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辽宁省营口高中等重点协作校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如图①②③表示三种免疫异常,可引起人体患糖尿病,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3(Y3)将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B.Y1、Y2、Y3的加工场所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但
2、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 D.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图中疾病都是自身免疫病 2.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以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 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3.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磷
3、脂、质粒都含有的元素是C、H、O、N、P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D.性激素和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4.在适宜的温度条件,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 A. B. C. D. 5.下图表示某庭院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 B.畜禽品种不会改变i/(g+h) C.畜禽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是e+f-g-h D.庭院中畜禽每消耗100g食物,体重的净增长小于10g 6.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
4、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体性原理 7.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无需通过火焰,马上塞上棉塞即可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8.(10分)某人血糖浓度已高达1.5g/L,此时关于他体内相关调节过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 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 C.肝脏细胞的糖原分解速率提
5、高 D.肌肉细胞的糖原合成速率提高 二、非选择题 9.(10分)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10.(14分)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抗疟疾药物。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青蒿素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在接种前通常可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的酒精进行消毒。 (2)分化培养基一般不用2,4 - 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高产细胞系,通常利用酶在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或“一定浓度的甘露醇
6、溶液”)中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对_______________进行诱变处理,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通过个体筛选可培育出青蒿素高产植株。与从植株提取青蒿素相比,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点)。 11.(14分)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植物新种(高等植物),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则结构A为__________。 (2)将该植物的正常活细胞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
7、绿染液中,图中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3)该细胞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脂质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填中文名称)。 (4)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示)。 (5)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_____________。 (6)与蓝藻相比,该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
8、与动物细胞相比,该植物细胞缺少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12.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说明不同生物____。 (2)植物组织培养时,常用的激素是____和_______ 。 (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鼠时,所用的去核卵母细胞要培养至______期。所用供体细胞一般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这样的细胞_____。 (4)若以精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则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_____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 (5)某生态农业把鱼塘、农田、果园和牛羊养殖场有机
9、地组合在一起,增加了沼气池,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包括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中的____的原理和__________原理。 (6)试管婴儿技术属于____________繁殖,整个生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至少填两项)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据图分析,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①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2、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②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
10、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3、图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③能与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详解】 ③过程抗体3(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A错误;、Y1、Y2、Y3属于抗体,其化学本质为分泌蛋白,其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①过程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②过程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①、②表示的患病机理不同,但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只有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因
11、此图中“某类细胞”可代表不同的浆细胞,图中疾病都是自身免疫病,D正确。 本题以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 2、B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
12、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B 【解析】 ATP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A错误;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组成元
13、素也是C、H、O、N、P,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C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错误。 【点睛】解答C选项,关键能理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成分是RNA。 4、A 【解析】 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CO2; 【详解】 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A装置
14、是密封的,放入干酵母可通过发酵产生酒精,A正确;B中的葡萄糖没有溶于水,在无水的情况下,干酵母菌不能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因此,不能产生酒精,B错误;C装置中含有水,存在无氧条件,但是没有葡萄糖作为反应底物,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C错误;D中加入葡萄糖和水,不断搅拌,且广口瓶敞开,氧气进入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受抑制,不适合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D错误. 答案选A。 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酒精发酵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析图示各条件下酵母菌是否能进行细胞呼吸及细胞呼吸的类型。 5、D 【解析】 分析题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的同化量和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a+c);e+f表示畜禽的
15、摄入量,g+h表示畜禽的同化量;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去向:呼吸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 【详解】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的同化量a+人工投放的饲料c ,A错误;畜禽品种不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i不同,i/(g+h)将不同,B错误;畜禽传给分解者的能量是畜禽的同化量,而e、f属于畜禽的摄取量,C错误;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故庭院中畜禽每消耗100g食物(摄入量),体重的净增长小于10g,D正确;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
16、中能量流动的具体过程,正确分析题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能量值是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指将废弃物的物质转化成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循环反复、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是指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工程的建设所选择的物种需适应环境,同时不能大于环境承载力;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建设生态工程时要考虑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目的。 【详解】 由于单一人工林中物种种类太少,而天然人工混合林中物种种类多,所以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差,易受害虫危害,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7、 7、D 【解析】 A、平板划线过程中,接种环在每次划线之前和之后均需要灼烧灭菌,A错误;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还需通过火焰灭菌,再塞上棉塞,B错误;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连续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四至五次,C错误; D、划线操作结束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略 二、非选择题 9、焙花青一铬矾法 【解析】 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显微镜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需要对花粉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详解】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可
18、将细胞核染为红色。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一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10、70% 2,4-D趋向于抑制植物形态的发生,一般不用于分化培养基 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 获得的原生质体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获得的原生质体要在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才能维持形态) 愈伤组织 产量高、产物纯度高、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图示为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青蒿素的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茎叶中获得相应的产物;二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进而获得细胞产物。 【详解】 (1) 在接种前对外植体进行消毒,通常
19、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2) 在分化培养上培养的目的是将愈伤组织诱导出试管苗。由于2,4-D趋向于抑制植物形态的发生,所以一般2,4 - D不用于分化培养基。 (3) 植物原生质体获得的方法是: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实验材料,将细胞壁消化除去,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这是因为获得的原生质体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而在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才能维持其形态。 (4) 愈伤组织是经过脱分化形成,其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所以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与从植株
20、提取青蒿素相比,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的优点有:产量高、产物纯度高、降低生产成本。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1、核孔 E 蛋白质 核酸(DNA和RNA) 内质网 B→C→M→G→N 胞间连丝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中心体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其中结构A为核孔,B为核糖体,C为内质网,D为内质网,E为线粒体,F为胞间连丝,G为高尔基体,M和N为囊泡。据此答题。 【详解
21、 (1)结构A为核孔,其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健那绿染液为活体染色剂,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对应图中的E; (3)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故其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蛋白质;细胞核中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故细胞核中能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DNA和RNA,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 (4)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B核糖体→C内质网→M囊泡→G高尔基体→N囊泡; (5)高等植物细
22、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因此F代表胞间连丝; (6)蓝藻为原核生物,故与蓝藻相比,该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与动物细胞相比,该(高等)植物细胞缺少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细胞器的功能,以及动植物细胞之间的比较,旨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1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或MII中期 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或“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核DNA或染色体(DNA)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 物质循环再生 有性 动物细胞
23、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解析】 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步骤)、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促进根或芽的分化,常常会用到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其培养过程具有细胞抑制和细胞贴壁的特点;生态工程的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试管婴儿是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详解】
24、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若能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则说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3)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鼠时,所用的去核卵母细胞要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所用供体细胞一般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这样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若选择10代以上的细胞,可能某些细胞已经发生突变,有的甚至具有类似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 (4)若以精子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则目的基因能够整合到精子的细胞核DNA(或染色体)上是提高转化率的关键。 (5)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协调与平衡)、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6)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因此属于有性生殖过程,整个生育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能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