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亚市西沙群岛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萱萱是育红小学四(1)班的学生,她是2014年入学的,学号是5,她的学籍号是20140105,与她同校的李静的学籍号是20130908,他是(________)年级(________)班的学生,学号是(________)。 2.在0.6和0.7之间最小的两位小数是(______),最大的两位小数是(______)。 3.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8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最小是_____。 4.学校半期考试。张红同学四科考试分数不同,她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82
2、分,语文、数学、科学三科平均分是85分,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四科平均分是86分。 根据上面信息我分析知道: ①张红同学科学考了(______)分。 ②英语与科学相差(______)分。 ③我还知道(______)科考试分数最低。 5.34除以6的商是5,余数是4,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100倍,那么商是(______),余数是(______)。 6.把0.072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是72;把(________)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是8.7。 7. “20160123”是李明同学的学号,“2016”表示2016年入学,“0123”代表他是本年级1班
3、的第23号学生。张红同学的学号是“20170231”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她是(______)年入学的(______)班的学生。 8.四库全书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书,全书约997000000字,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字,再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_)字。 9.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大于90°,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如果两个锐角和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 10.张彤今年栽了2行桃树和2行梨树(如下图),她今年栽的桃树有(________)棵,梨树有(________)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4、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长方形 C.等腰梯形 12.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3厘米、4厘米、7厘米 B.4厘米、3厘米、6厘米 C.6厘米、6厘米、12厘米 13.下图中的B=C,B=30°,A的度数是( )。 A.120° B.150° C.60° 14.下面三组小棒,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A.3cm 4cm 5cm B.3cm 3cm 6cm C.5cm 9cm 5cm D.10cm 20cm 9cm 15.在算式“8.53-2.18-☆”中,当
5、☆=( )时,可以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当☆=( )时,可以“改变减的顺序”进行简便计算。 ①5.53 ②5.82 ③1.47 ④2.18 A.③① B.②① C.③② D.②④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正三角形有且只有3条对称轴。(________) 17.根据:■-▲=●,可得:■+●=▲. (__________) 18.三条长分别为4cm、5cm、9cm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______) 19.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钝角
6、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____) 20.(a+b)·c=a+(b·c) (_________) 21.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____) 22.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________) 23.6.800是三位小数,也可以说是一位小数。 (____)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4.直接写得数。 2.5+0.9= 4.7-2.8= 4.5+8.7= 3.2÷100= 0.3×1000= 0.4+6.7= 8-4.6= 5
7、5-5= 25.竖式计算。 6.07+4.89= 18.24-7.56= 26.用竖式计算。 45×68= 309×12= 15×692= 560×80= 706×30= 125×18=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四(1)班全体42名学生组织坐车去游玩,有下面两种车可供选择。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多少钱? 28.水果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0箱。每箱苹果重16千克,每箱梨重14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多少千克? 29.万德隆冷饮店进15箱可乐和25箱纯净水,每箱24瓶,冷饮店进纯净水和可乐共多少瓶? 30.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
8、有两条边分别长7厘米和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1.水果店运来苹果178箱,香蕉122箱,两种水果每箱都重12千克,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32.一个农场计划运出60吨大米。第一天运出22.6吨,第二天运出24.4吨,剩下第三天运出,第三天运出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五 9 8 【分析】由萱萱是育红小学四(1)班的学生,她是2014年入学的,学号是5,她的学籍号是20140105,可知学籍号的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五六位表示班,七八位表示学号,根据这一规则可求出李静的年级、班以及学
9、号。 【详解】李静的学号20130908,所以入学年份是2013年, 2014-2013=1,4+1=5,因为萱萱是四年级,所以李静是五年级; 五六位是09,所以李静是9班的学生,七八位是08,所以李静的学号是8。 【点睛】 本题关键是先由已知的编号表示的意义找出各个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这个含义求解。 2、0.61 0.69 【分析】在0.6与0.7之间的两位小数有: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共9个小数;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
10、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写出最小的和最大的两位小数。 【详解】在0.6和0.7之间最小的两位小数是0.61,最大的两位小数是0.69。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要注意在题目规定的范围能找到合适小数。 3、5.804 5.795 【分析】要考虑5.80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5.80最大是5.804,“五入”得到的5.80最小是5.7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的5.80最大是5.804, “五入”得到的5.80最小是5.795; 故答案为5.804
11、5.795。 【点睛】 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4、91 2 语文或数学 【分析】(1)语文和数学两科的总分数是82×2分,语文、数学和科学三科的总分数是85×3分,则科学是85×3-82×2分; (2)语文、数学和科学三科的总分数是85×3分,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四科的总分数是86×4分,则英语是86×4-85×3分,再将科学分数减去英语分数即为英语与科学相差的分数; (3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82分,四科考试分数不同,则语文、数学两科中必有一科低于82分。科
12、学考了91分,英语考了89分。则语文或是数学考试分数最低。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85×3-82×2=255-164=91(分),则张红同学科学考了91分。 (2)86×4-85×3=344-255=89(分),91-89=2(分),则英语与科学相差2分。 (3)根据分析可知,语文或数学考试分数最低。 故答案为:(1)91;(2)2;(3)语文或数学。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平均数代表数据的平均水平,若一组数中数据各不相同,则必然有大于平均数的数,也必然有小于平均数的数。 5、5 400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
