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30KB ,
资源ID:1174010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7401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上传会员【y****6】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

2、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既属于放热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86g Na2CO3·10H2O晶体中CO32-数目等于0.1NA B.标准状况下,4.48L NO和2.24L O2完全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分子数为0.2NA C.0.1mol Na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

3、应生成3.5g氧化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D.含有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腾蒸馏水中,所得红褐色液体中含胶粒数目为NA 3、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阳离子半径比O2-半径大 B.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7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少量的CO2通入

4、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 +HClO, 说明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2CO3>HClO>HCO3-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就能与金属Cu发生剧烈反应 D.NO2与H2O 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1:2 5、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OHC-CHOHOOC-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极的反应式为 C.盐酸除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参与电极反应 D.理论上每得到乙二酸,

5、将有从右室迁移到左室 6、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可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和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能力,因此可以用其保鲜鱼肉等食品 D.煤中含有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 7、室温下,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20.00 mL 0.10 mol·L-1的某碱BOH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B+)>c(Cl-) B.b点时溶液的pH=7 C.当c(Cl-)=c(B+)时,V(HC

6、l)<20 mL D.c点时溶液中c(H+)约为0.033 mol·L-1 8、已知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NO2(g) NO(g) SO2(g) SO3(g) 相对能量/kJ 429 486 99 0 工业上,常利用下列反应处理废气:NO2(g)+SO2(g)=NO(g)+SO3(g) △H等于 A.+42kJ·mol-1 B.-42kJ·mol-1 C.-84kJ·mol-1 D.+84kJ·mol-1 9、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①淀粉 ②纤维素 ③氨基酸 ④油脂 ⑤蔗糖 ⑥酚醛树脂 ⑦聚乙烯 ⑧蛋白质 A.①②③⑦⑧

7、 B.①④⑥⑦ C.①②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 10、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使溴水褪色 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3 molH2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20Cl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3g Na与O2充分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消耗O2的分子数N(O2)的范围为:0.25 NA< N(O2)< 0.5 NA B.2 mol NO和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小于2NA C.2.5gMg-Zn

8、合金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可能为2.24L D.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92NA 12、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 HA是强酸 C. 灼烧某白色粉末 火焰呈黄色 白色粉末中含有Na+ ,无K+ D. 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

9、溶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非金属性S>C>Si A.A B.B C.C D.D 13、25 ℃时纯水的电离度为a1,pH=2的醋酸溶液的电离度为a2,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3。若将上述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a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a2=a3<a4<a1 B.a3=a2<a1<a4 C.a2<a3<a1<a4 D.a1<a2<a3<a4 14、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下列各物质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戊烷 D.苯 15、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

10、立方”)采用了高分子膜材料“ETFE”,该材料是四氟乙烯(CF2=CF2)与乙烯(CH2=CH2)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 B.合成“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C.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形分子 D.CF2=CF2可由CH3CH3与F2两种物质直接反应制得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 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吸热反

11、应没有应用价值 17、下列对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该物质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l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2molH2 D.该物质含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且能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19 种 1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的四种盐溶液,其pH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pH 8.8 9.7 11.6 10.3 A.等浓度的CH3COOH 和HClO溶液,pH

12、小的是HClO B.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粒子种类不同 C.溶液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④>③ D.NaHCO3溶液中:c (Na+) =c (CO32- )+c (HCO3- )+c (H2CO3) 19、甲酸香叶酯是一种食品香料,可以由香叶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1H18O B.香叶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C.香叶醇与CH2=CHCH=CHCH2OH互为同系物 D.香叶醇与甲酸香叶酯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0、下列物质中,既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又能和溴水反应的是 ①丙烯

13、 ②丙炔 ③苯 ④甲苯 ⑤聚乙烯 ⑥苯酚 ⑦乙酸乙酯 ⑧乙酸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 C.①②⑥ D.①②⑥⑧ 2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的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 B.

