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高考历史复习的几点建议 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杨丽君 对每位文科考生来说,历史在文科综合试卷中是不容易得高分的学科。它不仅知识容量大,而且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也较高。高考的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只有十几道,而要求学生掌握和消化的知识是五本书的内容。如何提高复习的效果,从我多年从事文科班历史教学的感悟及所教的每届学生高考成绩的对比中,我认为高考复习历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做或少做无用功 所谓无用功,即重复授课,将学生遗忘的知识重新再复授一遍。这
2、是一种早已过时的复习方式,有悖于当今高考理念,既浪费时间,效果还不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几乎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徘徊,很难有质的提高,不如搞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的前提是向学生布置预习提纲。预习提纲的设置必须要深思熟虑,仔细斟酌。所设置的提纲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尽可能的体现出高考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单元复习的中心环节是上好复习课,它是对学生预习的知识的梳理、整合,帮助学生构建起单元知识体系。这个环节操作到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往往会起很大的作用。单元复习课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知识回顾与解析: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已经预习过的基础
3、上回答出本单元知识的主要内容、知识脉络,以及预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点。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的不足进行补充、点拨。并解答疑难问题。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及高考试题的要求分析本单元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其中的历史概念与历史认识进行认真地讲解与剖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第二步:让学生动手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简表。学生学过的知识,在遗忘等因素的作用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模糊的、浅层次的知识印象。为了让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并理解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较为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对知识的梳理只是复习巩固知识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去
4、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则更能起到消化知识、加强记忆及提高再认、再现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之功效。由于有事先的预习及教师指导性的讲解,学生作简表有可操作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作简表的速度和能力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第三步:分析阶段特征: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是对本单元知识的高度概括、提练与总结。掌握阶段特征是帮助学生分清不同阶段历史发展之特性的主要方面,也是考试能力要求之一。分析阶段特征,把握不同阶段的特点,整合本单元知识要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特性上都有帮助作用,特别是在解题能力上会有较大的提高。 第四步:反馈练习。它是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对学生
5、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通过学生做单元训练题,还可以起到巩固、并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知识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答卷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弥补。单元训练题的选择要精心,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发挥单元复习的最大之功效。 二、大小专题相结合,小专题上下功夫 历史复习课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讲专题。专题有大小之分,对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讲可视为大专题。大专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专题数目少。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事物发展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如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文化,世界史中的国际关系等。 就某一类问题横向或沿历史发展轨迹纵向的
6、串讲可视为小专题。小专题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小、具体、涉及面窄、数量多、便于操作。小专题的优势在于它更适符合当今高考试题的要求,利于应对高考试题。如科举制发展的过程、人口迁移方向、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等等。小专题是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知识点重新进行的归类总结,便于学生对比、分析和综合。 大小专题各有所长,并互为补充,小专题往往饱含在大专题之中。如讲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这个大专题,就必须讲清它所饱含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成分较为复杂,有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若干类型。要讲清各种类型经济成分的特征、性质、含义、地位、发展过程及趋势等等
7、要用小专题去讲。但要讲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社会背景、影响,以及对近代社会经济的整体把握等等则要采用大专题方式。只有大小专题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顾及历史知识的点、线、面。 三、知识梳理要清晰,概念讲解要到位 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考试试题中有很多试题考的是概念,学生失分也往往是概念不清。如何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是复习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如试题: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
8、.“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在这道题中如果学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认识不到位,就很难选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理解了所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整体形态,不能割裂开来看待。“半殖民地”指的是指政治上丧失了大部分主权,经济上部分地呈现殖民地经济特征。“半封建性”指的是政治、经济上都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这样学生才可能较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 四、精选训练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不少教师认为题海战术是全面提升教学成绩的最好途径。不可否认,这一途径的确有提高成绩、差漏补
9、缺的作用,但它却不是惟一的,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题海战术把学生、教师的精力大量地耗费在做卷及改卷上,学生腾不出时间来思考问题,教师腾不出时间研究试卷、教法及学法,交给学生做的试题往往是未加认真审阅的成卷,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缺少针对性。即使有问题较多的试题,教师没有时间仔细分析揣摩,也没有精力对试题中知识的扩延与迁移进行分析与讲解。这样做是既费时又费力,很难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较快较大的提高,自然在高考中也难以取得高分。随着高考试题的开放性、跨学科综合性及对学生综合水平能力测试的提高,题海战术越来越显得低效及不适应性。高考复习讲求的是质量与效果。发到学生手中的试题应该是经过教师的备课程序的。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精选出的有针对性的、有代表性的、能起到一定的举一反三作用的试题,特别要注意那些反映高考变化的新类型试题,再交由学生去练习。由精选试题组成的试卷去训练学生远比搞题海战术效果好,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应认真惴摸考纲中的能力要求,习题训练时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即如何审题,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必要的答题技巧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高考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关键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能较好地体现出考试能力的要求,最实际地还是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