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命令总结 1. ls –l =ll(查看所在目录内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 2.init 0=shutdown –h now(关机), init 6=shutdown –r now(重启), shutdown –r +5 (5分钟后重启) ctrl+c (取消重启) 3.help 内部命令 (查看内部命令的信息)外部命令 --help (查看外部命令的信息) man ,info用查看命令的帮助信息 4. ls -l 目录名 (列出指定目录内的文件和目录的详细信息) 5. pwd (显示当前目录路径) 6. cd (目录更改命令
2、 7. cd . . (由当前目录进入当前目录的父目录)。以“.”或“. .”开头的目录路径是相对路径。以“/”开头的路径是绝对路径。 8. mkdir 目录名 (新建目录命令) 9. rmdir 目录名 (删除空目录命令) 10. file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类型命令) 11. touch 文件名 (新建文件命令) 12. cp 原目录 目地目录 (复制文件或目录命令) 13. rm -rf 文件或目录名 (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14. mv 原文件名 目地文件名 (文件移动或重命名,在移动中改名) 15
3、 find 查找文件命令 find / -name 文件名 (整个目录中查找) find . –name 文件名 (当前目录中查找) find . –name “文件字*” (查找以“文件字”开始头的文件) find . –name “*文件字*” (查找包含“文件字”的文件) find . –uer abc (查找属于abc的文件) 16. cat , more , less (查看文本文件) head , tail (查看文本文件的头部,尾部的10行内容) head -n ,t
4、ail -n (查看指定行数的文件内容) 17.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挂载光盘到/media/cdrom空目录) 18 . df (显示系统已挂载的信息) 19. umount /dev/cdrom 或 umount /media/cdrom (卸载光盘,须退出光盘目录) 20. eject (弹出光驱) eject -t (弹进光驱) 21. cp /dev/cdrom 文件名.iso (制作光盘镜像文件) 22.mount -o loop .iso /media/cdrom
5、光盘镜像文件的挂载) 23. umount /media/cdrom (卸载光盘镜像文件) 24.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表) 25. mount -t vfat (包含FAT16和 FAT 32) /dev/sda1 /mnt/ 或 mount -t ntfs /dev/sda1 /mnt/ (U盘的的挂载) 26. umount /dev/sda1 (U盘的卸载) 27. useradd 用户名 (添加用户) /etc/passwd 存放用户信息的文件 /etc/shadow 存放用户密码的文件 pa
6、sswd 用户帐户名 (为用户设置口令) 28. userdel 用户名 (删除用户) 29. usermod -L 用户名 (禁用系统的用户帐户) usermod -U 用户名 (启用被禁用的帐户) 30. usermod -e YYYY-MM-DD 用户名 (设置帐户的有效期) 31. groupadd 组名 (添加组)/etc/group 存放用户组信息的文件 32.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建立用户时指定用户组) 33.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更改用户的基本组) u
7、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将用户加人组) 34. groupdel 组名 (删除组) 35.groups (查看当前用户属于那些组) 36. newgrp 组名 (切换到其他组) 37. id -u 用户 (查看具体用户的UID) 38. usermod -u 0 -o 用户 (强制修改用户的UID为0 ,具有管理员的权限) 39. su - 用户名 (切换用户) 40. - rw-r--r-- 权限用数字表示为644,r = 4 ,w = 2 .x = 1,u代表文件属主, g代表文件属组, o表示除属主和属
8、组之外的用户, a 代表全部用户。 chmod u+x 文件名 (增加执行(X)权限) chmod o+w 文件名 (增加写(W)的权限) chmod u-x 文件名 (减去执行权限) chmod 744 文件名 (用数字表示权限) chmod o=rx 文件名 (其他人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 其他人要删除目录内的文件,必须对目录有写的权限。 有执行权限只可以进入目录。 41.ll -d 目录名 (只查看目录的详细信息) 42. chown .abc(组名) 文件名 (改变
