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2025-2026学年数学六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8既是8的倍数,又是8的因数。(______) 2.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________) 3.
2、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________) 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6。(________) 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____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一个圆的半径由2厘米增加到3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12.56 B.28.26 C.15.7 D.3.14 7.将一个图形绕某点逆时针旋转90°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变小了 B.大小不变 C.变大了 D.无法确定 8.进率是100的两个面积单位是( ) A.
3、公顷和m2 B.m2和dm2 C.m2和km2 9.a3表示( )。 A.a+a+a B.a×a×a C.a×3 D.a+3 10.半圆形花坛的半径是r,则它的周长是( )。 A.r(π+1) B.r(π+2) C.2r(π+1) D.2(π+r)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某厂生产一批零件,不合格数量占总数的,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________)%,不合格零件数量与合格数量的比是(________)。 12.某中学高中部学生是初中部学生的 ,高中部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初中部男生是女生的1.5倍,全校男、女生人数
4、的比是(_____). 13.在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14.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平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 15.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16.304至少要加上(__________),就是3的倍数;至少要减去(_________),就是5的倍数. 17.把三个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棱长总和减少(________)cm,表面积减少了(________)cm2。 18.有大小
5、两个圆,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它们的周长之比是(________),面积之比是(________)。 1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3:6 ,这个三角形按角来分是(_____)三角形. 20.129cm3=(______)ml 3520ml=(______)L 2.03m2=(______)dm2 24分=(______)时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3= ×15= 2 - = ÷ = 5÷ = ×
6、75%= + × = ×99+99×= 2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 22.7-1.8+17.3-18.2 (2)(+)×8+ (3)[-(-)]÷ (4)3.12÷15+12.5×28 (5)(716-26)÷23×45 23.解下列方程 (1)+x= (2)3x-=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按要求标出水族馆和鲸鲨馆的大致位置。 水族馆在海龟岛东面五百米处,鲸鲨馆在海贝馆西面二百米处。 25.下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7、 (1)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碰碰车________,摩天轮________,跷跷板________。 (2)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和过山车的位置。 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过山车在秋千的正西方300米处。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求原来的两位数. 27.阳光小学六年级有150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其中共有120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获一等奖的人数占其中的 ,获二、三等奖人数的比是2∶3,获一、
8、二、三等奖的各有多少人? 28.五(1)班今天有3人请假,实际到校的有48人,请假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9.用4000千克大豆榨豆油1440千克,求大豆的出油率. 30.春风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春游去划船,四年级有60人,五年级有75人。现在把他们分成人数相等的小队,每个小队成员都是同一年级,且每队的人数不能超过10人。每队最多有多少人?共分成几队?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分析】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根据找一个数的倍
9、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个倍数是它本身,可见一个数的本身既是其最大因数又是其最小倍数。 【详解】8既是8的倍数,又是8的因数,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2、× 【详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本题没说是同一个数,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 3、√ 【详解】略 4、× 【分析】可以把甲数看作单位“1”,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求得甲数和乙数的比后即可判断正误。 【详解】甲数∶乙数=1∶(÷) =1∶ =6∶5 故答案为:× 【点睛】 在此题中,也可以把
10、乙数看作单位“1”,把甲数表示出来,然后求比再判断。 5、√ 【详解】略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详解】略 7、B 【解析】略 8、B 【分析】根据面积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此题是考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详解】进率是100的两个面积单位是m2和dm2 . 故选B. 9、B 【解析】a的三次方表示3个a相乘,注意不是3和a相乘. 【详解】a3=a×a×a. 故答案为:B 1
11、0、B 【解析】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5 1∶1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不合格数量与总数的比为1∶20,即总数为20份,不合格的占1份,合格的占19份,根据“合格率=×100%”进行解答即可;直接写出不合格零件数量与合格数量的比即可。 【详解】20-1=19; ×100%=95%; 不合格零件数量与合格数量的比是1∶19。 【点睛】 根据题意明确总数为20份,不合格的占1份,合格的占19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74:61 【解析】略 13、20,1.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一个
