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5 ,大小:800.56KB ,
资源ID:1170246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7024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A2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项目考试整理(全).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A2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项目考试整理(全).doc

1、 A2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和总体要求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及其相关临床医学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范围   内科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统计学。   二、总体要求   (一)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现场急救的技能,并具有根据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初步诊断的能力。   (二)公共卫生调查与分析能力   具备公共卫生现场调查、现场样品采集与检测项目确定、检测结果判定、调查结果

2、综合分析和报告撰写等能力。   (三)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   具备传染病疫情和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的现场处置能力。   考试项目   一、临床基本技能   (一)病种范围   1.传染病:鼠疫、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等。   2.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   3.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等。   (二)考核要求   1.病史采集:根据案例提供的主诉症状,考查考生病史采集和流行病学资料收集的能力。   2.体格检查   (1)

3、一般检查:测量血压、脉搏、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腰围;甲状腺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   (2)胸部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胸部触诊(胸部<廓>扩张度检查、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胸部叩诊(肺界、肺底移动度)   胸部听诊(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心脏叩诊(心界) 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

4、 附:第一站:1 心脏视诊:被检者一般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胸部,光线最好来源于左侧。视诊的内容包括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检查者观察心前区隆起和心尖搏动时需蹲下,两眼与被检者的胸廓平齐,双眼视线与心前区呈切线方向。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4分);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或卧位)正确暴露胸部。(2分) ②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2分) (2)考生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4分) ; ①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1分)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1分)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1分) (3)正确叙述被

5、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6分) ①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3分) ②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3分) (4)考生口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3分) 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1分) ②剑突下搏动。(1分) ③心底部异常搏动。(1分) (5)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 答:提示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 ②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 答: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大心尖搏

6、动向左下移位,可达腋肿中线。 ③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 答:高血压心脏病。   (3)腹部检查 腹部视诊(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视诊主要内容:腹壁外形、腹式呼吸、腹壁静脉、胃肠型 和蠕动波、手术瘢痕、脐以及腹纹)   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和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 腹部叩诊(腹部叩诊手法和叩诊音、肝浊音界叩诊、膀胱叩诊、移动性浊音、肝区叩击痛、肋 脊角叩击痛)   腹部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  (4)神经系统: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肌力、脑膜刺激征、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

7、  3.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1)X线片:肺部感染、肺占位性病变、正常胸部正位片、四肢关节片。   (2)实验室检验结果判读:血、尿、便常规,痰结核菌检查,血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AS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总胆红素、总蛋白及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尿素氮、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抗HIV、CD4、CD4/CD8,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血清学检查(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脑脊液常规检查、病原学检验结果等。 4.病例分析与初步诊断:根据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体检和辅助检查结

8、果作出初步诊断,并给 出诊断依据。 5.现场急救技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二、公共卫生检查与分析能力   (一)专业范围   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医学、卫生统计学等   (二)考核要求   1.现场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内容   (3)调查方法   (4)调查指标确定   (5)调查表设计   (6)调查步骤   2.现场样品采集、保存和运输的原则、方法及检测结果判读   (1)生物性样品:血、尿、便、呼吸道分泌物   (2)环境样品:

9、空气、土壤、水   (3)食品样品及食品用具   3.资料分析方法及统计分析指标   4.调查报告提纲撰写及主要内容   三、公共卫生现场处置能力   (一)案例范围   1.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血吸虫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鼠疫、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其他公共卫生问题: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空气、水)污染。   (二)考核要求   1.传染病疫情处置   (1)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2)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3)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   2.其他公共卫生问题处置   

10、1)患者处置(2)现场监测(3)控制危险因素(4)保护暴露人群 3.个人防护:三级生物防护服的穿脱。 4.卫生处理:消毒、杀虫、灭鼠。 附1、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试题卡(执业医师) 编号3-1-01 ü 案例:1997年1月15--2月3日,某区卫生防疫站陆续接到本区数所学校报告,学生中陆续发现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纳差、全身不适、乏力,部分人巩膜黄染的病例86例,该区自1997年1月1日起供餐公司开始向学校供应午餐,派你去调查处理这起疫情。 ü 试题: 1、请你在调查处理疫情前制定一个调查方案; 答:I

