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新疆维吾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10%= 0.43= ×24= ++-= 0.32×25%= 1.2∶96= 4×÷= ×÷×=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2×2.5×1.25 ÷[1-(+
2、] 6.5×1.83+0.17×6.5 1.5×(736÷16+14) 9.86-1.67+0.14-7.33 3.解方程。 (1)6∶0.8=x∶1.2 (2)25%x-1.6×2=0.4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在一根长125厘米的木棍上,从左到右每5厘米染一个红点,同时从右到左每4厘米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处将木棍锯开,那么长度是1厘米的短木棍共有(____)根。 5.1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 ________;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3、 6.把5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____)m,每段占全长的(____)。 7.一个圆柱,它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8.把小朋友跑步的名次填在相应的 内。 9.分数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要加上________。 10.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6小时能运(______)吨煤,完成任务的
4、50% 要(______)小时。 11.=3∶________ 1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20厘米,面积相差200平方厘米,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_____)和(_____)平方厘米。 1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 14.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6厘米,这根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___)厘米,底面积为(____)平方厘米。侧面积为(___)平方厘米,体积为(____)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为(____)立方厘米。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我们去春游( )
5、 A.一班和二班;二班和四班 B.一班和三班;二班和四班 C.一班和四班;二班和三班 16.甲与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如下,则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出发 B.乙比甲跑的路程多 C.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 D.甲先到达终点 17.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在(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四条边相等 D.每相邻两条边互相垂直 18.河宽4.3米,小袋鼠一步跳4.8米,小袋鼠一步跳能跳过去吗?()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19.甲、乙、丙、丁四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作订购同样规格的若干件货物。货买
6、回来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了3件、7件、14件货物,最后结算时,乙付给丁14元,那么丙付给丁( )元。 A.112 B.70 C.56 D.28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按要求标出水族馆和鲸鲨馆的大致位置。 水族馆在海龟岛东面五百米处,鲸鲨馆在海贝馆西面二百米处。 21.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上圆心、半径和直径.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为了做好安保工作,某武警部队派人乘坐汽车到某地执行任务。5月15日10时出发,到12时共行了200 km。照这样的速度,当天16时可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时共行了多少千
7、米?(请用比例解) 23.校园里有一段长36米的小路,在路的一侧栽树,每隔6米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24.六年级进行数学测验,有240人合格,五人不合格,求六年级这次单元测验的合格率. 25.一项工程,计划由甲单位承包预计2个月可完成,现甲单位做5天后,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提前一个月完成,于是邀乙加盟一起完成,结果顺利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求乙单位单独完成需要几天?(每月按30天计算) 26.从A地去B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27.少先队员采集的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共320件,其中动物标本是植物标本的60%。植物标本采
8、集了多少件? 28.神话中一巨蟒有1000个头,大力士每次能用刀砍去1,17,21或33个头,但是巨蟒又相应地生出10,14,0或48个头.若巨蟒没有了头也不再能生出头来,大力士就战胜了巨蟒,问大力士能战胜巨蟒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30;0.064;2;;0.08;0.0125;; 【详解】略 2、10;;13; 90;1 【分析】原式=0.4×8×2.5×1.25,根据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算即可;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
9、小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乘法; 根据加法结合律、交换律进行简算; 【详解】3.2×2.5×1.25 =0.4×8×2.5×1.25 =(0.4×2.5)×(8×1.25) =1×10 =10 ÷[1-(+)] =÷(1-) =÷ = 6.5×1.83+0.17×6.5 =6.5×(1.83+0.17) =6.5×2 =13 1.5×(736÷16+14) =1.5×(46+14) =1.5×60 =90 9.86-1.67+0.14-7.33 =(9.86+0.14)-(1.67+7.33) =10-9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分数四则混
10、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x=9;x=14.4 【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6∶0.8=x∶1.2 解:0.8x=1.2×6 0.8x=7.2 0.8x÷0.8=7.2÷0.8 x=9 (2)25%x-1.6×2=0.4 解:0.25x-3.2=0.4 0.25x-3.2+3.2=0.4+3.2 0.25x=3.6 0.25x÷0.25=3.6÷0.25
