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时代的学与教,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福荫,E-mail:xufy Tel:020-85213669,指导思想,以信息化,促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催生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大楼、大师、大度、大爱、大学精神,不仅应该有信息化的教学大楼,,而且在大楼里面应该有大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一颗热情的爱心,,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健康、工作等,,使学生茁壮成长、成熟、成功、成才。,信息时代的大,学,大学精神,厚德博学、团结拼博
2、求实创新,教育广大师生要懂得:,做事先做人、创新先积累、成功先吃苦,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创新,学习,使大学成为国家的知识库、技术库,思想库、人才库,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国民发展,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信息时代的大,学,信息时代的师生,师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的创新工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师生,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开发潜能的认知工具,自我测评的学习反馈工具,创设情境的情感激励工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全面、全体、个性发展,学与教的目的,
3、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获取文凭,,而在于它是实现理想、,追求兴趣,的必由之路,,是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以便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如果我们将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是指,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创新工场 李开复,学与教的目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却不能。,哈佛大学,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智慧需要感悟、领悟与顿悟,更加,需,要,积累、沉淀与,升华。,教师要乐教善导,启迪学生智慧。,学生要好学善悟,开发自己潜能。,学与教的目的,尽早规划,职业技能,又红又专,一
4、技之长,好好自学,天天向上,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学习五个阶段,读教材: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读论文:动态学习前沿知识,写综述:分类与集成知识,写论文:创新知识,写专著:系统创新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潘云鹤,学位论文写法,1,、论文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2,、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创新点?,(1),国内外论文综述,:,国外用,A,方法,国内用,B,方法,(2),论文用,A+B,方法,或,C,方法,3,、论文研究假设?,4,、论文理论基础?,5,、论文技术路线?,6,、论文研究内容?,7,、论文个案实践研究?,8,、论文主要研究方法?,(1),研
5、究客观问题用量的研究方法,(2),研究主观问题用质的研究方法,9,、论文数据收集方法与数据统计方法?,10,、论文研究得出什么结论与信度效度?,选题国际前沿,参考,大量,外文文献,要有创新性,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有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支撑,优秀学位论文,信息时代的学与教,在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要,在现代学与教理论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开展教改试验,建构多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有效地支持与发展学与教,改善教学系统绩效,促进师生、国民、学校与社会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
6、一类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科,工具软件,电子百科全书、电子词典,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育网站,专题学习网站,多媒体,资源库,题库,案例,库,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多媒体教,育,软件,电子百科全书,:,Mcrosoft,ENCARTA,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词典:金山词霸,学科,工具软件:,几何画板,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教育网站,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园丁网,
7、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土豆网,,大学堂,视频教程网,,百度,,雅虎中国,搜狗,网易,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重要学术与论文搜索,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www.,中国博士后,,WWW.,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跟踪国内外同行三个“顶尖”,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期刊,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论文,跟踪国内外同行顶尖会议,最好能够和这三个“顶尖”有交互,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学习与解决问题,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校园网,投影银幕式,多媒体,教室,局域网,电子白板,式,多媒体教,室,城域网,多媒体
8、计算机,Web,教室,互联网 语,言实验室,因特网,微格,实验室,视频点播系统,虚拟实验室,视频会议系统 电子阅览室,卫星接收系统 电子图书馆,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系统,特征,开放,化,、共享,化,、参与,化,、全球,化,网络沟通世界,走出地域局限,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共享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就能让:,山区与城里的学生,海岛与平原的学生,西部与东部的学生,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身体不健全与身体健全的学生,站在互联网同一起跑线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潜能促进学习,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上网查询,得出结论,利用网上资,
9、源进行探究学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1,)途径一:回忆已有知识,(,2,)途径二:阅读资料与网上查询,(,3,)途径三:虚拟实验探究,在师生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开发潜能促进学习,利用网络通信进行协作学习,围绕主题,分组分工,合作学习,上网搜集,,协作讨论,,得出结论,由竞争性的个体学习转变为共同发展,的合作学习,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造性实践性学习,创造多媒体作品,开发潜能促进学习,从教育,学,视野:提升信息获取与创新能力,从课程论视野: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从,技术,学,视野: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从,心理,学,视野:提升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从,社会,学,视野:提升
10、信息交流能力(,ICT,),从媒体观视野:提升信息批判选择与评价能力,从,文化观视野:提升信息文化能力,信息社会新的,“,读、写、算,”,:,“,读,”,是信息的,浏览,、获取,,“,写,”,是信息的发布、交流,,“,算,”,是信息的加工、管理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认知,”,“,技能,”,情感,”,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新,在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在),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11、能的过程,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建设,国家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国家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国家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国家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国家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建设,国家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高校人才培圳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国家高校教学成果,建设,教育部高校各类学科专业规范与质量评估研究,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运用,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工具运用能力,提升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反思与评价能力,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12、混合学习理论,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运用,能力,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其次,设计与开发教学,包括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策略设计,媒体制作,等,;,然后,对,设计与开发,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根据试用效果进行必要的修改,;,最,后,对,教学设计,成果的实际使用情况,作出总结性评价。,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的混合,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网上资源与音像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个人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必选与自选学习内容的混合,不同教学理论
13、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教学技术与非教学技术的混合,混合学习理论,多元智能学习理论,语言修辞,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个人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统学习观:,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协作,、,会话,),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从静态,信息,设计,转变为,动态,信息,设计,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从传统教学设计,,转变为,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设计,从集体、统一设计,转变
14、为,个体化、个性化设计,从纸考评价转变为,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过程性与综合性评价方式,从重视考试分数转变为,重视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生作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工具运用能力,把,多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以实现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提升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能力,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型组织,,由一般教师(学习者)、辅导者及其助学者和,成熟教师、专家等构成其成员。,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
15、合作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提升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能力,,并快,速,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力,,从而改善教学系统绩效。,提升教师的评价与反思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把,多媒体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对教师的评价工具、反思工具,录像法、网络日记、文件夹、电子公告,弗兰德(,Flanders,)师生行为互动分析法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及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与学习过程的整合,
16、信息资源与学习内容的整合,信息工具与学习成果的整合,网络通信,与协作学习的整合,学习成果与学习资源的整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教材分析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学资源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好:目标、策略、,评价,教学实施好:教师要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学生要,有效参与与有效,探究,教学效果好:,学生,喜欢这堂课,学会新知识与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价值观与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反思好:,谈堂课教学的得与失,亮点与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改进的办法和策略,教学重构好:经验积累与提升,重构好这堂课,信息时代的教学观,在,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不是看你现在拥有多少知识和多少资源,,而是看你是否具有不断获取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和不断整合其他资源的能力。,好好自学,天天向上,信息时代的教育观,让教师、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共同成长,携手前进!,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