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唱》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音乐评论的语言应该准确、生动且具有专业性。在评
2、价一首歌曲的演唱时,不应该?( ) A. 使用过于主观的词汇 B. 忽略演唱者的情感表达 C. 只关注技术层面 D. 以上都不应该 2、在音乐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 ) A. 考试 B. 作业 C. 课堂表现 D. 综合评价 3、在音乐表演的评价中,除了技术层面的表现,艺术表现力也同样重要。以下关于艺术表现力的评价,哪项是不准确的?( ) A. 能否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B. 表演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C. 演奏或演唱的速度和力度是否精准 D. 是否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4、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广泛,自然景观、文学作
3、品、个人经历等都可以成为作曲家创作的源泉。以下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常常受到自然景观的启发?( ) A. 德彪西 B. 勃拉姆斯 C. 柴可夫斯基 D. 门德尔松 5、音乐教育对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音乐教育目标的表述,哪一项不恰当?( ) A.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B. 培养专业音乐人才 C.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D. 仅仅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6、在音乐欣赏中,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小提琴和中提琴在音色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音量大小 B. 音域高低 C. 音色的明亮程度 D. 演奏技巧的复杂程度 7、在音乐创作中,节奏的变
4、化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氛围,以下哪种节奏变化可能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A. 逐渐加快 B. 逐渐减慢 C. 保持稳定 D. 无规律变化 8、音乐作品的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数字时代,以下哪种方式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途径?( ) A. 在线音乐平台 B. 实体唱片销售 C. 广播电台播放 D. 音乐电视节目 9、在音乐理论中,音符的时值决定了音乐的节奏。全音符的时值相当于几个八分音符?( ) A. 2 个 B. 4 个 C. 8 个 D. 16 个 10、民族乐器二胡有着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以下关于二胡演奏技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滑音
5、 B. 泛音 C. 颤音 D. 断音 11、中国民间音乐种类繁多,以下哪种民间音乐形式通常以说唱结合为特点?( ) A. 山歌 B. 号子 C. 曲艺 D. 小调 12、在中国民间音乐中,以下哪种乐器属于吹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明亮,常用于独奏和合奏?( ) A. 二胡 B. 古筝 C. 笛子 D. 琵琶 13、音乐表演中的表情记号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Accelerando”这个表情记号的意思是?( ) A. 渐强 B. 渐弱 C. 渐快 D. 渐慢 14、对于音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以下关于美声唱法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6、 注重声音的连贯和共鸣 B. 对气息的控制要求很高 C. 适合演唱各种风格的歌曲 D. 强调音色的明亮和尖锐 15、在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双簧管的音色通常被形容为?( ) A. 明亮尖锐 B. 柔和甜美 C. 低沉厚重 D. 清脆活泼 16、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 A. 让学生反复聆听作品 B. 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C.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随意想象 D. 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 17、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音乐源远流长。以下对于古琴音乐特点的描
7、述,不正确的是( ) A. 指法丰富,表现力强 B. 节奏较为自由 C. 常与诗词相结合 D. 以欢快活泼的旋律为主 18、音乐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的发展。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后,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哪些影响?( ) A. 丰富了音乐创作手法 B. 改变了音乐教育体系 C. 影响了音乐审美观念 D. 以上都是 19、乐器的分类方法多样,按照发声原理可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古筝属于?( ) A. 弦乐器 B. 管乐器 C. 打击乐器 D. 键盘乐器 20、对于流行音乐的发展,以下哪位歌手以其独特的嗓音和个性化的演唱风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
8、关注和喜爱?( ) A. 迈克尔·杰克逊 B. 麦当娜 C. 披头士 D. 猫王 21、在音乐作品分析中,和声的运用对于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属七和弦通常给人一种( ) A. 稳定的感觉 B. 紧张的感觉 C. 柔和的感觉 D. 欢快的感觉 22、对于声乐演唱,以下哪种唱法注重声音的自然和真实,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 ) A. 美声唱法 B. 民族唱法 C. 通俗唱法 D. 原生态唱法 23、对于音乐作品的创新,以下哪种方式能够为音乐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 ) A. 融合不同音乐风格 B. 运用新的音乐技术 C. 探索新的表演形式 D. 以上都是 24、中
9、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哪种乐器是中国古代八音分类法中的“丝”类乐器?( ) A. 鼓 B. 笙 C. 琴 D. 钟 25、在音乐作品的分析中,曲式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对于回旋曲式,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主题多次重复出现 B. 插部与主题形成对比 C. 结构较为简单 D. 常用于轻松欢快的作品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音乐欣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每个人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可能不同。因此,对于一首音乐作品,不存在所谓的“正确”理解方式,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 2、音乐
10、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地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但仅仅通过聆听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欣赏能力,不需要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看法是否准确?( ) 3、音乐作品的录制和混音技术对于最终的音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录制和混音,可以弥补演奏中的不足,提升音乐的质量。但也有人认为,过度依赖后期制作会削弱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这种说法正确吗?( ) 4、音乐作品的风格多样性会导致听众的审美疲劳,这种说法正确吗?( ) 5、流行音乐的歌词往往比较肤浅,没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这种说法对吗?( ) 6、音乐表演中的即兴发挥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11、的表演方式,表演者在一定的框架和规则内,根据现场的氛围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能够为音乐作品带来独特的魅力和新鲜感,同时也展示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和艺术修养。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7、音乐表演中的服装和道具可以增强舞台效果。但过于华丽的服装和道具会分散观众对音乐的注意力,应该尽量简洁。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 8、音乐的节奏不仅能够决定音乐的风格,还能影响听众的情绪。比如,快速而强烈的节奏通常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而缓慢而平稳的节奏则容易营造出宁静、舒缓的氛围,这样的表述是合理的。( ) 9、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
12、点和优势,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这种说法是合理的。( ) 10、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解和创作音乐很有帮助,但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没有必要深入学习,只要能欣赏音乐就可以了,这种看法正确吗?(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音乐教育中的教材选择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请论述音乐教材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包括内容的科学性、适用性和趣味性等。 2、(本题5分)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形式分析、风格分析、文化分析等。请论述如何综合运用这些分析方法来深入理解一部音乐作品。
13、 3、(本题5分)分析音乐理论中音阶的概念和分类,如大调音阶、小调音阶、五声音阶等的特点和应用。 4、(本题5分)详细说明音乐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运用,分析其对音乐表达的辅助作用和艺术效果,举例说明。 5、(本题5分)音乐创作中的旋律写作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音高、节奏、节拍等。请论述如何在旋律写作中实现创新和个性化,同时保持音乐的美感和可听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详细论述音乐创作中的题材选择与社会关注,探讨作曲家如何从社会现实、人类命运等方面选取题材,使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2、(本题10分)全面探讨音乐文化中的版权意识培养,研究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加强公众的版权意识,促进音乐创作和传播的良性循环。 3、(本题10分)试论述在当代社会中,流行音乐如何反映社会现象和大众心理,以及其对文化传播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5页,共5页






