨中的名句。理解: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结合子夜四时歌、折杨柳歌比较南朝乐府与北朝民歌的异同;应用:结合学过的陶渊明作品阐述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特色;次重点识记:鲍照诗歌;庾信诗歌;“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子夜四时歌、折杨柳歌中的名句。理解:魏晋南北朝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成就;应用:分析战城南、孤儿行、悲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结合具体作品对诗经和汉代乐府民歌进行比较分析;一般1.识记:哀江南赋序中的名句。2.理解:阐述魏晋南北朝文

12、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殊地位和重要影响;3.应用:结合对文心雕龙风骨的观点讨论文学创作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第四章 隋唐五代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隋唐五代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初唐四杰”;(2)初唐的诗歌革新;(3)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4)高适、岑参的边塞诗;(5)李白;(6)杜甫;(7)白居易和“新乐府”;(8)韩孟诗派(9)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0)李商隐、杜牧的诗歌;(11)“花间词派”;(12)南唐词人;(13)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和“古文运动”;(14)唐代传奇。3熟练掌握:春江花月夜、与诸子登岘山、王维诗二首、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李白诗三

13、首、杜甫诗三首、长恨歌、韩愈诗文二篇、柳宗元诗文二篇、秋词、梦天、赠别、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漏子“玉炉香”、清平乐“别来春半”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初唐四杰”2陈子昂与诗歌革新3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4高适、岑参的边塞5李白的生平与创作6杜甫的生平与创作7白居易和“新乐府”8韩孟诗派9李贺、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0李商隐、杜牧的诗歌11“花间词派”12李煜与南唐词人13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和“古文运动”14唐代传奇15近体诗的格律(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李白生平与创作;杜甫生平与创作;“初唐四杰”;

14、 “新乐府运动” ;韩孟诗派;“花间词派” ;“古文运动” ;春江花月夜、与诸子登岘山、王维诗二首、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李白诗三首、杜甫诗三首、长恨歌中的名句。理解:陈子昂与诗歌革新;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和高适、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应用:分析春江花月夜写景状物的艺术特色;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通过比较分析阐述李白与李贺诗歌浪漫主义的异同;结合学过的杜甫诗歌阐述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人道主义精神;结合文学史从诗歌、散文、小说三方面阐述唐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次重点识记:李贺、

15、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李商隐、杜牧的诗歌;温庭筠与;李煜与南唐词人;韩愈诗文二篇、柳宗元诗文二篇、秋词、梦天、赠别、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漏子“玉炉香”、清平乐“别来春半”中的名句。理解:“新乐府运动”的主张;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李商隐、杜牧诗歌的艺术特色;李煜词的思想艺术特点;汉代乐府民歌与汉代文人诗的异同;阐述“新乐府运动”与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的联系与区别;应用: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艺术特点;将送薛存义序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般识记: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近体诗的格律;、理解:唐代传奇的发展历程;应用:汉书与史记的异同;分析梁甫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羌村的艺术特色;分

16、析张中丞传后序的写作特点;第五章 宋辽金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宋辽金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北宋初的诗文;(2)柳永和婉约词;(3)黄庭坚与“江西诗派”;(4)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5)苏轼;(6)李清照;(7)姜夔与吴文英的词作;(8)“中兴四大诗人”;(9)陆游;(10)辛弃疾与豪放词;(11)宋代小说;(12)宋代文学批评;(13)辽金戏剧文学。3熟练掌握:渔家傲“塞下秋来”、蝶恋花“栏菊愁烟兰泣露”、望海潮“东南形胜”、欧阳修诗文三篇、王安石诗文二篇、苏轼诗文三篇、寄黄几复、八六子“倚危亭”、解连环“怨怀无托”、李清照词二首、陆游诗文三篇、闲居初夏午睡起、风入松“听风听

17、雨过清明”、暗香、歧阳一首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北宋初年的浮华文风与古文运动2柳永对词的贡献3黄庭坚与“江西诗派”4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和创作5苏轼的文学成就6“易安体”7姜夔与吴文英8“中兴四大诗人”9陆游的文学创作10辛弃疾与豪放词11宋代话本12宋代诗话13金代“院本杂剧”和“诸宫调”14西厢记诸宫调15“唐宋八大家”16词的格律(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柳永和婉约词;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李清照与“易安体”;“中兴四大诗人”; 姜夔与吴文英的词作;“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的文学成就;辛弃疾与豪放词;西厢记诸宫调;渔家傲“塞下秋来”、蝶恋花“栏菊愁烟兰泣

18、露”、望海潮“东南形胜”、欧阳修诗文三篇、王安石诗文二篇、苏轼诗文三篇、寄黄几复、李清照词二首、陆游诗文三篇、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暗香中的名句。理解:柳永对词的贡献;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苏轼词的创新;辛弃疾词的民族精神。应用:分析渔家傲“塞下秋来”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蝶恋花“栏菊愁烟兰泣露”中景、物、情的关系;分析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构思、结构、写景、状物的特点;结合八六子“倚危亭”、解连环“怨怀无托”、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暗香、声声慢谈婉约词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阐述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次重点识记:宋初诗文;宋代话本;宋代诗话;八六子“倚危亭”、解连环“怨怀无托”、闲

