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价
2、值和使用价值是重要的概念。对于商品而言,以下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B.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C. 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D.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全实现和相互转化 2、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引发社会变革。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由于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而导致的?( ) A. 法国大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工业革命 D. 文艺复兴 3、在马克思
3、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中,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 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不起任何作用 C. 历史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 要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 4、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以下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形式,说法错误的是( ) A.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 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 价值规律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D. 商品的价格总是与价值完全一致 5、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
4、质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B.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C. 人的本质是不变的,具有永恒性 D.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6、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以下哪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A. 个别商品 B. 同类商品 C. 所有商品 D. 以上均不是 7、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在当代社会,以下哪种文化现象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 A. 民族传
5、统文化的复兴 B. 小众文化的兴起 C. 全球流行文化的传播 D.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 8、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以下哪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 A. 人类活动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B.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C. 环境问题是不可解决的全球性难题 D. 以上都不是 9、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以下哪种因素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 )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C. 阶级斗争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6、 10、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在现代社会,以下哪种人群的阶级属性难以简单地用传统的阶级理论来界定?( ) A. 自由职业者 B. 企业高管 C. 产业工人 D. 农民 1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众多,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 A. 劳动生产率 B. 劳动强度 C. 劳动熟练程度 D.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关于事物的发展,以下哪种观点不
7、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 A.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 发展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D. 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3、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以下关于劳动异化的表现和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B. 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 C. 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D. 劳动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完全消除 14、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以下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哪一个是恰当的?( )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B. 科学技术
8、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不存在任何负面效应 C.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 科学技术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其作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的目的和动机 1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以下哪种分配方式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公平,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 A. 按资分配 B. 按劳分配 C. 按需分配 D. 以上分配方式均不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2、(本题
9、5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理论关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论述这一目标的内涵、实现条件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追求。 3、(本题5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中城市住房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途径。 4、(本题5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代社会中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政策理论,论述其对制定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性。 2、(本题5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关系理论,阐述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10、的政策内涵、实践效果和调整方向,思考如何在不同发展阶段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本题5分)在社会思潮的引领和整合方面,深入论述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本题5分)随着全球社会发展的社会心理调适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调适理论,探讨如何进行社会心理调适。 5、(本题5分)结合当代社会的社会发展的文化融合与冲突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融合与冲突理论,研究文化交流中的融合与冲突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
11、阅读以下材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也不能忽视杰出人物的作用。”分析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关系,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2、(本题10分)材料: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社会发展观出发,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 3、(本题10分)材料:“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关系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4、(本题10分)材料: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市场理论出发,分析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第5页,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