11、调查目的:核实诊断、确认是否暴发、描述疾病分布特征,查明病因,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扑灭疫情。 II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 III调查内容: ①接到报告作好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②做好调查前准备:1、组织有临床、流行病学、检验及卫生学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并进行培 训,统一调查方案,制定调查计划;2、经费预算:调查人员费用,必须购 置的器材、设备、药品、试剂、交通费用等;3、物资准备:所用调查表格、 计划采

12、样的物品、检验用品、试剂、药物、疫苗、其它物品等。 ③调查内容:1、核实诊断(临床、化验、流行病学); 2、对疫情作全面考察,对发病数量、流行特征、原因初步描述; 3、证实暴发,了解疾病分布,计算疾病的罹患率; 4、提出初步假设,并验证假设; 5、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IV调查表设计: 个案调查表包括: 1、一般项目;2、临床特征(包括实验检查);3、流行病学资料(接触史,可能受感染日期、地点、方式、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者及接触程度);4、防治措施;5、结论;6、调查日期,调查者。

13、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①供餐公司在未查清前应停止供餐,对其人员进行体检,加强卫生监督;②开展卫生宣教(对象:学生、家长、学校方面、送餐公司等); ③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④疫源地处理(病家、学校):随时及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⑤学生中接种甲肝疫苗(注意接种对象);⑥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续发。 效果评价:发病是否得到控制(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无新病例出现,并注意区别是疾病自然下降,还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后下降)。 2、这次疫情调查活动如何实施?收集哪些调查资料及如何处理?如何判定这次疫情采集的样本检测结果?样本的采集与储运?撰写这次疫

14、情调查报告的准备从哪几方面着手? 调查活动的实施: 1、 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动的组织;3、调查资料的收集;4、标本的采集与储运。 调查资料的收集:人口学资料、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情况、疾病资料、学生缺课统计、送餐公司有关情况,供水情况,预防接种情况等。 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 收集的资料初步分析: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证实暴发、推算暴露日期、 流行因素分析、暴露与非暴露发病率及联系程度比较。 判定这次疫情采集的标本检测结果: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不得检出致病菌,ALT正常

15、值。 样本的采集: (1) 血 [ 血清学特异诊断指标抗-HAVIgM及根据需要做部分生化指标:肝功能(ALT、GGT)等 ] ; (2)外环境卫生学指标(水、食物、工用具、涂抹等); 样本采集和储运: (1) 采样应做详细记录,填写采样单; (2) 样品应在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血样品需及时分离血清冷藏(短期保存)或冷冻(长期保存); (3)采集操作及容器应注意无菌。 撰写调查报告(简明):(版本一) ①前景材料;②疫情发生经过、流行强度及分布;实验室检查结果;③暴发的诊断及原因;④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⑤经验教训和建议;⑥结论。 总结: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

16、进行调查? ①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②调查活动的实施:1)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 ③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 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 ⑤评价控制效果; ⑥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实例; ⑦撰写调查报告。 附2、公共卫生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流调部分) 食物中毒: I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是: (1) 发病与进食有关(2)进食至发病时间(潜伏期)较短, 发病时间比较集中,病人之间没有传染性(3)病人的症状基本相同。 II调查

17、哪些内容: (1) 接报告后,做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2)调查前准备 (3) 现场调查(4)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措施 III准备采取哪些样品(标本): (1) 可疑剩余食品(2)工用具:刀、墩、案板、盆、桶等 (3)患者呕吐物、大便(4)血 IV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版本二) (1) 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2)检验样品(标本)结果(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4)处理措施和建议 V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在毒物性质未查明之前,不一定要等待明确诊断,只要符合食物中毒的特点,就应立即进行一般急救处理。其原则是: (1)排出毒物: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