19、居初夏午睡起、歧阳一首中的名句。理解:北宋诗文革新与欧阳修的文学主张;陆游作品的家国情怀和艺术风格;应用: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的艺术特点;将送薛存义序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朋党论翻译成现代汉语;将寄欧阳文忠公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分析苏轼诗文三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从寄黄几复谈“江西诗派”的创作特色;分析李清照词二首的艺术特色;分析关山月的主题思想。一般识记:“院本杂剧”和“诸宫调”;词的格律理解:宋初古文运动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应用:从词的繁荣和“话本”、戏剧兴起谈宋代的文学大众化。第六章 元明清及近代国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元明清及近代文学的发展概况。2掌握:(1)元代杂剧;(2)“

20、元曲四大家”;(3)关汉卿的戏剧创作;(4)王实甫西厢记;(5)元代散曲;(6)明代文学的诗文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文学主张;(7)明代戏曲与汤显祖的艺术成就;(8)明代短篇小说;(9)明代长篇小说;(10)清代诗文和“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11)桐城派;(12)清代戏剧与李渔、“南洪北孔”;(13)清代小说;(14)红楼梦;(15)西方文学的引进;(16)近代诗歌和小说。3熟练掌握:寿阳曲远浦归帆、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牡丹亭惊梦、廉耻、后园居诗、长相思、秦淮杂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马嵬、游媚笔泉记、青凤、己亥杂诗、忧国与爱国的主要内容和创作特色。二

21、、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考核知识点1元代杂剧2元代散曲3“元曲四大家”4关汉卿的戏剧创作5西厢记6明代文学的主要流派7明代戏曲8牡丹亭和“临川四梦”9明代“拟话本”和“三言”“二拍”10三国演义11水浒传12西游记13金瓶梅14“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15桐城派16清代戏剧与李渔、“南洪北孔”17聊斋志异18儒林外史19红楼梦20西方文学的引进21龚自珍、“诗界革命”22谴责小说(二)考核目标重点识记:关汉卿的戏剧创作;王实甫和西厢记;明代戏曲与汤显祖的牡丹亭;明代“拟话本”和“三言”“二拍”;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施耐庵和水浒传;吴承恩和西游记;金瓶梅;“神韵说”;“格调说”;“性

22、灵说”;桐城派; “南洪北孔”;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吴敬梓和儒林外史;曹雪芹和红楼梦;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牡丹亭惊梦中的名句。理解:关汉卿戏剧的悲剧美;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和讽刺艺术特色;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应用:分析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红娘艺术形象的塑造;分析牡丹亭惊梦的戏剧艺术特色;将廉耻翻译成现代汉语;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语言和结构特色。次重点识记:元代杂剧基本知识;元代散曲基本知识;“元曲四大家”; 明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文学主张;清代戏剧与

23、李渔的戏曲理论;寿阳曲远浦归帆、后园居诗、长相思、秦淮杂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马嵬、己亥杂诗、忧国与爱国中的名句。理解:马致远散曲的艺术特色;桐城派的文学主张与创作特色;应用:分析寿阳曲远浦归帆的艺术特点;分析长相思的艺术特色;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三方面分析青凤的艺术特色。结合文学史阐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化;一般识记:西方文学的引进;龚自珍、黄遵宪和“诗界革命”;谴责小说;理解: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应用:将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翻译成现代汉语;结合文学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发展演化;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

24、”、“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大学国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彭光芒主编 2012年3月第二版2、参考教材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25、第一版朱东润主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

26、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

27、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先秦国文16第二章两汉国文12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国文18第四章隋唐五代国文22第五章宋辽金国文24第六章元明清及近代国文1

28、6合 计108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5 %、理解为 30 、应用为 45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选择(单项与多项)、简答、翻译、默写、阅读、论述。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六、题型示例(样题)

29、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画横线的空白处。每空分,共分。1.春秋是我国最早的 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它以记言为主。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号前面的方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 】1李白、白居易、欧阳修、李清照的号依次是: A 易安居士 六一居士 香山居士 青莲居士B 六一居士 易安居士 香山居士 青莲居士C 青莲居士 香山居士 六一居士 易安居士D 香山居士 青莲居士 易安居士 六一居士 三、多项选择题:从以下各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号前的方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全

30、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 】1关于唐代古文运动正确的说法有: A唐代古文运动发生在贞元、元和年间B唐代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主张文道合一、革新文体C唐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是韩愈、柳宗元D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了小说的发展E唐代古文运动既是儒学复古运动,又是文学革新运动。 四、解释题: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分,共分。 1初唐四杰:五、默写题:默写范仲淹渔阳傲,每句分,共分。 六、翻译题: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分,共分。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七、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要解释,每小题分,共分。1牡丹亭惊梦的戏剧艺术特色是什么?八、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试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