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人文经典》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探讨古希腊悲剧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
2、王》是一部不朽的经典。假设你在研究这部作品所展现的命运观和人性冲突,以下哪种分析更能深入其核心?( ) A. 《俄狄浦斯王》主要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其命运观是一种宿命论,强调人的命运完全由神决定,无法改变 B. 《俄狄浦斯王》通过俄狄浦斯不断与命运抗争却最终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抗拒,同时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复杂性 C. 《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是一种消极的观念,对人们的生活没有积极的启示 D. 《俄狄浦斯王》的重点在于展现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对人性和命运的探讨只是表面的 2、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中世纪基督教
3、神学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强调上帝的绝对权威和人类的原罪,认为人类需要通过信仰和忏悔获得拯救 B. 教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拥有巨大权力,对学术研究和思想传播进行严格控制 C. 经院哲学试图用理性论证基督教教义,推动了逻辑和辩证法的发展 D.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完全排斥古希腊罗马文化,禁止对古典著作的研究和传播 3、艺术流派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当我们探讨印象派之后的现代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时,立体主义画家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以下关于立体主义绘画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最符合的?( ) A. 立体主义绘画追求画面的逼真和写实,注重细
4、节的精确描绘 B. 立体主义绘画运用多角度的观察和碎片化的组合,展现物体的多个面和空间关系 C. 立体主义绘画强调色彩的和谐与统一,营造出宁静、优美的画面氛围 D. 立体主义绘画主要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4、在心理学研究中,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以下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环节 B. 强调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不仅仅是观察外部行为 C.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天生固定的,无法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提高 D.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
5、计算机模拟等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佛教的教义和发展,以下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谛、十二因缘和八正道等,主张通过修行来摆脱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B.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如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它们在教义、修行方法和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C. 佛教艺术在建筑、雕塑、绘画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如印度的泰姬陵、中国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佛教艺术的杰作 D. 佛教自诞生以来,其教义和信仰一直保持不变,没有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改变 6、历史研究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6、在研究古代文明时,学者们常常通过考古发现来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对于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考古发现只能作为辅助证据,不能独立证明历史事件 B. 考古学能够提供直观的物质文化证据,帮助重建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特征 C. 考古发现往往与文献记载相矛盾,不能用于历史研究 D. 考古学的作用有限,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帮助不大 7、社会学研究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人类行为等方面。假设您在研究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家庭的规模、功能和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以下哪种现象最能反映现代家庭在功能方面的转变?(
7、 A. 从以生产功能为主转变为以消费和情感支持功能为主 B.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成为主流 C.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民主 D. 离婚率上升,家庭稳定性下降 8、在艺术史研究中,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发现这一时期的画家注重写实技巧,追求画面的透视效果和人体比例的准确性,同时作品中常常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以下哪种因素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起到了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 A. 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如解剖学和透视学的进步 B. 宗教改革运动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C. 贵族和教会对艺术的赞助和需求 D. 艺术家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重新发掘和借鉴 9、
8、民俗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以下关于端午节习俗起源和意义的解读,哪一个是最为合理的?( ) A. 端午节习俗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农业丰收 B.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位帝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C. 端午节习俗与驱邪避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有关,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正义的追求 D. 端午节习俗没有明确的起源和意义,只是一种随意形成的传统 10、在研究西方艺术史时,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以下哪一项是最关键的特征?( ) A. 强调宗教主题,画面庄重肃穆,以表达对神的敬畏
9、 B. 运用透视法和解剖学知识,使画面具有逼真的空间感和人物形象 C. 色彩鲜艳浓烈,注重装饰性,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D. 题材多为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展现宏大的叙事场景 11、在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产生了众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作品。以下关于这两个时期音乐特点的比较,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古典主义音乐强调形式的规整、结构的严谨和平衡,注重理性和秩序,如莫扎特、海顿的作品 B. 浪漫主义音乐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个人的体验和想象力的发挥,音乐往往更富有激情和戏剧性,如贝多芬、肖邦的作品 C. 古典主义音乐的旋律简洁优美,节奏明快,和声和谐;浪漫主义音乐的旋
10、律更加自由奔放,节奏变化丰富,和声更加复杂多样 D.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创作手法、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类型 12、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时,以下哪种理解更能准确把握其意义?( ) A. 象征是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了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B. 象征通过反复出现的意象,强化作品的主题和氛围 C. 象征与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紧密相关,推动故事的发展 D. 象征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3、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小说发展时,我们需要关注不同时期小说的特点和成就。对于明清时期的长篇小说,以下哪个特点最