14、聚乙烯塑料中因含有大量碳碳双键,容易老化 C.1 mol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最多能与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若丙醇中的氧为188O,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化合物K是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由芳香族化合物A制备K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C中官能团是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C7H8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6)芳香族

15、化合物X是G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写出符合上述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 (7)以环戊烷和烃Q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制备化合物,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其他无机试剂任选)。Q:____;中间产物1:________;中间产物2:____;中间产物3:________。 24、(12分)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16、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分别是 ___________;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________ 形,该分子属于_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将1mol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 25、(12分)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g 1-丙醇及

17、20mL水,在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mL浓H2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g NaBr。 步骤2: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离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H2O、5%的Na2CO3溶液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已知:①1-溴丙烷沸点为71℃,密度为1.36g/cm3; ②反应过程中,在仪器A中可以观察到A的上方出现红棕色蒸气(Br2)。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 (2)仪器A中主要发生反应为:NaBr + H2SO4=

18、HBr + NaHSO4和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收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步骤4中的两次洗涤,依次洗去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的Na2CO3溶液还可以用下列中的______试剂代替。 A.NaOH溶液 B.NaI溶液 C.Na2SO3溶液 D.CCl4 26、(10分)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苯甲酸()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 名称 性状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19、ρ水=1g·cm-3) 溶解性 水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5 110.6 0.8660 不溶 互溶 苯甲醛 无色液体 -26 179 1.0440 微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1 249 1.2659 微溶 易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实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为

20、使反应体系受热比较均匀,可________。 (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5)实验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且反应时间较长,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若想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离出苯甲酸

2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按步骤顺序填字母)。 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节pH=2 d.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27、(12分)CCTV在“新闻30分”中介绍:王者归“铼”,我国发现超级铼矿,飞机上天全靠它。铼的稳定硫化物有ReS2,稳定的氧化物有Re2O7。工业上,常从冶炼铜的废液中提取铼,其简易工艺流程如下(部分副产物省略,铼在废液中以ReO4-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NH4ReO4(高铼酸铵)中铼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22、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萃取”中萃取剂应具有的性质:______(填代号)。 ①萃取剂难溶于水 ②萃取剂的密度大于水 ③ReO4-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④萃取剂不和ReO4-发生反应 (3)在“反萃取”中,加入氨水、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高温下高铼酸铵分解生成Re2O7,用氢气还原Re2O7,制备高纯度铼粉。 ①写出高铼酸铵分解生成Re2O7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利用氢气还原Re2O7制备铼,根据

23、生成铼的量计算氢气量,实际消耗H2量大于理论计算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高温灼烧含ReS2的矿粉,可以制备R2O7。以含ReS2的矿石原料生产48.4tRe2O7,理论上转移__________mol电子。 28、(14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用于制备锰及其化合物,现代冶炼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步骤中杂质离子逐一沉淀。 下表为t℃时,有关物质的Ksp 物质 Fe(OH)3 Cu(OH)2 Ca(OH)2 Mn(OH)2 CuS CaS MnS MnCO3 Ksp 4.0×10-38 2.

24、210-22 5.510-6 1.910-13 6.310-36 9.110-6 2.510-15 2.210-11 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12MnO2+C6H12O6+12H2SO4===12MnSO4+6CO2↑+18H2O (1)写出一种能提高还原浸出速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pH 步骤中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加入MnF2的主要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 (填“Ca2+”、“Fe3+”或“Cu2+”) (3)等浓度的(NH4)2S与(NH4)2SO4 溶液中,NH4+的浓度大小为:前者________后

25、者(填“>”、“< ” “=” )。 (4)由MnSO4制取MnCO3往MnSO4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生成MnCO3,同时还会产生Mn(OH)2,可能的原因有:MnCO3(s)+2OH-(aq)Mn(OH)2(s)+CO (aq),t℃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9、(10分)铜的相关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基态铜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占据该最高能层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6、 (2)在一定条件下,金属相互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互化物,如Cu9Al4、Cu5Zn8等。某金属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该金属互化物属于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3)铜能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SCN)2对应的酸有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两种。理论上前者沸点低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晶体中铜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每个铜原子周围距

27、离最近的铜原子个数为________。 (5)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a 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A.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但是该反应不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也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 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该反应不涉及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 Ba(OH)2

28、·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但是该反应不涉及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B。 2、A 【解析】286g Na2CO3·10H2O晶体中CO32-数目 0.1N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4.48L NO和2.24L O2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存在2NO2N2O4,气体分子数小于0.2NA,故B错误;0.1mol Na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3.5g氧化物时,钠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故C错误;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含有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腾蒸馏水中,所得红褐色液体中含胶粒数目小于NA,故D错误。 3、B 【解

29、析】分析:X、Y、Z、W是短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Y为Al元素;Z处于第三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Z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W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为C,Y为Al,Z为Si,W为Cl,则 A、Y为Al元素,Al3+与O2-电子层结构相同,前者原子序数大于后者,故离子半径Al3+<O2-,A错误; B、Z(Si)、W(Cl)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分