9、文件的所属组为abc) chown test(用户名) 文件名 (改变文件的所有者为test) 43. chown text.test 文件名 (改变文件的所有者为 test用户,所属组为test 组) 44. useradd -d /home1/test1 test1 (创建test1用户并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为/home1/test1目录,/home1目录必须存在) 45. chown -R 文件所有者,所属组 目录名 (同时改变目录和目录内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属组) 文本编辑器 :q 强制退出,不保存 。:wq 保存退出。:w
10、 保存 :q 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退出。 :wq! 强制退出并保存。 :e 文件名 打开新文件(应确定当前文件已保存) :e! 文件名 强制退出不保存当前文件,打开新文件 :r 文件名 读取文件内容到当前文件 :w 文件名 另存文件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取消行号 :s/old/new 将( old) 替换为(new) :s/old/new/g 行内全部替换 :#,#s/old/new/g 指定范围内替换 :
11、s/old/new/g 整个文件内替换 在以上替换命令后面加C如:s/old/new/gc ,使用替换的确认功能。 vi 文件名 文件名 文件名 同时打开多个文件。 :args 显示多文件信息 :next :prev 前后切换多个文件 :next! :prev! 强制前后切换,不保存修改的文件。 :first 定位到首文件 :last 定位到尾文件 Ctrl+^ 快速切换最后打开的两个文件 :2,4w /目录/文件, 把文件2到4行的内容复制到指定文件 #gedit 打开图行界面
12、下的 vi 编辑器 46.chsh -l (查看系统当前支持什么shell )。或(vi /etc/shells命令查看) 47. usermod -s /bin/csh test (修改用户test的 shell 为csh)或用(vi /etc/passwd修改配置文件,为 csh) 。 48. echo $SHELL (查看当前用户的shell) 49.history (查看历史命令 ,默认保存1000个命令) history -c (删除历史命令) 50. which 命令 (查看命令在那个目录下) 51. alias
13、列出系统命令的别名) 52. alias cdrom=“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创建别名) unalias cdrom (取消别名) 53. wc 文件名 (显示文件的行数,单词数,字符数。) 54. date (显示系统时间) 55. rpm -qa (查看系统中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56. rpm -qi 软件包名 (查看指定已安装的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57. rpm -qf 文件名 (查询指定文件所属的软件包) 58. rpm -qpi 软件包名 (查看未安
14、装的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59. rpm -ivh 软件包名 (安装软件包) 60. rpm -ql 软件包名 (查询执行文件) 61. rpm -uvh 软件包名 (升级系统软件包) 62. rpm -e 软件包名 (卸载软件包) 63. rpm -e 软件包名 --nodeps (强制卸载) 64. rpm -ivh 软件包名 --nodeps (强制安装) 使用什么命令自动卸载已安装的老版本软件包并安装新软件包,即使不存在老版本也会安装新软件包。(单选题)( A ) A:rpm -U B:rpm
15、 -i C: rpm -F D: rpm -e 65. mount -o iocharset=utf8 /dev/sdb1 /mnt (挂载U盘) 66.安装 .tar.gz 的软件包,需要安装gcc编译器 1.tar zxvf _.tar.gz (解压缩) 2.进入解压目录(与软件同名的文件) 3. ./configure 配置执行 或./configure –prefix=/home/teach/proz 指定安装路径 4. make 编译 5. make install 安装 67.安装 .tar.bz2 的软
16、件
1. tar jxvf _.tar.bz2 解压
2. 进入同名目录
3. ./configure 配置
4. make 编译
5. make install 安装
68. chkconfig --list 服务名 (查看服务在各个级别的运行状态)
69. runlevel (显示系统当前运行级别)
70. init [1 2 3 4 5 6] (改变系统运行级别)
71. chkconfig --level <<运行级别列表>> <<服务名称>>
17、
72. chkconfig <服务名称>
18、l +z 挂起前台运行的程序 bg <工作号> (把挂起程序调到后台运行) 78. at 只执行一次的计划任务 #at 时间 >执行的任务 >ctrl+d 退出 79. atq (查看计划任务) 80. atrm <任务号> (删除未执行的任务) 81. cron (循环执行的计划任务 ) service crond status (查询crond服务状态) service crond stop (停止crond服务) service crond start (启动crond服务) service cro
19、nd restart (重新启动crond服务) 82. crontab (覆盖原有的cron任务) crontab -e (调用文本编辑器对cron任务进行编辑) 83. crontab -l (查看用户的cron任务) crontab -r (删除用户现有的 cron 任务) 84. vi /etc/fstab (打开文件系统表) 85. mkfs.ext3 /dev/hda1 (格式化磁盘,为ext3文件系统) 86. mount -o remount /mnt/c (重新挂载分区) 87. quotachec