13、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也扩大相应的倍数。 【详解】34除以6的商是5,余数是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商不变,仍是5,但余数也随之扩大100倍,是4×100=400。 【点睛】 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性质在有余数除法中的应用。 6、1000 87 【分析】将0.072扩大到72,也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是把原数乘1000;将87缩小到8.7,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是把原数乘。 【详解】把0.072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72;把(87)缩小到原来的()是8.7。 故答案为:(1)1000 (2)87 (3) 【点睛】 本题考
14、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7、2017 2 【分析】“20160123”是李明同学的学号,“2016”表示2016年入学,“0123”代表他是本年级1班的第23号学生。学号的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第5~6位表示班级,第7~8位表示在班级第几号。 【详解】张红同学的学号是“20170231”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她是2017年入学的2班的学生。 故答案为:2017;2。 【点睛】 生活中有很多用数字表示的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不同位置的数字都有特定的含义。 8、9.97亿 10.0亿
15、解析】略 9、锐角 钝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大于90°,则第三个角也为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两个锐角和小于90°,则第三个角为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详解】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大于90°,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如果两个锐角和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锐角;钝角。 【点睛】 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0、400 320 【分析】观察图可知:张彤今年栽了2行桃树和2行梨树,梨树比桃树少40×2棵,
16、梨树和桃树一共720棵,可知两数之和是720,两数之差是40×2,根据和差公式“(和-差)÷2=较小数”可先求得梨树的棵数,进而再用两数之和720减去梨树的棵数,即可得出桃树的棵数。 【详解】(720-40×2)÷4 =(720-80)÷4 =640÷4 =160(棵) 160×2=320(棵) 720-320=400(棵) 她今年栽的桃树有400棵,梨树有320棵。 故答案为:400;32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和差公式的应用,即:(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或和-较大数=较小数。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A 【分析】一个
17、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判断出各选项中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再进行解答。 【详解】A.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B.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C.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3>2>1,则对称轴最多的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记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数量: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12、B 【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A.因为3
18、+4=7,所以3厘米、4厘米、7厘米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B.因为4+3>6,4-3<6,所以4厘米、3厘米、6厘米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C.因为6+6=12,所以6厘米、6厘米、12厘米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3、A 【解析】略 14、C 【详解】略 15、B 【分析】根据题意,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时,2.18加上一个数凑成整数比较简单;“改变减的顺序”进行简便计算时,8.53减去一个数结果是整数才比较简单。据此解答。 【详解】在算式“8.53-2.18-☆”中,当☆=(
19、5.82)时,2.18+5.82=8,可以凑成一个整数可以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当☆=(5.53)时,8.53-5.53=3,凑成整数,可以“改变减的顺序”进行简便计算。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完成此题,应注意分析数据,根据数据特点解答进行解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6、√ 【解析】略 17、× 【分析】考察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根据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关系即可得解。 【详解】根据:■-▲=●,■=▲+●,▲=■-●; 所以题干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
20、差=减数,被减数=减数+差。 18、× 【详解】略 19、√ 【分析】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决定它属于什么(按角分)三角形。 【详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有一个角是钝角,则其余两个是锐角,三个角中最大的是钝角,所以是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 重点考查三角形按角的分类要看最大的内角。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22、× 【分析】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3个顶点,就有三条高。 【详解】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3、× 【解析】略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
21、4、3.4;1.9;13.2;0.032; 300;7.1;3.4;0.5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和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答。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2.5+0.9=3.4 4.7-2.8=1.9 4.5+8.7=13.2 3.2÷100=0.032 0.3×1000=300 0.4+6.7=7.1 8-4.6=3.4 5.5-5=0.5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注意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 25、10.96;10.68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
22、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6.07+4.89=10.96 18.24-7.56=10.68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 26、3060;3708 ;10380; 44800;21180;2250 【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由此计算。 【详解】45×68=3060
23、 309×12=3708 15×692=10380 560×80=44800 706×30=21180 125×18=225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竖式计算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锻炼,计算时要细心,看清数字。 五、解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27、2辆大车1辆小车最省钱; 140×2+100=380(元) 【解析】略 28、600千克 【分析】用每筐苹果的质量加每筐梨子的质量,求出一筐苹果和一筐梨子共重多少千克,再乘20就是一共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
24、分析可得: (16+14)×20 =30×20 =60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一共60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掌握1筐的质量乘以总筐数就是此种水果的总质量,注意单位的统一。 29、960瓶 【分析】箱数×每箱的瓶数=总瓶数,算式为(15+25)×24,进而可以求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5+25)×24 =40×24 =960(瓶) 答:冷饮店进纯净水和可乐共960瓶。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仔细认真计算即可。 30、16厘米 【详解】7+7+2=16(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 31、12×(178+122)=3600(千克)=3.6吨 答:运来的苹果和香蕉一共3600千克,合3.6吨。 【解析】略 32、13吨 【解析】60-22.6-24.4=13(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