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沧县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材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22平方分米,这根木材原来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分米。 2.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铁丝是全长的(______),每段铁丝长(______)米. 3.教室里,小明坐在第3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是( );小丽的位置是(4,5),小丽坐在第( )列第( )
2、行。 4.0.54m=(________)L 5050cm=(________)dm。 5.比它的多(________)。吨比(________)吨重吨。 6.下表是某化工厂2006年1至8月生产化肥产量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填空: 月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产量(万吨) 23 20 21 18 20 22 20 24 (1)八个月共生产化肥(__________)万吨。 (2)平均每月生产化肥(________)万吨。 (3)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 (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3、7.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1条对称轴. . 8.9÷15===( )÷5。 9.在27、37、41、58、61、73、83、95、这些数中,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
4、0分) 11.a是非零自然数,则a÷比a×小一些。(_______) 12.从里连续减去4个 后是 。(_____)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d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______) 14.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相交的点表示数量相等。(______) 1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小明做30道数学题,已完成了15道,还需完成全部题目的( )。 A. B. C. 17.甲、乙两同学从A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
5、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 (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乙比甲晚出发了1小时;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甲比乙先到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像描述的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8.下面算式得数最大的是( )。 A.×7 B.+7 C.÷7 19.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 A.998 B.990 C.999 D.996 20.希望小学的同学去参观动物园。一共去了582人,其中
6、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1.5倍少18人,女生去了多少人?设女生去了x人,正确的方程是( )。 A.1.5x-18=582 B.1.5x+x=582-18 C.1.5x-18+x=582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 -= -= += ++= -= 3-= += -= 0.53=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每题2分,共10分) -+ 3-- +- (2.88+3.52)÷0.16
7、 9.6×57+430×0.96 23.解方程. x-= x+= 2x-= -x=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5.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6.在图中涂出×.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广场上,阿姨们正在跳广场舞,无论每列6人还是8人,都能排成一个长方形的队伍没有剩余,如果总人数在100以内,那她们最多有多少人? 28.一批货
8、物共有600吨,已经运走了250吨. (1)运走的货物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2)剩下的货物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29.学校买8个篮球和2个足球,一共用了490元。每个篮球45元,每个足球多少元?(用方程解) 30.四年级同学在这次劳动中共浇树165棵,比二年级小同学浇树棵数的4倍少7棵。二年级小同学在这次劳动中共浇树多少棵?(用方程解) 31.给一个长32分米,宽24分米的房间铺正方形地砖,如果要让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选择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多少分米,至少需要几块?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9、220 【分析】把这根长方体木材锯成2段,表面积会增加两个横截面的面积,用22÷2求出一个横截面的面积;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横截面面积×长”即可求解。 【详解】22÷2=11(平方分米) 2米=20分米 11×20=220(立方分米) 答:这根木材原来的体积是220立方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理解与实际应用,需要掌握把长方体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的是2个横截面积。 2、 【解析】试题分析:求每段铁丝长是这根铁丝全长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铁丝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3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 解:每
10、段占全长的分率:1÷5=; 每段长的米数:3÷5=(米). 答:每段铁丝是全长的 ,每段铁丝长 米.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3、 (3,6) 4 5 【解析】略 4、540 5.05 【分析】根据1立方米=1000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0.54×1000=540(升) 5050÷1000=5.05(立方分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5、8
11、分析】(1)要求比它的多多少毫升,首先要求出32毫升的是多少毫升,即32×,再用32减去的求出的具体数值即可。 (2)根据题意,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1)32×=24() 32-24=8() (2)-=-=(吨) 故答案为:8; 【点睛】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时,要用乘法;2、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异分母相加减时,要先通分,再加减、能约分的要进行约分。 6、168 21 20 20.5 【详解】略 7、错误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
