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教研
——体操编排
一、早操活动的意义
1、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动作的协调、灵敏性、节奏感。
2、锻炼身体,有效地提高机体对外界气温及其变化的适应能力。
3、振奋精神、调节情绪、精力充沛,愉快的开始一日生活。
4、锻炼意志、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天天锻炼的良好习惯。
5、培养组织纪律,养成个人服从集体的良好习惯。
二、早操的目的:
以基本体操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操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态,养成天天锻炼的好习惯。
三、早操的开展:
1、增加活动内容:多项内容的综合——游戏、队列队形、基本操节、音乐律动、整理放松,让孩
2、子开心、高兴、兴趣浓厚、乐于参与。
2、家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参加早操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乐于参与早操活动,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引起家长对早操活动的重视。在活动中家长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导,纠正错误动作。如亲子操
3、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模仿操、轻器械操为主,多采用儿歌、童谣;中班——徒手操、拍手操、轻器械操;大班——徒手操、轻器械操、武术操。
4、在音乐的选择上面,第一要富有童趣,适合幼儿节奏的,适合操的特点的音乐。第二中国特色,民族特点比较鲜明。如武术操《中国功夫》,律动《少年先锋队》,放松《茉莉花》
四、早操对教师的要求:
1、动
3、作规范、标准;
2、每位老师要能达到带操的基本要求(每学期进行教师带操评比);
五、早操教研:
经常要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园所与园所之间,关于早操进行研讨、展示和比赛,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六、体操在体育活动中的比例:
体能占20﹪,基本体操占20﹪,体育游戏占60﹪
七、儿童基本体操动作包括:
头颈部动作——屈、转、绕环;
上肢部位动作——举、振、屈与伸、绕、环绕
躯干部位动作——屈、转、绕球
下肢部位动作——蹲、弓步、踢腿、抬举腿
八、儿童基本体操年龄班要点:
小班——形象、活泼、主动。多用3段式,如:操前活动(走、跑)、早操、结束活动(音乐游戏)
中班—
4、—规范、到位、有力。多用4段式,如:操前活动(走、跑、队列变化)、基本体操、动作练习、结束活动(舞蹈、律动)
大班——多变、协同、锻炼。多用4段式,如:操前活动(变速跑、队列队形变化)、基本体操、体能锻炼、结束活动(舞蹈、律动)
九、年龄班体操时间、操节、队形安排:
小班——时间为6-8分钟;操节包括:6个操节(每个操节2个八拍)×2遍,1-2个简单队形变换,4个规范动作操节,2个自创动作操节。
中班——时间为8-10分钟;操节包括:8个操节(每个操节2个八拍)×2遍,2-3个简单队形变换,6个规范动作操节,2个自创动作操节。
大班——时间为10-12分钟;操节包括:10个操节(每个操节2个八拍)×2遍,3-4个队形变换(其中1个复杂队形),7个规范动作操节,3个自创动作操节。
十、理想化的幼儿早操模式:
走跑交替(预热身体、提振精神)——队列队形(空间知觉、协同配合)——基本体操(强健肢体、健美体态)——动作练习(身体素质、意志品行)——放松活动(安定情绪、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