11、能体现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 A. 情节曲折离奇,充满奇幻色彩 B. 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 C. 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D. 以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主要题材,具有浓厚的历史感 14、在文学批评中,结构主义理论强调对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以下关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取决于作者的意图和创作背景 B. 注重分析作品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寻找潜在的结构模式 C. 强调读者的主观解读和情感反应,认为读者的理解是作品意义的唯一来源 D.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完全忽视作品的内容和主题,
12、只关注形式上的特点 15、当我们探讨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时,其独特的风格和象征意义值得深究。如果要理解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中对土地和祖先的情感表达,以下哪个观点是恰当的?( ) A. 艺术作品主要用于装饰,不包含对土地和祖先的情感 B. 通过抽象的图案和符号,传达对土地的依恋和对祖先的敬仰 C. 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土地和祖先的形象,追求逼真效果 D. 艺术表达与土地和祖先无关,更多关注当下的生活 16、在历史学中,口述历史为研究过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假设您在收集关于二战时期的口述历史资料,参与者的回忆和叙述丰富了对那段历史的理解。以下哪个问题对口述历史的可靠性影响
13、最大?( ) A. 参与者的记忆偏差和遗忘 B. 参与者的主观情感和立场 C. 采访者的引导和提问方式 D. 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7、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神曲》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史诗。以下关于《神曲》的分析,哪一项是不符合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 ) A. 作品通过诗人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游历,展现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宗教观念 B. 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C. 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D. 《神曲》主要是一部对现实社会的歌颂和赞美,没有对人性的批判和思考 18、在西方音乐史上,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
14、特点。以下关于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比较,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形式的严谨和结构的平衡,旋律简洁明快 B.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情感的抒发和个人的表达,旋律丰富多变 C. 古典主义音乐通常规模较小,以室内乐和交响曲为主;浪漫主义音乐则常常有宏大的篇幅和丰富的配器 D. 古典主义音乐完全摒弃了情感的表达,只追求形式的完美;浪漫主义音乐则完全不顾及形式,只注重情感的宣泄 19、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网络理论关注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以下关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表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由其所处的社会网络决定,个人没有自
15、主性 B. 社会网络只包括亲属关系和朋友关系,不涉及工作和社交场合中的关系 C. 强调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对信息传播、资源分配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作用 D.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网络中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没有强弱之分 20、哲学中的认识论探讨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能力。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现代的康德,哲学家们对知识的来源、本质和范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经验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主要来源于经验和观察。那么,经验主义认识论存在哪些局限性?( ) A. 过于依赖感官经验,可能导致对事物本质的误解和片面认识 B. 忽视了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C. 无法解释一些抽象的、超越经验的概
16、念和原理,如数学和逻辑的真理 D. 以上都是经验主义认识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在探讨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来源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请分析艺术家获取灵感的途径,如生活体验、文化传统、自然观察和内心感悟等,并以具体的艺术家和作品为例,说明灵感如何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创新的元素。 2、(本题5分)论述《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和个人奋斗历程,分析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政治斗争。 3、(本题5分)历史研究中的政治制度演变反映了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请分析某一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过
17、程和原因,以及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4、(本题5分)哲学中的伦理自然主义认为道德价值源于自然属性。请阐述伦理自然主义的主要观点和论证,并讨论其在当代伦理讨论中的地位和挑战。 5、(本题5分)详细分析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化。解释骑士的身份地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分析骑士文化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探讨骑士精神对欧洲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在一次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中,由于资金分配不合理、保护技术落后、公众参与度低等原因,导致保护工作进展缓
18、慢,效果不佳。请分析该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本题5分)在一个社区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读者,计划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讲座和亲子阅读活动。但在活动策划过程中,遇到了资金有限、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请分析社区图书馆开展文化活动的困难,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本题5分)一个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传承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请分析剪纸艺术发展困境的原因,提出促进剪纸艺术创新与发展的策略,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19、 4、(本题5分)在一首古典诗词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请分析这首诗词中自然景观的描写手法、诗人的情感寄托以及诗词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探讨古典诗词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性。 5、(本题5分)某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依赖政府扶持,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请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创新化发展的建议。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探讨印度教文化对印度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分析印度教的教义、宗教仪式、种姓制度等方面如何塑造了印度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 2、(本题10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中“意境”这一美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诗人作品中的表现和演变。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意象的选择、组合和情感的抒发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以及意境对诗词艺术感染力的提升作用。 3、(本题10分)艺术展览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活动,对于推动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论述艺术展览的策划、组织、展示方式以及观众参与和互动的特点,分析其在提升公众审美水平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第7页,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