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作市温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根据前面三道算式,直接填出括号里的数.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_______)=1234321 … … … 111111× (_______)=(_______) 2.在一次单元测试中,杨洋数学、语文、英语三科的成绩分别是95分、93分、和97分,杨洋这三科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分。 3.由2个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___);0.8里面有(______)个百分之
2、一。 4.在横线上填上“>”,“<”或“=”. 54070800000________5470800000 48万________480001 24×9________205 1×10________1×9+1. 5.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为a,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 ____ (______)____ 7.某飞船每小时飞行28440km,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万千米,约是(______)万千米(保留整数)。 8.在 里填
3、上“>”“<”或“=”。 0.2米_______2厘米 1.25×0.86 ______0.86 10.1×0.1 ______10.1+0.1 0.700 _______0.70 2.7×1.2________1.2 1.5+0.9_________3-0.6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大于0.57而小于0.59的小数只有0.58。(______) 10.分数,,都是最简分数。(________) 11.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果两次看到的形状相同,则观察者位置未发生变化。(________) 12
4、.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________) 13.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________) 14.18×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______) 15.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___) 16.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_____) 17.5.64与5.66之间的小数只有5.65。(______) 18.三根长度分别是3 cm、3 cm、6 cm的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____)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三个内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
5、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20.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都相等,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底是16 cm,则三角形的高对应的底是( )。 A.8 cm B.32 cm C.16 cm D.无法确定 21.下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22.用三根长度为整厘米数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如果其中两根小棒分别长8 cm、10 cm,那么第三根小棒最短是( ) cm. A.3 B.9 C.17 D.2 23.下列算式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有( )个。 1.6×2.5 1.6×2.5
6、 1.6×2.5 1.6×2.5 =0.4×4×2.5 =(1+0.6)×2.5 =4×0.4×2.5 =(1+0.6)×2.5 =0.4×(4×2.5) =1+0.6×2.5 =4×(0.4×2.5) =2.5+0.6×2.5 A.1 B.2 C.3 D.4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5.17-1= 2.8×100= 35.5÷10= 0.15+4= 5.02+3.1=
7、 6.83-1.7= 25.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72×4.3= 2.78×2.4= ★ 11.23-8.19= 26.下面被小兔子遮住的角各是多少度? (1) (2) (3) 五、操作题。(共6分) 27.连一连。(将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32+87+68 89+(206+194) (206+89)+194 300-(26+54) 300-26-54 40×(60+40) 40×60+40×40 125÷(5×5) 125÷5÷5 87+(32+68) 六、解
8、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经过2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9.一种儿童服装单价168元/套,四年级8个班,每班50人,如果每人订做一套,共需要多少钱? 30.超市在批发市场进了一箱重20千克的香蕉,花了50元.然后以每千克3.5元的出售,一箱香蕉卖完后,赚了多少钱? 31.一块梯形麦田的上底是27米,下底是53米,高是12米。如果这块麦田共收小麦326.4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 32.①把小亭子从右下移至左上,先向( )平移( )格,再向(
9、 )平移( )格。 ②把四边形绕A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每题2分,共16分) 1、1111 111111 12345654321 【详解】略 2、95 【分析】根据“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可知,用扬洋三科成绩和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95+93+97)÷3 =285÷3 =95(分) 【点睛】 熟练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6 80 【分析】2个一是2,6个百分之一是0.06,组合在一起是2.06;0.8=0.80,0.80里面有80个
10、百分之一。 【详解】由2个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6;0.8里面有80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2.06;80。 【点睛】 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解答时一定要看清小数的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 < > = 【详解】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看位数,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那么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a-1 a+1 【分析】a为不为0的自然数,则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比a少1的数和比a多1的数,即a-1和a+1。 【详解】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为a,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a-1和a+1。 故答案为:a-1;a+1
11、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比a少1的数和比a多1的数。 6、÷ 100 × 1000 【分析】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4.35到0.435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也就是将4.35缩小10倍,对应除以10;0.729到72.9,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是扩大100倍,对应着乘以100;0.0625到62.5,小数点向右边移动三位,也就是扩大1000倍,对应着乘以1000.据此填写即可。 【详解】4.35÷10=0.435 0.729×100=72.9 0.0625×1000=62.5 故答案为:÷;100;×
12、100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关键是掌握变化规律。 7、2.844 3 【详解】略 8、> > < = > = 【分析】此题考察单位换算、小数乘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大小。一个数乘比一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比一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计算小数加、减法比较大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1)1米=100厘米,0.2米=20厘米,20厘米>2厘米; (2)1.25×0.86 与0.86比较,1.25>1,所以1
