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现象必练题总结1单选题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分析:A、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B、用光的折射的知识解释;C、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D、用光的反射的知识解释解答: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小提示: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2、小明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
2、距离变大B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答案:D解析: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得,小明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大小不变,则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他与镜面的距离变小,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下面由“运动会”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是利用光速远大于声速的道理B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发令枪响度大传播距离远答案:C解析:A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速,人看到发令枪的烟所用的时间比听到
3、枪声要小得多,故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1500m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故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发令枪响度大,是为了增大传播距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如图,在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抽干井水后,青蛙仍在P点,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A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抽水前后光的传播过程中穿过的物质判断光的传播方式,运用光的直线传播、
4、光的折射等规律分析判断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井里灌满水后,如图,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下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故与抽水前相比,它的“观天范围将变小,故选B5、一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如图所示,一只小球S顺着水平面向A点滚去,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A水平向左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答案:D解析:小球向A点滚动的过程中,是沿与平面镜成45度角的水平直线运动的,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到镜面的距离相
5、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小球的像成在与镜面成45度角的镜后面,即与水平面垂直,所以是竖直向下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靠近玻璃板D若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变大答案:B解析:A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B选择大小相同的蜡烛A、B,当像和物完全重合则说明像物大小相等,所以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
6、系,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所成的像也远离玻璃板,故C错误;D像与物大小相等,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不变,故D错误。故选B。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斑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孔是约为2 mm的五角型孔,“F”型光源到半透明膜的距离约为30 cm,纸质圆桶长约为10 cm,打开光源,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是()A正立的“F”B倒立的“F”C五角型的“”D圆形的“”答案:B解析: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F”型光源经过小孔后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倒立的“F”。故选B。
7、8、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答案:B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8、。故选B。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B解析: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进行激光准直,从而开凿出平直的隧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符合题意;C自行车尾灯本身是不发光的,靠反射后车灯的光线来引起后车司机的注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七色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
9、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和“水浅”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C解析: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正确,
10、B不符合题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
11、,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答案:A解析:ACD小林通过窗户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夜晚和白天都可能通过玻璃成像。白天、晚上射向玻璃的光都是部分透过,部分反射,而白天因环境光线太强,不易观察到玻璃中的像,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白天、夜晚所成的像的大小应相同。故A正确,CD错误;B射向玻璃的光,无论白天夜晚都是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故选A。12、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
12、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3、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D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答案:C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则像离人的距离变大,但是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温室里可以培养
13、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答案:B解析: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故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故C不符合题意;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已影,俯看杯中自己
14、,下面四幅图,与李白诗中描述的光学现象,成因相同的是()ABCD答案:A解析:顾观地上已影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俯看杯中自己,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此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符合题意;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铅笔在水中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杯弓蛇影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故选A。多选题16、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要找的莲。小明暑假来到“白莲之乡”石城参加户外摄影活动,如图是他拍摄到荷花“倒影”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
15、确的是()A倒影形成原因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荷花倒影与荷花一样大C光照到荷花上主要发生漫反射,但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虚像答案:ABC解析:A平静湖面上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D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正确,D错误;C光照到荷花上主要发生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故选ABC。17、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
16、、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AD解析:A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正确,故B错误;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18、诗词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谚语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过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谚语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17、)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下雪不冷化雪冷”凝华放热熔化吸热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答案:ACD解析:A以江岸为参照物,小船相对于江岸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孤帆”是运动的,故A正确;B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C“下雪不冷化雪冷”,雪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化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C正确;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故选ACD。19、莉莉到淮阳龙湖公园游玩,美丽的风景让她流连忘返,
18、浮想联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只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会变小B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是漫反射现象C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D在知鱼廊,她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深”答案:BC解析:A小鸟在湖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因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小鸟俯冲向湖面,它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B湖面波光粼粼,能够将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属于漫反射现象。故B正确;C树叶间的缝隙相当于小孔,会形成小孔成像,太阳光透过这些小孔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D从水面上方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出来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
19、,由于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偏向水面,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鱼是比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C。20、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拱桥倒影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钢笔错位D 树林间的光线答案:BCD解析:A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D一叶障目和树林间的光线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D符合题意;C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故选BCD。2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大课间同学们做操时队伍能站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属于漫反射现象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引起后
20、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够反射各种色光答案:ABD解析:A同学们做操时站队伍,队伍站直前面同学挡住后面同学,从前面看是一条直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正确;B黑板表面比较粗糙,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发生的是漫反射,故B正确;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故C错误;D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电影屏幕制成白色,反射所有投射过来的光线,故D正确。故选ABD。22、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所示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
21、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答案:ABD解析:台面P放重物M后,由于重物M对台面P的压力使得台面P向下凹陷,镜子的右端随之向下倾斜,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到达C镜面会偏向右方,再反射到B镜面,最终反射到光屏上,多次反射更加偏向右方,所以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故选ABD。2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 70B
22、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答案:ABC解析:略填空题24、在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小红在一个不透明的纸板上弄一个小孔,并在这个纸板后面某一位置固定一个光屏,然后在纸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观察成像的情况时,发现所成的像是_(填“倒立”或“正立”)的_像(填“虚”或“实”)。答案: 倒立 实解析:12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因为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5、国庆期间,小明在电影院观看长津湖时,感觉银幕上的画面很亮,此时银
23、幕 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电影散场后,小明走近银幕仔细观察,发现银幕表面是粗糙的,说明电影放映时,在银幕上发生的是 _反射。答案: 不是 漫解析:1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尽管很亮,但它们本身不发光,这是反射其它光源的光,所以银幕不是光源。2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26、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_;(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_。答案: 从
24、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光反射进入人眼 漫反射解析:(1)1人眼感觉是否明亮与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多少)有关,人看牌子是牌子反射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而从牌子到水面的光线会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一部分反射进入人眼中,人眼接到的光线偏少,会觉得反射形成的虚像偏暗。(2)2无风时,水面像平面镜,成像清晰,刮风时,水面有涟漪,不再平整,形成漫反射,倒影会有些模糊。27、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5、)形成的 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_(选填“深”或“浅”)。答案: 折射 虚 浅解析:123缓慢向杯中注入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浅的硬币的虚像。28、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的画面。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_。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_使荧光物质发光。答案: 绿 响度 紫外线解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才能看到电视上有多彩的画面。2调节音量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大小,所以改变了发出声音的响度。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紫外线去验钞。1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