30、别为:SiH4、HCl,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稳定性SiH4<HCl,B正确; C、X(C)、Z(Si)、W(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iO3、HClO4,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2SiO3<H2CO3<HClO4,C错误; D、Y(Al)与W(Cl)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显酸性,pH<7,D错误。 答案选B。 4、A 【解析】 A.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O+CO2+H2O=NaHCO3 +HClO,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2CO3>H

31、ClO>HCO3-,A正确; B.金刚石与氧气可以反应,生成CO2,A错误; C.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与金属Cu不反应,需要加热,C错误; D. NO2与H2O 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答案选A。 5、C 【解析】 A. 该装置电解池,能量转化关系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 Pt1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H++2e-=H2,故B错误; C.HCl是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起提供Cl-和增强导电性的作用,同时在Pt2极放电生成Cl2,电极方程式为:Cl2+2e-=2Cl-,故C正确;

32、D. 由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乙二酸,转移4mole-,将有4mol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则理论上每得到0.1mol乙二酸,将有从右室迁移到左室,故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池原理的应用,在本装置中,阳极先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然后将乙二醛氧化生成乙二酸,从而实现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的目的。 6、A 【解析】 A、乙二醇可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和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A正确; B、汽油是不可再生资源,B错误; C、福尔马林是防腐剂,有毒不能用于食品的保存,C错误; D、煤需干馏后可获得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不能说含有煤焦油及多种化工原料,D错误。 故选A。 7、B

33、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像起点可以看出该碱为弱碱,A、a点为BOH—BCl共存的溶液,呈碱性,故有c(B+)>c(Cl-),正确;B、b点为滴定终点,生成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故pH<7,错误;C、pH=7点,加入在b点之前,故V<20mL,正确;D、加入盐酸为40ml时,c(H+)=(0.1×40-0.1×20)÷60≈0.03mol/L,正确。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涉及弱电解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相关知识。 8、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热等于产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计算判断。 详解:反应热等于产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ΔH=(486+0-99-429) kJ·mo

34、l-1=-42 kJ·mol-1,故选B。 9、C 【解析】氨基酸、油脂、蔗糖均不是高分子,C项符合题意 10、B 【解析】该物质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氯原子;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时,苯环消耗3mol,碳碳双键消耗1mol,共4mol氢气,选项C错误;D、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7Cl,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1、D 【解析】 A.23g Na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4Na+O2=2Na2O反应可知,消耗N(O2)=0.25NA;根据2Na+O2=Na2O2反应可知,消耗N(O2)=0.5NA;因此1mo

35、lNa与O2充分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消耗O2的分子数N(O2)的范围为:0.25 NA< N(O2)< 0.5 NA,A正确; B.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O2=2NO2,所以2molNO和1molO2反应生成2molNO2,由于2NO2N2O4反应的存在,所以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小于2NA,B正确; C. 设Mg为xmol,Zn为ymol,放出的气体的量为0.1mol,则24x+65y=2.5,x+y=0.1,则x=4/41mol,y=0.1/41mol,所以当n(Mg):n(Zn)=40:1时,放出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可能为2.24L;C正确; D.浓硫酸

36、与足量的铜微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因此50 mL18.4 mol/L浓硫酸不能全部反应,因此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92NA,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2、D 【解析】 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还原性,A错误; B.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说明HA与Zn反应的速率快些,HA电离出来的H+多些,只能说明HA的酸性比HB强,不能说明HA是强酸,B错误; C.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钾元素,要透过蓝色钴

37、玻璃片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一定含有钾元素,否则没有钾元素,C错误; D.将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了硅酸,那么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D正确; 答案选D。 13、A 【解析】 水为极弱的电解质,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若溶液中H+浓度和OH-浓度相等,对水的抑制程度相同,H+浓度或OH-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程度越大。 【详解】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pH=2的醋酸溶液中H+浓度等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H-浓度,则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则有α2=α3

38、<α1;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溶液过量,得到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H+浓度减小,较原醋酸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小,所以α2=α3<α4<α1,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注意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抑制程度与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有关,注意弱酸部分电离,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酸溶液过量是解答关键。 14、D 【解析】 按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甲烷、乙烯和戊烷均是链状有机物中的链烃;苯分子中含有苯环,属于环烃中的芳香烃,与其他三种不同。 答案选D。 15、D 【解析】

39、A、“ETFE”是由乙烯和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A正确; B、合成“ETFE”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正确; C、CF2=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形分子,C正确; D、CH3CH3与F2光照条件下只发生取代反应,无法生成不饱和的有机物,D错误; 答案选D。 16、D 【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包括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吸热反应指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