13、25×0.86>0.86; (3)10.1×0.1小于10.1,而10.1+0.1>10.1,所以10.1×0.1 <10.1+0.1; (4)0.700=0.70; (5)2.7×1.2与1.2比较,2.7>1,所以2.7×1.2>1.2; (6)1.5+0.9=2.4,3-0.6=2.4,所以1.5+0.9=3-0.6。 故答案为:>;>;<;=;>;= 【点睛】 一个数乘比一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比一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20 分) 9、× 【分析】大于0.57而小于0.59的小数有无数个,
14、不是只有0.58,如0.581、0.5755等等,应该说“大于0.57而小于0.59的两位小数只有0.58”就正确。 【详解】大于0.57而小于0.59的小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要看认真思考题目意思,是不论多少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 10、×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据此判断。 【详解】在中,3和5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是最简分数; 在中,3和6的公因数有1和3,所以不是最简分数; 在中,3和7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是最简分数。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最简分数的定义,仔细观察三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判断是否都符合最
15、简分数的定义。 11、× 【分析】根据对物体在各个面观察的认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有可能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假设这个物体是一个球体,那么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一样,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两次看到形状相同,并不就是因为位置没发生变化,有些物体从几个面观察都是一样的形状。 12、√ 【详解】略 13、×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一定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4<8,则用三根长3cm、4cm、8cm的小棒不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
16、为:×。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常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给出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14、√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18×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18×50=900; 900的末尾有2个0; 所以,18×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 要求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有几个0,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5、× 【详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 【详解】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因此本题错误. 17、×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7、可得5.64与5.66之间的两位小数有5.65,5.64与5.66之间的三位小数有5.641、5.642、5.643、……,5.64与5.66之间的四位小数有5.6411、5.6421、5.6431、……,所以5.64与5.66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5.64与5.66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8、× 【解析】略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9、B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可知:
18、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个内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需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90°;钝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大于90°。 20、B 【详解】略 21、C 【分析】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有两层,上下都是两个小正方形,组成一个田字格,据此选择。 【详解】图从左面看到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注意观察的
19、方法。 22、A 【详解】略 23、C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方法和运算律进行分析计算,在根据正确的个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6×2.5将1.6改写为0.4×4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也可将1.6改写为(1+0.6)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1.6×2.5 =0.4×4×2.5 =0.4×(4×2.5) =0.4×10 =4 1.6×2.5 =4×0.4×2.5 =4×(0.4×2.5) =4×1 =4 1.6×2.5 =(1+0.6)×2.5 =2.5+0.6×2.5 =2.5+1.5 =4 由此正确的共3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20、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解题的是要结合数据,选择合适的运算律,正确进行应用。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4、4.17;280;3.55; 4.15;8.12;5.13。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5.17-1=4.17 2.8×100=280 35.5÷10=3.55 0.15+4=4.15 5.02+3.1=8.12 6.83-1.7=5.13 【考点】 小数加减法要注意数位对齐,小数乘除法的口算,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25、309.6; 6.6
21、72;3.04 【分析】小数加法相同数位相加,从最低位算起,进位做好标记。小数减法相同数位相减,从最低位算起,借位做好标记。计算小数乘除时小数点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注意移动方向。 【详解】72×4.3=309.6 2.78×2.4=6.672 ★ 11.23-8.19=3.04 验算 故答案为:309.6; 6.672;3.04。 【点睛】 根据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6、(1)40°(2)40°(3)35° 【详解】(1)180°-60°-80°=40° (2
22、)180°-115°-25°=40° (3)90°-55°=35° 五、操作题。(共6分) 27、 【分析】先观察运算符号,再观察数据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判断哪两个式子相等,连起来。 【详解】观察左边32+87+68与右边87+(32+68)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206+89)+194与右边89+(206+19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结果不变,所以相等;观察左边300-26-54与右边300-(26+54)利用减法的性质,所以相等;观察左边40×60+40×40与右边40×(60+40)利用乘法分配律,所以相等;观察左边125÷5÷5与右边12
23、5÷(5×5)利用除法的性质,所以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判断时注意根据运算符号和数据特点进行判断。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8、345千米 【分析】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两车的速度之和乘相遇用的时间,求出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60+55)×2 =115×3 =345(千米) 答:A、B两地相距345千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29、67200元 【解析】8×50=400(人) 168×400=67200(元) 30、20元 【详解】3.5×20-50=20(元) 31、0.68千克 【解析】326.4÷[(27+53)×12÷2] =326.4÷[80×12÷2] =326.4÷480 =0.68(千克) 答: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0.68千克。 32、上 3 左 7 【解析】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