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诊急救月工作计划范文急诊急救月是每年的五月份,旨在提高公众对于急诊急救的认识和应急能力,并提高医疗机构的急救水平。在这个月份内,各医疗机构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服务活动,以此来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触发急救机制的能力,同时也为医院的急诊科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支持。以下为急诊急救月的详细工作计划表:一、宣传活动1. 在医院内外张贴“急救知识宣传海报”、“急救知识电子屏幕”的宣传内容。2. 在QQ空间、微信公共账号、微博、医院官网等网络平台上发布各类与急救相关的新闻、知识内容,提醒公众加强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3. 举办急救知识培训班,面向公众提供免费或低价急救培训服务,向参与者发
2、放证书。4. 由医院工作人员担任志愿者,到社区、学校、各类单位进行急救知识讲解和应急演练,同时进行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自由义诊活动,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度。二、急诊科服务1. 统一组织要求所有医生为急诊科填写电子病历,协调实施“分时段诊疗”,确保急救患者及时得到诊疗和抢救。2. 加强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和升级(如一二级体位支持、呼吸机、监测仪器等),提高急救抢救设备和检测设备的质量和数量,保障急救医疗的高效性和安全性。3. 增加急诊科专家的数量,强化急诊科团队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和解决待遇问题等方式,提升急诊科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急救服务。4. 加强24小时在线
3、医生咨询服务,解答患者关于急救抢救的疑问和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三、急诊科科普展览1. 在医院急诊站及医院露天广场等场所组织急救展览,如展示急救常见疾病、抢救流程、急危重症患者现场抢救等内容的照片、模型、视频等。2. 通过急救展览为公众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急救抢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四、急救知识普及1. 定期组织急救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应用急救技能。2. 在急救培训班、诊疗流程、医院宣传材料中加入急救常见疾病的针对性防治建议,引导患者理性用药和科学就医。3. 急救科医生进校园、进社区,与师生或社区居民互动交流,讲解心肺复苏、出血性休克、儿童窒息等急救抢救知识,提高公众对急救抢救技能的掌握程度。5. 急救资源整合1. 与救护车服务机构建立协调机制,实现医院急救中心、120急救中心、社区医疗机构等各级急救服务机构之间应急协调和信息往来的无缝连接,确保抢救生命的无缝衔接。2. 建立疾控中心、医院、社区、企业之间的急救应对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公共卫生预防与应对体系建立,做好应急预案程序与实施。以上工作计划内容,所有急诊科、急救科、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以提升急诊急救工作质量,提高公众对于急救的认识和应急能力,为抢救患者生命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