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上海市虹口区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寨卡病毒和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和DNA,这两种病毒均() A.不含蛋白质和糖类 B.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含有A、T、C、G四种碱基 D.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2.下表为某人
2、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 3.1-6.8 pmol/L 胰岛素 27.7 5.0-20.0 mIU/L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高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缓 3.下列有关生物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对比实验法 C.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
3、型,这个模型能解释 A.酶的高效性 B.酶的专一性 C.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pH D.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温度 5.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4种碱基 B.A、G、T在细菌细胞中能构成6种核苷酸 C.DNA彻底水解后最多可获得6种产物 D.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8种核苷酸、5种碱基 6.图表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细胞内消化过程。此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是 A.流动性 B.细胞识别 C.胞吞胞吐 D.主动运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下图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的边界
4、是 ______(填结构名称),其基本支架是______ (2)下列关于图中细胞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①内含多种水解酶,是“动力车间” B.②为单层膜 C.④内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⑥中不含磷脂 E.⑦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3)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除图中的 ______ (填图中标号)外,还应包括 ______(填结构名称)。 (4)若该细胞正在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 ______(填图中标号)。 (5)若该细胞为人体的白细胞,其吞噬入侵细菌的方式属于 ______ ,该现象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的结构特
5、点。 8.(10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6、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9.(10分)下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及基因组成,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基因B和b决定,长翅和残翅由基因V和v决定。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蝇性别为________,如果进行的果蝇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DN
7、A序列。 (2)若只考虑翅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得到F1,则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若如再取F1中全部长翅个体随机交配,则F2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同时考虑翅形和体色,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得到F1,理论上,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 (4)已知果蝇中,朱红眼与暗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暗红眼 灰身、朱红眼 黑身、
8、暗红眼 黑身、朱红眼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据表判断:F和f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 10.(10分)由腊梅凝集素基因控制合成的某种蛋白质能与蚜虫肠道粘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蚜虫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基因工程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可增强其抗蚜虫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原则获得cDNA片段,以获取腊梅凝集素基因片段。为使腊梅凝集素基因在烟草细胞中高效表达,
9、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 (2)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______________。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______________。 (3)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法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 11.(15分)某种雌雄异株的二倍体高等植物(性染色体为 X
10、Y 型),其花色(A、a)和叶型(B、 b)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面是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 性状及子代表现型与比例,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 组合 亲代 子代 ♂ ♀ 甲 红花宽叶♂ X 白花宽叶♀ 1/4 红花宽叶 1/4 红花窄叶 1/4 白花宽叶 1/4 白花窄叶 1/2 红花宽叶 1/2 白花宽叶 乙 白花窄叶♂ X 红花宽叶♀ 1/2 红花宽叶 1/2 红花窄叶 无雌性个体 (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可判定控制_______ 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______是 显性性状。 (2)杂交组合
11、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基因 b 使雄配子致死; 二是基因_____________使雄配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原因到底是哪种,请以题 干中子代为亲本设计杂交方案,并预期结果得出结论。杂交方案: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_____,则是原因一;②若子代_____,则是原因二。 (3)若是第二种原因成立,让组合乙中子代的红花窄叶雄株与组合甲中子代的红花宽 叶雌株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
12、酸和蛋白质组成,营寄生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RNA含有 A、G、C、U四种碱基。 【详解】 A、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因此寨卡病毒和乙肝病毒都含蛋白质,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含有 A、G、C、U四种碱基,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A、T、C、G四种碱基,C错误; D、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在宿主细胞内繁殖,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着负反馈调节的作用。胰岛素能够促
13、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表中信息显示:该人的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值低于参考范围,而胰岛素的测定值高于参考范围,据此,围绕“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 A、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值,最可能导致其体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A正确; B、该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导致该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的速度增强,因此该人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进而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 D、该人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高于正常
14、值,导致其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A、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A项正确; B、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B项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的结构是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C项错误; D、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项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
15、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B. 分析题图,A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A是酶,A只能催化D的反应,对B和C不起作用,说明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即酶具有专一性.故B正确。 ACD. 由于本题模型与酶的高效性和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无关,所以ACD错误。 正确识别图示酶的专一性模型含义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5、B 【解析】一种病毒只含有1种核酸(DNA或
16、RNA)、4种碱基(A、T、C、G或A、U、C、G),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由A、T、G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由A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2种,由T只形成一种脱氧核苷酸,由G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2种,共5种,B错误;DNA彻底水解后最多可得到含氮碱基4种(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磷酸,共6种产物,C正确;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A、U、G、C、T五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及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要求学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能列表比较两种核酸,同
