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西安体育学院 《经济预测与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假设一个国家面临着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的问题,政府决定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以下哪种政策组合最有可能在短期内有效地增加总需求和促进就业?( ) A. 增加政府支出和提高利率 B. 减少税收和减少货币供应量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货币供应量 D. 减少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 2、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对于企业决策至关重要。关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关系,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增加产量通常能够增加利润 B.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3、 C. 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而边际收益则保持不变 D. 如果边际成本持续低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3、在福利经济学中,社会福利函数反映了社会对各种分配状况的偏好。假设存在两种分配方案,方案 A 使一部分人受益较大,而方案 B 使所有人受益较小但较为平均。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可能会导致对这两种方案的评价不同。那么,哪种社会福利函数更强调公平分配?( ) A. 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B. 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C. 平均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D. 以上都不是 4、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成本曲线会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形,其
4、原因主要是( ) A.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B.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 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 D.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5、在环境经济学中,绿色 GDP 的概念被提出以更全面地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假设一个地区在计算绿色 GDP 时,考虑了资源损耗和环境破坏的成本。如果该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措施,其绿色 GDP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6、在货币经济学中,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假设一个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央行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目标范围内。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目标值,央行可能
5、会采取哪种货币政策操作?( ) A. 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B. 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C. 维持利率不变,观察经济走势 D. 同时降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7、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假设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而经济产出增长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以下哪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最有可能发生?( )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型通货膨胀 D. 恶性通货膨胀 8、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根据该模型,如果一个国家初始的人均资本水平较低,那么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应
6、该( ) A. 增加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 B. 减少储蓄率,促进消费 C.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D.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9、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假设一个行业中,前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达到 70%,这表明该行业的市场结构属于什么类型?( ) A. 完全竞争 B. 垄断竞争 C. 寡头垄断 D. 完全垄断 10、在经济分析中,弹性概念被广泛应用。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2 ,当价格上升 10%时,需求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同时,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A. 需求量下降 20%,包括商品的可替代性等
7、 B. 需求量上升 20%,只有消费者收入 C. 需求量下降 10%,只有商品用途广泛性 D. 需求量不变,包括商品的耐用程度等 11、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原理是基础之一。假设两个国家 A 和 B ,生产两种商品 X 和 Y 。国家 A 生产单位商品 X 和 Y 所需的劳动时间分别为 4 小时和 8 小时;国家 B 生产单位商品 X 和 Y 所需的劳动时间分别为 6 小时和 12 小时。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 A 应该出口哪种商品,国家 B 应该出口哪种商品?( ) A. 国家 A 出口 X ,国家 B 出口 Y B. 国家 A 出口 Y ,国家 B 出口 X C. 国
8、家 A 出口 X 和 Y ,国家 B 不出口 D. 国家 B 出口 X 和 Y ,国家 A 不出口 12、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结构。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中,大量的农户生产同质的产品。如果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短期内农户会做出怎样的决策?( ) A. 停止生产 B. 继续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 D. 缩小生产规模 13、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效率损失。假设在保险市场上,投保人比保险公司更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这可能引发什么问题?( ) A. 道德风险 B. 逆向选择 C. 委托代理问题 D. 以上都
9、是 14、在金融经济学中,资产定价模型是评估资产价值的重要工具。假设一个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高于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的收益率,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同时,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如何运用资产定价模型和其他金融理论来选择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 A. 股票被低估,合理运用理论选择组合 B. 股票被高估,不运用理论 C. 模型错误,随意投资 D. 不确定含义,盲目选择 15、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公共决策的形成过程。假设一个城市要建设新的公共设施。那么,公共选择中的投票机制和偏好显示方法有哪些?政治家和官僚的行为动机和决策模式是怎样的?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如何?如何
10、改进公共选择过程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公正性?( ) A. 投票机制方法明确,行为动机模式清楚,作用影响了解,改进措施有效 B. 投票机制混乱,行为动机不懂,作用影响不知,改进措施无效 C. 部分投票机制懂,部分行为动机清楚,部分作用影响了解,部分改进措施有效 D. 以上都不对 16、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生产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某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函数为 Q = 2L^0.5K^0.5 ,其中 L 表示劳动投入量,K 表示资本投入量。已知劳动的价格为 20 元,资本的价格为 30 元,厂商的总成本为 600 元。在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组合下,该厂商的产量是多少?( )
11、 A. 20 B. 30 C. 40 D. 50 17、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在经济政策的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假设政府增加一笔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对国民收入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种乘数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储蓄倾向 C. 税率 D. 利率 18、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曲线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价格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假设经济中存在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比如增加政府支出,这会对总需求曲线产生怎样的
12、影响( ) A.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总需求曲线变得更加陡峭 D. 总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19、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在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该忽略沉没成本。假设一个人花 500 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但是看了半小时后发现电影非常无聊。此时,他应该考虑的是:( ) A. 已经花出去的 500 元,继续看完电影 B. 电影是否能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不是已经花的钱 C. 剩下的时间是否值得浪费在这部电影上 D. 以上都不对 20、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的提高在短期内会导致经济增长,但在长期内经济会达到新的稳态
13、假设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函数为 Y = K^0.5L^0.5 ,储蓄率从 20%提高到 30%,折旧率为 10%,人口增长率为 2%。那么,长期内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会如何变化?( ) A. 人均资本增加,人均产出增加 B. 人均资本增加,人均产出不变 C. 人均资本不变,人均产出增加 D. 人均资本不变,人均产出不变 21、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关于金融市场的功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金融市场为资金的需求者和供应者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 B. 金融市场能够促进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C. 金融市场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
14、工具 D. 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22、区域经济学关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假设一个国家内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水平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带来哪些社会和经济问题?( ) A. 产业转移、财政支持等,只有资源浪费问题 B. 限制东部发展,没有问题 C. 不采取任何措施,会导致社会动荡 D. 加强人才流动、区域合作等,包括贫富差距扩大等 23、在经济史研究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具有多样
