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治市武乡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每题2分,共22分) 1.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如果用C表示周长,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那么C=(____________),a=(______),b=(______)。 3.我国的《四库全书》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书,全书共约997000000字,划线数字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__)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字
2、 4.下面是自行车超市一周内自行车销售情况统计图。 (1)上表中的1格表示(______)辆自行车。 (2)星期(______)的销售量最大,星期(______)的销售量最小。 (3)这一星期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大约(______)辆。(取整数) (4)如果你是自行车销售部的经理,你将安排员工在星期(______)和星期(______)休息。 5.图中这3个物体从(________)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6.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它数位上的数字为0,这个数写作(______),读作(______)。 7.245836000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
3、的数是(______),保留整数约是(______)。 8.27056973是(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位,“0”在(______)位上. 9.分别量出下面梯形∠1、∠2、∠3、∠4的度数,并填在表中. ∠1 ∠2 ∠3 ∠4 四个内角的和 度数(°) __ __ ___ ___ ___ 10.在○里填上>、<或=. 530079○4300097 471÷19○30 540÷6×9○540÷(6×9) 11.根据276×46=12696,直接填写括号里的数。 2.76×4.6=(_________) 0.276×
4、=126.96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2.125×8+125×4=125×8×4。(______) 13.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就一定能知道每个同学的身高。(________) 14.等边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____) 15.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_____. 16.当y=1时,1y=y1.(____) 17.小花的身高是1.48米,她趟过平均水深是1.3米的小河,不会有任何危险。(____) 18.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______) 19.0.92和0.920的大小
5、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20.9.9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 9.99 B 10.00 C 10.0 21.林林用4个小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那么搭成的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22.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观察15°的角,这个角是( ). A.5° B.15° C.75° D.20° 23.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A.42×(18+12)=4
6、2×30 B.27×6+27×4=27×(6+4) C.4×a×5=a×(4×5) 24.下列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 B. C. 四、仔细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25.直接写出得数。 1.2-0.9= 8.4+3.5= 150÷5÷30= 3.62×10÷100= 0÷(136-130)= 17.8-13= 40-30÷5= 57-17+26= 26.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56×72= 803×14=
7、 280 ×90= * 720÷50= 五、图形与统计。(每题5分,共10分) 27.从上面看上排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连一连。 28.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六、生活中的数学。(每题 5 分, 共 30 分) 29.深圳的帝王大厦高384米,比世界之窗仿造的埃菲尔铁塔的3倍还多60米,仿造的埃菲尔铁塔高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30.一段铁丝长10m,重3.2kg,这种铁丝100m、1000m各重多少千克? 31.小强身高 1.46 米,比妈妈矮 0.15
8、 米,爸爸比妈妈高 0.14 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32.篮球每个120元,足球每个105,李老师买了5个篮球,8个足球,带了1500元够吗? 33.看图列式解答.求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34.张老师用同样长的竹条做了正方形和三角形两个不同形状的风筝,正方形风筝的边长是15cm,那么等边三角形的风筝边长是多少厘米呢?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每题2分,共22分) 1、> > = < 【分析】(1)125×8×25×4根据乘法结合律计算出结果,125×8+25×4按照先算
9、两个乘法,再算加法的计算顺序求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2)197-37+63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出结果,197-37-63根据减法的性质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3)1200÷4÷6根据除法的性质计算出结果,1200÷24直接计算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4)100×98+98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结果,102×98将102变为100+2后也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25×8×25×4 =(125×8)×(25×4) =1000×100 =100000 125×8+25×4 =1000+100 =1100 100000>1100
10、 所以125×8×25×4(>)125×8+25×4 197-37+63 =160+63 =223 197-37-63 =197-(37+63) =197-100 =97 223>97 所以197-37+63(>)197-37-63 1200÷4÷6 =1200÷(4×6) =1200÷24 =50 1200÷24=50 50=50 所以1200÷4÷6(=)1200÷24 100×98+98 =98×(100+1) =98×100+98×1 =9800+98 =9898 102×98 =(100+2)×98 =100×98+2×98 =980
11、0+196 =9996 9898<9996 所以100×98+98(<)102×98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正确的计算顺序和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求出结果,再比较。 2、 (a+b)×2 c÷2-b c÷2-a 【解析】略 3、99700万 10亿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详解】997000000=99700万;
12、997000000≈10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一定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4、10 六 一 41 一 二 【分析】(1)观察统计图后可知:1格表示10辆自行车; (2)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最高的地方销售量最大,最低的地方销售量最小,由此解答; (3)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将7天销售量加起来,再除以7,注意取整数。 (4)根据统计图,应该安排在星期一、星期二的时候休息,因为这两天销售量小。 【详解】(1)上表中的1格表示10辆自行车。 (2)根据统计图星期六的销售量最大,星期一的销售量最小。 (3)(10+20+20
13、+40+50+80+70)÷7 =290÷7 ≈41(辆) 这一星期平均每天销售自行车大约41辆。 (4)如果我是自行车销售部的经理,将安排员工在星期一和星期二休息。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左或右 【分析】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从右面看是; 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从右面看是; 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从右面看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3个物体从左或右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左或右。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
