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470.50KB ,
资源ID:1173998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7399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高二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上传会员【cg****1】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高二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高二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

2、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硝基苯 C.2-甲基丙烯 D.2-甲基丙烷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烯烃中的碳碳双键由l个δ键和l个π键组成 B.2s轨道可以和3p轨道形成sp2杂化轨道 C.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甲烷中sp3杂化轨道的构型是平面正方形 3、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制成豆腐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3、沉淀 C.一枝钢笔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 4、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酸的酸性弱于Y对应酸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5、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C.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 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

4、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不宜食用,可分馏提取汽油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取光导纤维 C.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钠、钾、铁等金属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7、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2SO2(g)+O2(g)2SO3(g) 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反应A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 C.反应N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反应4A(s)+3B

5、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9、1.0L碳原子数相等的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0LCO2和2.6L水蒸气,则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A.1:1 B.1:3 C.4:3 D.3:2 10、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据研究表明,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的硬度大于铝 B.镁的熔沸点高于钙 C.镁的硬度大于钾 D.钙的

6、熔沸点高于钾 11、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 C.磷酸钙是可溶性强电解质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12、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l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 mL 0.2 mol·L

7、-1盐酸,产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Ba2+、Mg2+、Al3+、SiO32-、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 C.该溶液是否有K+需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D.可能含有Cl- 13、反应“P4(s)+3NaOH(aq)+3H2O(l)=3NaH2PO2(aq)+PH3(g)△H>0”制得的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P4分子中P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反应中NaOH作还原剂 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S<0 D.反应中生成1molNaH2PO2,转移电子数目为3×6.02×1023 14、下列属于碱的是 A.CaO B.Na2CO3 C.NH3·H2O D.MgCl2 15、下列过程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木材燃烧 B.N2(g)+3H2(g) 2NH3(g) C.H20(g)=H20(l) 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16、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 mol·L -1INaOH 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下列说法

9、正确的是( ) A.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的温度是3次 B.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C.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 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1 17、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 A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

10、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A.A B.B C.C D.D 1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25Br C.1mol重水和1mol水中的中子数比2∶1 D.CO2的比例模型: 19、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Br2F2 B.CH3CH2CH2OH C.CH3CH2CH3 D.CH3CH(NO2)COOH 2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 A.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可用作建筑材料 B.食品工业中用Na2CO3作

11、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 D.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21、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s)+H2O(g)CO(g)+H2(g) ΔH=(b-a) kJ·mol-1 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一定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使用催化剂无法改变该反应的ΔH D.nmol C和n mol H2O反应生成nmol CO和nmol H2吸收的热量一定为131.3nkJ 22、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

12、题(共84分) 23、(14分)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1)在①~⑩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⑨元素有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⑩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 (4)⑤的氢化物与⑦的氢化物比较稳定的是_____,沸点较高的是_____(填化学式)。 (5)上述所有元素中的基态原子中 4p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4s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4、(12分)M是石油裂解气的重要成分,由M制备环酯P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 已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

13、能够发生碳碳双键两边基团互换的反应,如: 2CH2=CHRCH2=CH2+RCH=CHR 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由C→G的过程中步骤④、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G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顺式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 ①氯原子连在碳链的端点碳上 ②羟基连在不同的

14、碳原子上,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2:2:1的为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由I和G在一定条件下制取环酯P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2-氯丙烷制备环己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溶剂任选)___________。 25、(12分)抗爆剂的添加剂常用1,2-二溴乙烷。如图为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图, 图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分别装有浓H2SO4和无水乙醇,d装罝试管中装有液溴。 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溴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15、红棕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18 0.71 3.10 沸点/℃ 78.5 131.4 34.6 58.8 熔点/℃ -114.3 9.79 - 116.2 -7.2 水溶性 混溶 难溶 微溶 可溶 (1)安全瓶b在实验中有多重作用。其一可以检查实验进行中d装罝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d装罝中导管堵塞,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瓶b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③__________

16、 (2)容器c、e中都盛有NaOH溶液,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确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罝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4)除去产物中少量未反应的Br2后,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

17、 (填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5)实验中也可以撤去d装置中盛冰水的烧杯,改为将冷水直接加入到d装置的试管中,则此时冷水除了能起到冷却1,2-二溴乙烷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6、(10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已知AlN与NaOH反应得到一种盐和一种碱性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 (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图1装置测定样

