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 ,大小:10.16MB ,
资源ID:11670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167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pdf

1、第 63 卷 第 8 期2023 年8 月铁道建筑Railway EngineeringVol.63 No.8August 2023文章编号:10031995(2023)08012505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王瑜鑫1 蔡德钩2 闫宏业2 张俊德3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部,北京 100081;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3.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 730030摘要 以青海省道312线玛多至色吾沟公路K315段边坡热融滑塌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象水文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该处热融滑塌的原因。通过室内实验及指标反算确定了岩土体

2、基本参数,采用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和基于有效应力原理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对热融滑塌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圆截面抗滑桩及回填反压两种手段对滑坡进行治理,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工程经济性等因素,建议采取回填反压的处理方式。关键词 边坡;热融滑塌;稳定性评价;抗滑桩;回填反压中图分类号 TU47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1995.2023.08.24引用格式:王瑜鑫,蔡德钩,闫宏业,等.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 J.铁道建筑,2023,63(8):125129.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冻土区的影响不断加剧,导致了冻土稳

3、定性的降低及热融滑塌的发生频率逐渐提升。热融滑塌是指斜坡冰层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发生融化,致使表面及滑动面上土层的强度指标下降,导致斜坡发生滑塌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我国热融边坡滑塌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高寒区等地区,学者们基于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室内实验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彭惠等1通过青藏线调查数据,将热融滑坡分为坍塌沉陷式和牵引滑动式两类,对防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罗京等2提出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热融滑塌发育现象较为普遍,并对工程、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牛富俊等3以两处热融滑塌为例,分析了其病害原因及破坏特征,并对此类灾变的预防治理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马立峰等4通过对热融滑坡的

4、破坏运动过程及地温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每年7月9月是该类灾害的易发时期。靳德武等5-7对热融型滑坡开展了大量研究:对青藏线热融滑坡进行了长达1年的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对热融滑坡的变形特征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对热融滑坡的机理进行分析,得出质点迁移效应和滞水润滑效应是导致滑塌的主要原因;对冻土斜坡变形特征分析发现其位移主要发生在浅部。现有对热融滑坡的变形特征、破坏机理、稳定性分析等的研究中结合现场实例对热融滑塌稳定性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依托青海省道312线玛多至色吾沟公路K315段热融滑塌病害,结合现场勘察及室内试验结果,对比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并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可实施的工程措施。1

5、工程概况 省道312线玛多至色吾沟公路是连接青海省果洛州及玉树州的重要公路之一,公路所处区域平均海拔4 300 m以上。随着公路基础工程的施工扰动及其他致灾因素的叠加,公路K315+480 K315+720段边坡及路肩墙、保温挡墙出现变形现象。1.1地形地貌滑塌所处位置为山麓斜坡堆积地貌,山麓斜坡堆积地貌与色吾曲河级阶地呈缓坡接触。斜坡地形总体上呈南西高、北东低的特点,自然斜坡坡度约10 20,山顶高程约4 392 m,坡底高程约4 323 m,高差约70 m。滑坡体位于色吾曲河南岸的斜坡上,滑坡地貌基本保持完整,其前缘、中后部均较平缓,滑塌体范围内高程4 356 4 323 m,高差约33

6、m。滑体坡面植被较不发育,固坡能力差。收稿日期:20230310;修回日期:20230504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P2021G047)第一作者:王瑜鑫(1992),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E-mail:通信作者:蔡德钩(1978),男,研究员,博士。E-mail:铁道建筑第 63 卷1.2地质条件1.2.1地层岩性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钻孔内揭露情况,地层情况如图1所示。1)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草甸土填筑土:杂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为砂、砾石,为路基填土,钻孔揭露厚度为0.8 4.2 m。草甸土:深褐色,稍湿 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粉土,植物根

7、系较发育厚度为0.1 0.3 m。2)第四系热融滑塌堆积体含角砾粉土:灰黑色,稍湿 湿,稍密。主要成分为粉粒,钻孔揭露厚度为0.4 2.6 m。粉土:黄褐色,稍湿 湿,稍密,主要成分为粉粒,次为黏粒,钻孔揭露厚度为0.1 0.5 m。3)第四系坡洪积、冲洪积含粉土角砾:灰黑色,稍密。母岩成分为页岩,粉黏粒占全重的19.4%21.6%,钻孔揭露厚度为0.5 6.6 m。圆砾:杂色,稍密。其成分砾石粒占全重50%60%,卵石粒占全重的10%15%,滑坡体前缘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为1.8 6.6 m。细砂:黄褐色 灰褐色,稍密,主要成分为细砂粒,揭露厚度为0.2 4.4 m。4)三叠系风化页岩强风化