12、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20的因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20,,在1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1; 故答案为:20,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约数与倍数的意义,利用一个数的倍数最小是它的本身,一个数的约数最大是它本身,解决问题. 14、216平方厘米 【详解】由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平方厘米可得,正方体的棱长是24÷4=6厘米,所以正方体表面积62×6=216平方厘米。 15、216 56.52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棱长已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把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说明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
13、方体的棱长;根据正方体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分别求得体积再相减就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6×6×6=36×6=216(平方分米); 圆锥的体积:×3.14×(6÷2)2×6=×3.14×32×6=3.14×9×2=56.52(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216;56.5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关于圆锥的应用题。V正方体=a3, V圆锥=sh=πr2,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16、2 4 【解析】略 17、48 36 【分析】如图,棱长总和减少了4×4条小正方体的棱长;表面积减少了4个小正方形。 【详解】3×4
14、×4=48(厘米) 3×3×4=36(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拼组,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18、1∶2 1∶4 【分析】已知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则它们的半径之比为3∶6=1∶2,然后再依据周长之比等于半径之比;面积之比等于半径的平方之比来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3∶6=1∶2 12∶22=1∶4 所以周长之比为1∶2;面积之比为1∶4。 【点睛】 解答本题时,明确两个圆的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同半径之比的关系是关键。 19、钝角 【详解】略 20、129 3.52 203
15、 【分析】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1)1 cm3=1 ml,据此解答即可;(2)1L=1000 mL,要将3520ml转化为L,用3520除以1000即可;(3)1 m2=100 dm2,要将2.03m2转化为dm2,用2.03乘100即可;(4)1时=60分,要将24分转化为以时为单位的数,用24除以60即可。 【详解】1 cm3=1 ml,所以129cm3=129 ml; 3520÷1000=3.52,所以3520ml=3.52L; 2.03×100=203,所以2.03m2=203dm2; 24÷60==,所以24分=时。 【点睛】 本题考
16、查单位之间的换算,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9 1 1 99 【详解】略 22、(1)20;(2)4;(3);(4)350.208;(5)1350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2)首先把前半部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再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 (3)按照四则混合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4)按照四则混合顺序,先算除法和乘法,最后算加法; (5)按照四则混合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7、减法,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详解】(1)22.7-1.8+17.3-18.2 =22.7+17.3-1.8-18.2 =(22.7+17.3)-(1.8+18.2) =40-20 =20 (2)(+)×8+ = = =3+1 =4 (3)[-(-)]÷ = = = = (4)3.12÷15+12.5×28 =0.208+350 =350.208 (5)(716-26)÷23×45 =690÷23×45 =30×45 =1350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
18、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和分数同样适用。 23、(1)x=;(2)x= 【分析】(1)移项使未知数x在等式左侧,常数项在右侧,按照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计算即可. (2)先移项使3x在等式左侧,常数项在右侧,在系数化为1,解得x的值即可. 【详解】(1) 解: (2) 解: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1)(5,1);(6,5);(2,4)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1 【解析】解:设原来的两位数是a,则该三位数为300+a.
19、根据题意:300+a=7a+24 6a=276 a=1 答:原来的两位数是1. 27、20人;40人;60人 【详解】一等奖:120×=20(人) 120-20=100(人) 二等奖:100×=40(人) 三等奖:100×=60(人) 答:获一等奖的有20人,二等奖的有40人,三等奖的有60人。 2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五(1)班共有51人,把全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请假的人数除以全班总人数即可求解。 【详解】3÷(48+3)= = 答:请假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29、解:1440÷4000×100%,
20、 =0.36×100%, =36%. 答:大豆的出油率是36% 【解析】求大豆的出油率,也就求豆油是大豆的百分之几,用豆油的重量除以大豆的重量,列式解答即可. 30、5人;27队 【分析】根据题意,求60和75的公因数,并且公因数是小于等于10的最大数,通过列举法找出此数就是每队的人数,每个年级总人数÷每队的人数=每个年级分的队数,然后相加即可。 【详解】60和75的公因数有:1、3、5、15,每组人数相同且不能超过10人,所以每组最多5人。 四年级分成60÷5=12(队),五年级分成75÷5=15(队),共分成12+15=27(队) 【点睛】 能够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明确题目要求的是公倍数还是公因数是解题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