18、品中AlN的质量分数(夹持仪器已略去)。 (2)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 (3)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实验药品。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 (4)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 (方案2)用图2装置测定mg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部分夹持装置己略去)。 (5)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填字母序号)。 a.CCl4 b.H2O c.饱和NH4Cl溶

19、液 d.苯 (6)若m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AlN的质量分数为___。若将b处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其他操作均不变,则最终测定的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7、(12分)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补充下表中缺少的药品。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的Cl2 MnO2

20、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制备纯净的NO Cu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1、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________、________可制得精盐。(填具体操作名称) (2)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 , 试剂①可以选

22、用________。 ②试从节约能源、提高金属镁的纯度分析,以下适宜的冶镁方法是________。 A.Mg(OH)MgOMg B.Mg(OH)MgOMg C.Mg(OH)2MgCl2Mg D.Mg(OH)2MgCl2Mg (3)溴及其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海水提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装置中通

23、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SO42﹣生成,检验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正丁酸乙酯(CH3CH2CH2COOCH2CH3)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以有机物A为原料制备正丁酸乙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I.R1CH =CH2R1CH2CH2Br Ⅱ.R2CH2BrR2CH2COOH Ⅲ.R3CH=CHR4R

24、3CHO+R4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B、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D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环状结构)共有__________种。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苯乙烯()和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在有机分子结

25、构中,与苯环、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是在官能团所在的平面,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项,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一定共面,甲基上的碳原子可以与之处于同一个平面,故A项正确; B项,硝基苯上的苯环的碳原子共平面,故B项正确; C项,碳碳双键上的两个碳处于一个平面上,且不可扭转,2个甲基上的碳原子可以与之共面,故C项正确; D项,2-甲基丙烷是饱和烷烃,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的结构,不可能处于一个平面,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2、A 【解析】 A. 烯烃中的双键碳原子是2sp2杂化,故烯烃中的碳碳双键由l个δ键和l个π键组成,A正确; B. 2s轨道只能和2p轨道形成sp2杂化轨道,B

26、不正确; C. 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例如甲烷是非极性分子,C不正确; D. 甲烷中sp3杂化轨道的构型是正四面体,D不正确。 所以答案选A。 3、B 【解析】 A.盐卤点豆腐属于电解质溶液使胶体的聚沉; B.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属于离子反应,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两种不同型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属于带两种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后的聚沉; D.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综上所述,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B,答案选B。 4、C 【解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

27、减小,非金属性依次增强,电负性依次增大。 【详解】 A项、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 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但ⅤA族元素的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Ⅵ族元素,第一电离能Y大于X,也可能小于X,故B正确; C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的酸性,故C错误; D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明确明确同周期位置关系

28、及电负性大小得出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A 【解析】 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B. 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不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C. 体积不变充入H2使压强增大,不能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故不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增大了反应物N2的浓度,但是另外两种组分的浓度减小,故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综上所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的是A,故选A。 6、B 【解析】A项,地沟油中主要含油脂,还含有害物质,不宜食用,但不可能通过分馏提取汽油,因为汽油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故

29、A错误;B项,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所以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故B正确;C项,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还原性物质,如铁粉等,而放入生石灰只能起干燥作用,不能防止氧化变质,故C错误;D项,焰火中的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当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强光,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会发放出不同颜色的光芒,这称为焰色反应,金属呈现的物理颜色和其焰色反应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综上,选B。 7、C 【解析】 基态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2p轨道违背洪特规则,故

30、A错误; B.2s轨道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故B错误; C.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故C正确; D.2s轨道没有填充满,违背能量最低原理,不是基态原子排布,应是激发态,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A.密度=混合气的质量÷容器容积,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

31、体的质量÷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C中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当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不变的,所以压强也是始终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名师点睛】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有:(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①υ正=υ逆(同一种物质);②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变化;③某反应物的消耗(生成)速率、某生成物的消耗(生成)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2)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标志的是: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颜色不再变化;②对于有