8、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页片或薄片状构造,斜坡处均有分布,揭露厚度为 3.6 16.0 m。中风化页岩:灰黑色,泥质结构,页片或薄片状构造,岩石质量指标为15%35%。斜坡处均有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揭露厚度为1.20 11.30 m。1.2.2地质构造勘察区未发现对线路有影响的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区域稳定性较好。1.3气象水文条件1.3.1气象条件曲麻莱县地处青海省西南部,平均海拔超过4 500 m 主要气象要素见表 1。此处季节性冻深约2.04 2.77 m。1.3.2水文工程所属区位于多年冻土区及季节性冻土区过渡带,同时存在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季节性波动大。结合坡体前缘的

9、季节性流水及降雨特征分析,该地区主要存在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区孔隙裂隙水两种地下水的基本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该段滑坡体前缘色吾曲河级阶地及河漫滩。根据钻探结果,滑塌体前缘钻孔有稳定的地下水位,水位埋藏深度0.3 1.8 m,水位标高4 322.61 4 322.79 m。基岩区裂隙水主要存在于三叠系强风化页岩中,主要为夏季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入渗补给。基岩区裂隙水在本段滑坡体范围未出现明显的渗水现象,未见泉眼出露及水草沼泽地。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复杂,水质较好,矿化度低。2 热融滑塌形态及成因分析 2.1空间形态及破坏特征该边坡热融滑塌位于玛色公路K315+480 K315+72

10、0天然斜坡上,自然坡度约15,滑塌范围纵向长约120 m,宽240 m。夏季热融滑塌速率增大,后缘裂缝明显,宽度约10 cm,同时滑塌体前缘因滑动土体不断向前推动挤压成隆起状。滑塌地貌基本保持完整,斜坡地表有蠕动、滑动痕迹,地表沿周界有裂缝发育,平面呈簸箕状,滑体坡面植被不发育情况差,固坡能力差。滑塌体变形特征如图2所示。根据钻探揭示滑体堆积物,结合地面调查分析及多年冻土上限、季节性冻土冻深综合分析,该处滑塌一般埋深1.2 3.0 m,属浅层热融滑塌。工程建设后,该段斜坡出现多处裂缝,路肩挡墙外移约3 cm,下沉约5 cm。变形情况如图3所示。图2滑坡变形特征(夏季)图1地质断面表1主要气象要

11、素特征值年均气温/-2.2极端高温/24.2极端低温/-34.0降雨量/mm405.0蒸发量/mm1 373.0126第 8 期王瑜鑫等: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2.2成因分析大部分的热融滑塌主要诱发因素为人类工程活动、水热侵蚀、冻土活动层滑脱2。结合本文热融滑塌的特征,灾害诱发基本过程为:1)随着气候暖湿化引发的极端高温及降雨增多,斜坡的冻土上限在气温及水热侵蚀的双重作用下逐渐退化。2)修建公路对该处斜坡的开挖引发开挖面小规模坍塌,暖季坍塌面上尚未融化的冰层暴露并迅速融化。3)上部已发生融化的土体失去坍塌面的支撑并开始下滑。4)暖季坡面有暂时性面流,由于坡体顶部地形较缓,坡度在1

12、5,雨季易汇集水,且上覆草甸土、粉土、含角砾粉土厚度较薄且易渗透同时随着土体滑动,原坡体表面积水快速下渗,下渗过程中遇到冻土上限冰层阻碍,水将沿冻土上限流动,产生了“滞水润滑效应”6。5)下渗水及融化产生的水一方面使滑体含水率增高、重度加大;另一方面使土体的强度指标下降,加速了斜坡的热融滑塌。3 稳定性评价 在边坡病害治理中,首先需要准确判定坡体的稳定状态,进而选取适宜的治理方案。稳定性评价一般包括结合现场变形特征的定性评价与通过理论计算的定量评价。3.1定性评价该处热融滑塌所处位置的季冻层经反复冻胀与热融发生软化,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向蠕滑变形。斜坡自然坡度较缓,坡角10 20,在雨季及冰雪消融