40、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详解】 A、燃料的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能量更低的物质,都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不完全燃烧产物继续燃烧还会放出能量,所以一定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故B正确; C、放热反应的逆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吸热反应有应用价值,例如用来降低温度,故D错误; 故选D。 17、D 【解析】1mol苯环最多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不能发生加成,A错误;含有羧基的有机物能够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错误;含有羧基的有机物能够与金属

41、钠反应,lmol 该物质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molH2,C错误;该物质羟基与苯环直接,含有-CH2OOCH直接与苯环相连,共有邻、间、对3种结构;该物质羟基与苯环直接,含有-OOC-CH3 直接与苯环相连,共有邻、间、对3种结构;该物质羟基与苯环直接,含有-COOCH3 直接与苯环相连,共有邻、间、对3种结构;该物质羟基与苯环直接,另外含有1个-OOCH和1个 -CH3分别和苯环直接相连,共有10种,该物质含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结构且能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19 种,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苯只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苯最多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羧基、酯基、肽键不能与氢气

42、发生加成反应。 18、D 【解析】 A、对应的盐溶液的pH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酸越弱,则等浓度的CH3COOH和HClO溶液,CH3COOH的酸性强,则pH小的是CH3COOH,选项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H2OH++OH-,碳酸氢钠溶液中HCO3-CO32-+H+,HCO3-+H2OH2CO3+OH-,H2OH++OH-,所以两种溶液中粒子种类相同,选项B错误; C、易水解的盐能促进水的电离,水解程度越大,对水的电离的促进程度越大,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③>④>②>①,选项C错误; D、NaH

43、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CO32-)+c(HCO3-)+c(H2CO3),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影响水的电离的程度的因素、物料守恒的应用等,注意根据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对应的盐溶液的pH越大,易水解的盐能促进水的电离。 19、C 【解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1H20O,选项A错误; B.香叶醇中与-OH相连的C的邻位C上没有H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选项B错误; C、香叶醇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醇羟基,与CH2=CHCH=CHCH2OH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6个CH2,互为同系物,选项C正确; D、香叶

44、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甲酸香叶酯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0、C 【解析】 ①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①符合题意;②丙炔中含碳碳三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②符合题意; ③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不能和溴水反应,③不符合题意;④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不能和溴水反应,④不符合题意;⑤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不能和溴水反应,⑤不符合题意;⑥苯酚既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又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⑥符合题意;⑦乙酸乙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45、不能和溴水反应,⑦不符合题意;⑧乙酸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不能和溴水反应,⑧不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⑥,答案选C。 21、C 【解析】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 B. 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 反应2SO2+O22SO3是

46、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答案选C。 本题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22、B 【解析】 A.硅橡胶具有空间网状结构,具有耐磨、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硅橡胶是目前最好的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塑料老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酯基、酚羟基,且可水解生成碳酸和酚羟基,则1 mol的

47、有机物(结构如图)最多能与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故C正确; D.乙酸与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羧酸脱-OH,醇脱H,丙醇中的氧为188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2,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60-18=104,故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 碳碳双键 羧基 消去反应 +C2H5OH+H2O CH3—C≡C—CH3 【解析】 由第一个信息可知A应含有醛基,且含有7个C原子,应为,则B为,则C为,

48、D为,E为,F为,F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对比G、K的结构简式并结合第二个信息,可知C7H8的结构简式为; (7)环戊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环戊烯。环戊烯与2-丁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然后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B为,C为,D为,E为,F为,G为,对比G、K的结构简式并结合题中给出的第二个信息,可知C7H8的结构简式为。 (1)A的结构简式是。 (2)C结构简式是其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 (3)D→E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4) F为,F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形成G和水,所以由F生成G的化

49、学方程式是+C2H5OH+H2O。 (5)C7H8的结构简式是。 (6)芳香族化合物X是G的同分异构体,该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其苯环上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则符合上述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7)环戊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环戊烯、NaCl、H2O。环戊烯与2-丁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然后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合成路线为。所以Q:CH3—C≡C—CH3;中间产物1:;中间产物2:;中间产物3:。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的知识,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

50、应类型及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题给信息的灵活运用。 24、1S22S22P63S23P6 HCl V形 极性分子 2H2O22H2O+O2↑ CH4O 【解析】 在18电子分子中,单原子分子A为Ar,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的D为H2O2;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 【详解】 (1)A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