18、 (2)防止事物吸收,保护胃肠道粘膜。 (3)使用特效解毒剂。 (4)促进已被吸收毒物的排泄。 (5)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苯中毒: 1判定苯中毒的主要依据是: (1) 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 (2) 主要症状 (3) 检测喷漆车间的苯浓度 (4) 工人做血象检查 2调查内容: (1) 接报告,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 (2) 调查前准备 (3) 现场调查 3撰写苯中毒的调查报告 (1) 职业中毒发生的经过情况 (2) 喷漆车间的生产环境及苯浓度的检测结果 (3) 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 (4) 处理措施和建议 4扼要说明苯中毒调查活动的实

19、施 (1) 调查准备 (2) 调查活动的组织 (3) 调查资料的收集 (4) 样品的采集和储运 5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②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接触苯); ③通风排毒;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水污染事件: 1掌握疫情的方法: 确定一个判断病例标准;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掌握可疑病例;对工厂职工及外来民工全面调查可疑病例;对附近医院本厂病例的调查。 2初步分析: 计算各种罹患率,描述三间分布(年龄、性别、车间、班次、本厂工人与民工);暴露可疑食物、饮水史的罹患率比较;确认暴发疫情。 3病例对照调查: 明确调查目的;

20、广泛探索危险因素;选择病例与对照的要求;危险因素包括饮水、饮食、接触、外出等。 4调查目的: 核实诊断、确认是否暴发、描述疾病分布特征,查明病因,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扑灭疫情。 5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 ①饮用水受到污染 ②饮用此水的居民有腹痛、腹泻症状 ③进一步确诊,采水样检测及患者粪便检测 6撰写调查报告 (版本二) ①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发生的经过 ②饮用水及病人粪便检测结果 ③污染事故原因分析 ④处理措施和建议 7控制与干预措施 ①消防用水与饮用水不能合用一个水箱 ②泄水管要远离下水道口 ③水箱定期清洗 ④有人负责管理及健全的

21、卫生管理制度 8预防控制措施: ①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②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加强食堂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③加强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④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⑤疫点、疫区的消毒; ⑥卫生宣教 寄生虫病: 1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抽样方法、调查对象、检验方法 2选用现况调查 3防治措施 ①平时:(1)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防止食入感染性虫卵; (2)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3)改善环境卫生,减轻外环境中蛔虫卵的污染;

22、 ②集体驱虫:宜在冬季(感染季节后)并应在次年3月对虫卵阳性者再进行驱虫。 4常用药物:(任意讲出2种药物的名称即可药物的名称即可) (1) 驱蛔灵(枸橼酸哌吡嗪)成人3g / 日,分2~3次服用,连服3日;小儿0.15g /kg,2次/日,连服1~2日。肾功能减退者减量使用。 (2) 肠虫清(丙硫苯咪唑)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一次服用100mg。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孕妇忌服。 (3) 驱钩蛔(左旋咪唑)成人150 mg/ 次,儿童2~3mg / kg 睡前1次顿服或早晚分2次服用。 (4) 速效肠虫净(复方甲苯哒唑)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2片顿服,孕妇忌服。 5撰写调查报告

23、主要应包括: ⑴调查目的 ⑵调查方法 ⑶调查内容 ⑷结果与建议 碘缺乏病: 1采用现况调查 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PPS)或分层随机或整群抽样; 2调查内容: 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碘盐含量、水碘检测指标:甲肿率、尿碘中位数、碘盐合格率 3病区性质: (1) 非病区:甲肿率≤5.0%,尿碘≥100.0μg / L; (2) 轻病区:甲肿率5.0~19.9%,尿碘50.0~99.9μg / L。 (3) 重病区:甲肿率≥30.0%,尿碘<25.0μg / L。 4预防控制措施: ①全县组成地方病领导小组,树立大卫生观念,政府领导、部门协

24、作、制定防治规划、计划; ②开展宣传,让群众掌握防治知识并变成行动; ③补碘 非病区:(饮水碘含量≤50μg / L,学生尿碘≤300μg /L)应推行食盐加碘预防; 轻病区:全民食盐加碘; 重病区:在食盐加碘基础上,对特需人群强化补碘(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 ④做好病情监测和碘盐的监督、监测等。 5碘盐:碘化物和食盐比例为1:2000~5000为宜。储运和食用碘盐过程中要注意密闭、防 晒,避免受热和久存,以免碘的逸失。 6学校儿童碘缺乏病调查表主要内容: 一般情况(学校、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等);甲状腺超声结果;甲状腺触诊结果;尿