14、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6、600.066 六百点零六六 【解析】略 7、24.5836亿 25亿 【解析】略 8、八 千万 十万 【详解】略 9、103 129 77 51 360 【解析】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4个角的度数,然后把4个角度数相加即求出4个内角的和是360度. 10、<,<,> 【解析】略 11、12.696 46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
15、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积缩小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276×46=12696,所以: 2.76×4.6=12.696; 0.276×460=126.96。 故答案为:12.696;4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2、× 【详解】考察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13、× 【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
16、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 所以,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就一定能知道每个同学的身高,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14、√ 【分析】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详解】三条边相等中包括了两条边相等,所以等腰三角形中包含了等边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要求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要明白等边
17、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5、√ 【详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 16、正确 【分析】计算出当y=1时,1y与y1的值,比较后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关键是把y的值代入计算. 【详解】解:当y=1时, 1y=1×1=4 y1=11=4, 所以1y=y1. 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7、× 【解析】略 18、√ 【分析】整数的运算定律都可以推广到小数的运算中,据此解答。 【详解】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也可以推广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去,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18、 【点睛】 小数的运算定律和整数的运算定律是相同的。 19、✕ 【解析】0.92和0.92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等。0.92的计数单位是0.01,0.920的计数单位是0.001。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20、B 【解析】略 21、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只有一排,一排有3个正方体;根据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只有1列,1列是两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有两层,下面一层3个正方体,上面一层1个正方体居中,据此解答。 【详解】林林用4个小正方体搭
19、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那么搭成的立体图形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是根据观察到的图形确定几何体,意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此类题找一些小正方体亲自搭一下,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能解决问题。 22、B 【详解】因为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更和放大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度数有关。 用一块放大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看到这个角仍是15度。 故选A。 23、B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b)×c=a×c+b×c,据此解答。 【详解】A.42×(18+12)=42×30,是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0、顺序进行计算; B.27×6+27×4=27×(6+4),符合乘法分配律; C.4×a×5=a×(4×5),是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细心看题即可。 24、A 【分析】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详解】A:3+4>5; B:2+2<5; C:3+2=5. 故答案为A。 【点睛】 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要考虑全面,不要有遗漏。 四、仔细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25、0.3;11.9;1;0.362; 0;4.8;34;66
21、 【分析】(1)(2)(6)根据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3)(4)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进行计算;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7)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8)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1.2-0.9=0.3 8.4+3.5=11.9 150÷5÷30=30÷30=1 3.62×10÷100=36.2÷100=0.362 0÷(136-130)=0÷6=0 17.8-13=4.8 40-30÷5=40-6=34 57-17+26=40+26=66 【点睛】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6、18432;1124
22、2;25200;14……20 【详解】(最后一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9分) 256×72=18432 803×14=11242 280×90=25200 *720÷50=14……20 五、图形与统计。(每题5分,共10分) 27、 【分析】上面一行的第一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二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三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四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主要培养学
23、生的立体想象能力。 28、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六、生活中的数学。(每题 5 分, 共 30 分) 29、108米 【解析】解:设仿造的埃菲尔铁塔高x米。 3x+60=384 x=108 30、32kg;320kg 【分析】先求出每米铁丝重多少千克,再求100m、1000m各重多少千克。 【详解】3.2÷10=0.32(千克) 100×0.32=32(千克) 1000×0.32
24、=320(千克) 答:这种铁丝100m重32千克, 1000m重320千克。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求出每米铁丝重多少千克是解题的关键。 31、1.46+0.15+0.14=1.75(米) 【解析】略 32、够用 【解析】120×5+105×8=1440(元) 1440元<1500元 所以够用 33、科技书75本,故事书45本 【解析】(120-30)÷2=45(本) 45+30=75(本) 答:科技书75本,故事书45本. 34、20cm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先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再除以3等于等边三角形的边长。 【详解】15×4÷3 =60÷3 =20(cm) 答:等边三角形的风筝边长是20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正方形周长公式和等边三角形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