32、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③对于恒温绝热体系,体系的温度不在变化;(3)不能作为判断标志的是: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变化或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任何情况下均适用);②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反应总压P不变(恒温恒容)。 9、D 【解析】 根据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分析,气态烃与二氧化碳或水的比例为1:2.0:2.6,则说明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2H5.2,则可能是乙烷和乙烯的混合物,用氢原子计算其比例关系,假设烷烃的物质的量为

33、xmol,烯烃的物质的量为ymol,(6x+4y)/(x+y)=5.2,解x:y=3:2,故选D。 10、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金属键强弱的判断方法,抓住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是关键。 详解:A. 铝的原子半径比镁小,价电子数比镁多一个,所以铝的金属键较强,硬度较大,故错误;B. 镁原子半径小于钙原子,价电子数相等,因此没的金属键较强,镁的熔沸点高于钙,故正确;C. 镁原子半径小于钾,价电子数比钾多,因此没的金属键比钾强,镁的硬度大于钾,故正确;D. 钙的半径比钾小,价电子数比钾多一个,所以钙的金属键比钾强,钙的熔沸点高于钾,故正确。故选A。 11、D 【

34、解析】 A、水、双氧水都是纯净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子,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磷酸钙是难溶性强电解质,故C错误;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12、B 【解析】 ①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离子,溶液中一定不含A13+和Mg2+;②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mL0.2mol•L-1的盐酸,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

35、淀逐渐减少至消失,,所以一定不存在SiO32-,滴加盐酸产生和溶解的沉淀为氢氧化铝,题中所给的离子中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只有CO32-,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原溶液中存在AlO2-和CO32-,所以一定不存在与CO32-反应的Ba2+,再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阳离子K+;③在上述②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g,则沉淀为AgCl,物质的量为:0.43g÷143.5g/mol=0.003mol,②中加入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HCl)=0.2mol/L×0.005L=0.001mol<n(AgC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0.02mol Cl

36、-;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Mg2+、A13+、SiO32-,一定存在Cl-,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故B正确; C.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以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钾离子,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故C错误; D.根据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故D错误; 答案选B。 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如本题的原溶液中存在CO32-

37、所以一定不存在与CO32-反应的Ba2+;(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如本题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阳离子K+;(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要结合题目信息进行判断,如本题中的Cl-就是利用最终生成的AgCl沉淀的质量和开始加入的HCl的物质的量判断一定存在。 13、A 【解析】 A. 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与其他3个P原子形成共价键,含有1个孤电子对,P4分子中P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 B. 反应中NaOH中没有元

38、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 反应能自发进行,须△G=△H-T△S<0,因为ΔH>0,则ΔS>0,故C错误; D. 反应中P元素由0价升高为+1价,由0价降低为-3价,因此生成1 mol NaH2PO2,转移1mol电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14、C 【解析】 A. CaO是碱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 Na2CO3是盐,B不符合题意; C. NH3·H2O是碱,一水合氨是可溶性弱碱,C符合题意; D. MgCl2是盐,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5、C 【解析】 A.木材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39、B.工业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 H20(g)=H20(l),为放热的过程,但不属于化学反应,故C正确; D.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为: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焦炭和水的反应等;本题中选项C要注意,该转化过程放热,但不是化学反应,很容易选错B。 16、B 【解析】 A、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一组要记录3次温度,而我们实验时至少要做3组,所以至少要记录9次温度,选项A错误;

40、 B、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选项B正确; C、氨水是弱碱,在反应中发生电离,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选项C错误; D、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由于Cu是金属材料,导热性强,容易导致热量损失,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ΔH>-57.3 kJ·mol-1,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7、A 【解析】 A.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应先撤导管后撤灯;C、净化气体时先除杂后干燥;D、

41、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迅速地扩散。 【详解】 A.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为防止分离的物质不纯,则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选项A正确;B.排水法收集 KMnO4分解产生的 O2,应该是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选项B错误;C.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饱和食盐水可除去HCl,浓硫酸可除去水,故气体通往顺序不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C错误;B.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迅速地扩散,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8、B 【解析】 A项、次氯酸是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O—Cl,则电子式为,故A错误; B项、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

42、溴原子的质量数为80,原子符号为8025Br,故B正确; C项、1mol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为10mol,1mol水含有的中子数为8mol,中子数比5∶4,故C错误; D项、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注意掌握电子式、原子符号、比例模型等常见的化学用语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是解答关键。 19、D 【解析】 在有机物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被称为“手性碳原子”,题目所给4个选项中,只有CH3CH(NO2)COOH的第2个C原子连接了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是—CH3、—NO2、—COOH