25、碘水平;食盐含碘量;是否服用补碘制剂及服用情况。 7甲状腺触诊分度标准 (1)0度: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2)Ⅰ度: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但能够摸到,腺体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3)Ⅱ度: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颈部可明显肿大。 麻疹: 1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本案为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等。 2调查内容包括: (1)核实诊断(临床、实验室、流行病) (2)全面掌握疫情,村、学校、托幼、医院等调查病例 (3)疫情流行特征

26、初步描述,罹患率 (4)当地、患者、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疫苗供应、冷链、疫苗效价、麻疹监测等 (5)针对性措施,应急接种 3疫情性质及判断依据: 暴发疫情,短时间内、同村、同类临床表现病人,单峰流行曲线,同源性(相同传播途径)。 4个案调查表包括: 一般项目;临床特征(检查);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史、接触者、程度);防治措施;结论;调查日期及调查人。 5预防控制措施: 1. 病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 同村及附近乡镇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应急接种 3. 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进行巡视 4. 卫生宣教,开窗通

27、风 6效果评价: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 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艾滋病: ①核实诊断的方面: 1、 患者的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明显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2、 实验室检查、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CD4:CD8<1 3、 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来源,感染的途径,性传播、经血及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等 ③个案调查表包括:一般项目;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 方式,本例调查重点为性、血、吸毒、

28、医源性感染途径);防治措施;结论;调查日期及 调查者 ④预防措施: 1、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患者本人及当地人群、患者、家属、伙伴及检查,了解感染 与流行情况,主要流行方式等。 2、 患者的住院或就诊,定期随访与管理,咨询,疫情报告。 3、 开展监测与管理:高危人群,性乱,药瘾,血液及血制品,特殊服务行业,劳务 输出人员等的监测,哨点监测及监测网络;质量控制与评估; 4、 健康教育,洁身自好,安全套等; 5、 保密,同情与心理支持。 艾滋病中对婴儿接种疫苗的建议 :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已知母亲HIV阳性的新生儿,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当确认儿童H

29、IV阴性后再予以补种。HIV阳性儿童,不予接种卡介苗。HIV阳性儿童发病前,除卡介苗以外,可以接种其它疫苗。HIV阳性儿童发病后,可根据疫苗说明书规定,考虑是否接种。 注意: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已经被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功能已经处于“瘫痪状态”,这时接种疫苗不但能够引起发热等症状,同时,也会导致“疫苗感染疾病”(就是接种什么疫苗就出现什么病,如:接种麻疹疫苗,就会出麻疹) 孩子和父亲HIV感染的途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疫苗

30、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一般反应: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处理原则: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根据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以方便为原则。  2、工作结束后,脱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以便按照穿戴的反顺序进行。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一、穿防护用品: 1、戴工作帽

31、 2、戴N95口罩; 3、穿防护服; 4、戴防护眼镜; 5、穿防水鞋套; 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7、在缓冲区进行  二、脱防护用品:  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2、解防护服;  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5、脱下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洗手或消毒手)  6、摘口罩,一手轻扶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摘下,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不要接触面部;  7、将手指反掏进工作帽内,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8、洗手、手消毒。

32、知识点: ㈠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 ⑴ 描述性研究资料: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 ⑵ 分析性资料:① 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 队列(现场、追踪、随访、监督)③ 流行病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㈡要做好调查资料的收集,在设计和收集阶段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同上,是以上收集方法的注意事项。 ㈢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现况:①预期现患率 ②结果精确性;对照: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②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㈣简述粪

33、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立即检验。 ㈤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 答: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 ④分层分析 ⑤分级分析。 ㈥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①管理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㈦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对HbsAg携带者采取哪些措施? 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防止传染他人; ②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乙肝两对半定量、HBeAg定量、肝

