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体积是500立方厘米的保温杯,它的容积会小于500毫升。(____) 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____) 3.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的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__________) 4.最小的合数是2。(________) 5.大于
2、且小于的分数只有两个. (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a、b、c是一个不相等的非零自然数,a÷b=c,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b的约数 B.c是a的倍数 C.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b D.a和b都是质数 7.近似值3.00和3.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________) 8.如图是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图能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9.下面图形( )不能折成正方体。 A.
3、 B. C. D. 10.刘阳用一根铁丝做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根铁丝长( )厘米。 A.11 B.22 C.33 D.44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数后是5.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1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24dm,它的表面积是(____)dm2,体积是(____)dm1. 13.钟表的分针从9到12,顺时针旋转(____)°;从6开始,顺时针旋转120°正好到(____)。 14.10900立方毫米=_____立方厘米; 20厘米=_____米;
4、15分=____时; 0.52升=_____立方分米=_____毫升 15.在横线里填上最简分数 90秒=______分 6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 18平方分米=______平方米. 1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个是;是( )个。 18.a是b的25倍,a、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 19.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分母不变,则分数值为;如果分母加上1,分子不变,则分数值为。原来这个分数是(___)。 20.能同
5、时是2、3、5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有(______________).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1)1-=_____ (2)÷2=________(3)×5= _______ (4)0.25+=______ (5)÷= ________(6)-= _______ 2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9 23.解方程 x-3.27=0.9 1.8x=1.08 +x=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
6、2分) 24.分别画出下面立体图形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25.画出方格纸中的图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李大伯修一个长方形打谷场,长15米,宽8米,要在上面铺厚0.3米的石子.如果用一辆能装1.5立方米的拖拉机来运,一共要运石子多少次. 27.五(1)班共19幅书法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 (1)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8.有一个周长是94.2米的
7、圆形草坪,准备给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喷灌装置。你认为应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装好后最多可喷灌多大面积的草坪? 29.五(2)班的同学为校园的小树浇水,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第二天完成任务的,剩下的第三天完成。 (1)前两天一共完成了任务的几分之几? (2)第三天需要完成任务的几分之几? 30.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 (1)________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________后________ (3)开赛初________领先,开赛________分
8、后____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____米. (4)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分多少米?(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略 2、× 【解析】略 3、√ 【解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的12条棱分为互相平行的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据此判断. 4、× 【分析】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详解】最小的合数是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质数合数的区别在于因数的个数,质
9、数只有2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5、✕ 【详解】略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分析】因为a、b、c是一个不相等的非零自然数,a÷b=c,即a和b成倍数关系,根据“两个非0的自然数成倍数关系,较大的那个数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即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b、c是非零自然数,a÷b=c,即a和b成倍数关系,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
10、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错误 【解析】3.0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3.0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度不一样.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在保留的数位中末尾有0的,这里的0不能去掉;小数部分保留的数位越多,说明精确度越高. 8、C 【分析】如果这个蓄水池水深相同,深度h与流水时间t的关系是一条从0开始逐渐上升的线段。由于这个蓄水池分深水区和浅水区,注满浅水区时,由于底面积大,上升的幅度变小,当浅水区注满后,底面积变小,上升的幅度大;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水的深度h与流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水的高度上升幅度是先慢后快的;符合这个情况
11、的图像只有C;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线图的运用,关键是要仔细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选取合适的折线进行表示。 9、C 【解析】略 10、D 【分析】根据长方体棱长总和=(长+宽+高)×4,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5+4+2)×4 =11×4 =44(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棱长总和,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5.84 5.1 【分析】要考虑5.8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5.8最大是5.8
12、4,“五入”得到的5.8最小是5.1,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5.8最大是5.84,因此这个数最大是5.84; “五入”得到的5.8最小是5.1,因此这个数最小是5.1. 故答案为5.84,5.1. 12、24 8 【详解】略 13、90 10 【解析】略 14、10.9 0.2 0.52 520 【分析】把10900立方毫米化成立方厘米数,用10900除以进率1000; 把20厘米化成米数,用20除以进率100; 把15分化成时数,用15除以进率60; 把0.52升化成立方分米数,大小相等
13、化成毫升数,用0.52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详解】10900立方毫米=10.9立方厘米; 20厘米=0.2米; 15分=时; 0.52升=0.52立方分米=520毫升 故答案为10.9 0.2 0.52 520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15、 【解析】(1)秒换算成分,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60; (2)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 (3)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米,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1. 【详
14、解】解:根据题意可得: (1)90÷60==; 所以,90秒=分; (2)60÷1==; 所以,60公顷=平方千米; (3)18÷1==; 所以,18平方分米=平方米. 故答案为:,,. 16、13 7 17 3 2 5 13 【详解】略 17、;14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确定分数的分数单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 【详解】4个是;是14个。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8、 a b 【解析】略 19、
15、 【解析】略 20、30 【详解】略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1 1 【详解】(1)把1看作来计算; (2)用分子除以除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母与整数约分后再计算; (4)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5)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6)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22、(或1);;8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详解】;÷ ×;999-1=8
16、 【点睛】 观察算式,看准数字和符号认真计算即可。 23、4.17;0.6; 【详解】略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解:15×8×0.3÷1.5 =36÷1.5 =24(次) 答:一共要运石子24次. 【解析】【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分析】石子铺好后是长方体,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求出石子的体积,再除以每辆车能装石子的体积即可求出要运的次数. 27、(1) (2) 【解析】(1)4÷19= (2)
17、4÷255= 28、94.2÷3.14÷2=15(米) 15×15×3.14=706.5(平方米) 答:应选射程为15米的喷灌装置,安装在草坪的中心。装好后最多可喷灌706.5平方米的草坪。 【解析】自动旋转喷灌装置旋转一周,喷灌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射程是圆的半径。 29、(1) (2) 【解析】略 30、(1)小强 (2)先快;慢 (3)小刚;3;小强;1 (4)解:800÷4.5≈178(米/分), 800÷5.5≈145(米/分); 答:小强的平均速度是178米/分,小刚的平均速度是145米/分. 【解析】解:(1)行驶800米小强用了4.5分钟,小刚用了5.5分钟, 所以小强先到达终点, 答:小强先到达终点. 故答案为小强. (2)根据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比赛时小刚是先快后慢, 答:比赛时小刚是先快后慢, 故答案为先快;慢. (3)开赛初小刚领先,开赛3分钟后小强领先, 当小强到达终点时,两人相距最远约为800﹣700=1(米), 答:开赛初小刚领先,开赛3分后小强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1米. 故答案为小刚;3;小强;1. 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得出每个时间阶段小刚和小强行驶的路程,由此可以解决问题.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达行驶路程与时间关系及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