13、季节的活动性较强,表层软土层沿坡向蠕动发展较快,斜坡经过一定时期的蠕动后,滑带土强度进一步降低,造成持续蠕动,在表层形成大量裂缝,如局部遇阻,便形成台阶状鼓丘。钻探资料显示该地段下伏基岩分布稳定且连续,无软弱下卧层。目前正处在蠕滑变形阶段,处于不稳定状态。3.2指标反算准确定量评价滑坡的稳定系数需要建立在合理的岩土体参数取值之上。由于土体天然重度与饱和重度相差不大,室内试验测定土体抗剪强度指标采用不排水剪切试验模拟,尽可能使原位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特性同室内实验条件类似。结合室内试验及滑坡目前变形特征综合分析,反算滑坡稳定系数取0.95,岩土体强度指标取值见表 2。表中数值表示天然状态,括号内数值

14、为饱和状态。3.3稳定性评价在对斜坡的稳定性评价中,目前以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中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主要方法,该方法对斜坡的稳定性评价依赖于准确的岩土体强度实验参数及滑动面的准确位置。为准确分析斜坡的稳定状态,本文参考文献 8 中对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和规范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的准确性。3.3.1规范评价结果GB 500212001以抗滑力同下滑力的比值来分析计算滑坡的稳定性,该方法使用较为成熟。规范中对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分为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暴雨叠加工况。热融滑塌斜坡的岩土体强度参数随着冻融状态发生变化,对应的稳定性系数也在变化。以冻土上限滑体厚度最大处

15、为计算断面且滑体均处于饱和状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表3。一般而言,滑坡的滑动面位置较为固定,而热融滑塌斜坡的滑动面是随冻融边界发生不断变化的。随着冻融边界的动态变化,利用规范进行计算需要重新确定滑面位置并以条分法分割滑体,步骤较为繁琐。若根据地温监测规律确定融化深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仅以融化深度为变量计算分析热融滑塌的稳定性则较为简便。图3路肩墙变形特征(冬季)表2岩土参数取值取值类型现场实验指标反算综合取值土体重度/(kNm-3)20(21)20(21)内摩擦角/()21.1(11.1)11.021.0(11.0)黏聚力/kPa2(1)12(1)表3稳定性评价结果工况自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暴

16、雨工况稳定性系数0.800.800.47稳定状态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127铁道建筑第 63 卷3.3.2基于超孔隙水压力的评价结果根据文献 8 结论,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冻土斜坡的计算评价方法主要有5种,文献 9 对这5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两种方法较符合现场实际,主要参数易于获取,分别采用5种计算方法计算同一冻土斜坡的稳定性,只有式(1)的计算结果契合现场实际。式(1)基于有效应力理论,认为冻土层阻碍了融水排出,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使得土体抗剪强度减小,导致斜坡发生失稳。该方法的理论与热融破坏的滞水润滑机理有一定的相似性,且经过实践检验,因此采用此方法对本文的热融型边坡稳定性进行检验计算。FS

17、=()1-wDwZtantan+2CZsin(1)式中:FS为稳定性系数;w为水的重度,取10 kN/m3;Dw为滑面上水头,取0.05 m;为土的重度,取21 kN/m3;Z为融化深度,取0.5、1.0、1.5、2.0、2.5 m分别计算;为有效内摩擦角,取11.1;为平均坡度,取15;C为有效黏聚力,取1 kPa。按式(1)分别计算不同融化深度下的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可知,最不利断面平均融化深度为2.0 m,规范计算稳定性系数为0.80,与基于超孔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计算热融滑塌斜坡稳定性时,伴随融化深度的改变,稳定性系数不断改变,在明确冻融深度变化的情况下,此方法计算

18、更为简便。3.3.3评价结论定性评价、稳定系数的计算结论以及基于超孔隙水压力的计算结果均显示斜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及时进行治理。4 滑坡治理 4.1治理方案4.1.1反压方案反压是滑坡应急处置中最为迅速的方案,一般在滑坡上部卸载,下部实施反压,尽可能实现填挖均衡。该段滑坡位置生态环境脆弱,实施大规模挖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对冻土的上下限产生扰动,不符合治理的基本原则。该段公路路基施工后剩余大量土石方,土石方可快速调运至滑坡位置进行反压,运输费用相对较为经济。除反压外,防排水措施包括:在滑坡中部位置设置盲沟、在滑坡边界外设置挡水捻。为防止色吾沟涨水对反压坡脚的冲刷,需设置坡脚挡墙。反压方