34、功能、HBV-DNA、AFP、肝纤二项、肝脏B超), 必要时治疗,同时定期作相关检查。 ③建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进行相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㈧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学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经口感染、粪便);③易感人群(个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㈨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预防接种。 ㈩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个人防护)。 试题1:某市总人口数

35、将近1000万,近年来高血压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欲了解该市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主要危险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特进行本次调查。 问题: 1.为了筛选高血压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你准备采用什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本次调查? 2.选择哪些统计学分析方法及相关指标来进行结果分析?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及评分: 1.选择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5分) 2.拟采用下列方法及指标进行资料分析:(1)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检验:可采用t检验、χ2检验、U检验等;(3分) (2)因素与高血压疾病的关联性检验:可采用χ2检验反应有无关联,用OR及O

36、R95%CI表示关联的强度;(8分) (3)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排除各因素间的混杂作用,确定对高血压发生意义重大的因素;(8分) (4)进行资料的分层分析、分级分析。(6分) 试题2:地处大陆城市的某大学,2000年注册在校的学生有23750名,欲了解该校大学生肺结核的感染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进行了本次研究。 问题: 1.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采取哪些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及评分: 1.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群现场调查和实验研究两部分 (1)现场调查 采用结构式问卷,主要调查下列内容: 1

37、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既往病史及家族疾病史等。(3分) 2)相关变量:家庭结核病史、结核病接触史、人际交往、体重指数、经济状况、吸烟、饮酒、个人卫生习惯、卡介苗接种史。(7分) (2)实验研究 对2000年所有注册在校的学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胸透发现异常阴影者,拍摄前后位全胸片;胸片有可疑病变者,连续留痰两天作涂片法检查结核菌。(8分) 2.根据调查结果,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1)对于结素反应阴性者,应予以接种卡介苗;(3分) (2)对查出的病人应及时而妥善地安排治疗,实施医学管理;(3分) (3)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38、3分) (4)培养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3分) 试题3:随着医学卫生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农村经济文化卫生综合指标有了显著提高。在全国寄生虫普查、普治工作的推动下,1990年,某县防疫站协同乡村卫生防保医生在全县范围内对儿童开展了驱虫药的防治以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为了了解目前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0年在该县开展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的调查。 问题:请你制定本次研究的方案。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及评分: 1.调查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文化卫生发生显著变化对农村

39、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带来的变化。 2.调查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3.研究对象的选择:在该县范围内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 4.样本估计:根据既往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合抽样方法进行样本大小的估计。 5.调查内容:包括人群观察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其中现场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主要调查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驱虫药物使用史、卫生与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吃生食、饮生水习惯等);实验研究为对主要肠道寄生虫及虫卵的检查: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溶组织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等。(8分) 6.调查表的设计:包括全部研究内容。(2分) 7.调查工作的准备与

40、调查活动的组织。(2分) 8.资料的整理与分析。(2分) 9.研究的质量控制。(2分) 10.研究报告。(2分) 试题4:199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防疫站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 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简明、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41、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及评分: 1. (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内容;(4)调查表的设计。 2.(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一学校及临近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试题5:某市处于艾滋病流行的上升期,近年来经性行为传播HIV感染者人数增长较快。针对上述现状,欲对该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干预,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并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发生和蔓延。 问题: 1.干预活动的主要内

42、容包括哪些? 2.干预效果如何评价?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及评分: 1.干预活动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基线调查: 由实施小组成员对研究对象按照统一问卷进行基线摸底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整体的本底情况。 (2) 干预措施的实施:主要包括制作IEC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健康教育书面宣传材料,或刻录光盘,向干预对象免费发放,同时将有关培训内容及图片输入手提电脑与干预对象面对面培训;培训重点人物(负责人及领班),使他们更好直接影响服务小姐;开展同伴教育;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的培训;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相关栏目,播放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开设个人电话咨询,对干预对象公布咨