17、时明确细胞类生物含有2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6、D 【解析】 吞噬细胞将细菌吞进细胞、溶酶体与吞噬小泡融合,最后小泡与细胞膜任何将分解产生的物质排出细胞,这个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吞噬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细菌)的能力,但是其识别作用没有特异性,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吞噬细胞吞进细菌、排出分解产物的方式分别是胞吞和胞吐,C正确、D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 C、D、E ⑤ 叶绿体 ⑥⑦⑧⑤ 胞吞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图解:图示细胞为动物
18、细胞,其中①是溶酶体,②是细胞核,③是中心体,④是细胞质基质,⑤是线粒体,⑥是核糖体,⑦是内质网,⑧高尔基体. 【详解】 (1)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2)①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不是“动力车间”,A错误;②为细胞核,具有双层膜,B错误;④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内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C正确;⑥是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磷脂,D正确;⑦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E正确。 (3)叶绿体与线粒体与能量转化有关,因此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除图中的⑤外,还应包括叶绿体。 (4)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若该细胞正在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参
19、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⑥核糖体、⑦内质网、⑧高尔基体、⑤线粒体。 (5)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则其吞噬异物方式属于胞吞,证明了细胞膜具有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本题以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分布;识记与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等. 8、能保持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繁殖速度快 有利于胚状体进行呼吸作用 矿质元素 糖 茎尖 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愈伤组织小植株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
20、织,经再分化形成芽、根或胚状体,进而形成完整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微型繁殖、制造人工种子、作物脱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微型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特性,实现种苗的快速大量繁殖。人工种子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其中的如果胚乳可为“种子”的萌发提所需的供营养物质。以无病毒或病毒极少的茎尖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高产优质的无病毒植株。 【详解】 (1) 植物微型繁殖是指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
21、殖。 (2) 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在进行细胞呼吸时,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O2,并将产生的CO2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因此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有利于胚状体进行呼吸作用,以保持胚状体的活力。人工胚乳的作用是为胚状体的发育提供营养,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矿质元素、糖等物质。 (3) 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4)将含有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培养为一个完整的转基因植物,需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实现,其基本程序是:。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微型繁殖、制造人工种子、作物脱毒等方面的实际应
22、用。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9、雄 5 残翅1/4 残翅1/9 BBvv 和 bbVV 黑身长翅和灰身残翅 X BbXFXf、BbXFY 【解析】 根据图中7和8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可知,该果蝇是雄性。且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 (1)该果蝇含有2种形态的性染色体,故为雄性。如果进行的果蝇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的DNA序列。 (2)若只考虑翅形,让该果蝇基因型为Vv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即Vv交配得到F1,则F1中VV长翅:Vv长翅
23、vv残翅=1:2:1,即长翅:残翅=3:1,其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即残翅占1/4。若再取F1中全部长翅个体(1/3VV、2/3Vv)(产生的配子为V:v=2:1)随机交配,则F2中VV:Vv:vv=4:4:1,其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即残翅vv占1/9。 (3)若同时考虑翅形和体色,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Vv,表现型为灰身长翅,可以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Bv:bV=1:1,基因型相同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BBvv:bbVV:BbVv=1:1:2,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基因型是BBvv(灰身残翅) 和 bbVV(黑身长翅)。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的表现型是黑身长翅和灰身残翅。 (4)据
24、表可知,后代雌性只有暗红眼,雄性暗红眼:朱红眼=1:1,雌雄中表现型不一致,故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即X上,且暗红眼为显性性状,亲本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XFXf×XFY;又根据后代中灰身:黑身=3:1,故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Bb×Bb。故亲本对应的基因型为:BbXFXf和BbXFY。 可以根据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是否一致来判断基因的位置,若后代雌雄表现型一致,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雌雄表现型不一致,说明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0、碱基互补配对 启动子 终止子 农杆菌转化法 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 转化 样方 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
25、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 【解析】 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获得cDNA片段,进而获取腊梅凝集素基因片段。为使腊梅凝集素基因在烟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2)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在该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因为酚类化合物能够吸引农杆菌向其移动)。将腊梅凝集素因转入烟草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
26、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转化。 (3)蚜虫的活动能力极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 11、甲 叶型(宽叶和窄叶) 宽叶 a和b共同作用 选子代中红花窄叶雄株与白花宽叶(或红花宽叶)雌株进行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比例(或性状表现) 若后代全是雄株 若后代雌雄株都有(雌:雄=1:2) 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红花宽叶雌株:红花窄叶雌株=9:3:3:
27、1:6:2 【解析】 据表分析: (1)由甲组中宽叶×宽叶,后代出现窄叶,判断宽叶为显性,由乙组中白花×红花后代全为红花,判断红花为显性; (2)由甲组实验中,后代雌雄个体中红花:白花均为1∶1,判断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后代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宽∶窄=1∶1,判断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由后代性状分离比及(1)(2)的分析推断,甲组亲本为AaXBY×aaXBXb,乙组亲本为aaXbY×AAXBXb,据此答题即可。 【详解】 (1)根据分析:甲组中宽叶×宽叶,后代出现窄叶,判断宽叶为显性,后代雌性全为宽叶,雄性宽∶窄=1∶1,判断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
28、色体上。因此,由杂交组合甲可判定控制叶型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宽叶为显性。 (2)由分析判断,乙组亲本为aaXbY×AAXBXb,表格显示其没有雌性后代,有雄性后代,说明雌配子是成活的,则可能的原因是:一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二是基因a和b共同使雄配子致死。为了检验到底是哪种原因,可以选择子代基因型为AaXbY的雄株作为父本,即选子代中红花窄叶雄株与白花宽叶(或红花宽叶)雌株进行杂交,若子代全为雄性个体,则为原因一;若子代有雌性个体,也有雄性个体(雄性:雌性=2∶1),则为原因二。 (3)根据题意确定基因a和b共同使雄配子致死。让乙组子代的红花窄叶雄株(AaXbY,产生AY、AXb、aY
29、三种配子)与甲组子代的红花宽叶雌株(AaXBXB或AaXBXb,产生AXB、aXB、AXb、aXb)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雄株(A_XBY)∶红花窄叶雄株(A_XbY)∶白花宽叶雄株(aaXBY)∶白花窄叶雄株(aaXbY)∶红花宽叶雌株(A_XBXb)∶红花窄叶雌株(A_XbXb)=(×+)∶(×+)∶(×)∶()∶(×+)∶(×+)=9∶3∶3∶1∶6∶2。 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要求考生掌握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并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其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进而推断出各组亲本的基因型,再依据分离定律解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