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山市雨落徽州酒店室内装饰工程
消
防
设
计
文
件
黄山市
2017年7月2日
建设单位:黄山市雨落徽州酒店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陈继腾
技术负责人:胡丹辉
装饰设计负责人:王辉
给排水设计负责人:章克俭
电气设计负责人:袁峰
目录
(一) 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建筑消防设计
4、通风、排烟
5、电气
6、消防给水和灭火设置
(二) 设计图纸
2、
一、 工程概况:
1.1 本项目为黄山市雨落徽州酒店有限公司装饰工程,该项目位于屯溪区前园南路3号,是一幢临街商业建筑,建筑临近城市道路。
1.2、该项目始建筑建于1998年7,于2000年5竣工,。地上共7层,地下负一层:无;一层层高3.9米,二层层高3.6,三~七层层高3.0米,总建筑高度22.5米;底框混合结构;建筑类别:三类。
1.3 项目一层装饰面积 363㎡,二~七层装饰面积 2403㎡,总装饰面积 2766㎡。
1.4 楼层主要使用功能为:一层为接待大厅、茶餐厅;二层为培训室;三层为休息室和茶餐厅;四~七层为普通客房。
1.5 本次设计内容为建筑室内
3、装饰工程,设计内容为:
室内装饰图纸;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系统图纸;电气消防设计图。
二、设计依据:
2.1依据双方签订的装修合同及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现场状态。
2.2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2001年修订版;
相关国家法律法规
三、建筑消防设计:
3.1 建筑主要构件耐火极限:
建筑内部按非中央空调系统旅馆建筑性质确定装修材料燃烧等级:
天棚采用:A级装饰材料;
地面采用:A级、B1级装饰材料;
墙面采用:B1级
4、装饰材料;
隔断采用:A级、B1级、B2级装饰材料;
固定家具采用:木质桌椅、板床B2级;
窗帘采用B2级;
其他材料采用B2级;
该建筑内墙体采用A级轻钢龙骨和蒸压加气块墙体材料。
3.2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本工程1~2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为931㎡,3~7层每一层分别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满足消防要求。
3.3 消防疏散
该建筑每一层设封闭楼梯间疏散楼梯两部、安全出口直通室外; 其中3~7层左侧楼梯现状在三层中断,现新增楼梯,经楼层内另设密闭疏散走道至新增封闭楼梯间,疏散至一层大厅设扩大封闭楼梯间,以改善原建筑的楼梯疏散,可视同封闭楼梯间。
3
5、4 防火门窗
建筑室内防火门窗,消防等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封闭楼梯间疏散门、一层大厅内扩大楼梯间内分隔墙上门窗均采用防火门窗。
3.5 消防控制
该建筑消防采用消防报警、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系统,监控室值班室安置在一层大厅内。
四、通风、排烟:
4.1、本工程均采用自然通风排烟系统。
五、 电气:
5.1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6、》 GB50057-2010
5.2 本工程供电负荷等级:
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公共走道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均为三级负荷。本工程电源进线就近引自10/0.4kV变配电所低压出线柜,采用YJV22-电缆穿套管引入室内。
本工程采用放射式供电,干线均采用YJV-1KV型电缆或BV-500V电线穿金属管经桥架至设备控制箱。所有消防设备及二级负荷按消防规范要求双回路供电,末端自动切换,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消防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5.3 防雷保护
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要求设防。电子信息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设备防静电
7、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距离与等电位连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
线路敷设:室内所有强电线路均穿薄壁钢管(KBG)或(PC)管暗敷,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及火灾自动报警线路穿焊接钢管(SC)或薄壁钢管(KBG)暗敷。
5.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楼的位置设有消防控制室,为集中报警控制系统。系统按两总线设计,设置光电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
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 ;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米;与自动喷水头的净距应大于0.3m;与墙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区域内适当位置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并满足GB501
8、16-2013相关要求。安装高度为距地1.5米。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按钮,接线盒设置在消火栓开门侧,底边距地1.5米。
火灾报警后,根据火灾情况接通消防电话,并接收其反馈信号;自动启动应急照明,并接收其反馈信号;切断非消防电源,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六、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6.1 消火栓系统:
6.1.1 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楼前供水压力0.35MPa;
6.1.2 建筑室外设有消火栓系统,在室外消火栓150米保护范围内,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2h;
6.1.3 室内设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0L/S;
6.1.4 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埋地管道和地上部分管径小于等于DN50采用丝扣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地上部分管径大于DN50采用卡箍或法兰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应二次镀锌。
6.2灭火器设置:
6.2.1 火灾类型为A类,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采用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4设置于专用灭火器箱内,每处2具,最大保护距离 20 米。
6.2.2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设计图纸
见各专业施工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