43、询电话,随时解答相关问题。 (3)干预后调查:通过实施干预措施后,调查员对目标场所服务小姐采用与基线访谈相同的问卷进行干预后的调查,如实填写。 2.干预效果评价:结合干预前后两次调查分析: (1) 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改变情况; (2)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对艾滋病正确态度改善情况; (3)干预前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促进情况; (4)干预前后目标人群HIV感染状况比较。 试题6:某蓄电池厂工人从事铅作业3年,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头晕、口腔内经常有甜味,偶有腹部不适、便秘、便秘时伴有腹痛,去医院职业病科就诊。经检查,诊断结果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问题

44、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主要需要那些依据?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标准答案: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依据: (1)了解该患者的职业史; (2)调查该厂生产作业环境,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 (3)同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4)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诊断标准: ⑴轻度中毒诊断标准: 血铅≥2.9μmol/L或尿铅≥0.58μmol/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 尿δ-氨基-r-酮戊酸≥61.0μmol/L者; b)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μmol/L;

45、 c)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91μmol/L; d)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⑵中度中毒诊断标准: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 腹绞痛;b)贫血;c)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⑶重度中毒诊断标准: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铅麻痹;b)中毒性脑病 处理原则: 中重毒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金属络合剂驱铅治疗,如依地酸二钠钙、二巯丁二酸钠等注射,或二巯丁二酸口服,辅以对症治疗。观察对象也可酌情进行驱铅治疗。 观察对象可继续原工作,3~6个月复查一次或进行驱铅试验明确是否为轻度铅中毒; 轻度、中度中毒治愈后可

46、恢复原工作,不必调离铅作业; 重度中毒 必须调离铅作业,并根据病情给予治疗和休息。 试题8: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1.5~4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1.你对本次疫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 1.初步诊断:食物中毒 诊断依据: (1)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

47、用过某种共同的有毒食品 (2)病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3)潜伏期短、发病集中等 2.采集可疑食品的操作过程、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 (1) 可疑食品采集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 (2)样品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及时送检,不能及时送检时应冷藏保存 3.食物中毒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1) 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2)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治疗和病人预后情况 (3)分析和结论(引起中毒的食品、致病因素、中毒暴发的原因与条件、检验结果、最后诊断) (4)控制和预防措施 试题9:1993年6月13日,某校学生约450人在课间餐饮用

48、瓶装消毒甜牛奶,饮用后1.5~4小时内有232人发病。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有的多达20余次;其次为腹痛、恶心。经治疗,病人全部康复。 问题: 1.请设计一份个案调查表(主要内容)。 2.食物中毒应采集哪些样品? 3.到达现场后,应进行的现场调查内容有哪些?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 1.个案调查表: (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2)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及主要症状等)及治疗情况; (3)发病前24~48小时内食物摄入情况; (4)临床及实验室检验结果 (5)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 2.应采集的样品: (1) 剩余的甜牛奶

49、学校发剩的、学生喝剩的及领到未喝的,工厂库存的同一批号的); (2)病人的呕吐物、粪便、血液、尿液; (3)食品加工用具、容器的涂抹; (4)食品加工人员手涂抹。 3.现场调查内容: (1)中毒病人和同一场所进餐者的个案调查 (2)对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场所的现场卫生学调查 试题10: 某县某村2000年4月2日~6月17日发生伤寒暴发。临床症状以发热、畏寒、纳差和乏力为主,其中发热持续4~20天不等,持续38℃以上2~6天,平均3天。经防疫部门调查,共确诊30例,伤寒杆菌捡出率90.20%。该村村民饮用深井水和一池塘水。本次发病户日常生活及饮用水多为池塘水,该池塘卫生

50、无人管理,人畜共用。首例病人刘某在外打工,病前2周返家,4月2日发病,之后该村陆续出现类似病人。发病高峰在首例发病后的第二周。当地防疫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采取以加强饮水消毒为主的综合性措施,病例数很快减少。 问题: 1.从收集到的资料,你准备做哪些分析? 2.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标准答案: 答题要点: 1.分析的主要内容: (1)计算各种罹患率; (2)描述三间分布(时间、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等); (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2.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