15、性。假设两个国家在 19 世纪初期具有相似的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但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采取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另一个国家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两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出现了显著差异。以下哪种因素最有可能解释这种差异?( ) A. 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B. 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 C.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D. 政府政策和制度的不同 24、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集群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假设在一个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汽车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包括零部件供应商、研发机构和相关服务企业。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因素的驱动?( ) A. 自然
16、资源的集中分布 B. 政府的规划和引导 C. 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和协同效应 D. 偶然的历史事件 25、资源经济学研究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假设一个地区的水资源面临短缺。那么,水资源的经济特性和价值评估方法有哪些?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策略是怎样的?在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资源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 A. 特性评估方法清楚,平衡配置策略科学,关系处理得当,地位作用明确 B. 特性不懂,评估错误,平衡配置混乱,关系处理不好,地位作用不知 C. 部分特性懂,部分评估方法对,部分平衡配置清楚,部分关系处理好,部分
17、地位作用了解 D. 以上都不对 26、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组织理论关注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行为。对于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垄断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B. 垄断企业通常会将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C. 垄断企业的定价一般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D. 垄断企业的定价不受市场需求和成本的约束,可以随意制定高价 27、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对于调控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假设一个经济体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希望通过政策组合来降低通货膨胀
18、率。以下哪种政策组合可能是合适的?( )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B.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D.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28、在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如果一个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这可能会( ) A. 立即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B. 在长期内促进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C. 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影响 D. 导致资源浪费,阻碍经济发展 29、在劳动经济学中,工资水平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假如一
19、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劳动力供给不变,那么该行业的工资水平可能会( ) A. 下降 B. 不变 C. 上升 D. 先下降后上升 30、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某地区加大了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这将对该地区的生产函数产生什么影响?( ) A. 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B. 生产函数向下移动 C. 生产函数的斜率增加 D. 生产函数的斜率减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等。以下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描述,哪些是正确
20、的?( ) A.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工资水平 B. 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决定了利率 C. 土地市场的价格受到地理位置和用途等因素的影响 D. 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2、在宏观经济学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假设一个国家正致力于推动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以下哪些方面的举措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 A. 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 B.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的运输和通信成本 C.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竞争的产业政策 D. 维持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刺激经济活动 3、在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
21、的支撑作用。以下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影响,哪些是正确的( ) A.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B.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业 C.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吸引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 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债务负担增加 4、在研究经济中的产业集聚现象时,需要分析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假设一个地区形成了某个产业的集聚。以下哪些因素可能是促进该产业集聚的原因?( ) A. 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 B. 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 C. 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 D. 政府的强制规划和布局 5、在微观
22、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的划分依据包括企业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等。以下哪些市场结构具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A. 完全垄断市场,如电力、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 B. 寡头垄断市场,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存在较多的企业和产品差异 D.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自由进出 6、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决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假设一家企业正在考虑是否扩大生产规模,以下哪些因素会是它需要考虑的?( ) A. 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 B. 市场需求的预期 C. 现有生产技术水平 D. 竞争对手的行动 7、在分析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时,需要考虑正外部性和负
23、外部性的影响。假设一个地区存在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种外部性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A. 政府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或排污费 B. 企业之间通过协商达成减排协议 C. 依靠市场机制,让污染企业购买污染排放权 D. 对污染企业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8、在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假设一家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哪些约束条件?( ) A. 生产技术条件 B. 市场需求状况 C. 成本约束 D. 政策法规限制 9、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24、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其特点众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无法单独影响市场价格。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差异。市场中的企业能够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障碍。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是完全对称的,双方都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以下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说法正确的是( )。 A. 市场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 经济利润为零 C. 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保持不变 D. 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最高 10、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假设两个国家正在进行贸易谈判,以下哪些理论和因素会对双方的贸易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25、 ) A.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各国应根据自身的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贸易 B.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贸易模式 C. 贸易保护政策,如关税、配额等,可能影响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D. 汇率的波动,影响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贸易竞争力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阐述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和特点,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 2、(本题5分)某国家的经济增长与教育投入密切相关。分析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
26、用机制,以及该国如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3、(本题5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是金融发展的不同状态。请全面阐述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概念、表现和影响,分析金融深化的理论(如麦金农-肖理论),探讨促进金融深化、消除金融抑制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改革,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本题5分)某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指标上,还包括社会发展等
27、多个方面。请深入论述区域差距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领域的表现、成因,以及缩小区域社会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 2、(本题10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研究其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政府应如何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本题10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往往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经济转型的挑战。请详细论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其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产业结构单一、技术人才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并提出有效的转型路径和政策支持措施。 第5页,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