11、 x=14.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关键是要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13 【解析】略 5、9 18 1 35 【分析】 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详解】 18÷9=2,1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9,最小公倍数是18; 5和7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5。 故答案为:9;18;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关键是要掌握最小公倍数与最
12、大公因数之间的特点。 6、 【详解】略 7、12.56 37.68 37.68 12.56 【解析】根据圆面积公式计算底面积;用底面周长乘高求出侧面积;用底面积乘高求出体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圆柱体积的, 所以用圆柱的体积乘求出圆锥的体积。 【详解】底面积:3.14×(4÷2)²=12.56(平方厘米);侧面积:3.14×4×3=37.68(厘米); 体积:12.56×3=37.68(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37.68×=12.5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2.56;37.68;37.68;12.56。 8、 【详解】略 9、
13、 5 10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分数的分数单位是,有5个;7+14=21,21÷7=3,说明分母扩大了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扩大3倍,即5×3=15,15-5=10,即分子要加上10。 故答案为:;5;10。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10、 5 【详解】将这堆煤看作是单位“1”,平均分成10个小时运,6小时运了十分之六,然
14、后化简,完成任务的50%就是一半。 11、4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6∶8=3∶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与比的关系及比的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12、225 25 【解析】略 13、54平方厘米 【分析】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先求出两条短边(直角边)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36×=9(厘米), 36×=12(厘米), 12×9÷2, =108÷2, =54(平方厘米); 答:这个
15、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4平方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出计算面积所需要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从而问题得解。 14、12.56 12.56 75.36 75.36 25.12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B 【解析】略 16、D 【分析】先确定出甲、乙跑的路程是相等的,因为他们都到达了终点,而到达终点所需要的时间不相同,乙到达终点所需要的时间比甲需要的时间多,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通过观察可知,甲、乙跑的路程相等,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所以甲比乙先到达终点。 故
16、答案为:D。 【点睛】 从关系图中能够确定路程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等路程下,用时多,则速度慢,用时少,则速度快。 17、D 【分析】根据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是一般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成直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详解】长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即相邻两边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故长方形特殊在相邻两边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D 【点睛】 掌握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A 【解析】解答此题要运用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
17、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先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小数的大小为止。 【详解】4.8>4.3,小袋鼠一步跳的距离大于河宽,因此小袋鼠一步跳能跳过去。 故选A。 19、B 【解析】(3+7+14)÷4=6(件),每件货物14÷(7-6)=14(元),丁应得6件,乙给了丁1件的钱,丁还应收回6-1=5(件)的钱,这5件的钱应让丙来付,所以丙应付给丁5×14=70(元)。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600千
18、米 【解析】题意可知,照这样的速度,说明,本题速度不变,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即,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需要找到两组对应数,200千米与2小时(12时-10时)是一组对应数,所求问题与6小时(16时-10时)是一组对应数,因此,可以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详解】解:12-10=2(小时) 设到达目的地时共行了x千米。 = 解得:x=600 23、7棵 【详解】36÷6+1=7(棵) 24、98%. 【解析】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以百分之百. 理解合格率,合格率是指考试合格的学生数占全部参加考试学生数
19、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合格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00%≈98%, 答:六年级这次单元测验的合格率是98%. 25、50天 【解析】略 26、千米 【详解】(千米) 答:客车每分钟行 千米. 27、200件 【分析】将植物标本的数量看成单位“1”,动物标本是植物标本的60%。则标本总数是植物标本的(1+60%),是320件,用除法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20÷(1+60%) =320÷1.6 =200(件) 答:植物标本采集了200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并找出320件所对应的分率。 28、巨蟒的头数的改变量依次是:增加9个,减少3个,减少21个,减少15个,都是3的倍数,而1000不是3的倍数.故大力士不能战胜巨蟒. 【详解】略 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