20、k /mnt/c (生成数据库文件,只对用户) 88. quotacheck -cmufg (对组和用户都生成数据库文件) 89. quotaon -pa (查看quotach的启动状态) 90. quotaon -u /mnt/c (开启用户的quotach 服务) 91. quotaon -g /mnt/c (开启组的quotach 服务) 92. edquota 用户名 (为用户分配磁盘空间) 93. dd if=/dev/zero bs=1000k count=3 of=1.dat(创建规定大小的文件一般
21、在测试用)。 94. edquota -g 组名 (编辑组的磁盘空间) 95. edquota -t (设置磁盘配额的宽限时间) 96. edquota -u 用户名 (显示用户配额情况) 97. edquota -g 组名 (显示组配额情况) 98. tar cf _.tar (打包文件或目录) tar czf _.tar.gz (打包并压缩文件或目录) tar jcf _.tar.bz2 (打包并压缩文件或目录) tar tf _.tar (查看打包文件的目录列表) tar tzf _.ta
22、r.gz (查看压缩文件的目录列表) tar xf _.tar (恢复.tar的包) tar xzf _.tar.gz (恢复.tar.gz 的包) tar xf _.tar -c 目录名 (恢复打包文件到指定目录) tar xzf _.tar -c 目录名 (恢复打包文件到指定目录) 99. ifconfig 网络接口名称 (查看指定网络接口的信息) ifconfig -a (查看系统中所有网络接口的信息) 100. /sbin/route (查看主机路由信息) 101. ping 目的主机地
23、址 (测试与其他主机的网络连接) ping -c 测试数据包数量 目的主机地址 (发送指定数据包进行网络连接测试) 102. traceroute 目的主机地址(测试与其他主机的网络连接路径) 103. hostname (查看主机名称) hostname 主机名 (主机名称配置命令) 104. nslookup > (用nslookup命令的交互模式进行域名查询) nslookup 待解析域名 (直接查询域名) nslookup
24、>server (DNS域名解析) 105. ifconfig 网络接口名称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 (IP地址配置) 106. 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认网关地址 (添加默认网关路由) route del default gw 默认网关地址 (删除默认网关路由) 107.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打开IP的配置文件) 108. vi /etc/sysconfig/network (打开主机名的配置文件) 109.
25、netconfig (使用工具进行网络配置) 110.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启动网络服务) /etc/init.d/network stop (停止服务) /etc/init.d/network start (重新启动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新启动服务) 111. ifdown 网络接口名称 (停用网络接口) ifup
26、网络接口名称 (启用网络接口) 112. vi /etc/exports (打开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NFS共享目录名称 客户端主机地址(设置选项) (exports文件的格式) 如:/home/share *(sync,ro) 113. service 服务程序脚本名称 status(查询服务器的状态) service服务程序脚本名称 start (启动服务器) service服务程序脚本名称 stop (停止服务器运行) 114. showmount [NFS服务器主机地址] (显示指定主机中NF
27、S服务器的连接信息) showmount -e [NFS服务器主机地址] (显示NFS服务器的输出目录列表) showmount -d [NFS服务器主机地址] (显示NFS服务器中被挂载的共享目录) showmount -a [NFS服务器主机地址] (显示NFS服务器的客户机与被挂载的目录) 115. exportfs -rv (重新输出共享目录) exportfs -auv (停止输出所有目录) exportfs -av (输出(启用)所有目录) 116
28、 system-config-nfs (图行界面启动NFS服务器配置工具) 117. mount -tnfs NFS服务器地址:共享目录 本地挂载点 (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 118. vi /etc/fstab (编辑后开机自动挂载) NFS服务器地址:共享目录 挂载点 NFS defaults 0 0 119. uname -a (显示内核版本号 ) 120. du -sh 目录或文件 (列出目录或文件大小) 121. mkdir -p /123/456/789 (连续创建) rmdir -p /123/456/789 (连续删除目录) tail -f 文件名 (动态显示文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