43、和H原子),故答案选D。 20、B 【解析】 A.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大,具有优良的性能,则可用作建筑材料,A正确; B.Na2CO3的碱性较强,一般选NaHCO3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B错误; C.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亚铁,则可用于腐蚀铜制印刷电路板,C正确; D.明矾溶于水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正确; 答案选B。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21、D 【解析】 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44、s)+H2O(g)=CO(g)+H2(g) ΔH=(b-a) kJ·mol-1,故A正确;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故B正确;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法改变该反应的ΔH,故C正确;D. 根据图像可知1mol C(s)和1mol H2O(g)反应生成1mol CO(g)和1mol H2(g)吸收热量131.3 kJ,而题干中的n不一定是1,则吸收热量不一定是131.3 kJ,D错误;答案:D。 22、C 【解析】 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B.为试管,故B错误; C.容量瓶是一种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细长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颈上有刻度,该仪器为容量

45、瓶,故C正确;D.为烧杯,故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F 26 H2O H2O As K 【解析】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Be元素;③为C元素;④为N元素;⑤为O元素;⑥为F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K元素;⑨为Fe元素;⑩为As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元素;②为Be元素;③为C元素;④为N元素;⑤为O元素;⑥为F元素;⑦为S元素;⑧为K元素;⑨为Fe元素;⑩为As元素。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数值越大,在①

46、~⑩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是F,故答案为:F; (2) ⑨为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2个电子,铁原子中有26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26; (3)⑩为As元素,为33号元素,与N同主族,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4) ⑤为O元素,⑦为S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氢化物比较稳定的是H2O;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比硫化氢高,沸点较高的是H2O,故答案为:H2O;H2O; (5)上述所有元素中的基态原子中 4p 轨道半充满的是As,4s轨道半充满的是K,故答案为:As;K。 24、丙烯 碳碳双键 取代

47、反应 消去反应 HOCH2-CH=CH-CH2OH 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 12 10 ClCH2-CH(CH2OH)2 CH3-CHCl-CH3CH2=CH-CH3 CH2=CH2、CH3-CH=CH-CH3 CH3-CHBr-CHBr-CH3CH2=CH-CH=CH2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M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可确定M为丙烯;已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碳碳双键两边基团互换的反应,则CH2=CH-CH2Cl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烯、CH2Cl-CH=CH-CH2Cl;根据合成路

48、线可知,A水解后先与HCl发生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则A为CH2Cl-CH=CH-CH2Cl、B为乙烯;C为HOCH2-CH=CH-CH2OH;D为HOCH2-CH2-CHCl-CH2OH;E为HOOC-CH2-CHCl-COOH;F为NaOOC-CH=CH-COONa;G为HOOC-CH=CH-COOH;H为CH2Br-CH2Br;I为CH2OH-CH2OH;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M为丙烯;A为CH2Cl-CH=CH-CH2Cl,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 (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⑥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

49、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这丙种官能团均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C→G的过程步骤④、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碳碳双键在发生氧化反应时不被氧化; (4)G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当碳碳双键与羧基中碳氧双键确定的平面重合时,则有12原子共平面;其顺式结构为:; (5)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Cl-CH2OH,符合①氯原子连在碳链的端点碳上 ②羟基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若无支链,固定Cl原子和一个—OH在一端,,另一个—OH的位置有3种;移动—OH的位置,,另一个—OH的位置有2种;依此类推,,1种;若存在一个甲基支链,,有2种;,有1种,,1种,合计10种;其中核磁

50、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2:2:1,符合的结构简式为:ClCH2-CH(CH2OH)2; (6) I、G分别为:HOOC-CH=CH-COOH、CH2OH-CH2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取环酯P,其方程式为:; (7)根据题目信息,烯烃在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两边的基团可以互换,则先用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烯和2-丁烯,利用2-丁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丁烷,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3-丁二烯,最后与乙烯发生双烯合成制取环己烯。合成路线如下:CH3-CHCl-CH3CH2=CH-CH3 CH2=CH2、CH3-CH=CH-CH3 C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