12、形的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判断五角星的对称轴条数. 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5条对称轴,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的灵活应用. 8、36 35 3 【解析】略 9、27,37,41,61,73,83,955837,41,61,73,8327,58,95 【解析】略 10、31.4 78.5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C=πd;圆的面积S=πr2;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周长:3.14×10=31.4(厘米) 面积:3.14×(10÷2)2 =3.14
13、×25 =78.5(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面积和周长,牢记公式认真计算即可。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错误 【解析】略 12、√ 【解析】按题目中的条件列出算式后,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是, 所以答案正确。在分数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最后就可以求出结果。 【详解】 = = 故答案:正确 13、错误 【分析】表面积和体积的单位是不同的. 【详解】表面积的单位是dm2,体积的单位是dm1. 故答案为错误. 14、√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
14、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相交的点表示数量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5、√ 【分析】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较小数的所有因数都是较大数的因数,较大数是较小数所有因数的倍数。 【详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 【分析】根
15、据题意可知,一共有30道数学题,其中已经完成15道,剩余30-15=15道,用15÷30即可解答。 【详解】(30-15)÷30 =15÷30 =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解题时注意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7、B 【分析】根据图像对每个选项逐个分析找出正确个数即可。 【详解】(1)项,根据图象可知,甲乙行驶的距离都为18千米。故(1)项正确。 (2)项,根据甲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图象可得,在0.5 ~ 1小时时间段内,甲行驶距离没有变化,此时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故(2)项正确。 (3)项,根据乙的行驶距离和行驶时间的图象可得,乙在t
16、 = 0.5时出发,比甲晚出发0.5小时。故(3)项错误。 (4)项,根据图象可知,相遇后,乙图象倾斜程度比较大,即乙的速度比较大。故(4)项正确。 (5)项,甲在t=2.5时到达目的地,乙在t=2时到达目的地,乙比甲先到目的地。故(5)项错误。 综上所述,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1) (2) (4),共3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与行程问题的综合应用,认真分析图像解答即可。 18、B 【解析】略 19、D 【分析】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由此根据2、3的倍数特征判断这个数即可
17、 【详解】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个位上可能是2、4、6、8、0,要使这个数最大,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应该是9,而9+9+8=26,26不是3的倍数,9+9+6=24,24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最大三位数是996. 故答案为D 20、C 【分析】根据题意,女生去了x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1.5倍少18人,所以男生去了1.5x-18;根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582,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男生人数+女生人数=582,1.5x-18+x=582 故答案为:C 【点睛】 找准等量关系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18、1;; ;;;;0.125 【详解】略 22、;1; 40;960 【详解】-+ +-<1分> - <1分> 3-- =3-+<1分> =3-2 =1 <1分> +- +-<1分> <1分> (2.88+3.52)÷0.16 =6.4÷0.16 <1分> =40 <1分> 9.6×57+430×0.96 =9.6×57+43×9.6 =9.6×(57+43) =9.6×100 <1分> =960 <1分> 答案正确
19、没有用简便计算扣一半1分 简便计算,一共安排5题,主要结合本学期学习的分数加减法和之前学习的运算律,及减法和除法性质,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主要有运用减法性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后,9.6×57+430×0.96,结合多种运算律。 23、x=;x=;x=;x= 【详解】略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 【分析】从正面看,可以看到2层,第一层有4个,第二层有1个,在最左边;从左面看,可以看到2层,第一层有2个,第二层有1个,在左边;从上面看,可以看到2排,第一排有4个,第二排有2个,分别在最左边和最右边。 【详解】如图所示:
20、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运用空间想象力,确定从不同方位观察时每个正方体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5、见详解 【分析】以D点为圆心,将各边顺时针旋转90度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旋转画图的方法应用。 26、 【解析】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图中蓝色部分就是×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问题的能力.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96人 【分析】题干中“无论每列6人还是8人,都能排成一个长方形的队伍没有剩余”,说明人数是6和8的倍数;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找出100
21、以内6和8的最大的倍数就是所求的人数。 【详解】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24×4=96(人) 答:她们最多有96人。 【点睛】 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此题的关键。 28、(1) (2) 【分析】用已运走的吨数250吨除以总吨数600吨,就可得到运走的货物占总货的物几分之几.根据分数的意义,把总吨数当做单位“1”,用单位“1”减去已运走的几分之几,就是剩下的还占多少. 【详解】(1)250÷600= (2)1﹣= 答:运走的占这批货物的,剩下的占. 29、65元 【解析】解:设每个足球x元 45×8+2x=490 解得,x=65 答:每个足球65元。 30、43棵 【分析】根据题意,设二年级小同学浇树棵数为x棵。然后列方程4x-7=165,以此解答。 【详解】解:设二年级小同学浇树棵数为x棵。 4x-7=165 4x=172 =43 答:二年级小同学在这次劳动中共浇树43棵。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含一个未知数的列方程应用。 31、8分米 12块 【详解】32=2×2×2×2×2,24=2×2×2×3, 所以3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8分米; (32÷8)×(24÷8) =4×3 =12(块) 答:选择的地砖边长最大是8分米,至少需要12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