19、案如图4所示。反压后对热融滑塌坡体按暖季最不利条件进行稳定性分析,自然工况下稳定性系数为1.49、暴雨工况1.37、地震工况1.25,均为稳定状态。4.1.2抗滑桩方案根据现场地勘资料,该处基岩埋深较浅,且滑坡剩余下滑力小,可考虑抗滑桩进行支挡。按最不利断面地震工况下安全系数取1.05计算抗滑桩设计推力为1 775.51 kN/m。项目区人工挖孔抗滑桩实施难度大且施工速度较慢,可以采用机械成孔的圆形抗滑桩进行支挡。防排水措施同反压方案一致。抗滑桩方案如图5所示。4.2治理方案选择方案的选择需充分考虑工期、防治效果、工程经济性等问题,将反压方案、抗滑桩方案优缺点进行对比,结果见表5。综合考虑环境

20、因素、公路等级及变形控制要求、施工工期、施工材料调配问题,选择回填反压的方案对该处滑坡进行治理。图4反压方案图5抗滑桩方案表5方案对比方案反压抗滑桩优点反压工程施工快,环保工后公路稳定性好缺点反压方量较大,工后公路抗变形能力低于抗滑桩工期长,设备材料运输费用大造价/万元663679表4不同融化深度对应稳定系数融化深度/m0.51.01.52.02.53.0稳定性系数0.990.860.810.800.780.76128第 8 期王瑜鑫等:冻土区边坡热融滑塌的稳定性评价与治理5 结论 1)采用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中的方法对热融滑塌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需要重点分析滑带土在不

21、同环境状态下的强度参数并合理选取。2)基于超孔隙水压力的评价方法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可较为简便地计算出随着热融边界变化斜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适宜用于热融型滑坡的稳定性评价。3)对热融型滑坡的治理,应尽量减少对区域环境的扰动,加强对多年冻土的保护。综合考虑工程经济性、施工速度、对冻土的扰动程度后选择反压治理方案。参考文献1 彭惠,董元宏,邵广军,等.青藏工程走廊热融滑塌灾害勘设要点与工程处治措施研究 J.灾害学,2019,34(增刊1):72-76.2 罗京,牛富俊,林战举,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发育特征及规律 J.冰川冻土,2022,44(1):96-105.3 牛富俊,程国栋,赖远明

22、,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型斜坡失稳研究 J.岩土工程学报,2004(3):402-406.4 马立峰,牛富俊,杨宁芳.多年冻土热融滑塌的地温变化及滑坡过程分析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53-56,71.5 靳德武,牛富俊,李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变形现场监测分析 J.工程地质学报,2006(5):677-682.6 靳德武,孙剑锋,付少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两类低角度滑坡灾害形成机理探讨 J.岩土力学,2005,26(5):774-778.7 靳德武,牛富俊,李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4):98-102.8 李艳,

23、金会军,温智,等.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综述J.冰川冻土,2022,44(1):203-216.9 沈宇鹏,吴艳,许兆义,等.多年冻土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探讨 J.铁道标准设计,2011,55(3):34-37.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aw Slumping on Slopes in Frozen Soil RegionsWANG Yuxin1,CAI Degou2,YAN Hongye2,ZHANG Junde31.Postgraduate Department,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Be

24、ijing 100081;China;2.Railwa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oration Limited,Beijing 100081,China;3.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of CREC,Lanzhou 730030,ChinaAbstract Taking the K315 section of the Maduo to Sewugou Highway on Qinghai Provincial Highway 312

25、as the research object,combined with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the causes of thaw slumping at this location were analyzed.The basic parameters of the rock and soil mass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indoor experiments and inverse calculation of i

26、ndicators.The stability of the thaw slumping slope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wo different calcul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GB 500212001 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effective stress principle.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two methods of circular section anti-slide p

27、ile and backfilling pressure were proposed to treat landslide.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gineering economy,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backfilling pressure treatment.Key words slope;thaw slumping;stability evaluation;anti-slide pile;backfilling pressureCitation format:WANG Yuxin,CAI Degou,YAN Hongye,et al.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aw Slumping on Slopes in Frozen Soil Regions J.Railway Engineering,2023,63(8):125129.(编辑:刘莉 校对:李付军)129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